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发大誓愿(第二回)第一集


   日期:2015/5/12 21:2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尊敬的中西法师,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诸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是我们在日本应前首相两次邀请,鸠山先生的两次邀请,再就是东京这边的净宗同学,特别是太和净宗学会,我们特别抽出时间到这个地方来跟同学们谈谈佛法。佛法从哪里谈起?时间这次有二十个小时,我看到刚才片头字幕上打的第二回,第一回就是我们在台湾讲了十个小时,这次有二十个小时,可以讲得更清楚一点。这份讲义是早年我在美国讲的,有历史了。这次邀请,我想想我们谈什么?还是谈佛法里面第一殊胜、对我们有真实利益的经典。其他的经典,谈谈佛学、谈谈常识,要得真正的利益很困难,真正的利益就是帮助我们离究竟苦、得究竟乐。这句话希望同学们记住,有人要问你,什么是佛法?学佛有什么好处?你就可以告诉他,学佛的好处是能叫我们离苦得乐,离一切苦,得究竟乐。苦,没有离开六道轮回,苦就免不了,一定要离六道轮回才真正离苦。如果不到极乐世界去,乐不是永恒的,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个乐是永远的,永远的乐,不再有苦了,这个才真正叫离苦得乐。

  佛当年出生在印度,我们中国祖师大德的记载,今年是三千零四十一年,外国人说的是二千五百多年。中国记载还是有道理,中国人重视历史,这个年代的推算是佛教刚刚传入中国,汉朝时候那个时候法师们推出的,用中国甲子纪年。佛出现在世间是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佛灭度是周穆王。依照这个年代,我们觉得比较可靠,我们相信中国古人对历史的重视。三千多年了。佛教,现在我们看到中国大陆北京官方已经有说明,佛教不是宗教、不是迷信,它是教育,这个好,肯定是佛陀的教育,像中国儒家孔孟的教育。这样一来,人人都应该要学习,都必定要学习,它对於我们,真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现前的社会问题,从个人的修养,到齐家,家庭的和谐,工作的顺利,社会的安定,国家的富强,世界和平,都有真实的帮助,所以这门东西不能不学。

  中国人称之为宗教,中国文字里面「宗教」两个字的意思非常好,如果照中国文字的意思来讲,儒释道都是宗教。宗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是主要的,第二个是重要的,第三个是尊崇的,有这三个意思。教也有三个意思,有教育、教学、教化。这两个字连起来,就是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学、尊崇的教化。我们如果把它说清楚、说明白,上面再加两个字,大家一听就明白了:宗教是人类主要的教育,宗教是人类重要的教学,宗教是人类尊崇的教化,这个意思好。我们最近这十几年,在国际上团结宗教,每一个宗教都接受中文宗教的含义,都承认我们的宗教符合这个宗教的定义,都欢喜。现在社会这十几年来没有太平,一年比一年严重,现在我们要格外的努力把这个工作做好,就是团结宗教。我们提出,神是一体,教是一家,教就是世界上所有不同的宗教,我们是一家人。宗教里面都承认有一个真神,创造宇宙的,这个真神,各个宗教所说的真神是一个真神,真神是一体。所以宗教是一家,宗教就能够和谐团结了,团结的理念,这我们是用的文字愈简单愈好,八个字,「平等对待,和睦相处」。

  宗教本身要回归教育,互相学习,我不但学习我的宗教、我的经典,我还要学习别人的宗教、别人的经典。每个宗教经典都非常丰富,特别是佛教,佛教的《大藏经》,我们一般人要真正学习,一生学不完,它分量太大了,一生都学不完。那怎么办?我们提出个360小册子,希望每个宗教把它的教义从经典里面节录下来,编个小册子给我们学习。分量不要太多,这样我们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吸取每个宗教最好的、最精华的教诲,我们全都学到了。然后才真正肯定,神确实是一体,在佛法里头非常明显传达这个意思,最普遍的,我们在《法华经》上看到「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菩萨现千眼千手的相,头部现三十二个面孔,代表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三十二应身,这个意思非常明显。非常可惜,塑像的、画画的都画成菩萨面孔,三十二个面孔都是菩萨面孔。应该怎样画?画各种不同宗教创始人的面孔,那个表法就清楚了,让我们一看,原来这些宗教创始人全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一体。

  这个一体,是前些年,哪一年我记不清楚了,我到日本来访问,我去拜见中村康隆老法师。那年我记得他一百岁,他是一百零三岁过世的,他一百岁,我跟他见面,他非常欢喜。这个话是他说的,他告诉我,他说全世界每个宗教的创始人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我离开的时候,他的徒弟桥本送我到大门口,告诉我,他说:法师,今天我们老和尚跟你说的话很奇怪,我们一生都没有听说过,他为什么跟你说这个话?就是所有宗教创始人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耶稣是观世音菩萨化身,穆罕默德,观世音菩萨化身。每个宗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也不例外,观世音菩萨化身。理上决定讲得通。这个话出自於老和尚之口,我觉得意义非常深,他知道我在现前这个世界到处走动在团结不同的宗教,他知道我在做这桩事情,告诉我这句话,这句话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们创教的是真神,神是一体,教呢?各个不同的教是一家人。所以,宗教与宗教要互相尊重、要平等对待、要和睦相处,要像一家人一样,应该要互相学习、互相尊重,要密切的往来。

