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临终助缘和往生之要:我们应该怎么做?


   日期:2015/5/1 21:2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临命终时,四大分张众苦毕集,若非三昧久证,诚恐不易得力。况眷属不谙利害,往往以世情,而破坏彼之正念。行人当此时节,得人开导而辅助之,则欣厌心生贪爱情息,耳闻佛名心缘佛镜,自可与佛感应道交,蒙佛接引往生西方。譬如怯弱之人,欲登高山,前有牵者,后有推者,左右有扶掖将护者,自不至半途而废耳。即使平素不闻佛法之人,临终蒙善知识开导,令生信心,又为助念佛号,令彼随大众音声,或出声念,或心中默念,果能如法助念,无一切破坏正念等事,亦可往生。以佛力不可思议,法力不可思议,众生心力不可思议,故得此殊胜利益也。愿为人子孙与眷属及父母等,同知此义,同依此行,方可名为真慈孝亲爱也已。

  一、预先安排

  1.生死事大

  大丈夫生于世间,事事无不豫为之计,唯有生死一事,反多置之不问,直待报终命尽,则随业受报。不知此一念心识,又向何道中受生去也?人天是客居,三途是家乡,三途一报百千劫,复生人天了无期。由是言之,则了生死之法,固不可不汲汲讲求也。

  2.命终年关

  腊月三十日乃一岁之尽日,倘预先未曾打叠得好,则债主怨家,群相系缚,那容你过。临命终时,乃一生之腊月三十日也,倘信愿行资粮未具,贪嗔痴恶习犹存,则无量劫来怨家债主统来逼讨,那肯饶你。莫道不知净土法门者,无可奈何,随业受生,即知而不务实修者,亦复如是,被恶业牵向三途六道中,永劫轮回去也。欲求出苦之要,唯有念念畏死,及生堕三途恶道,则佛念自纯,净业自成,一切尘镜自不能夺其正念矣。

  3.早做准备

  然人生世间无论久暂,终有一死,其死不足惜,其死而所归之处,可不预为安顿乎。有力量者,自己预为安顿妥帖,则临终固不须他人为之辅助,然能辅助,则更为得力。无力量者,当令家属代为念佛,则必能提起正念,不致恩爱牵缠,仍被爱情所缚,住此莫出也。

  生死大事,须当预办,若待临行方修,恐被业力所夺。

  二、心存正念

  当须发决定心,临终定欲往生西方。且莫说碌碌庸人之身,不愿更受,即为人天王身,及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大宏法化,普利众生之高僧身,亦视之若毒荼罪薮,决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如是决定,则己之信愿行方能感佛,佛之誓愿方能摄受,感应道交蒙佛接引,直等九品永出轮回矣。

  1.坚定信心

  吾人在生死轮回中,久经长劫,所造恶业无量无边,若仗自己修持之力,欲得灭尽烦恼惑业,以了生脱死,其难逾于登天。若能信佛所说之净土法门,以真信切愿,念阿弥陀佛名号,求生西方,无沦业力大业力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譬如一颗沙子,入水即沉,纵有数千万斤石,将于大火轮船中,即可不沉,而运于他处,以随意使用也。石喻众生之业力深重,大火轮喻弥陀之慈力广大,若不念佛,仗自己修持之力,欲了生死,须到业尽情空地位方可,否则纵令烦恼惑业,断得只有一丝毫,亦不能了。喻如极小之沙子,亦必沉入水肿,决不能自己出于水外。阁下但生信心,念佛求生西方,不可再起别种念头。果能如是,寿未尽则速得痊愈,以专一志诚念佛功德,便能灭除宿世恶业,犹如杲日既出,霜雪即化。寿已尽,则即能往生,以心无异念,即得与佛感应道交,故蒙佛慈接引往生也。阁下若信此话得及,则生也得大利益,死也得大利益。

