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终于明白四十五年为何心不安了


   日期:2014/12/22 17:1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父母——我的依怙,养我身命,长我善根

 

 

缘 由


  学佛十年,兜兜转转,心依旧在飘浮。这十年我学到什么、得到什么,终于有了一个空闲且有写着欲望的时候,平静地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审视自己的往昔:      

  “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二年,佛在天边;学佛三年,佛化云烟”。看到了初学时的精进,进而又望到因受挫而灰心不已满面疑惑的样子,后来在视野出现了红尘中放荡的人儿。

  然则良心犹在,痛苦就在!继而又投入浩瀚的佛海里,依旧不得解脱,又抽身……反反复复着这十年所谓学佛人的学佛历程。十年智慧没增,反倒一身的罪障,往昔的种种心念言行已背离本心。于此贤公的一句“学道当知心是佛,修行应以戒为师;出家再返家,不如不开花”从心里蹦了出来,为我此时心境落下最恰当的注脚。

  十年的我,在玩弄着佛法、消遣着佛法,误导身边的众生,我不去地狱,谁去地狱!

  许是机缘到了,年初,相信只有佛法可解救我已苦极了的心,决心为自己身后事积攒资粮。然发心依旧是发心,心仍在红尘中漂染,内心的贪嗔痴慢疑仍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却日有所增。再这样下去怎么办?忧心着、着急着……


寻 根    


  今半年来听明白了,那就是清静心、真诚心、恭敬心是世出世间法成就的钥匙于是苦苦追寻成就世出世间法的三心!哪里找?到处寻医问药。

  10月3日在佛陀教育共修网上报名,对“先从根扎起”就能培养三心怀疑着,故心里并未打算照做,只是急病之下做出的病态之举罢了,故学习也大打折扣。

  功课始学完,反省中刚强难化的心好似松动。接二连三看似无意的人事物闯入我的耳根、眼根、触动着我的意根,现在回想无不是佛菩萨慈悲在点化梦中人!     

  丈夫多次的:父母年岁大了,多陪陪他们。感叹他说得对,但内心却说佛学好了自然而然我会做好为人女的。     

  内心从未真正快乐过的话告诉同事后,她思忖一下说我还是没根,现在做的就是回家好好孝顺父母的言语当时听后脑海闪现她怎会说出这样的话?只是瞬间并未多想,强烈的我执、我见,没有体会内里的深意,但也在我内心激荡一下,只是不愿承认而已。    

  老法师的“没有《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三根,怎么修都不成功”的告诫,我心已在悄悄回落。     

  当听到一位老师关于如何做人的因果教育课后让我幡然醒悟:清静的心从哪找?真诚的心从哪找?恭敬的心从哪找?曾被丢弃和不屑一顾的东西,却是我救命的稻草。


探 根      


  重拾《弟子规》,看着这360句、1080字,已是不一样的感受。读着这一字一句,令我心酸,百般滋味齐涌心头:对不起至亲!对不起孩子!对不起自己!四十五年活的不明不白,连怎么做人都不知,这也是我痛苦的缘由。背离伦常自然大道,“人弃常,则妖兴”,心魔兴风作浪,一会儿峰头一会儿谷底,让我活的很辛苦!      

  曾经沾沾自喜所幸还算孝顺,随着深入读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之时,那点自信瞬间坍塌,在祖宗教诲之前无处遁形。我所做的孝就是养父母之身,“至于犬马皆能有养”,对父母的随顺心和恭敬心全无,“不敬何以别乎?”  

  想着这样与禽兽何异之时,一句“禽兽不如”的话又让我岂敢高抬自己!对在人皮之下干着鸡鸣狗盗见不得人的那些勾当的自己,岂能与禽兽相提并论!禽兽在满足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后会别无所求,而我呢?在贪婪和欲望的驱使下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重罪,我不去地狱,谁去地狱?已至悬崖,再不抽身,只等命终堕入泥犁,又怎会不心生恐惧?     

  面对已读过几百遍的《来佛三圣永思集》,在近来的一天对书中“父母离尘垢,子道方成就”的话灵光一闪,“堂上有佛两尊,恼恨世人不识;不用金彩装成,非是栴檀雕刻;即今现在双亲,就是释迦弥勒;若能诚敬于他,何用别求功德。古人的话语说的明明白白若能诚敬他们,何用别求功德。可是就是不明白而到处苦寻诚敬心,岂知就在咫尺!父母就是你要供的佛。佛在哪?在家呢!生活中学着用真心照顾父母点滴即是修行,即是学佛


障 难      


  11月26日当听到一位老师讲天下父母含辛茹苦把子女养大无私付出,却换了子女不孝和忤逆,听明白就给四老磕头忏罪。

  当听到这话时,心里被触动着同时自语:我怎么就做不到呢?毫无自然而然要做心念,为自己冷酷无情和麻木不仁而无奈及不想让人知道我这些可耻想法的心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嘴里说着有妈妈真好,此时细细品味我说这话的真实心里,逃不了一个自私的念头:有妈妈当然好了,衣食住行都不用操心,回家就吃饭,吃完该干嘛干嘛,活得一个自在,只顾自己无限索取,偶而也会为自己行为感到可羞可耻,但过了也就过了,依然过着苟且之下并不快乐的日子。      

  我在想:我怎会这样?为何对父母付出如此健忘?极想在尘封的往事中,找寻那些与其说淡忘,还不如说根本就是认为那是理所当然,而没被我麻木心灵打上烙印的记忆!对我恩重如山的父母至今也未令我生起感恩之心,它已麻木太久了,这让我感到可恨、可恶、可耻、可悲、可叹!