  中国古圣先贤教导我们,人到这个世间来,有人问,问汤恩比,好像汤恩比留下来的这些书本里头有这个话,有人问他,人活在这个世间到底为什么?我们有没有这个问题,活在世间到底为什么?中国人回答的是非常肯定,活在这个世间唯一的目的,是延续人类文化的命脉。上一代传给我,我要传到下一代,世世代代传下去,不能让它消失,这是中国人的人生观。而汤恩比的答覆,也答覆得不错,他说人活在世间为三桩事情:第一个是爱,父母爱护儿女、儿女爱护父母,这第一个是爱;第二个是求知,就是求知识,我们活在这个世间,要了解这个世间,要认知这个世间,这说得也不错;第三个创造。人应该是为这个而活的。汤恩比没有深入经藏,如果深入经藏,我们觉得还是佛说得好,佛说过这个问题,人为什么到这个世间来。

  佛的一句话说绝了,比前面两个意思都说得好,「人生酬业」,佛就说这一句话。酬就是酬报,业就是你前世造的业;换句话说,前世造的善业,你这一世到人间来享福的,你有福报,你要是造恶业,那你到这个世间来受罪的。所以,佛讲人与人的关系,四缘,四种关系:报恩、报怨、讨债、还债。不但一家人是这个关系,不是一家人也是这个关系,朋友之间,相识的人,要记住佛这句话。特别是在今天的社会,你要懂得这四句话,你的生活过得很快乐、很幸福。别人对你好,给你在工作、事业上很多的帮助顺利,那是什么?来报恩的,前世我对他有恩,这一世他来报恩的,他诚心诚意对待我,我们也接受,欢喜。要碰到叛逆的,甚至於父子,儿子把父母杀了,这是什么?这报怨的,前世你杀了他,这一世他要来报仇,是这么回事情。有讨债、有还债,讨债、还债只是财物上的问题,对於你没有恩义,没有这层关系。所以佛讲得好,这四个字讲绝了,人生就这么回事情。

  佛陀的教育是什么?佛陀教育是帮助我们了解事实真相,这就叫觉悟。我们这一生来,在这一段时期生活在世间到底为什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叫佛。一般人是迷惑颠倒一辈子,佛是清清楚楚,搞得明白。把怨转变成亲,佛法能改变,能帮助把恶人变成好人、变成善人,冤家变成亲家,佛有这个本事,他知道,他清楚。所以广结善缘,化敌为友,把这些结统统解开。如果不解开,麻烦很大,为什么?这一生是过去的业因,在这一生造作的,来生要受报,很麻烦!不是说一了就一切都了了,没有那么简单。现在很多人活到无聊的时候他就自杀了,有自杀念头的人很多,连小孩都有。自杀能不能解决问题?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增加问题。所以佛教导我们,人可不能死,死了就不得了。只要你活在世间,你就有解决问题的机缘、机会,死了之后,这个机会就没有了,来世还要有果报,果报比这一世还麻烦、还严重。所以佛陀教育我们就必须要接受,它真的是非常好的教育。

  但是这个教育难信,「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这是佛经上常常提醒我们,它是事实,确实是难信。特别在现代的社会,现代人所受的科学教育,对於这种形而上的教学很难接受,认为这些都是迷信,他不认为这是知识。今天崇尚科学,科学一切要拿证据来,实际上佛教里面所说的,证据十足,就在眼前,你细心去读历史,过去、现在、未来都可以搞清楚、搞明白,你就相信了。现在最难的一个问题就是净土宗,净土宗是难信易行之法,你要是真正相信,你这一生就可以作佛,一生成就,快得很;你要不相信,那可难了。任何一个法门,佛讲的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都能帮助我们成佛,但是不是一生,要生生世世,很长时间去学习、去修行,慢慢来证果,不像净宗,净宗非常快速。

  我们学佛要细心,跟谁学?跟释迦牟尼佛学,释迦牟尼佛为我们做出最好修行、证果的榜样,他做出来给我们看,我们如果不以他做榜样,那就错了。世间人,头一个,执著,执著身是我,这是一切错误、造作罪业的根源,学佛的人都知道。学佛小有成就,那是什么人?小乘初果须陀洹,小有成就。须陀洹怎么证的?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佛跟众生不一样的,佛觉悟了,众生迷惑。迷得太严重、迷得太深了、迷得太大了,回不了头来,生生世世搞六道轮回,苦不堪言。虽做善事,善中有恶,虽做恶事,恶中有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真清楚、真明了。贪恋身是我,在现在人有人连身都不顾,贪什么?贪财、贪色、贪名、贪利。只要有这些,就造作罪业,造作恶业,这个业不好,来生的果报是三途,饿鬼、地狱、畜生,这些道很容易进去,很不容易出来。学佛的同学都要把这些事实真相搞清楚、搞明白,自己才晓得怎样回避,才能够真正走出一条成佛之道。

  要想在这一生成就,就是净土宗,净土宗最难信。我学佛六十四年,讲经教学五十七年,我三十三岁出家,出家那年就教佛学院,在台湾各地巡回讲经,五十七年讲经没中断,这是老师教的。我学佛的动机跟一般同学不一样,年轻的时候受学校教育,学校老师都告诉学生,宗教是迷信,我们这些小朋友听老师的话,把这个话当真的。特别是佛教是最迷信的,佛教是低级宗教,高级宗教只有一个神,造物主,只有一个神,佛教里面什么神都拜,所以叫泛神教、多神教,这在宗教属於低级宗教。当然我们更不会去碰它,没有向佛像拜过一拜,也没有烧过一炷香,认为它是迷信。