  2.放下万缘

  人生当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当此等苦事发现之时,唯有放下万缘,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若气促,则只念“阿弥陀佛”四字,一心求佛慈悲,接引你往生西方。除此一念外,心中不可再起一丝毫别种的想念,亦不可望病速好,亦不可另起求神求天保佑的想念,有此种想念便与阿弥陀佛之心隔开了,因此便不能得佛慈悲加被之力。你要晓得,天地父母均不能令你出生死轮回,唯有阿弥陀佛能令你出生死轮回。你若肯放下一切,一心念佛,若世寿未尽,就会速好,若世寿已尽,即往生西方。然不可求病速愈,只可求速往生。求病愈,若寿尽,便不得往生;求往生,若寿未尽,则速得痊愈。往生西方,好处说不尽,较彼生到天上,做天帝天王,尚要高超过无数无量万万万万倍。

  汝心里除念佛外,不使有一点别的念头,连汝这个身子,也不预计死后作怎么样安顿,连孙子重孙等,都要当做素不相识之人,不管他们长长短短,只管念我的佛,一心盼着佛来接引我往生西方。汝能照我所说的做,一切事通通放下,到了临命终时,自然感佛亲垂接引往生西方。若是仍旧贪恋一切好东西,及银钱房屋首饰衣服,并儿女孙曾等,则万万也不会生西方了。

  3.不可怕死

  求生西方者,不可怕死。若今日即死,今日即生西方,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岂可今日要死,且不愿死。既贪恋尘镜不能放下,便因贪成障,净土之境不现,而随业受生于善恶道中之境便现,境现则随业受生于善恶道中矣,往生西方便成画饼。故修西方人,今日死也好,再活一百二十岁死也好,一切任彼前业,不去妄生计较。倘信愿真切,报终命尽,便即神超净域,业谢尘劳,莲开九品之花,佛授一生之记矣。

  4.一心念佛

  临终,若能出声念,则小声念,不能出声念,则心里默念,耳朵听别人念,心中亦如此念。又眼睛望着阿弥陀佛(即室中所供的佛),心中想着阿弥陀佛,有别种念起,当自责问:“我要仗佛力生西方,何可起此种念头,坏我大事。”你若肯你我所说的念,决定会往生西方,了生脱死,超凡入圣。倘心中起烦恼时,要晓得这是宿世恶业所使,要坏我往生西方之道,要使我永远受生死轮回之苦。我而今晓得他是要害我的,我偏不随他转,除了念佛外,一事也不念他,那就能与佛心心相应,蒙佛接引,直下往生矣。

  5.求佛接引

  宜将一切家事,并自己一个色身,悉皆通身放下,以一尘不染心中,持万德洪名圣号,作将死想,除念佛求接引外,不令起一杂念。能如是者,寿已尽,则决定往生西方,超凡入圣;寿未尽,则决定业消病愈,慧朗福崇。若不如是作念,痴痴然唯求速愈,不唯不能速愈,反更添病,即或寿尽,定随业漂沉,而永无出此苦娑婆之期矣。

  6.病苦报转

  临终之瘦削及痛苦,乃多劫之业障,以彼笃修净业,殆转重报、后报,为现报、轻报耳。须知念佛之人,决定能消除业障,其有业障现前者,系转将来堕三涂之恶报,以现在之病苦即了之也。《金刚经》谓:持《金刚经》者,由被人轻贱之小辱,便灭多劫三涂恶道之苦,则福峻之将往西方。固以此小苦,了无量劫来之恶报,实为大幸。切不可学不知事务人,谓因修持而致病及死也。

  三、内外助缘

  人之临终,得其助念,定可往生。失其助念,或再以哭泣搬动,动其情爱嗔恨,则堕落难免矣。险极!险极!汝能成就母(及他人)往生,亦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所谓即尘劳行佛事,其功德比寻常殊胜万分矣。

  1.勿为场面

  临终一关,最为要紧。世有愚人,于父母眷属临终时,辄为悲痛哭泣,洗身换衣,只图世人好看,不计贻害亡人。不念佛者,且置勿论,即志切往生,临终遇此眷属,多皆破坏正念,仍留此界。临终助念,譬如怯夫上山,自力不足,幸有前牵后推左右扶掖之力,便可登峰造极。临终正念照彰,被魔眷爱情搬动等破坏者,譬如勇士上山,自力充足,而亲友知识各以己物令其担负,担负过多,力竭身疲,望崖而退。此之得失,虽由他起,实属自己往昔劫中,成全破坏人之善恶业力所致。凡修净业者,当成全人之正念,及预为眷属示其利害,俾各知所重在神识得所,不在世情场面好看,庶可无虞矣。

