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知识

 持午是为了激发众生的菩提心和慈悲心


   日期:2014/12/15 6:2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持午是佛订的制度。佛在世的时候,规定佛弟子一天只能在中午吃一餐,叫做过午不食,或者称为持午、不非时食。也就是在中午11时至下午1时之间可以进食。

为什么要日中一食呢,这个问题,佛在世时,曾经有国王请问过。据《毗罗三昧经》记载:「瓶沙王问佛:何故日中而食?佛说:早起诸天食,日中三世佛食,日西畜生食,日暮为鬼神食」有一个国王名字叫瓶沙王,问佛为什么佛要规定必须在中午吃饭呢,佛就告诉他吃饭的时间是这样的,早上是诸天人。在中午是佛菩萨,下午是畜生,到晚上是鬼神吃的,所以放焰口和施食都是在晚上戌亥19:00~23:00进行的。从《毗罗三昧经》这段话中,我们大概可以了解佛为什么要规定佛弟子只能日中一食了。

佛制订的戒律都是相当有科学道理的,只是当时科学技术不太发达,人当时的智慧也不够,更谈不上理解了。所以佛无法给他们阐述这些深刻的意义,只好用一些善巧方便的方法来教导我们。现在我们才明白佛的苦心,因为午时是中午11时至下午1时,此时人体内的阳气达到最盛的阶段,所以在这个时候吃饭,不但能够促进人体周身内的血液循环,而且能够增加自身抵抗疾病的能力。各地日照时间和地点虽然有所不同,但天体的运行都是涵盖在中午11时至下午1时这个时间的。这个规律是亘古不变的。

我们中国古代的天文地理知识是世界上最有内涵和最有智慧的。并不像很多同修说的,必须要拿个天文日历,到哪个地方城市就对照一下,或者拿一个日晷(guǐ测日影以定时刻的仪器),走到哪个地方就往地上进行测量,以便找准吃饭的时间。如果碰上阴天或者下雨,我们到那里找太阳光测量日中在那里呢?这个就是我们智慧的不足和成见了,我们把佛的本意给扭曲了,是我们自己太过于执着而已。这让人误解了佛教。奇奇怪怪的让人摸不着头脑而不敢接近佛教,而且也给自身和他人造成了极大的麻烦和不便。

其实在这个时间进食,是佛祖非常慈悲和关怀我们的。只是由于当时有诸多环境的限制,佛就算讲出来也不会有人明白的。所以佛就用这样一个方法来启迪我们。但是佛有没有另外的深刻寓意在其中呢,如果我们仅仅简单地把它看成佛的一条戒律,而没有来了解戒律背后的真谛,我们仅仅以这样的想法来看待佛的智慧,那我们不如说是坐井观天的井底之蛙了。

在佛制订一日不食的背后,其实蕴藏着佛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精神宗旨在其中。在日中一食的时候,其实也就是在开发众生菩提心和培养我们慈悲心的最好时候。很可惜这样一条戒律被误解了许多,也渐渐地失去了它本来的面目。让这个开发众生菩提心最好的机会,被披上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种种解释和种种托词。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到,在我们身旁的异次空间之内,其实有很多没有饭吃的饿鬼父老兄弟姐妹们,他们以前因为没有了解佛法,而受此恶报,有的几百年没有饭吃,有的饿的憔悴不堪,有的哀叫连连,因为所造的因果显现,所以在我们眼中看到的美味食物,一到他们嘴边就变成了焦炭,铁丸,铜汁。让他们痛苦万分又受到种种我们难以忍受的折磨。当我们吃食物的时候,他们看在眼里,却眼巴巴地看着而不能下咽,那他们内心是相当嗔恨和恼怒的。又因为嗔心的缘故,更让他们难以脱离恶道而历经百千万劫不得出离。