  我是二十三岁到台湾,二十六岁认识方东美先生,我跟他学哲学。这是台湾很著名的一个哲学家,他为我讲了一部《哲学概论》。我们有缘分,这个缘分,学佛之后才知道,应该过去生中结的,不是这一生。这一生我们彼此不相识,我只是看他的资料,知道他跟我同乡,我们家乡老家居住的地方不太远,大概只有三十公里的样子,很近的,同乡。我就凭这一点关系,给他老人家写信,我那个时候写的文章送给他看。一个星期之后他回我一封信,约我到他家里见面。我就要求,希望他准许我,他在台湾大学教书,我去旁听他的课程。他告诉我,他说现在的学校,先生不像先生,学生不像学生,诸位要记住,六十四年以前,不是现在,六十四年以前,你到学校去听课,你会大失所望。我听老师这些话,这是完全拒绝了,心里就很难过,这唯一的希望好像当下就消失了。我相信那个时候人很沮丧、很难过。

  我们坐在一起大概有六、七分钟,老师告诉我,他说这样好了,你要真的想学,你每个星期天到我家里来,上午九点半到十一点半,两个小时。他给我讲两个小时的课,学生只有我一个,一个老师、一个学生,上课在他家小客厅小圆桌,我这个课是这样上的。给我讲了一部《哲学概论》,五个单元,最后一个单元是「佛经哲学」。讲到这一门的时候我有怀疑,我向他老人家请教,我说佛是宗教,是多神教、是迷信,它怎么会有哲学?老师告诉我,你还年轻,你不知道,释迦牟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从来没听说过,我相信他不是妄语。

  我向他请教,这话我没听说过,我请教的是,我说老师,你这个佛学从哪里学来的?他告诉我,抗战的时候,中日战争的时候,他在中央大学教书,中大的哲学教授,那个时候在大后方,在四川成都,学校在成都。有一段时期他生病,朋友介绍他到峨嵋山去修养,峨嵋山是佛教圣地,普贤菩萨的道场。他在那边养病,山上那时候交通落后,没有交通,都是步行,走路,骑马,骑小驴,毛驴,用这个做交通工具。山上除了佛经之外,没有杂志、没有报纸,他什么都看不到,每天拿著佛经来消遣。这一看,他到底是基础好,他能看得懂,这一看就看上瘾,从此以后没有一天不读佛经,真的是深入经藏。我们以后学佛就了解了,所谓「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自见是开悟。他专心,爱好,他知道这个东西的好处,所以他有悟处。大彻大悟,应该没有到这个境界,小悟是肯定有,大悟也说不定。所以他就深入经藏了,把这个东西介绍给我,我从这里入门,从哲学入佛学,从这入门。也正在这段时间,我认识了章嘉大师,章嘉大师是专门学佛的。方东美先生是附带学佛的,他是哲学为主,附带学佛。晚年他皈依了,正式皈依,他的皈依师父是广钦老和尚,在台湾也是很有声望的老法师。我这样才接受的。

  我认识章嘉大师,我们第一天见面,就是第一天跟出家人见面,是章嘉。我就向他请教,我说我接受过方老师的教诲,知道佛经里面有最高深的哲学,我向他老人家请教,我们有没有方法,快速契入这个境界?我提这个问题。大师看著我,我也等他开示,我们这一对看就看了半个多小时,一句话没有,人好像入定了,有定的那个味道。他告诉我一个字,有。这一有,我们精神马上振奋起来,耳朵竖起来了,他又不说话,没有了。停了差不多七、八分钟,告诉我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告诉我,看破帮助你放下,放下帮助你看破,这两个方法相辅相成。像上楼梯一样,你放下下面一层,你就到上面一层,再放下上面这一层,你就更上一层,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就是这个方法。佛法,学习佛法不能提升,原因在哪里?放不下,你就老停在这一层,上面给你讲讲得很清楚,你就上不去。所以放下重要。

  我学佛的基础,章嘉大师奠定的,我跟他三年。我跟他那一年,他六十五岁,我二十六岁,他六十五岁,他大我三十九岁,六十八岁过世的,圆寂的。我跟他三年,这三年他帮我奠定了佛学基础,然后我到台中去亲近李老师,去学经教,我跟他十年。所以我学佛三个老师,一共十三年。出家,章嘉大师教导的,他劝我出家,劝我学释迦牟尼佛。他说得很好,你学佛了,如果对释迦牟尼佛不认识,或是认识不够,你会走弯路,你会遇到许多困难,所以你首先要认识释迦牟尼佛。教我去读《释迦方志》、《释迦谱》,我有问题的时候,星期天向他老人家请教,几乎每个星期我们都见一次面。