  人都活到这份上了,下一步会怎样……蔡老师的话在耳边萦绕:孝对一个人很重要,当一个人没有学到孝道,他有一个态度不能形成,他恩义、道义的人生态度没办法形成因为对我们恩德最大的,莫过于自己的父母,怀胎的辛劳,生育、养育、教育的付出。他没长恩义、没长道义,会长什么?会长利害。这就是没长恩义、没长道义的我!


力 行

      

  知道自己的心念言行,该给自己一条活路,是修正自己的时候了,是回家尽孝的时候了,“亡羊补牢犹未晚矣!”      

  开始每天烧水让父母烫脚洗脚,有生以来头一次做。这头一次让我极不好意思,也让父母惊吓了一下,以为姑娘有问题了。耍赖地词不达意说了一些话,父母才有点心安地任我服侍。

  当看到爸的脚趾甲都成灰指甲了,心咯噔一下却并未让我心疼,只是笨拙地修剪着;在帮妈洗时,发现已是瘦骨嶙峋的脚,脚掌因干燥而暴皮,后跟已有几道深深的裂痕,依旧未让我心疼,只是用心地把死皮慢慢刮掉,慢慢盆里水变成白色了。当时为我的冷漠感到无耻和无望,至亲这样的双脚呈现在我面前,我竟未动心。这才发现我为何学不好佛?失去真心,失去孝心,原来在学魔。       

  12月12日的日记中:这些天与父母一同烫脚,爸的变化,细心体会显而易见:嘴不臭了;脸色好看了;表情丰富了。

  昨晚我们一同烫脚,我给爸梳头,妈指着爸的心问什么感受?爸一时没明白,转而说:子女孝,心里高兴;子女不孝,心里苦,我在外面腰杆都硬。至今没理解为何能腰杆硬?当时听这些话毫无惭愧之心,甚至还有点沾沾喜喜之意。我知道我还是没用真心,依旧用一颗妄心在做着必须要做的事情,仅这一点就让爸妈感动。

  天下谁最好骗?爸妈最好骗!认为姑娘很孝顺,但他们知晓女儿内心真实心态吗?不孝的我在做着伤天害理的事,表面作为让父母知足后的赞叹让我虚受,只怕没增福德而添罪业。

  堂上两尊佛,是得用真诚心、恭敬心来事奉,与我恩最大的父母都不能竭诚事奉,我已失德,违背人伦大道,违反道法自然,与天地万物不和,我会快乐吗?

  “诸事不顺,皆有不孝引起”,以前不明白,危言耸听,现在闻到了味道。     

  今早妈做的稀饭很厚,盛的又多,感觉吃不了,但不知不觉也吃了,吃完后心里想:不也吃了吗!为何那么多意见和想法?

  为什么穿衣吃饭皆是修行?就是学着在生活的点滴中不用自己的知见来执着、分别。以前不知学佛怎样落实在生活中,总分彼此,现在依稀有点感觉,大成就都是从小地方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一点一滴做出来的。       

  面对力行后自己的妄心而做出种种不如意的事,面对至亲的恩德和岁月蚀刻下那不再健康的身体却麻木不仁,这都难以让我心平复,责难着自己,这让我痛苦。用妄心做符合伦常之道之事习惯了,妄心会变成真心的,这样告诉自己。

  极想与人事物和谐,折磨后晓得首在内心先和谐;内心都摆不平,又怎会与外面一切和平相处。总把目光锁定在问题的表象上去寻求内心的平和,而忽视了曾经入耳的“一切法从心想生”,外面所有一切都是自己始作俑者,只是心念变化的境缘,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不明就里的自己却被外面境缘而把心所累,岂不本末倒置?!为何听不懂也看不懂?只因没有孝敬之心!      

  明白了六根对六尘境界下自己那不尽人意的表现是必然的,这本是失教的我自然而然做出来的,因为有这个“必然”所以自己必须乐受,从内里认同自己的种种有违本心的作为,故出现种种障难是我必须经历的,认了认了,一点点就了了,使自己真正和谐起来。

  “俗话说:福至心灵。智慧从福气中来,福气从慈悲对人中来,慈悲从不与天下人为敌中来,不与天下为敌从欢喜接受一切众生而来,欢喜接受一切众生从首先笑脸相迎而来,这个过程就是忍辱修行,这个表法就是弥勒尊者笑口常开迎天下不速之客。以敬爱之心对待一切人事物,无论怎样不要生气,笑的习惯了,自然脾气就消了,久久成自然,确实不容易。”

  现学着逢逆境、恶缘先告诉自己要微笑,告诉自己此时反应实属正常,之后郑重告诉自己:你就是阿弥陀佛!

