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历久弥新的生活教育》主讲:蔡礼旭:老师 三


   日期:2009/12/28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有一个朋友的同事,二十岁就拿到数学博士,诸位同学,厉不厉害?(回答:厉害。)你还说厉害,讲话要小心一点,不要讲太快,谨言慎行。人生是一个整体,你不能看一个点,很多的杀人犯,曾经是全省作文比赛第一名,你相信吗?当他在第一名的时候,有没有人看到他以后会是杀人犯?我们看不到,真正有智慧的人绝对看得到。真正有智慧的人,看一个社会的动作,就可以断言这个社会的情况。因为看这个因,就知道那个果。以前的古代人到一个地方,先要来体察民情,收集这个地方的歌曲,因为这些歌曲每天都在影响这个地方的人心。假如歌曲非常的淳朴,非常的善良,这个地方一定大治。《孝经》里面讲:“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音乐太重要了,一个国家要兴盛,做两件事就差不多了:制礼作乐。这个礼最重要的,让他了解当儿子要怎么当,当先生要怎么当,当父亲要怎么当。
诸位朋友,你上过当父亲要怎么当的课吗?你已经二十岁了,你都没有上过,那突然有一天你当爸爸了,你怎么当?如果我们的人生是遇到问题再来学习,来不来得及?因为遇到了才开始学习,都没有深谋远虑,所以被人生所遇到的境界、缘分追着打,喘不过气来。而现在的人,你问他在干什么?他都回答:我很忙啊。“忙”字怎么写?你看中国字厉不厉害?死了还好,死了还不会做错事啊。忙到最后,做的抉择不对,一辈子都在那里后悔。孔老夫子讲,欲速则不达。结果一直忙,停不下来。你注意去看,很多快速结婚的人,到最后是什么结果?女儿啊,你赶快嫁吧。好,嫁了,统统不幸福的多。为什么要赶快结婚?还没想清楚就已经踏进去了。突然有一天醒过来,活到四十岁了,吓得半死,旁边还睡了一个人,然后看一眼过去,还躺着两个儿子。
现在可以有两个儿子了,是不是这样?现在的规定,你们不知道?我比你们还早知道。我是从马来西亚飞飞机回来看到的,假如父母都是独生子女,可以生两个孩子。重点不在生几个,重点在于你的人生智慧能不能给你的下一代带来幸福,不然你结婚干什么?结婚就为了生一个儿子出来?生儿子容易,养儿子难哪。创一家公司容易,能让他长治不衰这才是智慧。打天下靠的是机会,守天下才是人生的大智慧。现在的人都看打天下,好厉害哦,不知道他后面会跌成什么样子,都在看表面哪。我们不能随波逐流,要冷静走好每一步。人家在那里一个月赚十万,一个月赚二十万,你都跃跃欲试,都快撑不住了。你知不知道他那一条路走到哪里去?这一条路走下去,第一个,锒铛入狱,为什么?铤而走险哪,中国今年的百大企业跟明年的百大企业,几乎超过一半都换人,为什么会换人?你看到结果要想原因,不然这一些数字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帮助?这些都是警训,一半以上的企业都换人、换名字,然后有好几个大企业的老板,统统到监狱里去吃不花钱的饭,他算成功吗?而当他还没有进监狱之前,有多少人觉得他很成功。没有判断能力呀,真正有智慧的人,看到他傲慢了,贪婪了,就断定他必败无疑。
