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落实六大 化解冲突 促进和平


   日期:2015/6/17 21:4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尊敬的各位大使代表、各位嘉宾、各位朋友们,大家好。今天,净空十分荣幸,非常感谢教科文组织的善意邀请,缘分殊胜,第三次来到教科文组织总部与诸位仁者一起庆祝卫塞节,一起交流、分享如何化解人心冲突,促进世界和平。

  记得,二战之后的一九四五年,为了吸取战争的教训,成立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战争起源於人之思想,因此,务必要在人的思想上构建和平。」这句话说出了整个世界治乱的根源。

  这句话,传递给我们一个重要的信息:整个宇宙跟我们的起心动念关系非常密切。如果我们动的念头都是善的,这个世界就变成天堂、极乐世界;如果动的念头不善,负面的,不仁、不义、无礼、无智、无信,那这个社会就混乱了。

  佛在经上说:一切法从心想生。人的思想、心念,不仅影响整个世界,更能影响整个宇宙。现在,许多国家领导人、专家学者对让社会恢复安定和平,失去了信心。信心危机才是目前人类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如何树立信心?这就要做出榜样、拿出证据来,要有人真正把传统文化的圣贤教育做出来,身行言教,做出实践成果给大家看。为此,净空特别提出「六大」,就是「发大心、立大愿、扎大根、固大本、修大行、证大果」,供养给每个真正致力於化解冲突、实现世界和平的志士仁人做参考。

  一、化解冲突,教学为先

  九一一事件之后,昆士兰大学的和平学院邀请净空参加座谈,讨论如何化解冲突。世界的冲突根源在哪里?根源就是家庭不和,夫妻两个都不能好好相处,彼此互不信任。更深一层的冲突在我们心里,这就是习性与本性的冲突。所以,化解世界的冲突、消弭战争,就要化解内心深处的冲突,化解家庭冲突。

  发大心

  化解冲突从哪里开始?从发大心开始。「大心」是什么?大心就是神圣的大爱,是耶稣基督平等的博爱;是真主安拉的仁慈;是诸佛菩萨的慈悲。神爱世人,我们敬仰神,所以我们在生活上要把神的爱充实内心,还要带给身边所有的人。

  这种神圣的大爱就是我们的真心。中国古人教导孩童,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这个「善」,不是善恶的善,是本性本善。这是自性、是真心。真心每个人都有,古今中外,男女老幼,人人都有。用这个真心待人处事,就会平等、无条件地爱护一切人,这就是耶稣基督的「爱人如己」、就是诸佛菩萨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中国的老祖宗了不起,将回归本性本善、神圣大爱的教育概括成一个「孝」字。「孝」这个字是会意字,它由两个字组成的,上面是「老」字,下面是「子」字,表示老一代与子一代是一体。上一代还有上一代;下一代还有下一代,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无穷无尽的众生都与我们是一体,从此生出的大爱,就是大孝、是至孝,这就是佛法说的菩提心,清净、平等地爱一切众生。为什么?因为整个宇宙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一体就是自性,多么亲切!佛法说「人我不二」,怎么能不爱呢?还会讲条件吗?

  孝道是中国五伦大道的根本,「父子有亲」,父母与孩子之间自然的亲爱是我们本具的自性,每个人都有。我们仔细观察,「父子有亲」就在我们身边,就体现在小婴儿身上,「人生百日,体露真常」。你看,出生不到一百天的小婴儿,他的眼神、他的笑容,都是那么天真无邪,对每一位来逗他的人,都是那么样的欢喜。再看他的父母,怀著无限的爱心照顾他,那么样的小心翼翼、毫无保留。这就是一体的亲爱。

  所以,老祖宗有智慧,看出「父子有亲」这种亲爱,是道德的源头,由此生出万德万行、流出万德庄严。佛教的慈悲、耶稣基督的平等博爱、真主安拉的仁慈,都是自性的流现。宗教源於此,文化、文明皆源於此,它是根本。

  可是,等到小婴儿再长大,知道谁是他的爸爸、谁是他的妈妈,就有分别了,分别就有了染污了,失去了清净心,这就是「性相近,习相远」。如何让清净、平等的亲爱,永远保持下去,这就需要教育。圣贤的教育,宗教的教育,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这就是「苟不教,性乃迁」。中国童蒙教材《三字经》一开篇六句话,就把宇宙人生的真相、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的目标,全部都说出来了。这是真的智慧,它超越时空,古今中外都适用。

