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多行善,命运变


   日期:2014/12/19 16:5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云中凤按:最简便的改善命运的方法就是行善!俗话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就是因果循环的最好明证!所以,要改命,就要坚持行善!善就是好的、正面的心态与行为!善念包括瞬间一念,善行包括方方面面,只要能帮助别人的,就是善事,当然违法的事除外哈!故此,强烈建议大家将行善进行到底! 

多行善,命运变! 

俗话说,人的命,天注定。一个人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被认为是不太可能的,天命难违嘛!但人要多做好事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尤其是做了挽救人的生命这样的大善事,这人的命运就可以改变,很差的命运可以变好,本来就比较好的命运就会变得更好。
有两个故事就证明了这个理。

在浙江瑞安有一个渡口,叫飞云渡,风浪特大,常常发生翻船淹死人的惨祸。有一个少年,经常在飞云渡这一带游玩,行为放荡不羁。有一位很权威的相士告诉他说: “你寿命不会超过三十岁。”他心中想,既然不久于人世了,也就不必娶妻生子,不用从事生产劳作,便幡然改过,以舍财仗义行善事为业。
有一次他去飞云渡的路上,拾到一个小包袱,打开一看全是银子和首饰之类的东西。他收起小包袱,开始等失银子的人来认领。两个时辰后,看见一个丫鬟打扮的少女来到飞云渡,悲伤地徘徊于岸边,好象要投江自杀。
少年来到少女的身旁,问道:“为什么要如此轻生?”那丫鬟答道:“我是人家的一个小婢女,主人家有婚事,借亲戚家的珠子耳环各一双,银子三十余锭。让我今天送还,我竟然在半路上丢失了,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我只有去死,怎么敢再回主人家?”
少年说:“我刚刚拾到,但不知是不是你丢的东西。”经过询问核对,果然是那丫鬟丢的。于是少年送丫鬟回家,一同拜见其主人。主人深表谢意,拿出银两相赠,少年坚拒不受。过了不久,丫鬟的主人对她发火,一怒之下把她嫁了出去,其夫家居所就离飞云渡不远。
一年后,少年与同行的二十八人将要经过飞云渡。来到渡口,遇到一个妇人,向他礼拜并致谢,细看才知是那个曾丢耳环银两的丫鬟。她告诉了自己出嫁的原委,苦留少年到家吃顿饭。其他人则先登船过江。船到江心,狂风大作,浊浪排空,众人都葬身鱼腹,只有少年得以幸存。少年后来得以善终。
第二个故事就更说明问题了。
清朝阮元先生的祖父昭勇将军阮玉堂,曾跟随大帅征苗寨,当时有几千苗人投降,大帅想全部杀掉,阮玉堂冒死恳求,让这几千苗人活下来了。后来他死在任上,死后家里没留下任何财产。
阮元的父亲阮湘圃安贫乐业,洁身自守。有一次,他在渡口拾到一个布袋,打开一看,里面装的全是银子,还有一份官家文书在里面。他心里想,这件事上关国家急务,下系丢银人的性命,必须等着还给失主。
在渡口等到傍晚,果然来了一个人,准备投水自杀。一问正是丢银子的人。那人哭着说:“丢了钱害了我自己,又连累了我的上级,不如我先死了吧!”阮湘圃连忙拿出布袋还给他,不告诉自己的姓名。
几天以后,湖北有个老朋友的女儿,因家里穷要卖到妓院里去。讲定身价是二百两银子,女孩正在家哭闹要自杀。正好被客游汉口的阮湘圃遇到。他立即倾其所有给那个姑娘办嫁妆,让她嫁给了读书人。
爷爷救人,父亲也救人。到了阮元这一代,阮家显贵了。阮元先任江西巡抚,又任云贵总督,后拜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赐号文达。成为嘉庆朝的重臣。
前面的这位少年,在人生旅途的打击面前,没有颓废,没有沮丧,没有破罐子破摔。因为他有着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能以乐观慈善的态度面对余生。他相信命运,也能知错就改。顺着命运的轨迹,不修今世修来世。对命运无怨无悔,也不怨天尤人。他的宗旨就是,但行好事,不问前程。他走了一条正确的路。后面的阮氏三代,更是验证了“积善人家有余庆”。
少年的善念善行,阮家的大善,天焉能不知。上天给与人的赏赐,是人根本预想不到的。对少年,天保住了他的命,还延了他的寿;对阮家则是有轰动效应的向全国百姓现身说善。大家说,天慈悲不慈悲?大家看,天公道不公道?
从这二个真实的故事,我们可以明晰一条天理:人只要真心诚意的去做善事、好事,严格约束自己不做恶事、坏事,你的今生和来世都错不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