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想出家的孩子


   日期:2015/2/16 22:3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土》2011年第四期  作者:赵文竹

阿诚是一个高高的,白白的,一脸英气的小伙子,在大雪封山的时候,他背着一个旅行包,口中哈着白气,眉毛和发梢都结着冰花,出现在祥翁的屋子里。阿诚说他最近产生了一些心理矛盾,面临一种抉择,希望能得到祥翁的指点。

阿诚说,他在大学时就接触了佛法,立志学佛,毕业后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在他看来,许多工作本身便是不善之业,他不想干,可真能赚到钱又对社会有真实利益的工作岗位几乎就找不着,他跑过几个道场,参加过佛门的夏令营等活动,又先后在几个素食馆打过工,后来到了一个儿童经典导读班做老师,教孩子背诵儒家经典。

阿诚说:我这几年东一头西一头撞了好几个地方,尝试了好几种活法,好像都不是自己想要的,好像都不是究竟,眼瞧着自己也老大不小了,父母一个劲儿催我找对象结婚,可我心里很矛盾。我想学佛,又面临一个结婚生子的问题,不知道该如何定夺。

祥翁说:那我要问问你,你学佛到底想解决什么问题?想求顺利?求发财?求幸福,求健康长寿?还是求天下太平?

阿诚说:这些问题都不是我想要求的,我想求的是了生死,明心见性,亲证佛法,广度众生。

祥翁说:这事大了,可不是随便说说就行了的。

阿诚说:我是真心的,我不怕吃苦,我一定要在此生超越生死轮回。

祥翁说:如果你真是这样发心,那太殊胜了,那我就不客气地告诉你,你不要谈什么女朋友了,甚至什么素食馆,什么经典导读都不要做了,你该去出家。

阿诚说:出家这个问题我还真想过,这个念头一直没断,可是一直没下决心,许多人劝我不要出家,好像六祖大师也说过,学佛修行,在家也得,不由在寺。

祥翁说:六祖是说过这话,可他那是对在家居士说的,他能说我们在家人就没有希望了吗?很多人由于种种因缘,此生不能出家,六祖若说在家人不能成道,那我们这些在家居士就都该去上吊了。六祖这是鼓励的话,要我们建立信心的,六祖的话有分寸,在家也得,不由在寺,是说在家也可以修行甚至得道,不是必须出家才行,并没说在家出家都一样,更没有说在家修行更好的意思。你可以查考一下,历史上真正开悟证道的大德祖师,出家人很多,在家人又有几个呢?点得出来的也只有傅大士、庞居士等寥寥几人而已,而且这有限的几个人都不是一般人,其福德智慧均超一流,非常人可比,可见大有来头。即使如此,他们也还是行常人所不能行,忍常人所不能忍,不营世务,专注修行才真正成就的。就拿庞居士一家来讲,有儿不娶,有女不嫁,家财万贯最终却全部抛进江里,一家人进山隐居修行,开荒种地,粗衣素食,这和出家有何区别?他们如果不这样做,而是一边开着公司算计着赚钱,或者当着大官玩弄着权术,或者抱着娇妻美男卿卿我我,一边哼哼呀呀念几句经,诵几句咒,就成佛了?那简直是开玩笑。