我们常常看那些三、五岁的小孩,告诉他:哎,你这样做不对,不可以这样。他马上脸很臭,你批评我。这一个孩子以后会有大成就吗?这一个孩子的态度,已经使他一生不可能有大成就。历史上所有留名青史的人,都有一个态度——谦卑,听得进去别人的谏言,这些都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成就的吗?明眼人都知道,打天下靠的是福气,治天下的人才有智慧。齐桓公五霸诸候,是谁的功劳?是齐桓公的福报、福分,再加上管仲的智慧。当管仲离去了,齐桓公的下场是什么?死了六十七天没人知道,他的尸虫流到宫外才看到,才发现,死得那么惨。请问他五霸诸候有什么意义?当然,他这五霸诸候对天下确实有相当大的帮助,但以他的人生来讲,中国人讲善始善终,他这一辈子在盖棺论定的时候不完美,不圆满。
诸位朋友,你们知不知道,齐桓公为什么下场这么惨?我们的人生不会像齐桓公这么惨,但是他所犯的错误,我们很可能犯,我们很可能掉到这些情境中去。齐桓公好吃,齐桓公好玩,齐桓公好色。刚好有一个人可以提供他玩,一个人可以提供他吃,一个人可以提供他好色,管仲来的时候,统统把这些人赶出去了。后来管仲要去世了,齐桓公问管仲:谁可以帮我。然后齐桓公就说其中有一个,他的儿子是婴儿的时候,把儿子杀了,然后拿儿子的肉给齐桓公吃,他说齐桓公一定没吃过婴儿的肉。齐桓公说:这个人对我这么忠心,连儿子都杀了给我吃,这样的人可以用。你要不要用?你看,齐桓公要用。管仲跟他讲,人之亲爱莫过于自己的儿子,连儿子都不亲爱的人,他还会爱你?颠倒啊。然后齐桓公又说:这个人为了陪我玩,他是男身不能进宫,他把自己变成太监,这样的人可以用吧?管仲说,一个人最珍惜的莫过于自己的身体,连身体都不爱惜了,他会爱惜你?背后都有很深的目的在里面哪。所以当人的情感有好恶,看这个很喜欢,看那个很讨厌,这个人就难成大器。看到你喜欢的,你就陷下去了,别人就有办法把你搞倒。
我曾经接触过一个高官,他一生非常的清廉。后来要升到一个很高的局长的位置,就因为一件事情而引咎辞职,一生郁郁寡欢到死。他没有收人家的贿金,一辈子奉公守法,非常认真工作,所以才能升局长,结果要升上去以前,人家抖出他曾经接受一张足球赛的票。他很喜欢看足球赛。你看,现在那些商人厉不厉害?太厉害了,他只要跟你勾结上了,他会使出浑身解术,你身上哪里有弱点,他都看得出来。
诸位朋友,现在反思一下,我们身上有哪些弱点?真的啊,利民于一生,你一生的功业、名声,可能一瞬间就毁了。
诸位男士,你们相信吗?去年年底,有一个经济学院的院长,还是上海城市咨询委员会之一,因为嫖妓,学校把他解雇了。他做了这一件事情,谁受牵连?自己,还有他的家人,还有学校。他欺骗了谁?他对不起谁?人一生为什么这些陷阱、这些欲望跨不过去?在于一个人鼎盛的时候,恃才傲物,自视甚高,觉得都是我的功劳。人家来拍马屁了,开始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危机就出现了,而一个人为什么可以全身而退?在于他念念想着,我今天能念到北大,是父母成就的,有很多的师长、同学帮助我,我一定要好好地继续成长,成就我一生,才对得起这些人。念念想着感恩的人,不会落到陷阱去。念念想着,我真不容易,我读到博士,我真不容易,我当经理了,危机已出。而他这一个做法,对不起他的学生,这么多的学生都那么信任他,他这么一出差错把所有人的心都伤透了。请问这些学生以后还能不能相信老师啊?那学生不相信老师,对他一生有什么影响?连老师都不相信,学问跟谁学?没有学问哪来的智慧?没有智慧他的人生会搞成什么样子?为师者有很重要的社会责任哪,为师者不能只想着别人都要听我讲,那是大错特错的态度。而他不只对不起他的学生,他还对不起几十年来国家的栽培,对不起国家、社会,所以要慬慎哪。