  读《释迦谱》,知道释迦牟尼佛。那个时候在我们概念当中,我们知道「佛」这个意思就是中国「圣人」的意思。要是通常翻译,佛是「觉者」,觉者就是个明白的人,对於宇宙人生真相完全搞明白,称为觉者,是这个意思。佛不是神,佛是个明白宇宙人生真相的人,这样翻,大家就容易懂。我们也想成为对宇宙人生真相搞清楚、搞明白,这叫学佛,学佛是这个意思。所以佛学里头没有迷信,佛教里没有迷信。迷信的,是佛教现时表现在外面是迷信,那是什么?现代学佛的人不深入经藏,不但不能深入,连学习经藏都很少。所以老师告诉我,他说你要真想学佛,佛教不在寺庙。告诉我,两百年前,中国传统的这些寺院庵堂出家人,可以说大多数都是有学问、有道德,所以你学佛不难,老师到处都有;两百年之后的今天(那是六十四年以前),出家人不研究经教,不学习了,他们自己不懂,他会念经,经里头什么意思他不懂。所以就告诉我,学佛怎么个学法?一定要从经教下手。

  经教在那个时候流通量很少,全台湾只有两个书店印佛经,数量很少,一个是台中的瑞成书局,台南的庆芳书局,就这两家。种类很少,分量不多,大概都是一般寺庙经忏佛事上用的这些东西,他们印,其他地方没有人印。所以我们要想学习的经论都找不到,那怎么办?到寺庙,寺庙有藏经,有藏经楼、有图书馆,到那个地方可以借来。丛书,像《大藏经》,这个都不借出的,那就利用星期天、假期的时间去抄经,我记得我那个时候还抄了十几部。经书不容易得到,真正是经上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真不容易。而且真正懂得佛法、有耐心肯教你的人不多,我难得,遇到三个老师,方老师会教我,章嘉大师、李炳南老居士他们肯教我。

  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原来释迦牟尼佛是个教育家,他三十岁开悟,这种表法、模式是我们后世人特别是现代人最好的榜样。我们今天想学佛,没老师,怎么学?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的,他没有老师。他十九岁离开家庭,放弃王位的继承权,他是王子,放弃宫廷里面荣华富贵的生活,他去做苦行僧,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天天托钵乞食,他去干这个。印度当时所有的宗教,他都统统去学过,还有很多哲学家,他都亲近过。学了十二年,放弃了,为什么放弃?那些学术都不能解决问题。什么问题?离究竟苦、得究竟乐,都做不到,所以放弃了。这里面表法的深义,学佛之后大家就晓得,十九岁离开家庭,是放下烦恼障,国王、富贵那是烦恼,他放下了,他去做苦行僧。十二年的学习,所学的东西全是六道轮回里面的,出不了六道,可以帮助你生天,不能脱离轮回,天有二十八层,一层比一层难。所以三十岁这一年,他学满十二年,放下了,那是放下什么?放下所知障。二种障,障碍凡夫不能成佛,这二障要是放下,他就开悟了。放下之后,他到毕钵罗树下入定,以后这个树就叫菩提树。出定之后大彻大悟,自己彻底觉悟了,也就是说宇宙人生的真相他全明白了,这叫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没人教。

  在中国唐朝,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开悟了,他说了五句话,最后一句很重要,「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句话说得好。这句话说的,他全明白了,整个宇宙怎么来的。自性就是真心,真心没有妄念,有念那个念头是妄心,没有念头的心是真心。真心用事,妄念没有了,放下了,完全用真心,看到整个宇宙,宇宙原来是自己念头变现的。现在量子力学家证明了,所有物质现象都是念头波动现象所产生的,宇宙之间根本没有物质这个东西,这是假的。现在科学家,特别是量子力学家发现了,这是真的,佛经上讲的是真的。而且佛经讲得比科学家讲得更透彻、更清楚。所以方老师当时教给我是高等哲学,现在我们才知道它也是高等科学。

  我学佛这六十四年,我把佛学总结五个科目,佛出现在世间教导我们五桩事情。第一个是伦理,第二个是道德,第三个是因果,这三种叫普世教育,就是什么?救苦救难的,帮助一切众生的,可以说是世间教育,教六道众生的。另外两种是向上提升的,高等科学、高等哲学。佛教导的就这五门功课,所以它不是宗教。中国古圣先贤宗教两个字的意思多好,但是西方人宗教不是,跟中国这个宗教意思不相吻合。中国宗教两个字的意思好,是人类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学、尊崇的教化。学佛真的能帮助你离苦得乐,像方东美先生所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学佛。你要想真正享受到人生最高的享受,清心寡欲,这个非常重要。心地清净,一尘不染,不受外面境界影响,用真心。欲望完全放下了,没有欲望,欲望是烦恼的根源,欲望放下,烦恼就没有了,这个心生智慧不生烦恼。人要有欲望,很容易受外界的感染,他只生烦恼不生智慧。学佛要真干,真干的人不多,很少,干假的多,干真的少,所以真的就愈来愈可贵了。一直要坚持到底,一生不改变,做个好榜样给后人看,这就是章嘉大师教给我的。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印度十六大国王都是佛陀的皈依弟子,对佛陀都是全心全力的拥护支持,为什么不盖一个大庙给佛?佛一生没有道场。为什么不盖?不是大家不发心,是佛陀不接受。为什么不接受?有这一个寺庙就成不了佛,烦恼障碍太多了,所以他不要。不要他没事,没有顾虑、没有牵挂,过著行云流水的生活,到处都为家。而且规定的是比丘晚上休息在树下,树下只有一宿,明天搬到别地方去。不要看这个树好,明天还到这,又起贪心,只准许你树下一宿,第二天一定要到别的地方去。为什么?断烦恼,断你那个贪心,贪瞋痴慢疑,断这个。所以,不要道场,我们搞明白了、搞清楚了,我们就晓得原来是这样的。