  2.眷属助念

  (1)平时同念

  念佛之人,必须劝家中眷属同生信心、同念以备彼等于父母及诸眷属之有命终者,为之助念。否则,不但不助其正念,反令起嗔恨爱恋等念(预为洗澡换衣则失正念,若搬动致疼痛则生嗔恨,嗔恨则或致堕于毒虫之类。若对之哭泣则生爱恋,均属失正念,而永无往生之望矣,哀哉)。不念佛者,尚不至大有所损,念佛者,一经破坏正念全失,将欲往生竟莫能得,从此长劫轮回六道,皆此等眷属之所致也。

  (2)临终切念

  临终,须其儿女并各眷属,念彼之苦,同发自利利他之心,为彼念佛,求佛垂慈接引往生。则诚恳果到,往生即可预断,以父子天性相关,佛心有感即应。彼眷属若泛泛悠悠从事,则便难以消业障,而蒙接引也。千钧一发,关系极重。

  3.佛友助念

  能成就他人往生,待至自己临终,必有大成就自己往生者,切勿以不关己而忽之。平常当与家中眷属,说其临终助念之利益,与预先洗澡换衣,并对之哭泣之祸害。当请一本饬终津梁,令其详知,迨至父母或余眷属临欲命终,家中眷属同为念佛,令彼心存正念,随佛往生。并请社友为其助念。此时千钧一发,关系甚大,当将丧祭种种虚华之费,移于此时用之,并将哀毁尽孝之诚,移于为亲念佛。须令眷属悉听社友指导,切不可狃于习俗,以误大事。

  四、临终三要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实则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报尽,故舍此身躯复受别种身躯耳)。不知佛法者,真是无法可设,只可任彼随业流转。今既得闻如来普度众生之净土法门,固当信愿念佛,预备往生资粮,以期免生死轮回之幻觉,证涅槃常住之真乐。其有父母兄弟及诸眷属,若得重病,势难痊愈者,宜发孝顺慈悲之心,劝彼念佛求生西方,并为助念。俾病者由此死已,即生净土,其为利益,何能名焉?

  今列三要,以为成就临终人往生之据,语虽鄙俚,意本佛经,遇此因缘,悉能依此三法以行,决定可以消除宿业,增长净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渐至圆成佛果而后已。如此利益,全仗眷属助念之力。能如是行,于父母则为真孝,于兄弟、姐妹则为真悌,于儿女则为真慈,于朋友、于平人则为真义真惠。以此培自己之净因,启同人之信向,久而久之,何难相习成风乎哉?今为一一条陈,庶不至临时无所适从耳。

  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者

  切劝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如有应交代事,速令交代后,便置之度外,即作我今将随佛往生佛国,世间所有富乐眷属种种尘镜皆为障碍,致受祸害,以故不应生一念系恋之心。须知自己一念真性,本无有死,所言死者,乃舍此身而又受别种之身耳。若不念佛,则随善恶业力,复受生于善恶道中。若当临命终时,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以此志诚念佛之心,必定感佛大发慈悲,亲垂接引,令得往生。且莫疑我系业力凡夫,何得以少时念佛,便可出离生死,往生西方。当知佛大慈悲,即十恶五逆之极重罪人,临终地狱之相已现,若有善知识教以念佛,或念十声,或止一声,亦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此种人念此几句,尚得往生,又何得以业力重,念佛数少而生疑乎?

  须知吾人本具真性与佛无二,但以惑业深重,不得受用。今既归命于佛,如子就父,乃得还我本有家乡,岂是分外之事?又佛昔发愿:“若有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故一切众生临终发志诚心,念佛求生西方者,无一不垂慈接引也,千万不可怀疑,怀疑即是自误,其祸非小。况离此苦世界,生彼乐世界,是至极快意之事,当生欢喜心。千万不可怕死,怕死则仍不能不死,反致了无生西之分矣,以自心与佛相违反故,佛虽具大慈悲,亦无奈不依佛教之众生何。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如大冶洪炉,吾人多生罪业如空中片雪,业力凡夫由念佛故,业便消灭,如片雪近于洪炉,即便了不可得。又况业力既消,所有善根自然增长殊胜,又何可疑其不得生,与佛不来接引乎?如此委曲宛转开导安慰,病人可生正信。