《弟子规》里面从第一句到最后一句,统统是帮你去建筑人生的成功。什么是成功?家业成功、事业成功,但是这两个成功不能排在前面。什么排在前面?道业的成功。所以你的人生一定要知所先后,生涯规划的首重点——修道,就是修你的智慧。有了智慧你才能判断,什么样的人可以交往,什么样的老师值得学习,什么样的人生才能够稳健地去经营,才能走向幸福,而不是走向毁灭,而不是走向堕落。我们常常挂在嘴边一句话:这个社会都在随波逐流。诸位同学,你有没有把握不随波逐波?你们怎么都没反应?你们醒过来了没有?假如你现在都没把握,什么时候有把握?是你已经进入灯红酒绿当中,然后才告诉自己,我没把握,然后,“咚”掉下去了。掉下去以后,你爬起来,告诉旁边的人:英雄难过美人关。为什么会越堕越惨?没有理智,没有“行有不得,反求诸已”。
刚刚有一个朋友问,“行有不得,反求诸已”这句话他不懂,好,给他掌声鼓励一下。为什么要鼓励?因为学问、学问,要先学什么?问。问好不好学?诸位同学,处处留心皆学问。问也要问对人,你能不能来问我满汉全席怎么做?我铁定不会。你也不可能去问一个老农夫,他正在那里耕田,然后你问他《诗经》里的“关关睢鸠,在河之洲”。所以要问对人,很多的人没有理智,自己心上有事都到处问,见一个问一个,问到最后发觉一个事实,同一个问题,十个人回答都不一样。
我有一个朋友,有一天早上七点多打电话给我,我一拿起来,她就开始一边掉眼泪,一边就讲她先生的不对,讲了十来分钟。诸位同学,这个时候不要阻挡她,让她疏通疏通,让她讲完了,我再来讲。她批评完她先生以后,我就开始跟她讲,我说你先生对不对,他有没有错,不是最重要的,现在最重要的是你对了没有?你现在做到好母亲了吗?你现在做到好妈妈、好太太了吗?你现在做到好媳妇了吗?先想自己有没有做对,自己做对了以后,再说别人不对。假如你现在都不对,然后你说别人不对,请问他能不能接受?绝对不能接受。两个人互相批评,会有什么结果?所以,人生的理智处处皆是啊,一言一行都在流露出我们有没有智慧。一句话讲错了,后果很难收拾,一句话讲错了,三年的交情一笔勾销的,太多啦。
人生的理智在于“人之初,性本善”,在于“行有不得,反求诸已”。要先问自己做得对不对,自己对不对是最重要的。当人能先思考我对不对,我也有错,包准你的气去一大半。人就是只看别人的错,在那里越看火越大。接着我又跟她讲,假如你现在当太太都没当好,当妈妈也没当好,那你不要气你先生,你要气你自己。因为他当先生不像先生,而你现在当太太不像太太,那先骂谁,你要先骂自己,因为你比较近。你所气的人却跟你是一样,你没有资格讲他,也没有资格气他。古代有一句格言相当的好:“各自责,天清地宁”。每一个人都说,哎哟,这件事情是我害的,对方接着会是什么?哎哟,没有啦,这是我害的。互相反省,“天清地宁”。各相责呢?你那里不好,你那里也不好,都是你害的,都是你害的啦,“天翻地覆”啊。
诸位朋友,再复杂的事情,你从源头思考,都很简单,都在一念之间而已。人现在都找不到源头,所以一看很难哪,跟我父亲沟通很难,跟我女朋友沟通很难,跟谁沟通都难,其实连跟自己沟通都会气得半死,连跟自己相处都相处不好,然后你在那里说,我要有好的人际关系,本末倒置。一个人怎样才能跟自己相处得很好?要做对得起自己的事情。一个人要懂自爱,才能爱人,“欲爱人者先自爱”,你看这个先后次序重不重要?
