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自了法师:佛号不断,常念不绝之要秘


   日期:2015/2/2 13:5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释自了法师: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第93集)

人人都会说「一句佛号念到底」,可是真正去念的时候,偏偏念不到底,常常中断,还没到底就断了。

(一)情执

我们的佛号,往往被情执打断,不能常念不绝。对人固然有情执,对事、对物也有情执。行策大师说:「倘若娑婆事业,在在萦怀,一暴十寒,心不专笃。遇五欲时,如胶如漆。遭逢逆境,结怨衔恨。而欲命终,彼佛接引,又必不可得之数,岂非难事?由此观之,净土法门,药也;娑婆贪爱,忌也。众生业病,教奉医王,甫服其药,复饱食其忌,可乎?及乎临欲命终,重处偏坠,净因微弱,难脱苦轮,翻谓医王误人,佛法无验。悲夫!若辈颠倒极矣。曷不思匡庐法社十八高贤,暨百二十三人,俱留瑞应,具载方策。古今日月,古今山河,彼既丈夫,我岂不尔?当知不尔者,只是重处放舍不下故也。」

「吾观今之富贵利达者,或贪粗敝声色,不知苦本;或著蜗角勋名,不悟虚幻;或复爱殖货利,会计经营。现在碌碌一生,将来随业流转。彼佛刹中,依正庄严,无量胜妙乐事,不闻不知,从生至死,未曾发一念向往之心。反不如穷愚困厄之夫,多能念佛,从冥入明,转生胜处也。故今敬劝诸友,既各标名莲社,便是火宅优昙。必也具真实愿,发忻厌心,视三界如牢狱,视家园如桎梏,视声色如鸩毒,视名利如缰锁,视数十年穷通际遇如同昨梦,视娑婆一期报命如在逆旅,信宿舍离,惟以归家为务。如意亦得,不如意亦得,舍得寸阴,一心念佛。果能如是,若不生净土者,诸佛皆成诳语矣,愿共勉之!」

(二)外缘

我们的佛号,往往被外缘打断,不能常念不绝。以前有一位居士,他真是个大好人,组织很多念佛团,劝很多人念佛。可是他自己没有时间念佛,每天都有人请他去布置道场、请他去关怀病人、请他去弘法利生。整天东奔西跑,外缘非常多,常常忙到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那时有人敬告他:你再不静下来念佛,你会死得很难看!等到他想拒绝外缘,关门静修的时候,根本没办法静下来。有一次他生病,心想正好趁养病的时间在家里安静几天念佛,没料电话从早到晚不停的响。把电话关掉,却马上有人敲门来找他,络绎不绝,外缘到了拒绝不掉的地步。最后,他在外出途中一次意外突然死去,死的时候身边一个亲人或道友都没有,死后随即被送到医院太平间冷冻。等他的亲人赶到的时候,打开蒙在他脸上的纱布,正应了之前别人提醒他的那句话「死得很难看」。

这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前车之鉴,希望我们不要重蹈覆辙。很多人忙忙碌碌,什么才是我今生最大最重要的事情?自己心里要主次分明。上根人固然能够在一切外缘境界中常念不绝,可我们是下根人,想要成就,心必须要狠,暂先隔绝外缘。没有外缘最好,不要主动去攀缘,外缘一旦沾染,弄到你无法摆脱。因此《西方确指》云:「只『强顺人情,勉就世故』八个字,误却你一生大事。道业未成,无常至速。急宜敛迹韬光,一心向道,不得再误。」

省庵大师在世有一位茅静远居士,他是一般人所赞叹的大慈善家,省庵大师写了一封信劝他念佛。《与茅静远居士书》:「足下造桥事毕,可谓莫大之功。然居士之心好善无倦,一善甫完,复作一善。美则美矣,其如生死大事何?苟不以生死大事为急,而孳孳为善,所作善事如须弥山,皆生死业缘,有何了日?善事弥多,生死弥广,一念爱心,万劫缠缚,可不惧耶!居士世间公案久已参透,西方净业久已修习,然而生死心不切,家缘撇不下,人情谢不去,念佛心不专,何也?将名根不断耶?抑爱念牵缠耶?於此二者,宜加审察。苟不把家缘世事一刀斩断,六字洪名尽力提起,欲望娑婆之脱,安养之生,难矣。不生安养而欲脱生死,不脱生死而欲免堕落,抑又难矣。纵一生、两生不失人身,济得甚么事?嗟乎!居士慧心如此明利,家缘如此丰足,继嗣如此贤能,事事适意,尚不能放下万缘,一心念佛,为天负人耶?为人负天耶?不以念佛为急,而以世间小善为急;不以生死大事为先,而以人天福报为先,是不知先后也。居士今日要务,唯当谢绝人事,一心念佛。加以斋戒二字,尤为尽美。大抵西方佛国,非悠悠散善所能致。万劫生死,非因循怠惰所能脱。无常迅速,旦暮即至,安得不为之早办耶!」