阿诚说:我听到一个说法,说末法时代,出家人修行不如在家人,而且有人说在家修行才是真功夫。

祥翁说:不知道这种说法出自何典,即使真有这种说法,我们也要知道,末法时代很长,一万年,我们现在才刚刚算个开始。目前的情况还没有糟糕到那种程度,出家人成就的还是比在家人多得多,只是出家人一般注重专修,不事张扬,其成就不为社会所知。而在家人往往比较高调,有些人能说能讲又能写,在社会上有一些影响,因此给人一种感觉,好像社会上的佛学家挺多,庙子里的出家人却没什么动静,这是一种假象。佛学家和成道不是一回事。当然的确有的人理论很棒,影响较大,最终走得也很潇洒,可真正走得潇洒精彩的大多还是出家人。真正有成就的大多是潜修默证不事张扬的人。即使如今也常有出家人圆寂时放光现瑞或烧出舍利,这些情况在家人又有几个人呢?你看连我这种一身习气毛病的人如今都成了角色,在许多人眼里俨然算个大德了,否则就不会有这么多人辛辛苦苦进山参访了,这本身就很荒唐。我自己最终能否走出个样子都很难说,因此我才不敢轻易外出讲话招摇,不敢自充善知识,更不敢说我自己修的比出家人好,这是实在话。我看那些无视出家人,自以为比出家人更有道的大多是不知深浅的狂妄之人。若说出家众中得道者是千百中不得一人,而在家的老百姓中得道者可说是亿万中不得一人,这是有着大差异的,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不可人云亦云。至于说什么在家修行才叫真功夫,那更是无稽之谈,这是什么人讲的?如果是出家人讲的,人家那叫客气;如果是在家人讲的,这个讲的人是不是个大成就者?若他是个大成就者,他不可能如此自是,更不可能对凡夫众生做如此误导;如果他不是位大成就者,那就纯属不知天高地厚。

阿诚说:我听有人讲,学佛要发大心,要广度众生,抛家舍业舍弃众生出家那是自了汉,在家才能行菩萨道。

祥翁说:这更是无稽之谈。释迦牟尼当年如果不出家,六祖慧能如果不出家,这个世间如果没有僧团住持,佛法能传到今天么?绝不可能。如果那样,即使如今还有个佛法的名字,也早就和鬼神外道混成一团了,或者沦为世间的一种所谓哲学理论了。什么叫菩萨道?就是菩萨所行的道,前提是你必须具备菩萨的见地,菩萨的证悟。菩萨有出家菩萨,有在家菩萨。出家菩萨住持佛法,在家菩萨护持佛法。你如果是得了道的人,以其特定的因缘,根据众生的需要,示现在家相,以种种方便化导众生,这叫倒驾慈航,非常人所能行。如果你是凡夫,没有得道,你自己都找不到岸,你在水里挣扎,东扯西拉那叫什么菩萨道呢?那叫不知死的鬼。至于我们世间人仰慕菩萨、学习菩萨,甘心情愿舍弃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成就别人,那只能算是菩萨种性,还不能算是真正的菩萨道,因为你只能解人暂时的危难,救人暂时的命,却没有能力让人出离生死苦海,你即使为此舍弃了你这一期的生命,也只能算世间的小善。菩萨种性并不意味着你就是菩萨,这就像一颗树种子不能算是一棵大树是一个道理。从理论上讲,每一颗树种子都可能成为大树,但它成为大树需要土地、阳光、水分、温度和时间等诸多条件,缺了任何一个条件便不可能成为大树。事实上,世上的种子无量无数,可最终真正有机会长成大树的万中无一,你说是吧?学菩萨更是如此,那要经过无量劫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精进修行。你只要没有证悟,即使你受持了菩萨戒,也是在学着菩萨的样子做人,那叫因地菩萨,还是菩萨的种子,当然这种子已经种在地下了,可最终是否会长成树,还要看水分、营养、天气等诸多条件,即使长出来,是否能长成大树,会不会被人砍掉或被火烧掉还是不一定。你受持菩萨戒没有?没有,这不结了。你想一想,你忙了几年,连孔孟的世间善法还没有真实地了解,只是信佛仰慕佛法,连佛法的边还没摸着呢。佛经讲,即使你以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供养布施,也还只是世间小善,出不了生死,你又做了多少呢?不做坏事,专做好事,还只是世间法,连小乘罗汉的出离生死都做不到,怎么有资格谈什么行菩萨道呢?社会上有些学佛的居士,分明是由于情爱放不下,家庭放不下,生事造业之心放不下,因而出不了家,却又怕人家说他学佛不真实,就给自己找说法,说什么在家行菩萨道,实践大乘法,这叫自欺欺人。其实除了凤毛麟角极个别人外,绝大多数人学佛又出不了家,不是世间心放不下、出离心发不起来,就是受到种种制约,因缘不成熟,总之是业力所系。承认这一点,正视这一点不耻辱,这是一个佛门弟子应有的态度。而硬要充人物,挣面子,为自己找说法,这本身就是学佛不上路的表现。出家学佛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将相所能为,帝王将相还放不下江山,放不下所谓的伟大事业,说穿了就是还热衷于生事造业。

阿诚说:人们讲,世间事总得有人做,都出家修行了谁来建设国家,谁来保卫国家,谁来给出家人送钱送粮盖庙建房子?