  至于自己所应尽孝志诚者,亦唯在此,切不可随顺俗情,求神问医。大命将尽,鬼神医药岂能令其不死乎?既役情于此种无益之事,则于念佛一事,便纷其诚恳而莫由感通矣。

  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者

  前已开导病人令生正信,然彼病人心力孱弱,勿到平素绝不念佛之人,不易相继长念,即向来以念佛为事者,至此亦全仗他人相助方能得力。以故家中眷属同应发孝顺慈悲之心,为其助念佛号。若病尚未至将终,当分班念,应分三班,每班限定几人,头班出声念,二三班默持。念一点钟二班接念,头班、三班默持。若有小事,当于默持时办,值班时,断断不可走去。二班念毕,三班接念,终而复始,念一点钟,歇两点钟,纵经昼夜,亦不甚辛苦。须知肯助人净念往生,亦得人助念之报,且莫说是为父母尽孝应如是,即为平人亦培自己福田,长自己善根,实为自利之道,不徒为人而已。成就一人往生净土,即是成就一众生成佛,此等功德何可思议。

  三班相续,佛声不断,病人能念,则随之小声念,不能念,则摄耳谛听,心无二念,自可与佛相应矣。念佛声不可太高,高则伤气难以持久,亦不可太低,以致病人听不明白。不可太快亦不可太慢,太快则病人不能随,即听亦难明了,太慢则气接不上,亦难得益。须不高不低,不缓不急,字字分明,句句清楚,令病者字字句句,入耳经心,斯易得力。念佛法器,唯用引磬,其他一切概不宜用:引磬声清,听之令人心地清静,木鱼声浊,故不宜用于临终助念。又宜念四字佛号,初起时念几句六字,以后专念“阿弥陀佛”四字,不念“南无”,以字少易念,病人或随之念,或摄心听,皆省心力。家中眷属如此念,外请善友亦如此念,人多人少均如此念。不可一起念,歇歇又念,致令病人佛念间断。若值饭时,当换班吃,勿断佛声。若病人将欲断气,宜三班同念,直至气断以后,又复分班念三点钟,然后歇气,以便料理安置等事。

  当念佛时,不得令亲友来病人前问讯谕慰,既感情来看,当随念佛若干时,是为真实情爱,有益于病人。若用世间俗情,真是推人下海,其情虽可感,其事甚可痛。全在主事者明道理,预令人说之,免致有碍面情及贻害病人由分心而不得往生耳。

  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者

  病人将终之时,正是凡、圣、人、鬼分判之际,一发千钧要紧之极,只可以佛号开导彼之神识,断断不可洗澡、换衣或移寝处。任彼如何坐卧,只可顺彼之势,不可稍有移动,亦不可对之生悲感相,或至哭泣。以此时身不自主,一动则手足身体均受拗折扭裂之痛,痛则嗔心生而佛念息,随嗔心去多堕毒类,可怖之至。若见悲痛哭泣,则情爱心生佛念便息矣,随情爱心去,以致生生世世不得解脱。此时所最得益者,莫过于一心念佛,所最贻害者,莫过于妄动哭泣。若或妄动哭泣,致生嗔恨及情爱心,则欲生西方,万无有一矣。

  又人之将死,热气自下至上者为超升相,自上至下者堕落相,故有顶圣眼天生,人心饿鬼腹,畜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之说。然果大家志诚助念,自可直下往生西方,切不可屡屡探之,以致神识未离,因此或有刺激,心生烦痛致不得往生。此之罪过,实为无量无边,愿诸亲友各各恳切念佛,不须探彼热气,后冷于何处也。为人子者,于此留心乃为真孝。若依世间种种俗情,即是不惜推亲以下苦海,为邀一般无知无识者,群相称赞其能尽孝也!