  教育从何时开始?从入胎就开始了。我们爱护子女,希望给他们好的教育,就要重视童蒙养正的家庭教育,这是传统中国教育的成功之处。因为有了这样的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才得绵延千万年。

  前些年,澳洲南昆士兰大学的教务长告诉我,第二次大战之前,欧洲有不少的专家学者在一起研究讨论,世界上四大古文明,三个都灭亡了,为什么中国还存在?他们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到一个结论:这是因为中国人注重家庭教育。

  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教什么?两千多年前,中国最重要的一部经典《礼记》在开篇《曲礼》就谈到童蒙养正。「养正」就是从小扎好德行根基,帮助他们一生都能在日常生活当中,保持自己的清净心、智慧心、慈悲心,见到善事赞叹,见到一切不善的境界,都不会发脾气、不会怨恨人。

  养正教育首重胎教。这个教育传统,在中国延续了一万年都不止。三千年前周文王的母亲太任就非常懂得胎教,她在怀孕期间,心正、身正、言正、行正,以长养胎儿的正气。文王成为历史上公认的圣王,往后历代的母亲,都学习、效法太任,重视胎教。这是母亲的慈悲,她真正爱护胎儿,这是传统文化教育的起点。孩子生下来,虽然还是个小婴儿,他就已经会看、会听,就已经在学习了。这时,父母就要把《弟子规》做出来给他看,所有负面的一律不能让他看到,这样教他一千天,根深蒂固,一生都不会改变,真的是「三岁看八十」。

  这样的教育现在没有了,父母都在外面工作,将小孩交给电视、网路,小孩从小受到负面的影响,养成了习惯。一旦受到污染,再想导正,就太难了。家长、老师普遍感到小孩难教。所以,中国老祖宗说:「教儿婴孩」;《圣经》也说:「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会偏离。」

  真正发大心,就要从尊重本性本善、爱护下一代开始。真正懂得自爱,他就懂得爱人,这就是所有文化传统中圣贤教育的核心。有了充满爱心的下一代,世界才有未来,和平才能实现。这就是在「人的思想上构建和平」。

  立大愿

  回归本性本善的教育是圣贤教育,所以,宗教要回归教育。「宗教」这两个字,要依中国文字来解释。「宗」有三个主要的意思:主要的、重要的、尊崇的。「教」,是教育、教学、教化。两个字合起来:宗教是「人类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学,尊崇的教化」。我这十几年来,在国际上跟许多宗教往来,提出中国对宗教的解释,每个都欢迎,没有一个反对的,可见它是宗教的真义。

  今天,我们很荣幸,能够与各国官员、使节、宗教领袖济济一堂,共同欢度卫塞节,缅怀佛陀伟大的一生。释迦牟尼佛的身分,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家。细观所有宗教的创立人,都和佛陀一样,一生从事义务教学。现在,我们向古圣先贤学习,不但要深入自己的经典,还要了解其他宗教的经典。真正恭敬学习各个宗教的经典,就会发现,其内容不外乎教善教孝,教谦虚忍让。所以,宗教回归教育,就能把人都教好,把家都教和睦,家人之间都能平等对待、和睦相处,社会就能和谐;社会实现和谐,世界就可以持久和平。家和万事兴。

  我们看到,每个民族、每个宗教都有他们优秀的传统。这就要有识之士「立大愿」,将这些传统继承弘扬,这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立大愿」体现在学习、效法古圣先贤的存心。学习就要像释迦牟尼佛;学耶稣基督、穆罕默德,就要像耶稣、要像先知。我们把上帝的爱、真主的仁慈、佛菩萨的慈悲演出来;让佛陀、耶稣、先知的存心和行持,在我们身上发扬光大。这样,我们必然能够得到圣人的加持、祖宗的保佑,因为我们和他们的心愿相同、言行一致。

  实在讲,现代人所经历的苦难、所面临的问题,比佛陀、耶稣基督、默罕默德所处的时代,多百倍、千倍都不止。人类的文明已经到了存亡继绝的边缘。英国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博士在晚年警告我们:如果不能奋发努力,传统文化就要断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这将是全人类无可挽回、无与伦比的惨重损失!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以说是拯救世界、拯救人类最关键、最重要的机构。