时间有限,我们来谈一下先后。现在先交女朋友重要,还是先学《弟子规》重要,你们冷静下来了没有?“欲爱人者先自爱”,我们把自己搞得一塌糊涂,然后看到一个美女,马上说,我要给她幸福,这样的男人多不多?诸位女同学,这样的男人,你们会不会判断?判断重要啊,“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郞”,这句话你会念,不一定会用。现在最流行的一句话,“因误解而结合,因了解而分开”,讲起来很好笑,但是对一个人的人生,都会有难以抹灭的伤痛在里面。而这个伤痛什么时候发作?在夜阑人静的时候,“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所以现在很多人怕自己一个人,到处给人家打电话,为什么?他的心不安哪。他的人生非常的焦躁,太多的回忆让他不堪回首。所以诸位同学,人生的每一步,要一开始就谨慎,不要人家在交女朋友,你也要赶快去交,要冷静,要有智慧,去选择人生走的每一个步伐,要“慎于始”呀。
我们今天所听的这些圣贤人的教诲,我们应该用什么态度来学习?三月十五号我去深圳讲课的时候,他们本来是想听《论语》,听《大学》、《中庸》,结果我只会讲《弟子规》,因为其他的我也没讲过。后来那边的老师说,不然来讲讲看好了。我本来想两天后就要赶快卷铺盖走了,因为也实在是觉得自己很不足。我到海口去弘扬中国文化,确确实实是赶鸭子上架,很突然地,来,你来做,我说,哦,就做了。透过三、四个月的体会,有一点小小的经验,希望去做两天的演讲就回来,因为在深圳那里,招牌掉下来都会砸到好几个硕士和博士。
一开始听课的时候,我一看他们的表情就是《弟子规》有什么好讲的?然后一边听,慢慢手就放下来,慢慢眼睛很专注,然后听到一半还会拍手一下,但是你要了解,一个人可以快速地转变态度,这个人很可取。而他的动力在哪里?在于他是真正想要把下一代教好。当他听了感觉真的有帮助,他的态度马上就转,而很多人的傲慢一辈子都转不过来。他有爱心,所以他能够马上转变态度,好好来切磋,好好来互相学习。从那以后,我几乎一个礼拜都在讲课,还有一天讲三场,统统都安排了。从这里我们看到什么?人心善良啊。你看他一听到好的东西,马上去找学校,安排我去讲课,说这个学校几千个人都在学习,您可不可以来这里讲课?人心善良啊。
结果隔天早上八点多,他们那里幼儿园的老师说,你可不可以来给我们幼儿园的学生上一堂《弟子规》?我说好,我就去给一班大班的学生上《弟子规》。我一走进去就说,来,诸位小朋友,我们来上《弟子规》。那些小孩说,老师,我们已经学过啦,我们都会背啦。从这个回答当中,你能够断定些什么?家长、老师的引导,假如从一开始就错,人生能不能走对?绝无可能走对。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人生的态度错误了,一年之后,十年之后,距离会越拉越开。那怎么办?学生说都会背了,都学过啦,很傲慢。一个人一旦傲慢心起来,学问已经不可能成就了。当然,这个时候老师要会接招,学生丢什么球,我们马上接过来,接完之后要打太极拳,再把它,“嘿”,发回去。
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字:“道”。不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右边一个首先的首,左边一个部,这是辵(cuo,读“措”)部。这个辵部代表什么?代表行动,能把学的内容做到的人,才是有道德的人。而孩子的认知是什么?会背就算学会了。你有没有看到下一个秦桧快要出来了?他才四、五岁就会背了,可是他这么傲慢,那他爬得越高,所承担的责任越重,很可能影响的层面就越大。所以老师、父母要为孩子看得深远。
我给他们讲完这一个字之后,就问他们,《弟子规》哪一句做到了?这个孩子就开始想:“父母呼,应勿缓”没做到;“父母命,行勿懒”,昨天我妈妈叫我洗澡,我还拖了一个小时,没做到;“父母教,顺敬听”,我妈妈讲一句,我都顶三句,没做到。他的头马上低下来。我们成人哪一句做到了?“父母呼,应勿缓”没做到,“父母命,行勿懒”没做到,“父母教,顺敬听”没做到。但是你曾几何时,看到一个成年人,人家批评他,他马上惭愧,甚至站起来说:谢谢你指出我的缺点,你是我生命当中的贵人。你看到过一个吗?但是我们教出来的这些幼儿园的孩子,每一个人都会表现出这个行为来。请问,这些孩子以后会没有成就吗?以后会没饭吃吗?
