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忏云法师:一经通,经经通


   日期:2015/6/1 17:1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诵《阿弥陀经》的时候,诵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就感觉:要求生彼国──极乐世界,一定要多种善根、多积福德,才能往生极乐世界。平常要是有人故去了,我们说是往生了,其实都是没有真正往生的多呀,往生的当然有,得要真正的多修善根、多积福德才能往生彼国。善根福德中,有说是:念佛的功夫为善根。五根五力──信、进、念、定、慧,体会体会,那都是念佛的功夫:这一句佛号念到一心不乱,这里头就有定、又有慧;要念到一心不乱,一定要精进勇猛去念;要是精进勇猛去念,这里头有甚深的信心,这个信心还有般若、有理智,能降伏一切妄想、杂念、不信的心。所以这个善根,不出五根,我们就长期这么熏修。五根增长,能降伏愚痴、以至于贪瞋种种的妄想杂念。得要长期的精进去念,念到心里定、又有慧,一心不乱,才可以往生极乐世界。

  还有我们也要知道,念佛的人,不但将来能往生极乐世界,现世就增福增慧、消灾免难。并不是念佛的人都不顾现实一切,但是求生极乐世界;你好好修,现世自然增加福报、增加智慧,减少种种灾难。现世也是吉祥如意,一切较比顺利。

  要是讲求福德呢,说是万德洪名:常常念佛的人,自然增加自己的德行。万德洪名包含一切的德行,由无量光明的心发挥作用、依体起用──六度万行、孝悌忠信一起修。这里头要是修起来啊,“百善孝为先”,这个“孝”字最重要。万德洪名常常持,再修孝顺父母师长、修孝道,自然能积聚福德。百善,善都是德呀,百善孝为先、孝为基本。常存孝顺心哪,百善就增加、万德就增加。所以诸位记住:我们佛门弟子尽量要孝顺父母、孝顺师长。还有,妇人家要紧还要孝顺公婆。孝顺父母,是我们的父母;孝顺公婆呀,这个心量宏阔大量。我的父母我孝顺,这还从我执发起;要是孝顺公婆还像孝顺父母一样,那是以无我的心修孝道,这个功德、福报更广大,我们就这么修。念一句阿弥陀佛,这是万德洪名;我们修善哪、积德呀,以孝顺为基本,“百善孝为先”,这就很容易发挥善根福德种种的因缘。那么,我们这样孝顺父母、孝顺公婆,我们的子女自然孝顺我们。以至于出家,我们要是孝顺师长、孝顺父母,我们要是有徒弟,徒弟也能孝顺我们。印光大师说:儿女孝顺父母,就像房檐的水呀,一滴一滴照样来。我们孝顺父母,儿女就孝顺我们;我们孝顺师长,我们的弟子就孝顺我们,一样一样照样来。这是《阿弥陀经》这一段很重要。

  要讲“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啊,说是:“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紧接着,什么叫多善根、多福德的因缘呢?“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就是多善根多福德的因、的缘。要是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就这么一直持去呀,各经的修持方法都包含在内。我们要想一心不乱,就是要得定慧的功夫;要是修定慧的功夫,这里头一定要有戒呀,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这也都算是戒。若一日、若二日……这么一直持去,戒定慧齐修,这一句佛号就是万德洪名。八万四千法门,不外戒定慧三学,我们就一句“阿弥陀佛”万德洪名一直持去呀,八万四千法门都在我们心中。这样子,一日一日就这么持、一时一时就这么持,所积的德行就很多很多呀──所以叫万德洪名。久久了,自然得一心不乱。

  这里头要是和《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相融通呢:要想一日、二日……就这么持、得一心不乱,自然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因为什么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呢?因为《金刚经》说:“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因为什么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呢?因为色声香味触法,都是“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的呀!

  《圆觉经》说是:六尘就是“境界”,我们修行要先离开这个境界──六尘。离了境界之后,还要离执着境界的心──就是六识。六尘离开、六识又离,心中还有个“离”,离了又离,心中还存个离,这个离的心也遣除出去──“遣离”。离不想了,还有个遣离的“遣”这个心,这个“遣”啊,也把它遣出去。所以《圆觉经》的要义,在离这个境界、在离执着境界的心。境界是六尘;执着境界的心就是六识。这和《金刚经》相通:“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不应住六尘生心,和《圆觉经》的离境离心相通。要在微细上说,以至于“离”的心也遣;最后“遣”的心再遣。《圆觉经》就讲四离:离境、离心、遣离、遣遣。遣到不可再遣的时候──便一心不乱了。