  我这一生没道场,一生也不建道场,一生做流浪汉。我到晚年,八十五岁,香港有个同学,是我的老听众,他往生了,嘱咐他的夫人把乡村里面两间小房子供养给我,希望我常住香港,在香港讲经,我接受了。他那里叫六和园,很小的两个小房间,土地大概有五、六亩土地,我现在种菜,做菜园。别人要我种花,种花没有意思,种菜可以吃。现在饮食不干净,有农药、有化肥,有些化学品,对人体很不利,自己种的菜放心,还是用古老的土方法来种,这吃得安心。这个小房子送给人都没人要,这才能安心。所以想到释迦牟尼佛点点滴滴都是为我们做好榜样,我们要留意学习,不能轻易看过,这里头有大学问。我这些都是章嘉大师教导的。

  前年,二O一三年一月,南阳,诸葛亮出生的地方,有个小庙叫来佛寺,一位海贤老和尚,一百一十二岁往生了。他的徒弟把他往生的事迹详细写了一份报告,送给我看,我看了之后非常欢喜。这个老和尚,一生没有念过书,不认识字,家庭环境非常清苦。二十岁出家,师父看中他,师父是个了不起的人,我们看他的光碟、看他的报告能体会到,师父肯定是大彻大悟的修行人。这个人是法器,所谓法器,决定一生成就,只要好好教他,一定成就,这个成就就是作佛。他有什么条件?我们佛门所说的,这个人老实、听话、真干,只要有这个条件,个个都能成就;不能成就的,他不老实、不听话、不真干,那就没法子,那就结缘了,给你结个法缘,来生来世接著再来,这一生不行。如果具备这个条件,这一生决定成功。这个二十岁的年轻人来求出家,他具备这个条件,所以师父给他剃头。剃头之后,就教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告诉他一直念下去。你看,他念了九十二年,一百一十二岁往生,念了九十二年,九十二年就一句佛号。

  他的成就不可思议,我看他的光碟,看他们的报告,我感觉到这个老和尚二十岁开始念这句佛号,应该就三、五年,二十五岁前后,他得功夫成片。得功夫成片的人,阿弥陀佛就照顾他了,阿弥陀佛肯定现身给他递信息,也就是我们一般讲授记。告诉你,你还有多长的寿命,等到你命终的时候我来接引你,就把这个消息报给你。他没有往生,得功夫成片的人,如果说我还有什么我不要了,跟阿弥陀佛要求,我现在就往生,佛就会带你走,这样的人很多!我们相信海贤老和尚也是这样的人,但是阿弥陀佛没带他走,什么原因?他说他,赞叹他,你修得很好、很如法,希望你在世间多住几年,做个好榜样给念佛人看看。所以他就没带他走。

  从功夫成片提升到事一心不乱,大概是五年的样子,所以我估计他得事一心不乱不超过三十岁。得理一心不乱,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跟六祖惠能的境界一样,跟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境界相同,得这个境界时候大概四十左右。他还没走,他到一百一十二岁才走,为什么?为这桩事情,他就为这个。肯定是阿弥陀佛告诉他,哪一天你看到这本书,我就来接引你了。所以有几个同修带这本书去看他,他不认识字,他就问他,你们拿的什么书?他们就告诉他,这个书叫《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他听到这个话之后,欢喜得不得了,好像盼望很多年的宝贝似的,这一下遇到了,穿袍搭衣,拿著这个,要求大家给他照相。老和尚一生从来没有要求别人给他照相过,只有这一次。

  这个书内容是什么?最近这十几、二十年,海内外批评夏莲居会集本,反对依照这个本子修行的人很多。这是一位年轻的法师,他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搜集许许多多资料、证据,来证明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是真经,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正知正见,我们依照这个本子修学一点都不错,他给我们做证明的。所以他这本书出版了,他拿在手上,第三天他就走了。预知时至,他不告诉人。他不愿意人家送他往生,他说我自己走,我不要人助念,他说助念不牢靠,要靠自己才真正靠得住。

  你看,一百一十二岁老人,但是他的头脑清楚,体力跟年轻人一样,自己照顾自己。往生的,他是夜晚往生的,白天还在菜园里工作一天,整地、浇水、拔草,一直干到太阳下山。大家看到他这么勤劳,就告诉他,老和尚,可以休息了。他说我快做完了,做完了我就不做了。这是双关语,没有人听出来,到第二天,老和尚走了。这说明什么?生老病死,他没有老苦,他老不苦,没有老苦、没有病苦、没有死苦,说走就走。我们人在这个世间八苦交煎,他除了生苦之外,后面这个七种他都没有,这就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这就是得大自在,我们不能不知道。

  所以我们学习,学习净宗法门,这是真的,像佛在大乘经上所说的,真正能信、发愿往生、肯念佛,都是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诸佛如来,才有这个善根。这一生当中你遇到之后能生欢喜心、能依教奉行,得无量诸佛加持,你才能信、能愿,不容易,真正亿万人当中难得有一个。这个机缘不能错过,我们遇到了,还遇到夏莲公的会集本,遇到黄念祖老居士的集注,遇到净宗学会的同参道友,都不是简单的事情。