  “其实整个天地,上天的安排非常微妙,好像有一个循环,让人能够这一生不留下遗憾,能把父母的恩德回报圆满。我们因有父母的养育、教育而成长,我们什么时候来回报父母这个恩德?父母上了年纪,我们搀扶着父母行走,就好像我们小时候学走路,无数次的跌倒都是父母的扶持跟鼓励。所以,做什么事最让自己的良心很安?就是孝顺父母。照顾老人吃饭,因为老人有时饭菜不小心掉下去。我们小时候,父母喂我们吃饭、教我们吃饭,也是花了无数的心血,从来没有对我们一点嫌弃的。父母老了,我们在这些生活中都能非常细腻的去体恤,绝没有一丝一毫的嫌弃。这不就是让我们在这一生能回报所有成长过程中,父母点点滴滴的辛劳?我想,这是上天给为人子女者最大的一个礼物,所以能孝顺父母的人是最有福气的人。其实人最大的福气就是心安理得,俯仰无愧”。当听到看到蔡老师这一段话知道这是对我说,当时我正为父母做事,本性与习性交恶之时心情动荡,闻此言、听此语增加我走下去的信心;也让我反省平时对父母嫌弃心里和态度上存在的问题。现前父母让我嫌弃的事而幼之时父母却先为我演示出来,而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我丝毫没有觉悟,这时佛菩萨加持和提醒不期而来。

  只有平衡才会心安,现在终于明白为何孝敬父母。四十五年心为何不安?一直在受、在索取。渐渐年老的父母,是上天告诉我要尽一生来回报养育过程的点点滴滴的辛劳的时候了,让我来安抚那颗凄苦漂浮的心

  今晚望着爸那布满沟壑的脸,努力想从那里找出我丢掉的孝敬心,虽未找到,却仿佛隐隐地感到。

  啰啰唆唆说了一大堆,无非想让自己明白并深信:“孝、敬”乃天经地义,乃大自然的法则,想要顺,先去孝;想学佛,先去孝,佛是善男子、善女人学的

  怎样算是善男子、善女人?有道德的人就是善男子、善女人。

  怎样算是有道德的人?遵守“五伦”、“五常”、“四维”、“八德”的人才是有道德的人!而这一切都是从孝敬做起父母乃连着祖宗与我的一条纽带,汲取营养赖以生存,是靠他们源源不断的供给来滋养身命和法身慧命。孝是根,敬是本,滋养着天地万物,舍此根本何敢再谈学佛做佛!

  学贵立志,志在西方;学贵立行,行立孝道。最后一句佛号念到底。但这句佛号念到底又谈何容易!今早念佛看自己在想些什么?一会得收拾家,一会又得浇花,一会还得去看小侄女,一会又想该怎样写心得报告……两个多小时一直是妄念纷飞,尘事我放下的了吗?我看不破。看破要从听经闻法中求,故看不破放不下的我还得依经教来起信,依着一个老师,依着一部经典做下去

  写到这,想起老法师曾告诉胡小林老师五桩事:《无量寿经》读三千遍;不用脑子思考问题、不用嘴说话时,一句佛号念到底;生活工作中落实《弟子规》;落实《弟子规》关键在改过;要给世人做好榜样。几年前就已耳闻目见,却在几年后想到这也是对我说,老法师给我的建议几年后我才收到。           

  这篇文章作为网路共修的作业写出来,障重慧浅,词不达意,染污观者的眼根,恳请见谅!

这是我这半年心路历程的体会和最真的感受,二月有余才把作业交出,写写停停似有千言万语却栓阻写不下去。认识不够,几次想把这次网路共修的事淡忘撂下就此作罢,因写的过程牵涉太多时间,当时没考虑清楚,也丝毫没考虑到我能否照办和做到而随心决定,这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不负责任,“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弟子规》告诉我“凡出言,信为先”,只有义无反顾地做下去。况此网路共修一步一步引导佛子走向回家的路,怕自己中途而废愧对网路上默默付出的菩萨们!

  以上是惭愧学人心得体会,因障重慧浅,不妥之处,恳请仁者慈悲指正,不胜感激!

  阿弥陀佛!           

                                     至诚顶礼!   

                                           惭愧学人:c78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弟子规       )(五明学佛网:弟子规       )  

 萦绕心头千年的孝思(盂兰盆经) 

 董群教授:略论禅宗对儒家伦理的会通——以礼、孝、忠为个案 

 正如法师:岭南第一大刹光孝寺 

 开愿法师:孝道的真实意义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淫(八)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淫(七)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淫(六)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淫(五)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淫(四)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淫(三)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淫(二)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