祥翁说:事实上是不可能所有人都出家的,出家绝对需要大福报,你即使想做个混饭吃的和尚也需要前世有缘,没这个缘分没这个福报谁会为你剃度?有些人刚想出家还没出家就突然发生巨大障碍甚至死掉了,有人出家想受戒刚登戒坛就突发重病甚至死掉,这都是业障太大,福报不够所致。同样在这个世间做人,每个人的来路不同,有人前世有修行甚至出过家,有更多人是从三恶道刚刚爬上来混得了人身的,这些人甭说出家修行了,就是想在世间找个正当职业混饭吃也是很难的。他们如果不杀生,不打妄语,不搞歪门邪道就找不出别的活法,为什么会这样,就是没福。你以为披上袈裟就这么容易?一个人哪怕演戏扮和尚披上一阵儿袈裟,那也是前世种下的福报因缘呐!一个人福报不够,心性不到那个程度,即使逼他出家也逼不走的,你信不信?假若现在国家颁布一项法令,全体国民都必须出家,不出家的全部杀头,那也没用,肯定还有大量人要跑到深山或移民国外去结婚生孩子。好了,不妨我们再假设一下,假如我们全民都出家了,社会又会什么样子。你想想,我们全国人都出家了,在山里打坐修行,粗衣素食,不蓄财产,那银行很快就关了,房地产就不要搞了,环境也不会破坏了,空气就自然干净了,天也蓝了,山也绿了,干涸的泉水也流出来了,土地中自然又长出了各种丰美无任何污染的蔬菜食物。吃的少,吃的简单,水土又好,打坐经行之余随便在什么地方埋下几粒种子,我们就吃不完,那我们还有什么事业可做?大家都持戒了,警察失业了,国家机器用不着了,部队也用不着了,你说外国人会来侵略吗?其实人家来侵略也是我们的业力所感,你如果没那个业力,他惹得起你么?当然啦,你不修行,你杀心没断,瞋心没断,你一边打坐,身边还藏着一把匕首,草丛中还藏着机枪,那对方一下子就能感受到你的敌意和你的杀气,还没容你反应过来,他就把你捅死了,那你还是欠他命。

祥翁的话,说得阿诚直笑,他以前听了许多一本正经的说教,从来还没听到祥翁这么活泼有趣的说法,出家修行这么严肃的课题,让祥翁这么一番谈笑风生,许多疑惑轻而易举地迎刃而解了。当然出家毕竟是人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选择,阿诚还有一些放不下,他说他父母也信佛,对他学佛不反对,可还是不希望他出家。他爸爸说即使他一心想出家,也要先结了婚,给他们留下个孙子再走。祥翁问阿诚对这个问题怎么想。阿诚说他眼下还拿不定主意,父母的想法好像也有道理,谁不希望身后有人接续香火呢?再说孔圣人也一再教导我们要遵守孝道啊!