  我们今天在此地,只有二十个小时的时间,所以我们只选择《无量寿经》最精彩的一段,这一段就是第六品「发大誓愿第六」,也就是净宗著名的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这品经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转述,转告我们的。这里面字字句句都是阿弥陀佛所说的,释迦牟尼佛没有改动,原原本本传给我们。所以我们认真学习,坚定信愿,这一生决定得生净土,我们能认真修行,就给社会大众做最好的榜样。像老和尚的母亲一样,老和尚的母亲八十六岁往生,把她的女儿、侄女统统叫来,她表演往生给她看。她女儿看到了,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女儿带著她的小孩出家了。这是最有说服力的,让你亲自看见,学佛人走得这么自在、走得这么好。

  我们看经文:

  【发大誓愿第六】

  经文一共是二十四章,四十八愿。

  【法藏白言。唯愿世尊。大慈听察。】

  『法藏』就是阿弥陀佛在行菩萨道,没有成佛时候的法号,叫法藏比丘,法藏菩萨。『世尊』是他的老师,世间自在王如来,是法藏比丘的老师。他对他的老师发这个愿,望佛以大慈悲心来听他的报告,来观察他的诚意。

  【我若证得无上菩提。成正觉已。】

  这是假设,我要是成佛,『证得无上菩提』,『成正觉』就是成佛。

  【所居佛刹。】

  就是他住的地方。释迦牟尼佛的佛刹是娑婆世界,他的佛刹是极乐世界。

  【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

  这一句总说,下面四十八愿是细说。总说就是圆满『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庄严」,我们讲美好。

  下面这是细说,第一个是「国无恶道愿」。释迦牟尼佛的娑婆世界有六道轮回,极乐世界有凡圣同居土,它只有两道,没有饿鬼、地狱、畜生、阿修罗,没有这四道,只有人天。第一愿:

  【无有地狱。饿鬼。禽兽。蜎飞蠕动之类。】

  刚才我说了,这个里头没有写阿修罗,阿修罗也没有,它只有人天。

  第二愿「不堕恶趣」,生到极乐世界,永远不堕三恶道了。

  【所有一切众生。以及焰摩罗界。】

  『焰摩罗界』是鬼道,是饿鬼道。

  【三恶道中。来生我刹。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复更堕恶趣。】

  这一章里头有两愿,国无恶道、不堕恶趣。下面是总结:

  【得是愿。乃作佛。】

  这一愿他真正成就了、真正得到了,他示现作佛。

  【不得是愿。不取无上正觉。】

  如果他这个愿不能落实、不能兑现,他就不成佛。发的这个誓愿。现在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法藏比丘在极乐世界成佛,到现在已经有十劫,有这么长的时间了,可见得他的四十八愿愿愿都兑现了。我们了解这四十八愿,就知道这个法门的殊胜,会对它生起向往。我们看下面这个我写的注解,这是早年在美国写的,第一次讲的时候在美国写的,很早了。但是比较简单,对现在人很适合,所以我还是选择这个本子印出来流通。

  此品,品是品类,我们中国人讲篇、章,第几章,佛法里头叫品。这一品的经文是净宗最著名的四十八愿,夏老居士(夏莲居老居士)当年会集这一品经文的时候,费了三个月的时间,就这品经文。还有慧明老法师跟梅光羲居士,三个人在一起会集这一品经,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整理出来。可见得小心、恭敬、谨慎,求三宝加持,避免过失,不是很草率翻译的、会集的。真诚到极处,恭敬到极处,才有这么多的感应。如果与原译五种经本合起来看,你就能发现确实会集得很好,文字的整理可称尽善尽美。

  在五种原译本中,用四十八条者有两种。所以这部经很特殊,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只讲一遍,没有重复的,但是这个经有重复,这个经古人判断最少讲过三遍。我们相信不止三遍,可能有几十遍,因为我听说蒙古《大藏经》里面《无量寿经》有二、三十种,有将近三十种。决定不是一个原译本,它有很多的梵文原本,这就说明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过很多遍。为什么讲过很多遍?这个经太重要了,只有这部经能叫你在一生当中圆满成就,其他的经都要断烦恼证菩提,真的是难。

  现在我们《大藏经》里面,目录一共是有十二部,十二种,但是有七种失传,经题保存在,失传了,经本找不到了,《大藏经》里头只有五种。这五种里面,用四十八愿的有两种,就是魏译的、唐译的,这两种是四十八愿;用二十四愿的,二十四条的也有两种,汉译的、吴译的;用三十六愿的有一种,宋译的。如果说是翻译,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差误,这是不可能犯的错误,肯定是不同的版本,确实是有依据的。故古德说梵文原本不只一种,证明佛在世时,说法时曾多次宣说《无量寿经》,可见此经的重要性。

  这是我们从版本上来看,特别从蒙古文《大藏经》,我现在是拜托内蒙的金教授,希望他把《无量寿经》,蒙古《大藏经》里头的《无量寿经》都把它翻出来,都翻出来,大概有三十种的样子。说明什么?说明这部经是佛当年在世常常宣讲,对我们现在修净土的人有鼓励的这个意思。所以,夏老居士会集时,以二十四为纲,以四十八为目,把五种本子的本来面目都能保存,颇为难得。这是会集得好,将五种不同的面貌都能够保存,非常难得。