  孔子说过:「人能弘道」。弘道是每一位志士仁人的本分,只有大家都来弘道,才能拯救人类,拯救现代社会。一个真正有大心、大愿的人,无论有没有宗教信仰,都会自发地向这个目标努力。教科文组织在实现这个目标方面,真的是责无旁贷,时不我待。

  扎大根

  有了大心和大愿,那就要扎好道德的根基。好比一棵大树,根深则枝叶繁茂。扎好道德的根基,才能真正「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道」是宇宙人生的真理,是大自然的规律,古人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这是真理无所不在;就是「上帝与我同在」,体现在社会上,便是「五伦」;「德」是遵循真理与规律来做,言行都能符合道,自然身心都有所得(德),德就是「五常」。「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是生活工作的依归。

  「五伦」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就是「道」。父子是一体,因此父母之道在慈、爱;子女之道在孝、敬。现代社会出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全是因为爱没有了。父母不懂得爱儿女,儿女不知道恭敬父母、不能孝养父母。

  「君臣有义」就是领导与被领导人之间,要合乎道义。无论是做上级、还是做下属,思想言行都要遵循道义,要合情、合理、合法。在道义的基础上组成的公司、行号,必然会经营得长久。以道义组织的社会、一个国家,也一定能长治久安。所以,要想世界长治久安,太平昌盛,就必要回顾道义、重视道义。

  「夫妇有别」是夫妇建立一个家庭,各自有不同的任务。男子负责家庭经济生活;女子负责教育下一代。下一代能否成为圣贤、君子,全靠母亲教导。所以中国讲「男主外、女主内」,这是分工不同,不能争。

  现在,夫妻都争著在社会上工作,把下一代的教育疏忽了,得不偿失!中国的古圣先贤知道,夫妇的结合不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关於整个社会的安定世界和平的大事,不能不谨慎、不能不重视。现在没人讲这个大道理,两夫妻不能彼此相容、甚至离婚,社会就从这个地方乱了。由此可知夫妇不和,要负社会道义与因果责任的。

  「长幼有序」是指小的要服从大的、大的要带好小的。一家手足之间相亲相爱,长大之后也不会改变,依然互助合作,这样的家庭多美满、多幸福!这样的社会自然稳定、长治久安。所以,中国古人教育小孩,不许争,只能让:小时候要忍让,长大了要谦让,在社会上工作要礼让。现在,「让」的教育没有了,从小就教竞争,长大之后就只知道争名夺利,就算是一家人,都要告上法庭。这就给社会带来混乱、让大家生活都没有安全感。

  最后,「朋友有信」是朋友之间彼此信赖,决定没有欺骗。「人无信则不立」,一个人言而无信,就不能立足於社会。古人讲信用,父亲欠的债,儿子、孙子都要想方法把它还上,不需要任何法律文件约束,这就是信义。

  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是人人生活幸福、家家快乐安康、社会长治久安。这一点,英国哲学家罗素看到了,历史哲学家汤恩比也看到了。汤恩比晚年念念想著如何能让世界永远没有战争,整个世界能够安定和谐,互相包容,互敬互爱,所以他深深期望,在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能够普及全球。为什么?他说,唯有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包容的、是谦让的、是为别人著想的。

  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上,无论对内对外都讲求平等对待、和睦相处,能够舍己为人,待人厚道,生活节俭。这就是汤恩比给当今人们树立了坚定的信心:中国的传统文化,是能够为世界带来长治久安、持久和平的重要文化遗产,它属於全人类、全世界。

  五伦是大自然的规律,这就是「道」,古今中外,人人都处在五伦关系之中,决定不能违背。能够依从「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条生活工作、待人处事,就是遵循道义、遵循大自然的法则生活,这就是「德」。「德」包括三个方面。「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四维」(就是礼、义、廉、耻),和「八德」(就是孝、悌、忠、信、仁、爱、和、平)。

  「仁」就是推己及人,爱人如己,想到自己一定想到别人,还要将这份存心推及到一切生物,乃至物质环境,「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心存仁爱之心,工作生活、待人处事都能如理如法、合乎道义,这样的人,做事有分寸,待人能守礼。就是持戒,「因戒生定、因定开慧」,。所以,懂得义、能守礼的人,心中常生智慧。有了智慧,就会恭敬圣贤、力行教诲,从中启信,这就是「信而好古」、信德坚固。这一切美好的品德,都是从「父子有亲」中生起来的,可见一体的亲爱确实是德行的核心。