(三)妄想

我们的佛号,往往被妄想打断,不能常念不绝。「人在世间,不能超凡入圣、了生脱死者,皆由妄念所致。今於念佛时,即作已死未往生想。於念念中,所有世间一切情念,悉皆置之度外。除一句佛号外,无有一念可得。何以能令如此?以我已死矣,所有一切妄念,皆用不著。能如是念,必有大益。」印光大师说的。「倘平日有过头妄想,欲得神通,得名誉,得缘法,得道等。如是完全以妄想为自己本心,越精进勇猛,此种妄想越多越大。若不觉照,永息此妄,则后来还会著魔发狂,岂但妄想而已乎!固宜汲汲息此过头妄想也。」「凡有忿怒、YIN欲、好胜、赌气等念,偶尔萌动,即作念云:『我念佛人,何可起此种心念乎?』念起即息,久则凡一切劳神损身之念,皆无由而起。终日由佛不思议功德,加持身心,敢保不须十日,即见大效。若只偶尔念一句、二句,便欲见效,则是自欺欺人。」

莲池大师曰:「妄念是病,念佛是药。久病非片剂所能疗,积妄非暂念所能除,其理一也。莫管他妄念纷飞,只贵在念佛精切。字字分明,句句接续,极力执持,方有趋向分。所谓真积力久,而一旦豁然,喻如磨杵作针、炼铁作钢者,定不诬也。入道多门,唯此一门最为捷径。不可忽,不可忽!」

(四)喜怒

我们的佛号,往往被喜怒打断,不能常念不绝。再看一段紫柏大师的开示:「念佛法门,最为简便。但如今念佛之人,都无定志。所以千百人念佛,无有一两人成就者。这一句佛,一切菩萨、一切天、一切人,若生西方者,莫不因此这一句阿弥陀佛,而度苦海。然念佛心真不真,勘验关头,直在欢喜、烦恼两处取证,其真假之心,历然可辨。大抵真心念佛人,於欢喜、烦恼中,必然念念不间断。是以烦恼也动他不得,欢喜也动他不得。烦恼、欢喜既不能动,死生境上自然不惊怖。今人念佛,些小喜怒到前,阿弥陀佛便撇在脑后,如何能得念佛灵验?若依我念佛,果能於爱憎关头不昧此句阿弥陀佛,而现在不得受用、临终不得往生,我舌根必然破烂。你若不依我法行,则念佛无有灵验,过仍在汝,与我无干。」

四、常念不绝即是「如子忆母」

印光大师开示:大势至菩萨以「如子忆母」为喻。子心中只念其母,其余之境,皆非己心中事,故能感应道交。譬如小儿念母,一日之中,无时不想念其母也。纵睡眠、洗澡、抽解之时,岂能令心中完全忘却念佛之事?既记得无碍,则心中默念亦无碍也。修习净土,随分随力,岂必屏除万缘,方能修持乎?譬如孝子思慈亲,YIN人思美女,虽日用百忙中,此一念固无时或忘也。修净土人,亦复如是。任凭日用纷繁,决不许忘其佛念,则得其要矣。

五、小结

果真生死心切,唯恐堕入三途恶道,受苦无量求出无期,必然这句佛号常念不绝;果真痛念无常,如救头燃,时时作临终想,必然这句佛号常念不绝;果真真信切愿,念念求生净土,一刻都不愿停留,必然这句佛号常念不绝。相反,这句佛号还常常中断,常常忘记,我们的信愿出了问题,要在真信切愿上再下功夫。果真常念不绝,必然则得道捷,像海贤老和尚一样。

最后,供养大家莲池大师一段话:「古人教亲近明师,求善知识,而善知识,实无口传心授秘密法门,只替人解粘去缚,便是秘密。今但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此八个字,即是解粘去缚秘密法门,即是出生死堂堂大路。朝念暮念,行念坐念,念念相续,自成三昧,莫更他求也。」

报告至此,恳请师父上人及诸位善知识批评指正,不吝赐教。阿弥陀佛。不肖弟子释自了叩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常念不绝       佛号不断)(五明学佛网:常念不绝       佛号不断)  

 仁焕法师:如何让心中佛号不断 

 悟显法师:,从念佛、听经中去我、法二执,请问如何保持一句 

 大安法师:佛号不断,但就是不能入定,怎样才可以入定呢? 

 净土法门法师:口里面的佛号中断了,心里面的佛号不断,成功 

 天天念佛,心中佛号不断,会不会把人念傻了? 

 净土法门法师:常念不绝,则得道捷 

 黄念祖:夏老师的话,只要佛号不断,在烦恼、苦痛、欢喜中, 

 净土法门法师:净念相继,佛号不断 

 妙祥法师开示集(念佛机和佛号不断等问题) 

 智谕法师:摄耳谛听,佛号不断 

 仁焕法师:如何让心中佛号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