  那么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呢:“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就是境界──色声香味触法,我们所想的这些。“入流”就是入了真如之流了:念念念佛,无量光明、无量寿命─自性弥陀;那么红尘的境界──色声香味触法,自然都打消了、都忘了──就是“亡所”。就这样修、不停,这个“所”──境界,都寂灭下去了。还往前进修,不但动的静下去了,连静的,动静二相了然都不生。到了极处,能闻的心、所闻的心,都尽了,对世间万缘放下,我但听阿弥陀佛万德洪名,以至于工作的声音:外面有车呀、有人哪,工人工作,打的、敲的......,种种声音,都是念佛的声音。我不想、没有第二念,但有念佛这一念。念得不念而念,还要念;念而不念,不用勉力念,自然而然就这么念。观音菩萨的耳根法门、反闻的法门哪:世间这些,我不去闻;进一步呢,以这个换那个,我就万德洪名一直念去。所念的佛号,就是我的自性弥陀──无量光明、无量寿命。我这么念,念到阿弥陀佛心里头──“入流亡所”:入了清净、不生不灭的法身流,阿弥陀佛的法身中,我一直念去。这时候,世间一切能闻所闻尽了,还有个能觉“闻所闻尽”的觉,就有能觉、所觉,我也不要,我把它空去。进一步,能空所空的心,我也把它空去。空到极处,能空所空都灭了,这时候“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心里头再没有妄念,但是一念万德洪名一直念去。

  所以,《弥陀经》和《楞严经》耳根圆通法门,也是相通的。“初于闻中,入流亡所”,这个功夫不停,进一步“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呢,“闻所闻尽”了,“尽闻不住”:能闻所闻都尽了,而还不住,功夫还不停的往前。感觉能闻所闻都尽了,这个感觉的心,我也不要:所觉的“闻所闻尽”这个心不要;能觉的心也不要──“觉所觉空”。能觉、所觉都空了,还有个能空所空的心,这个“空”也不要。能空所空都尽了,这时候生灭心,就都灭了,达到不生不灭,万德洪名就这么一直念去。

  那么《金刚经》说是不住六尘而生其心,因为什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啊。和《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以至于和《般若心经》的意思都相通。和《维摩经》也相通:文殊菩萨见了维摩居士,一问一答、一问一答……,问到最后,两个人就在那儿停了,停在不生不灭的心上。就是:一经通、经经都通。我们研究《弥陀经》,不要以为《弥陀经》太短、《弥陀经》太浅哪,和大乘经典都相通。

  和《法华经》也相通:能念的心哪,就是“真观清净观”,就是“广大智慧观”,就是“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啊──常念、常常念,和《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也相通。所听的念佛的声音、大众同修的念佛声音,很宝贵呀,就是梵音,超世脱尘;念了又念、念了又念,就像海潮音一样──“梵音海潮音”。你说空,空而不空,有万德洪名;你说有万德洪名,你得空出一切,万念归作一念,万德洪名才留在心中。说是“妙音”:空而不空,有万德洪名的妙音;虽然是妙音,一字一句、一字一句,念念就这么念去、不停。说是这个声音是空的:一字一字、一句一句,剎那剎那就这么过、空的。空而不空,念得这么好听,大家都愿意听听念佛的声音,念了消灾延寿;多么重的病,有时候念佛,就念好了;不如意的事情,念得顺利吉祥,都超越过去了,空而不空。说是空而不空,就不可思议:佛号声音是“有”;而剎那不停──“非有”,空有不二,就是不可思议,就叫做妙、妙音。我们也跟着观音菩萨这么学、这么修、耳根就这么听啊,就能以大慈悲心,随喜功德、广结善缘哪,就是妙音、就是观世音。我们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弟子,都学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妙音观世音”。这么修行起来,一波跟一波、一天二十四小时;一天跟一天、十天斋戒会圆满,就像海潮音一样──“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比世间那些凡俗的声音,那超越过去了,太好太好了,“是故须常念”。和《法华经》也通,一经通、经经都通。

  现在讲到这儿,我们开始念几句佛号,我们听听大家一齐念,就是梵音;念念跟着念去,就是海潮音──梵音海潮音;这一句万德洪名,空而不空、不空而空,就是妙音;我们都跟观世音菩萨他老人家学,我们都要观──世──音。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楞严经》耳根圆通: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忏云法师       楞严经)(五明学佛网:忏云法师       楞严经)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九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八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七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第二篇 悟后依体起修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六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五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四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三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二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一 第一篇 方便示导令悟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自序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