  五、往生瑞象

  死后面色光泽、尸体柔软、面带微笑、顶热炙手,此种景相,均为往生之瑞相。然面色光泽、尸体柔软、面带笑容,生天者亦可有之,唯顶热一事,生天者所无。经中说死后生各道之证据,有偈云:“顶圣眼天生,人心饿鬼腹,畜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以人死热气由下而上者为超升,由上而下者为堕落。若通身都冷顶上犹热者,则超凡入圣,生西方为超凡入圣之最胜者,故曰“顶圣”。若热在额颅及眼者则生天,热在心者则仍生人道,热在肚腹者生饿鬼道,热在膝盖者生畜生道,热在脚板者生地狱道,以通身全冷,唯此处独热为准。然念佛之人,平素若有真信切愿,临终又蒙善眷助念,不为恶劣眷属预为揩身、换衣、哭泣、问事、瞎安慰等所破坏,定规可以往生。

  六、八识受生

  1.寿暖识共

  佛说人有八识,即知识也。前五识名眼、耳、鼻、舌。身;第六意识;第七末那,亦名传送识;第八阿赖耶,亦名含藏识。夫人之生也,惟此第八识其来最先,七、六、五识次第后来,及其死去,亦此八识其去最后,馀识次第先去。盖第八识,即人之灵识,俗谓灵魂者是也。然此识既灵,故人初受母胎时彼即先来,故儿在母胎中即为活物,至人死气断之后彼不即去,必待至通身冷透无一点暖气,彼识方去,识去则此身毫无知觉矣。若有一处稍暖彼识尚未曾去,动著触著仍知痛苦,此时切忌穿衣盘腿搬动等事,若稍触著则其痛苦最为难忍,不过口不能言身不能动而已。考经云:寿暖识三者常不相离,如人生有暖则有识在,识在则寿尚未终。

  2.中阴投生

  中阴者即识神也,非识神化为中阴,即俗所谓灵魂者。言中阴七日一死生,七七日必投生等,不可泥执。中阴之死生,乃即彼无明心中所现之生灭相而言,不可呆作世人之死生相以论也。中阴受生,疾则一弹指顷,即向三途六道中去,迟则或至七七,并过七七日等。初死之人能令相识者,或见于昼夜,与人相接或有言论。此不独中阴为然,即已受生善恶道中,亦能于相识亲故之前,一为现形。此虽本人意念所现,其权实操于主造化之神祗,欲以彰示人死神明不灭,及善恶果报不虚耳。

  死之已后,尚未受生于六道之中,名为中阴,若已受生于六道中,则不名中阴,其附人说苦乐事者,皆其神识作用耳。投生,必由神识与父母精血和合,是受胎时即已神识住于胎中。生时,每有亲见其人之入母室者,乃系有父母交媾时代为受胎,迨其胎成本识方来,代识随去也。圆泽之母,怀孕三年,殆即此种情事耳,此约常途通论。须知众生业力不可思议,如净业已成者,身未亡而神现净土,恶业深重者,人卧病而神婴罚于幽冥,命虽未尽识已投生,迨至将生,方始全分心神附彼胎体,此理固亦非全无也。当以有代为受胎者,为常途多分耳。

  七、超度念佛

  保病荐亡,今人率以诵经拜忏做水陆为事,光与知友言,皆令念佛,以念佛利益,多于诵经拜忏做水陆多多矣。何以故?诵经则不识字者不能诵,即识字而快如流水,稍钝之口舌亦不能诵,懒坯虽能亦不肯诵,则成有名无实矣。拜忏做水陆,亦可例推。念佛则无一人不能念者,即懒坯不肯念,而大家一口同音念,彼不塞其耳,则一句佛号,固己历历明明灌于心中,虽不念与念亦无异也。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有不期然而然者。为亲眷保安荐亡者,皆不可不知。

  八、丧祭用素

  在生既信佛法,丧葬理宜顺其素志,概勿用荤。凡祭神、供灵、待客均用素,此比放生若干,功德更大。若不用素,则毕此丧葬,所杀物命为数甚多,忍令吾亲因我等行孝,而与此无数之生命结此杀业乎。

  九、不生己过

  若有真信切愿,志诚念佛,无一不往生者。然念佛人多,往生人少者,以愚痴无知,只求来生人天福报,或不生惭愧,常行不孝不慈,不忠不义等事,心与佛背所驰,过在自己,非佛不慈悲也。若其人未发心念佛前,曾作诸恶,今既念佛生大惭愧,痛改前非,则亦可决定往生。佛视众生犹如亲生儿女,儿女不依父母之教,父母无可奈何,众生若肯改过迁善念佛,佛决定于彼临终亲垂接引也。