祥翁笑了笑,阿诚的想法很有代表性,中国的出家人第一道难关就在这里。于是他又耐心地给阿诚讲,你知道你这是怎么回事么?这叫爱缠。亲情是一张牢固的网,家庭是我们生命轮回的渊薮。别的东西好办些,这个爱缠最难突破,你现在有父母两条绳子拴着,就已经很难走脱,当你再有了爱妻,再栓上一条绳,这根绳比父母这两根绳牢固的多,你要走,她要寻死上吊,你怎么办?如果你再有了孩子,那就更麻烦了,不用孩子拽你,你自己就放不下了。你别盲目自信,到时候就明白了,你怎么办呢?你说等孩子上完学你再出家吧,先在家赚钱。孩子毕业了又要找工作,这事很大,你再为他奔忙找工作。刚刚工作有个着落,孩子又该结婚了,要办嫁妆,买房子,那你可有得累了,你是大款还好些,你不是大款,那就要贷款,你看现在有几个买房子不贷款的?这下你又欠下债了,还债吧,债没还清,孙子又出世了,儿子儿媳忙工作,怎么办?你老婆可能病了,你照顾老婆,还要帮儿子带孩子。就这样,一生一晃眼儿就过去了,什么明心见性,什么证道涅槃,八万四千劫以后再说吧!我不是在吓唬你,你放眼看看这个世间,我给你这个假设还算好的,人生的种种厄运、遭遇都是不可预计的,明天你是否还活在世上,很难说。你别不爱听,生命就是无常,无常鬼为什么叫无常鬼?就是由于他不守常规。我对你说,其实我自己也在不断提醒自己,随时都不能失去觉照,否则一气不来,就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再说孝道。孔子讲的是世间之小孝,孝亲养亲续香火,佛家的出世大孝,没有几个人明白。如今有不少佛门居士在弘扬孔子文化,这很好,这是一种方便,对社会有好处也给自己增福报,可搞着搞着不知不觉之中把最初的学佛根本给丢了,把孔子的世间善法和佛的出世法混同一谈了,甚至依据儒家的理论反过来认为佛家没有孝道,这是很颠倒的见解。儒学是世间善法,儒家是讲做人的,是修治齐平的学问,是一种人间游戏规则。孔子很伟大,但孔子只说明人道,不解释其他五道,因此儒学不能了生死,不能出离轮回。儒家的孝道只能是奉亲养老,接续香火一种形式,这种孝道是一条线,当子孙断绝了,似乎生命就断绝了,孝道也就走到头了。而释迦牟尼佛看得更彻底,更圆满,他看到了生命的轮回,生死是一种假相,人我是一种分别,众生一体,视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这个孝就广大无边了,不是一条线了,而是尽虚空遍法界地散发开来了。这样一来,一个人出家修道成就了,那他就不光孝敬了这一世的父母,也孝敬了无量劫以来的一切父母,他不仅仅关照了父母一世的保暖,也成全了父母的法身慧命,这种大孝功德无以形容,是世间法中的一切孝道都无法比拟的。

为什么说一子出家九族升天呢?这一点我自己就有很深刻的亲身体会。我儿子也出家了,他出家前很有孝心,在深圳工作给我捎钱,我和老伴既知足有一个好儿子,又无时不担忧着他会不会顺利会不会有什么闪失,总之离不开一个情。后来儿子出家了,当然我们仍然惦记他,可这时每当想起他都是一位庄严的僧宝形象,我们自然就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这是一种极大的加持,我们的生活更加丰满充实,更加祥和,而且没有了子孙的挂碍。若说身后的香火,一个出家人身后的香火,哪个俗人比得了呢?我岳父起初听说他这个外孙出家时,简直气坏了,要我逼他还俗。几年后他外孙回家看他,我岳父一见就服了,他后来对我讲,孩子出家是对的,你看他现在的言行举止和气象,就是非同一般,和他从小一块长大的小兄弟们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我岳父特意要我给他弄一张孩子穿僧装的照片,说要挂在床头,天天看着,并发愿念佛。你看这个力量有多大?为什么说许多出家人的父母至亲没有学佛也升了忉利天?就是因为这些人有亲属出家的缘故,在八识田中种下了很深的三宝种子。出家这种大孝大善是一般世间人没法想象和体会的。

我们再从历史上看出家的功德。唐朝皇帝尊崇出家人,因而有了大唐盛世;清朝顺治皇帝出家,才有了身后的雍正成道与康乾盛世;宋朝杨家将有功于社稷,毕竟杀业太重,有杨五郎出家,从而使一个大家族免于因杀业而沉沦;元世祖忽必烈打下江山,当然这也是他有这份福报,可毕竟杀人太多,他的女儿因此发愿出家,为父母还业债,为天下人祈福,至今北京潭柘寺还有元世祖女儿的灵塔。儒家有二十四孝,在世间法上来说是很了不起的,可其中哪一个又能和这种出世大孝相比呢?

