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经典开悟,人生灵魂生命的赋予


   日期:2010/2/23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古语曾经这样告诉我们:“经师好找,人师难求”。这就非常形象具体地告诉我们两个问题:用民族传统文化的经典教育孩子的老师有很多,但是能给孩子树立人生观的老师不多。另一方面说明给予孩子人生观教育的重要性。现在能做经师的有几人?大部分目前教经典的都是“现学现卖,”临阵磨枪,积极开展和推广。而人师就更难寻了。

古时,我们的祖先都已经知道人师的重要了。而今我们更应该明白不仅给孩子经典教育,而且要用经典给孩子开悟,树立孩子正确的人生观。所以经典开悟是我们开展经典教育的关键环节和步骤,是孩子一生灵魂生命的激活。

经典开悟就是激活孩子灵魂的生命。

古代读经的人非常多,有成就的不多,其原因就的只得到了经师的教育,但是得不到人师的点拨。经师只教给了孩子语言文字,教给了孩子经典表面字意。经典中深含的人生道理没有给孩子点透,孩子在悟的过程中遇到的疑问不能及时排除,孩子在领悟中智慧的闪光不能及时抓住引导。而人师就给了孩子人生的引导,抓住孩子智慧的闪光点正确给予指引。轻轻的一拨就让孩子悟出了经典的真知。

如果开悟不了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1、理论型。这样的读经人只会讲一些理论的东西,书本上的东西,与现实不能结合。会说不会做。
2、清高型。这样的读经人自己认为读了圣贤之书,满腹经论,对现实什么都看不惯,对社会上的人和事也看不顺眼,自己把自己与世隔开。
3、悲观型。这样的读经人做什么事情都先往坏处想,对事情不是积极向上,而是悲观失望。本来我们民族传统的文化是乐感文化,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如果用西方的文化包装,就出现悲观。
4、狭隘型。这样的读经人心胸非常狭窄,根本不容人,不容有不同观点、不同意见、或者别人给他提出的忠告和建议。
5、死板型。这样的读经人不是灵活运用经典,而是死搬硬套,不符实际。
6、愚昧型。这样的读经人不能随时代的前进而前进,做新民,而是不接受新东西,愚昧无知,落后不前。
7、胆小型。这样的读经人胆小怕事,无所作为,关键时刻不能身先士卒,大义昂然,而是畏所不前,胆小怕事,没有主见。这些现象在清朝时期大部分读书人中表现的非常突出。这也是外国侵略成功的根本原因。现在我接触的读过经书的人,也有这样的现象,有的表现也非常严重。这都是没有开悟的原因。所以我们教孩子读经就一定让孩子开悟,赋予给孩子灵魂的生命。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经典       灵魂)(五明学佛网:经典       灵魂)  

 净界法师:发菩提心建立正知见,就是要依止大乘经典 

 徐文明教授:简论佛教的灵魂观 

 李利安教授:魏晋南北朝时期印度观音经典向中国的传播 

 宋智明居士:圆觉经直讲 第一章 打开经典之门 

 其它:涅槃思想研究 第三章 大乘经典的涅盘思想 

 蔡惠明居士:藏族文化经典的宝库——四川德格印经院 

 杨维中教授:经典诠释与中国佛学 后记 

 杨维中教授:《经典诠释与中国佛学》目录 

 戒法法师:佛教的灵魂 

 方广锠教授:《云南阿吒力教经典研究》序 

 周叔迦居士:净土经典研究法 

 仁焕法师:看见活人的灵魂在地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