  「四维」是春秋时代管仲提出来的,他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领导人教化众生,要让他们知道礼义廉耻。这四个品德,如同四根支柱,支撑著一个国家长治久安。「廉」是不贪污、「耻」是有羞耻,不道德的事情,羞於去做。这四个字,中国传统社会非常重视,因此数千年来安居乐业、繁荣稳定。这也是我们今天所向往的。

  将「德」的三个方面总结起来,就是十二个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这是学习圣贤教育都要具备的根本,落实这个根本,学习宗教可以成圣成贤;学习世间学问可以成为君子。

  二、促进世界和平,教学为先

  中国的少林寺有一块古碑,名叫「三教九流混元图赞」。上面有唐肃宗(公元711-762)的题字:「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这个多元文化也是一体的概念,就是教科文组织多年来所提倡的「多元文化和谐共存」;就是习主席去年在此地所提倡的「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日本的中村康隆老和尚,我去拜访他的时候,他刚好一百岁。他告诉我:「全世界每一个宗教的创始人,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意思是说,世界所有民族的圣贤教育,不仅是一家,更是一体。所以中国人画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二面孔,显示出世界宗教是一家。《法华经.普门品》说: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各个文化传统的圣贤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不是二。可见,中国自古就有实现多元文化、多元宗教和谐的成功实践。这个实践经验对现代社会依然具有参考的意义。世界宗教是一家,全体人类是一体。真正实现一体的和谐,还是教学为先。

  教学的内容是什么?就是圣贤经典。唐太宗编的《群书治要》就是一部能够解决现代社会问题的好教材。这部书汇集了从三皇五帝,世世代代圣贤君子累积的智慧、理念、方法、效果、经验;它能帮助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平」是公平、平等,也就是平等对待、和睦相处。全世界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生活方式都能合作、和合、合一。

  固大本

  学习《群书治要》,就是要扎好学问的根本,这是「固大本」。「大本」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问,根是汉字和文言文。汉字是智慧的符号,是现在仅存的表意文字;文言文是不随时间而改变的标准行文方式。所以,只要能看懂文言文,这个智慧宝库的钥匙,你就拿到了。

  中国古人深知,语言不仅有方言,还会随著时间改变,所以将语和文分开,形成文言,这样就能超越时空,真正把智慧传播四海、传承万世。罗素和汤恩比都高度评价中国的文言文,他们期望汉字和文言文成为国际通用沟通的媒介,人类可以靠这个工具,将整个地球统一起来,和平就自然实现了。

  汉字和文言文是古今中外最佳的文化载体,可以用来承传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所以我们说,汉字和文言文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它让文明与智慧能够代有承传、不断积累。

  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大唐盛世,就是依靠《群书治要》得以实现,一千多年之后,又成为习近平主席最喜欢看的书。可见,汉字和文言文非常值得现代人好好学习。

  现在迫切需要恢复传统文化的教学,才能培养出具备大根、大本的老师,真正让汉学这个古老的学问利益全世界。

  汉字和文言文不难学,外国人认真学习,一年就可以阅读文言文,三年就可以写文言文。这是当代许多从事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的外国学生共同的经验。

  为什么汉字适用於各种文化背景的人来学习?这是因为每个汉字都是哲学、都是艺术,真正学起来,会发现它蕴含的大道,是全世界各民族传统文化所共有的。

  汉字有六种造字的方法,称为「六书」。一是象形,例如「山」()、「水」()两个字,最初的字形就是山、水的样子。「木」()就是一棵树的样子。如果在「木」下面加一横,就是本(),根本。在木字上面加一划,就是「末」(),末梢,这是指事。第三个是会意字,由几个不同的字的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譬如两个木()合起来就表示树林;三个木叠在一起,就是森()林,比一般的树木要大、树要多。第四个是形声字,由表义和表声两种符号组成的一个新字。譬如「江」()这个字,就是由表意的「水」,再加上表声的「工」组合在一起。还有转注和假借造字,是指一些看似不同的字,但它们在字音或字义上本来相关。所以,学习汉字,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亲切的,真的是趣味无穷。

  修大行

  具备了道德学问的根基,就要发心弘扬圣贤教育,「大行」莫过於教育。我们仔细观察每个宗教的圣人,无一不是毕生献身於教学。所以,关心世界和平的有识之士,要发心立愿,一生从事圣贤教育。