阿诚说:惭愧我学佛这好几年,连佛法的这种大孝都没有真正有所认识,今经祥翁您一番开示,令我茅塞顿开。可尽管如此,父母却很难理解呀,怎么能说服他们呢?

祥翁说:情这个东西力量太大了,你即使从理论上把父母说服了,他们也未必会真舍得你出家,历来出家难,就连释迦牟尼佛不也是半夜逾墙而去的吗?这很说明问题。后来怎么样,父亲让大批大臣高官出家从而积下无边福德,母亲也上升忉利天,听佛说法。我们这个世间的人毕竟都是凡夫,能够主动支持儿女和丈夫出家的极其稀有,这正说明爱网难出,生死根深,我们自己都挣不脱这个网,我们还谈什么广度众生,哪里会有能力帮助亲人和大众解脱生死轮回呢?

阿诚听到这里说:祥翁,我这回真听明白了,真正学佛,还是出家更好,当然我一下还不能作出决定,我还要仔细地理顺一下。

祥翁说:出家是大事情,不能头脑发热,轻率决定。我并不轻易劝人出家,今天是观察你有这个根器,也有这个福报和条件,觉得像你这么精彩有道根的小伙子,不出家太可惜了,这才说了以上的话。可出家就要真出家,不能出了家还牵牵挂挂地弄些俗事情,披上袈裟就要荷担如来家业,僧人是人天师表,绝不是个混饭吃的职业,出家如果不修行,还去争名夺利,敛财猎色,饮酒食肉,或演说外道邪法,那就不如不出家,因为那样会玷污三宝形象,破坏信众信心,那比俗人拆庙撕经罪过还大,要下无间地狱的,求升反堕,智者不为。

阿诚说:如今这样的假出家人还真不少见,说实在的,我就是由于见到许多不如法的出家人,才对出家法产生动摇怀疑的。

祥翁说:我没见过,不敢乱说。你现在还没有出家,我提醒你,我们在家人不要轻易妄评和讥毁出家人,即使见到不如法如律的出家人,我们也要学会往道上会,不要起瞋念起分别,否则有过失。如今已入末法时代,僧团中混进一些败类不稀奇,正因如此,有正信有大志的青年人才更该去出家,做暗夜之明灯,做中流之砥柱,从而使正法久住,功莫大焉。

阿诚很真诚地向祥翁保证,说我决不辜负祥翁今天一番苦口婆心,我若出家,必做一个勇猛精进的合格僧人。

法缘相应,言谈投机,不觉间过去了近两个小时,阿诚起身告辞,虔诚礼佛,拜别而去。看着阿诚消失在胡同尽头,祥翁满意地点点头:是个弘法利生的好苗子。祥婆说:什么人都不敢轻看,没准什么时候,这小伙子再上门,就是具足威仪的比丘师父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出家       生死轮回)(五明学佛网:出家       生死轮回)  

 出家与学佛(学诚和尚开示节录) 

 体悟世间无常 珍惜出家暇满身 

 万行法师:三次闭关纪实 出家前后:入学求道 

 温金玉教授:太虚大师: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出家人 

 许智铭居士:谈出家众入白衣家的律仪相 

 梦参法师:放下的气度--秤锤法师出家的启示 

 锺茂森博士:锺茂森博士出家时一份家书 

 苏行三博士:四十二章经讲录 第一章 出家证果 

 道坚法师:一般人认为出家有违孝道,请问你有何看法 

 道坚法师:发心出家要具有什么样的心理素质 

 道坚法师:负债的人可以出家吗 

 道坚法师:出家人有自己的事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