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发扬佛教十善精神可以造福社会人群


   日期:2015/6/9 9:5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共倡佛教十善,促进社会和谐!

佛教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注重于品德的提升、人格的完善、人际的友善、社会的和谐。“十善”是佛教的重要内容,大家只有真正了解,才能深入理解,进而产生信解,发扬十善精神,造福社会人群。

一、什么是十善

佛教提倡的十善,即是规范我们思想、语言和行为的十条基本原则,包括:

一、不杀生:不害一切物命,爱护生命;

二、不偷盗:不窃取他人财物,保障公共财产和私人财产的安全;

三、不邪YIN:不做邪YIN欲事,令内心端正,让家庭稳定、和乐;

四、不妄语:不起虚言诳惑他人,诚实守信;

五、不离间语:不向两边说是谈非而令他斗诤,说和合语,相互和睦;

六、不恶口:不发粗犷恶言骂辱他人,说柔和语,不损恼他人;

七、不绮语:不以矫揉造作的言辞来博取他人的好感,言语端肃、正直;

八、不贪欲:不贪着情欲尘境,少欲知足,身心安适自在;

九、不瞋恚:不生忿怒之心瞋恨于人,内心柔和、慈悲;

十、不邪见:不偏邪异见、执非为是,应相信因果、明辨是非,懂得缘起的道理。

其中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是行为的美化;不妄语、不离间语、不恶口、不绮语是语言的美化;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是心灵的净化。

二、十善重要地位

就原始佛教的原义而言,十善业是世间善行的总称,是死后不堕恶趣、往生天道的条件。如《杂阿含经》卷三十七讲到:“十善业迹因缘故,身坏命终得生天上。”又《中阿含经》卷三记载:“此十善业道,白有白报,自然升上,必至善处。”至大乘佛教时代,进一步提出了“十善为总相戒”的说法,赋予十善更重要的意义。《大智度论》卷四十六云:“十善为总相戒,别相有无量戒……说十善道则摄一切戒。”

由此,十善含摄一切戒,是规范我们思想、语言和行为的总则。大乘佛教还把十善视为出世间善行的基础,如《华严经》卷三十五所载:“十善业道是人天乃至有顶处受生因。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以智慧修习……从他闻声而解了故,成声闻乘。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修治清净,不从他教,自觉悟故……成独觉乘。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修治清净,心广无量故、具足悲愍故、方便所摄故、发生大愿故、不舍众生故、希求诸佛大智故、净治菩萨诸地故、净修一切诸度故,成菩萨广大行。又此上上十善业道,一切种清净故,乃至证十力四无畏故,一切佛法皆得成就。”《十善业道经》亦云:“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业道。”十善不仅是世间善行的总称、出世间善行的基础、一切戒的总摄,同时也是佛教通俗教化的重要内容。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等与十善密切相关的理念易于普及、便于操作,利于佛教止恶扬善思想的传播。并且,十善是佛教与其他宗教文化沟通、对话、交流的良好平台。如儒家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伊斯兰教讲“为众人寻求你自己所希望得到的,那么你就是一个信徒;善待邻居,你就是一个穆斯林”,基督教讲“行善的属乎神,行恶的未曾见过神”等,即与十善精神相吻合。

三、倡导佛教十善

促进社会和谐,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我国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更加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共同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全民努力的一致方向。其中,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扬国学精粹以充实文化底蕴、加深精神涵养,倡导良好伦理道德观念以优化人际关系、形成人与人之间彼此的良性互动,培养利益他人的慈心以增进互助、平息斗诤等,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佛教是我国国学的瑰宝,佛教的发展与十善精神的弘扬,必将促进社会的和谐与道德的提升;同时有了和谐社会的肥沃土壤,佛法的菩提树必将枝繁叶茂、荫蔽四方。同样的道理,如果没有良好的社会环境,佛教将举步维艰;如果我们不努力倡导十善精神、促进社会和谐,佛教的生存将岌岌可危。

因此,佛教团体需要加强僧团建设,密切僧俗配合,凝聚广大的善业力量,与宗教界及社会其他各界朋友们一起,发扬十善精神,开展十善事业,营造十善风气。“二人同心,其力断金”,让我们共同倡导佛教十善,促进社会和谐!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