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在经商的环境中保持心地清净?


   日期:2014/12/29 7: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问:如何在经商的环境中保持心地清净?  

答:《华严经》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佛菩萨表演经商的身份,我们可以学习;五十三参就是我们现实社会五十三种不同的行业。譬如你经商开店,店就是道场,老板就是佛陀,员工就是菩萨,顾客就是你度众生的对象,完全佛化。念念都是利益一切众生,帮助社会安定,拥护世界和平。所以,佛法是任何一个行业、家庭统统可以落实,真的是不分国土、不分族群、不分宗教。

佛法与世法实在是一念之差,一念觉,世法就变成佛法;一念迷,佛法也变成世法。为一切众生服务,念念利益一切众生,这是觉;念念利益自己,这是迷惑。如果是利益一切众生的,看起来好象是不如法的事情,譬如一般做生意的人,常常在一起谈到偷税,说不偷税就不能赚钱。而偷税是犯法的,国法不许可,佛法也不许可,你犯了偷盗罪,这是五戒里的重戒。

可是我们读祖师的传记,净宗第六代祖师永明延寿大师,在没有出家前是政府公务员,管税收出纳。金钱从手中过是很方便的事情,他就起了盗心,偷国库里的钱来放生。以后被发现了,这个罪是死罪。可是一调查,他没有把这个钱做别的用途,而是拿去放生。法官看到也很难办,他犯的法确实是死刑,但他做的事是好事,他没有拿去享受,所以把这件事情向皇帝报告。皇帝听了,就吩咐执法的人将他送到法场杀头,并交代监斩官看他怕不怕。如果他不怕,就放回来见皇帝,害怕就杀了。结果永明延寿大师被绑在法场要砍头了,一点都不恐惧,非常镇定从容。监斩官就问他:「你怕不怕?」他说不怕。「你为什么不怕?」「我一条命救了千千万万的生命,值得!」后来皇帝召见他,问:「你想做什么?」他说他想出家。皇帝就成全他出家,并作他的护法。

由此可知,破戒不破戒、犯法不犯法在一念心,你一念心是善的,你做的事情是正确的,这不叫偷盗,这是开缘。所以,你要是有永明延寿大师这种心愿,你做生意逃税,把这些钱用来做社会慈善福利事业,救助一些苦难的众生,你做的是功德。如果是为了自私自利,为了自己享受,就造罪业。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经商       清净)(五明学佛网:经商       清净)  

 楼宇烈教授:禅宗“自性清净”说之意趣 

 韩清净居士:唯识指掌 第二编 本论 

 韩清净居士:唯识指掌 第一编 绪论 四、唯识教之传宗 

 韩清净居士:唯识指掌 第一编 绪论 三、唯识教之训释 

 韩清净居士:唯识指掌 第一编 绪论 二、唯识教之依据 

 韩清净居士:唯识指掌 第一编 绪论 一、唯识教之希有 

 韩清净居士:十义量 后序 

 韩清净居士:十义量 立宗义第十 

 韩清净居士:十义量 成佛义第九 

 韩清净居士:十义量 净土义第八 

 韩清净居士:十义量 唯识义第七 

 韩清净居士:十义量 因缘业果义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