  教科文组织「在人类思想上构建和平」怎么实现?中国古人已给出了答案:「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同样的,世界和平、宗教天堂、诸佛报土,也都是教学为先。我们真正能够把教学做好,把传统文化做出来,这个世界就能够统合成为一体,永远消弭战争,实现永久和平、世界太平盛世。

  在现代社会,我们要想实现世界和平,唯有从宗教团结下手。宗教要团结就必须回归教育,要把宗教圣典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现代人就不会误解宗教是迷信,虔诚的信徒明白教义之后,也就不会受到误导,彼此对立、走上歧途。

  真正发心,我们就能得到古圣先贤的加持和保佑,就能够遇到好的机缘、接受到好的教育,让我们有能力去帮助别人。我们不但要将圣贤的教导、传统的文化这个精神给世人表演出来,还要有能力给大家宣讲其中奥妙的义理。

  净空将「教学为先」总结成十个方面:「安身立命,教学为先;创业齐家,教学为先;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礼义之邦,教学为先;稳定和谐,教学为先;国丰民安,教学为先;太平盛世,教学为先;长治久安,教学为先;诸佛报土,教学为先;极乐世界,教学为先。」无论是对个人生活幸福还是对於国家长治久安、无论是宗教家传教还是治理一个团队、管理一个国家,教学都要摆在第一位,教学太重要了!

  可是,我们看到,现代社会教育,既不是老师教、也不是国家领导人在教,而是媒体在教,媒体对社会风气起到决定性的影响。这些电视媒体、互联网路,教给大家的全是杀盗YIN妄,这就把人都教坏了,现代社会日益混乱无序、纷争不断地升级,其来有自。

  媒体本身并无所谓善恶,就看我们怎么用它。我们期望每个地方都能有一个专门的电视台,把圣贤教育送到每个人的家里,人民是很好教的,有了正面的教育,很快就回头了。

  我们还希望,各个民族都能将传世的圣贤圣教教诲用汉字和文言文写出来,利益后世子孙。

  证大果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宗教教育,目的都是培养圣贤君子。圣人、贤人多了,太平盛世就自然成就了。所以,真正学习,不但能够救自己、救家庭、更能够救社会、救世界。能够让国家、全球都受益,让虚空法界无量无边的众生都受益,就是「证大果」。

  证大果才是真正自爱、真正爱众生。它难不难呢?果然信根深厚就不难。因为,佛在经上多次说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中国人也说:「人人皆可成尧舜。」这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所以只要能信、能愿、能行,人人都能做到。

  要想培养真正的圣贤君子,必须遵守正确的教学法,那就是回归传统「戒、定、慧的方法:它的原理是因戒生定,因定开慧;它的途径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掌握了汉字、文言文,就可以一门深入地学习《群书治要》,学习宗教典籍。因为经典的份量很大,现代人没时间学,所以,马来西亚汉学院将《群书治要》选取精华三百六十句,编成《群书治要三六0》,大家看了都欢喜。建议每一个宗教也编一个三六0,从经典中选出精华,人人都可以学习。

  真正深入学习经典、启发智慧,「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就能帮助现在的社会化解所有冲突:个人的冲突,家庭的冲突、社会的冲突、族群的冲突、国家的冲突,统统都能化解。

  在这个关键的历史时刻,我们提出「六大」:「发大心、立大愿、扎大根、固大本、修大行、证大果」,让「爱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化解一切危机和冲突;我们相信,如果更多的有识之士能落实这「六大」,不但能够化解冲突,实现和平,世界太和、天下大同,也是未来可期。

  恭祝大家幸福安康、吉祥如意;教科文组织大展宏图、和平天下;世界各国繁荣昌盛。谢谢大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化解人心冲突       群书治要)(五明学佛网:化解人心冲突       群书治要)  

 净土法门法师:清朝嘉庆皇帝登基,日本人送他礼物里头有唐太 

 净土法门法师:《群书治要》有这么大的功德,能帮助唐太宗离 

 蔡礼旭:香港《明报》群书治要专栏|因果教育 

 《群书治要·兵要》(白话) 

 净土法门法师:《无量寿经》是阿弥陀佛,《群书治要》是观世 

 蔡礼旭: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第八集) 

 蔡礼旭:《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 第126集 

 蔡礼旭:《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 第125集 

 蔡礼旭:《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 第124集 

 蔡礼旭:《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 第123集 

 蔡礼旭:《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 第122集 

 蔡礼旭:《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 第121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