佛祖不忍心看到这些众生的痛苦和凄惨的遭遇,所以才制订了这样一条戒律来约束我们,以便使我们能够激发慈悲的心肠去帮助这些苦难中的众生,但是很多学佛的同修,因为不在其中,所以难解其味。并不真正能够理解佛的苦心,以及对苦难众生的爱护和怜悯。反而以种种的方便之说,以药食之名。其实这个还是内心的我执在起着作用。我们进入佛教以来,我们的生命就是为了要给众生付出的,那里还有自己的安危等等。我们要相信佛,我们只要为众生的苦难而努力。我们那里有受饿的道理。我们如果真被饿死了,我们也死得其所。为什么呢?我们完成了自己的孝道。印光大师写的一个“死”字是最耐人寻味的。

“饥而知人之饥,劳而知人之劳,寒而知人之寒。”过午不食其实是激发菩提心的无上道场,在这个其中就可以完成一个人的无上道场。自己感到自己饿,才可以体会到别人没有饭吃的痛苦;自己感到寒冷,才可以明白别人没有衣服穿的疾苦;自己很疲惫的时候,才可以懂得别人劳作的辛酸。只有通过自身的修行,才可以懂得您为什么要学佛,因为一切缘于自身的苦痛,都是为了让您更好地认识人生的真理。从而能够为别人活着,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内心中无处不在的‘我执’障碍统统地转换为自性的菩提。这样你有可能在吃饭的时候就证道了,也就可以了脱生死。

“过午不食”其实就是一切佛菩萨伟大悲宏的誓愿,因为他们明白,他们如果自己少吃一顿饭,他们就为自己多争取一份福慧,他们就为自己多增加一份功德,他们就可以将这些福慧功德无条件地回向给一切众生,希望天下的众生每一个人都可以有碗饭吃,每一个人都可以不再挨饿,每一个人都可以有衣服穿。每一个人都没有疾病痛苦。

人每天不吃饭都会感到很饿,但是正是因为如此,才可以让自己永远不会失去菩提心,永远记得他们身上的责任和义务,永远知道他们正在为天下苦难中的众生在修福修道,也永远没有疲倦和厌离。他们之所以饿着肚子,他们是为了天下还没有脱离苦难的众生,愿意和他们一起同赴苦难,共渡人世的沧桑和辛苦,过午不食其实是不可思议的菩提愿力。是普贤菩萨行愿品中的真正的代众生苦供养。

我们要通过“过午不食”的真正含义,从而将自己的心量推及到十方三世一切的世界,我们学佛人应该明白,我们少吃一些,别人就可以多吃一些。我们也应该明白,我们是在为天下一切的父母兄弟姐妹在守“过午不食”,我们“过午不食”同样是在怀念佛祖的涅磐,因为佛祖离我们而去,我们应该记得他,我们应该怀念他。我们守“过午不食”,就是说明我们心里面很伤心,也很难过,三千年来我们心丧若死,面对佛祖的涅磐,我们也要生生世世地将佛的这个心愿守下去。只要您心里有这样一份真情,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激发出您们无上的菩提心。

观世音菩萨曾非常悲悯非常有感情地说:一切众生皆是我父,一切众生皆是我母。佛菩萨过午不食,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永远这样保持一份孝心去尊重天下的众生。因为众生苦难一日不除,他们怎忍心一日三餐呢。他们有大孝在身,大孝即为承担一切众生之苦难。大孝即为摄受一切众生之苦痛。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随喜赞叹过午不食的功德!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菩提心       慈悲)(五明学佛网:菩提心       慈悲)  

 净界法师: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楼宇烈教授: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遍于一切有情 

 净界法师:发菩提心建立正知见,就是要依止大乘经典 

 杨曾文教授:以慈悲护生精神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照光法师:佛教基础学之闻思次第、出离心、菩提心、禅修篇 

 董群教授:佛教伦理的慈悲精神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 

 蔡惠明居士:《无量寿经》的宗要是发菩提心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陈星桥居士:慈悲与爱的比较研究 

 陈兵教授:如何发真实菩提心?其成就的标准的是什么? 

 张秉全居士:悲智双运,即菩提心 

 贤崇法师:慈悲与智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