  法藏菩萨对佛及当时诸大弟子提出他的修学报告,这品经就是法藏菩萨的学习报告,他的态度、言语都非常谦虚、恭敬。谦虚恭敬我们要学,为什么?现在佛法衰了,找不到根熟众生,就是真正学习的对象找不到。学圣贤教育、学佛法,它的条件第一个有真诚心。我们现在都用妄心,妄心是什么?妄念,用这个心,不诚实,就是不老实。第二个要紧的条件是清净心。我们心不清净,我们心是染污心,外面境界风吹草动我们都生烦恼。顺自己意思的生贪恋,不顺自己意思的生怨恨,这就是受外面环境干扰,你生烦恼不生智慧。第三个,没有恭敬心。所以老师,为什么说老师不像老师,学生不像学生?这是方老师跟我讲的。老师不像老师,老师是没办法教了,不是不肯教,没有对象,学生不肯学。学生入学,等待四年拿文凭,毕业了,他要这个。他拿到文凭到社会上好找工作,是为这个来的,不是为学东西来的。念中学的时候还认真,为什么?要考大学,还肯读书。进了大学,上面没有了,他就不念书,不肯学了。这就是老师想传法,没人承传,找不到学生。学生想找个好老师也不容易,到哪去找?所以得靠缘分,缘分、机会要懂得抓住时间,没有抓住,这就时间空过了,再想遇到不容易。所以机会要认识,要很快把它抓住,才能成就事业。谦虚恭敬重要。

  他说,「我若证得无上菩提」,无上菩提,菩提翻作觉,无上菩提是圆满的觉悟,这叫成正觉。『所居佛刹』,那就是他的道场,他接引大众修行的场所。「所居佛刹,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这个几句话,里头含义很深、很广。这样功德庄严的道场,老师要具足无量功德,每个往生的人也要具足无量功德。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不能具足不可思议功德庄严?为什么不能?释迦牟尼佛能,我们这些人不能。为什么?我们这些人,如果说无量功德庄严,我们在里面生贪心,生贪瞋痴慢。你有个大道场,底下徒弟多了,个个都想争夺,争名逐利,那就帮助他们造业,把他们个个都送到无间地狱去了,这就害了他。我们对这一定要看清楚,不是好事情。

  人必须要在苦难当中去磨炼,这是真功夫。他从小养成习惯了,遇到这些功德庄严,他不放在心上,他不会生起贪心。没有这种基础的扎根教育,真的,财色名利摆在面前,几个人能过这个关?都被这个东西淘汰掉了。古今中外例子太多,我们要记住。人要叫他吃苦,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能吃苦怎么行?所以,伦理教育讲关系,道德教育给你讲理,人情事理,因果教育讲报应,你统统搞清楚、搞明白了,你会约束自己,不敢过分。不知道约束自己的,没有一个不造业。我们要想到唐太宗下地狱,好皇帝,我们看到他附体的报告,这个光碟还有,流通不少,你去看看。为什么堕地狱?杀人太多,争夺政权杀人,战争杀人。凡是用战争做手段的夺取的政权,死了以后都在无间地狱。夺取政权的时间,你能做几年皇帝?无间地狱那个罪是讲劫数的,不是讲年月日,太可怜了。唐太宗很幸运,地藏王菩萨能把他带出来,他的功德就是一部《群书治要》,是他编的。这部书出现了,能救中国,能救全世界,以这部书的功德他离开地狱。离开地狱,我们晓得他生天,听说他是念佛往生净土,这有可能,他是佛门的大护法。这些业因果报让我们看了之后,对於自己起心动念不能不谨慎。

  这几句话是他全部大愿的总说,他的世界非常庄严,为什么?每个去往生的人也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所以在极乐世界样样都有,不会让你生起贪瞋痴慢疑,不会让你起心动念,不会让你分别执著,这个世界好。我们这个世界,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不现功德庄严?现了之后引起你们贪瞋痴慢,引起你们竞争斗争,所以他不能用,道理在此地。

  这部经是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极乐世界的状况,全部经典就是四十八愿详细说明。这部《大乘无量寿经》就是四十八愿详细说明,无一句与四十八愿相违,思想、见解,行法、做法,以及教化众生,完全相辅相成,可谓佛佛道同。这都是我们要认识的、要理解的。其所居住的佛刹就是他的道场,他自己已经成就圆满的佛果,他的道场完全是帮助一切发愿想成佛的,以及发愿普度众生之人,是成就这些人的,这个功德无量无边。他的道场要超越一切诸佛刹土的功德庄严。佛在经典中间开示过,西方世界固然很好,尚有比西方世界更好的地方。这就是比极乐世界还庄严的有,它不是排名在第一,但是它有它的第一。第一之处在哪?其唯一能超越其他世界之处,有三点,第一个「带业往生」,一切诸佛刹土的庄严没有带业的,没有带业的我们去不了。极乐世界可以带业,所以我们人人有分,个个都能去得了。第二个「往生不退」,其他世界往生有退转,往生到极乐世界,保证你不退转。第三个「往生之后,一生成佛」。此是西方世界第一殊胜之处,对我们来讲是无比殊胜的利益,我们要不取这个法门那就错了,大错特错,要取这个法门。