  十、欲生切记

  既念佛求生西方,必须发慈悲心,行方便事,息贪嗔痴,戒杀盗YIN,自利利人,方合佛意。否则心与佛背,感应道隔,但种来因,难获现果。若志诚念佛,行合佛心,心口相应,如是之人,至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必然亲垂接引往生西方。一生西方,则超凡入圣,了生脱死,永离众苦,但受诸乐矣。此则全仗佛力,不论功之深浅,惑之有无,但具真信切愿,决定万不漏一。

  临终常识

  佛经里说人有“八识”。眼、耳、鼻、舌、身是五识,第六识是分别,第七识是执著,第八识是阿赖耶识。八识离开身体有先后次序的不同,我们细心观察,可以肯定人在临终的时候前五识先离开,眼、耳、鼻、舌、身这时不起作用,然后第六识离开,第七识离开,最后是第八识离开。因为阿赖耶识最后离开,所以古大德教导我们,人死之后至少要八小时以后才动他,就是指断气之后八小时后。为什么?他神识(阿赖耶识)没有离开,在我们想象当中第七识、第六识也都没有离开。虽然断气,他还有分别执著,因此我们触动他的身体,他还是有感受。为了安全起见,都是十二小时之后再动他。在这当中不要去碰他,不要让他听到动感情的声音,就是连身体躺在床上,床都不能碰。这是应该有的常识。

  临终遗嘱

  眷属亲友们:

  本人一生,称念阿弥陀佛,受益良多。而且我的最大愿望,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作祖,永脱轮回之苦,并乘愿再来,度化包括你们在内的有缘众生。当知人要断气时,犹如生龟脱壳,痛苦异常。倘若你们是真孝、真爱、真为我好,就请帮我念佛,安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助我完成这辈子最大最大的唯一心愿。为此,一定要切实做好以下事宜:

  我病危时,请勿采取注射强心剂、吸氧,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以免搅闹我之心绪,增加痛苦,影响念佛。

  我断气前后,千万不要搬动我的身体,不可更衣洗身,更不能哀嚎哭泣。只能真诚为我念阿弥陀佛,求佛慈悲,接引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我临终时,请想方设法,速与助念班诸居士、大德联络,请求助念。一切须听从助念班指导,不可违反。

  助念班联系人:

  联系电话:

  自我断气后二十四小时内,应使佛声不断,时间长些更好。家属可以轮班助念。因为这时候,对我最大的帮助,莫过于持续为我念佛。

  至于换洗入殓等事宜,待往生至少十二小时后,或遵从助念班意见,再与有关方面联系处理。倘若怕天热有异味,可在室内点燃檀香或放置冰块等。

  一切丧葬祭品,及出殡宴客,全部素食,绝对禁止杀生,以免增加我的罪业。

  葬礼按照佛教仪规,不可夹杂世俗迷信作法。丧事从简节约,不讲排场。

  我逝后四十九天内,全家早晚随录音带或念佛机念佛,回向我往生极乐世界品位增高。

  如此,我才能真正安享清静快乐,而大家也会吉祥光明。希望今后家人都能信佛念佛,这样,你们一定能得到平安康寿,幸福吉祥如意。

  此愿希切实遵从,签名以证其信。

  南无阿弥陀佛!

  留言人签名: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往生       临终)(五明学佛网:往生       临终)  

 净界法师:临命终成功往生的心要 

 净界法师:千念万念为了临终正念 

 净界法师:印祖:以散心念佛,难得往生 

 净界法师:你要生起三种信心,方能往生 

 净界法师:往生与否在于信愿之有无 

 净界法师:阿弥陀佛临终关怀 

 净界法师:你平常能够做假,但是临终你绝对做不了假 

 慈法法师:往生论注讲解 第三十七集 

 慈法法师:往生论注讲解 第三十六集 

 慈法法师:往生论注讲解 第三十六集 

 慈法法师:往生论注讲解 第三十五集 

 慈法法师:往生论注讲解 第三十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