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定与慧


   日期:2015/4/10 6: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教修学体系中,定与慧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所谓“戒、定、慧”三学,由“戒”生“定”,由“定”发“慧”。通过戒律来摄心,可以生起禅定,依于禅定起观,可以得到智慧。

  对于“定”而言,“戒”是一种方法,是一种生起定的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戒”是广义的戒,是对于心理和行为的一种约束和规戒,而不特指佛教中的具足戒、菩萨戒等特定的具体的戒律。简言之,凡是对自己行为和心理的约束和规戒都可以称之为“戒”。大至国家,有一系列的法律,保证社会的有序和人民生活的安乐;小到单位,有各自的规章制度,乃至详细的操作流程,来保证单位的有序运转和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些都是广义的“戒”。学佛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阶段性的“戒”,约束自己的行为和心理,以此保证自己的修行能够不断进步,从而实现学佛的目标。

  通常,我们在生活工作中,不断起心动念,心风涌动,如野马一般,难以平静。如何降服心使之安然呢? “戒”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通过遵守行为上的“戒”,约束自己的言行,发扬好的、善的、对修行有利的言行,禁止坏的、恶的、对修行有害的言行,从而消除行为的散乱;通过遵守心理上的“戒”,约束自己的起心动念,增广好的、善的、对修行有利的念头,消减坏的、恶的\对修行有害的念头,做到心不外驰,从而消除心理上的散乱,

  比如一潭池水,由于水不断涌动,激起了池底的泥沙,池中的水变得混浊,无法清楚地显现池底的情况。“戒”就是不再搅动池中的水,慢慢的水自然会平静下来,水中的泥砂渐渐沉淀,水逐渐变得清澈,池底的情况就会显现出来。水变得清澈,即是得“定”;泥砂沉淀,污垢净除,智慧就会现前。

  要学习,就要静下心来,聚精会神,就是定的前奏。王羲之练书法,练到了食而不知其味的地步,才有了传颂后世的成果,可见定的作用之大。

  定是生起慧的有力工具,以定境来观照,智慧会更广大。定就如同是高山,站在更高的山上,才能看得更远更广。学习世间的知识,需要集中精力、聚精会神;生起出世间的智慧,需要止中起观。生活中的人能够做到聚精会神,心系一处,就能做到普通人所做不到的一些事,得到普通人得不到的一些智慧。而禅宗的高僧大德们能够显发智慧,大都经过了长期的禅修,已故的虚云老和尚更是经过了几十年的苦修,才显发出自心智慧,他们都是学佛人的典范。不经过刻苦的禅修,就想迅速显发智慧,除非宿世修行心地清净的上根利器,否则很难成功。

  定力越深,所能显发的智慧就越广博细致。比如一潭池水,由于动荡而混浊不清,无法显现池底的状况。池水动荡渐渐缓慢,水中泥砂渐渐沉淀,池底的状况渐渐显现。池水动荡越慢,水越澄清,池底的状况显现地越清晰。释迦牟尼佛当年入甚深禅定,很远处很细微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这就是禅定的作用。

  定是慧的承载者。定如同是房子,房子越大,其容量就越大。虎只有啸于山林,才能称得上是百兽之王;圈养在动物园中的老虎,不过是一只大猫而已。龙只有翱于九霄,才显神龙的威严; 困于深渊的龙,不过是一条小蛇而已。无上的出世间智慧,更需要甚深的禅定作支撑。如《维摩诘所说经》中维摩诘居士所说的“宴坐”:不离于座,而能于十方界普渡众生;或者《华严经》、《楞严经》等所说的华严三昧、楞严三昧,无不依于甚深禅定而生。

  定是显发智慧的工具,并不代表有定就一定有慧。若只修定而不修慧,就如外道的四禅八定,可以入非想非非想天,却不能解脱生死轮回。定中起观,则容易显发智慧,这才是佛教所提倡的定。

  “慧”是指各种世间出世 间的智慧。在“戒、定、慧” 三学中,“慧”是核心,是 最终目标。甚至可以这样说, 在教法中,一切理论的核心就 是 “慧”。

  “慧”分为闻所生慧、思 所生慧、修所生慧,也就是说 智慧可以从学习得到,可以从 思悟得到,可以从修行得到。 而由“定”所生“慧”,则 偏重于修所生慧。

  在“戒、定、慧”三学中, “戒”、 “定”都是为“慧” 服务的, 不能为了“戒、定”而“戒、定”。当“戒、定”成为得“慧”的障碍时,不应该死守,而应对其作相应调整。同时,有了智慧,也可以促进“戒”、“定”的调整和进步。 虽然“慧”是一切教法的核心,但在修学中,应定慧双修。定与慧如同车子的两轮,缺一不可。只强调定,不强调慧,则失去了定的目标和方向;只强调慧,不强调定,则失去了慧的支撑和生起的工具。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智慧       定力)(五明学佛网:智慧       定力)  

 楼宇烈教授:我们应该说——智慧才是力量 

 洪修平教授:《智慧与解脱——禅宗心性思想研究》序 

 龚隽教授:禅学的生命智慧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 7.游 

 龚隽教授:禅学的生命智慧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 6.平 

 龚隽教授:禅学的生命智慧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 5.禅 

 龚隽教授:禅学的生命智慧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 4.坐 

 龚隽教授:禅学的生命智慧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 3.习 

 龚隽教授:禅学的生命智慧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 2.禅 

 龚隽教授:禅学的生命智慧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 1.禅 

 龚隽教授:禅学的生命智慧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 

 龚隽教授:禅学的生命智慧 二、禅的传承 

 龚隽教授:禅学的生命智慧 一、禅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