  十方世界有阶级,唯独西方极乐世界是平等的。生西方的方法太简单,只要一心称名,十念必生。这都很重要,非常重要的开示,我们要记住。你为什么要选择极乐世界?第一个带业往生,我是带业;第二个往生不退;第三个一生成佛。就凭这个,我选择净土,我决定不回头,决定不拐弯。像海贤老和尚一样,真正下定决心,万缘放下,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也没有,真的统统放下了,这是世间第一等大福报的人。建道场,记住,印光大师教给我们,建什么样道场?小道场,住众不超过二十人,真修、真干。二十人住这些小茅蓬,人家看到不会起贪心,你送给人家都不要,他嫌你这住得不舒服。我们是为来生,还是为现前享受福报?还是为来生?生到极乐世界寿命长,真的是无量寿,寿命无量、光明无量,光明是智慧,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寿命、无量的相好,为什么不去?方法简单,你看,只要念佛,阿弥陀佛四个字,十念必生。

  西方世界没有恶道,阿弥陀佛感觉三恶道众生太苦,而且也是修道的障碍。十方诸佛刹土是佛与众生善恶业所成的,而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所感,故清净庄严。凡去西方者,阿弥陀佛皆不问,只要具足信愿行就可以了。你是不是真信?是不是真想去?是不是真念佛?佛考试你,就这三句。你这三个条件具足就通过了,就到极乐世界去了。这个世界所有一切苦,西方世界没有,凡夫业未消,可以带业往生。虽带业,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那个地方没有恶缘,恶业不起作用。应知恶业不要想,想一次等於又造一次,只有增长,不会断掉。这句话大家要好好记住,干坏事不要常常想,想一次就又干一次,想十次你就干了十次,何必要想它?想佛多好!干好事、干坏事统统不想,只想阿弥陀佛,就对了,这叫修净业,这个人决定往生。

  往生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平等世界,跟谁平等?跟阿弥陀佛平等,真平等,不是假平等。首先身体跟阿弥陀佛相同,相好跟阿弥陀佛相同,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你看《观无量寿经》,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赞叹,阿弥陀佛报身,身有八万四千相,每一个相有八万四千随形好,每一个随形好放八万四千光,每一道光里面都有诸佛菩萨在那里讲经教学说法,等於说在他身体能看到全宇宙。阿弥陀佛是这么好的身相,我们往生的人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同,这是十方世界所没有的。所以我们要把念头集中起来,专想阿弥陀佛,善中之善,这就消业障。心里没有恶念了,念念都是阿弥陀佛。所以,念佛是最好的消业障方法,一切时一切处,起心动念都是阿弥陀佛,你的罪业就没有了。

  『众生』,佛经上用得很多,什么意思?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就叫众生。众生包括的意思非常广大,没有边际,除佛之外,其余九法界都叫众生,都是众缘和合而生的。「焰摩罗界」指的是地狱,特指出三恶道罪障深重的众生,只要念佛也能往生。地藏菩萨在地狱度众生,凭什么?地狱众生里面有有善根的,他是一时造了地狱的罪业,犯了这个错误,堕地狱了,但是他有善根。有善根,地藏王菩萨在地狱讲经教学,他容易接受。只要他能接受,地藏王菩萨就能帮助他离开地狱,而且不会再堕三恶道。这个『三恶道』在字面上讲是指三途,实际上它包括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都包括在内,这把意思展开来说。因为,生到西方都属於大菩萨,大乘菩萨,不再退转。

  法藏又说:『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不取无上正觉。』《阿弥陀经》上所说的,他已成佛十劫,可以证明他已经满愿了;换句话说,这四十八愿愿愿都是事实,他统统做到了。极乐世界有凡圣同居土,只有人天两道,没有阿修罗,没有地狱、饿鬼、畜生。所以纵然造的有三途的罪业,到西方极乐世界没有这个果报,这我们都放心了。到极乐世界,花开见佛,莲花化生过去的,到那边是亲近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殊胜庄严,一到极乐世界你完全明白了,好处、利益是我们无法想像的,到那个地方统统看到了。

  阿弥陀佛他在那里干什么?《弥陀经》上有,「今现在说法」。阿弥陀佛讲经说法没有终止的,天天在讲。早往生的没离开,也在讲堂;新往生的,走到讲堂里面,讲堂里有他的座位,座位上有他的名字,跟莲花一样,他在那里听经闻法,进入讲堂。什么时候出来?成佛就出来了。你看,进去是凡夫,进讲堂,出来的时候成佛了,不成佛不出来。在讲堂里面就能够以神通度化众生,这是一般人无法想像的。为什么?你想阿弥陀佛时时刻刻,也没停止的,分分秒秒,化身无量无边,干什么?到十方世界去接引那些往生的人,来接引的全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每个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只要进入阿弥陀佛讲堂,坐在你座位上听经,也能像佛一样化无量无边分身,干什么?到十方世界去供养佛,供佛是修福,去听经,听经是修慧,福慧双修。十方一切诸佛如来都在教你,没有中断,一直到你成佛。这样的道场到哪去找?找不到,好处实在太多了,说之不尽,我们世间没法子跟它相比。你要真正明了之后,你就会下定决心,我非去不可。阿弥陀佛欢迎大家去。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资料恭摘:发大誓愿(第二回)  (第一集)  2015/5/5  日本四季之汤温泉遗产酒店  档名:21-742-0001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发大誓愿)(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发大誓愿)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法门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论净土法 

 达照法师:真正大圆满——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法师:五伦传统 

 净土法门法师:尊师重道 

 净土法门法师: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净土法门法师: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七集 

 净土法门法师: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六集 

 净土法门法师: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