人生好比一盘棋,你的眼光是放在下一步怎样走,还是放到五百步、一千步应该怎么布局。不可讳言,我们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是看一步走一步。高中看考大学,大学看考研究生,研究生之后看哪里?是啊,不可不慎哪。


这些数字有什么意义?这一些学心理学的人,他有没有想到,他学这一些统计数字要干吗?假如是为了告诉别人,我很厉害,我可以统计出来,那对这个社会有什么帮助?他统计出来是要吓死一半的人哪,吓得现在的年轻男女都不敢结婚。
社会教育有一个最高指导原则,学校有没有教过他?教一个记者,不是教他如何快速成名啊。现在你问很多的大学教授,什么叫成功?他回答你,快速成就叫成功,在公司里面快速提升叫成功。这样叫成功吗?值得深思啊。一个记者成名,假如是报道人家的隐私,搞得天下大乱。他不了解这一个报道所影响的是几亿的人,他没有抓住一个最高原则——“隐恶扬善”,而是拿着结果来吓唬人。结果对人没有真正的帮助。正确的人生引导是告诉大家为什么离婚率这么高,因为高学历的人缺乏一些人生的重要态度,假如能把这些态度,这些仁慈之心,替人设想之心建立起来了,高学历的人依然可以幸福美满。这样的报道才有意义呀。所以,人生的先后、本末,都要认知得很清楚才行啊。
刚才我们讲到“慎于始”的态度,那么我们今天的学习,不是听过而已,而是要把听到的每一句,落实在我们自己的生活当中。那些孩子听完我那一节课以后,马上就变,孩子心比较清澈,因为他有一个东西不会障碍他。大人为什么头都低不下来?障碍在哪里?面子挂不住。面子能给你人生带来什么?面子只能障碍你的人生,对你一点帮助都没有。结果你把它抱得跟好兄弟一样。我们在认贼作父啊。就是这个贼,让我们的德行都起不来,就是这个贼,让我们脾气特别大,常常跟人家恼羞成怒,结果你舍不掉它。你什么时候舍?难道说蔡老师你给我三年时间,三年之后再说?我们到各地去讲课,都会带很多钱,拿这些钱去买每一个人的面子。我听说面子最贵的是上海,价钱比较高,上一次我带去的钱就不够买。北大面子一斤多少钱,我不知道我的钱够不够。
诸位朋友,祸福相依呀。你考上北大是福,福兮祸之所伏啊。当我们顶着北大的牌子,背后的责任是什么?我们不是顶着北大去跟人家比高下,一提到你读哪里,你就得意洋洋地回答:北京大学。这个北大已经在让你堕落了。《弟子规》里说的:「不力行,但学文」,我们都不去好好地把这些智慧和教诲做出来,只是背一大堆浮名。「长浮华,成何人」,你浮华一起来就已经傲慢了。我们要了解到能考上北大,背后的父母以至于整个社会,对我们有多大的帮助。当你念念想着要把北大这一个名字,好好地在社会中发挥,让接触的人都说北大的学生很会帮助人,北大的学生对社会有一份使命感,北大的人都在做这个社会的好榜样,我们才不辜负作北大的学生,不辜负当北大的校友。
是啊,诸位同学,该做的事都不敢做,不该做的事却拼命做,颠不颠倒?真的啊,你看看现在人走在校园里面捡垃圾,被人家当成什么?当成动物园里面的某一个东西。结果有人丢垃圾,却没有人觉得不对,也没有人觉得丢脸,这个社会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值得我们深深地思考。
有一个六岁多的学生,听完我那一节课后,回家在他的日记里写了一句话:蔡老师说,《弟子规》是拿来做的,而不只是背的。我花了五分钟跟他讲这个“道”,五分钟回馈回来的影响面是多大?这个孩子把这种观念扎下去了,一辈子受益。他以后为人父,为人领导啊,他以后的一举一动,有多少的人受益?是啊,所以教书很有意义。
人生最大的快乐,是能读智慧的书,能做自己想做的事,那太快乐了。很多人都说,蔡老师你会不会很累,你一定会很辛苦。我说人就怕心累,心不累,身体再累,睡八个小时,明天又是一条好汉,又是生龙活虎。人就每天做的、学的,都不是自己愿意的,感到很痛苦,又要为五斗米折腰,到最后就是癌症的高危险群,忧郁症的高危险群。所以教师这一条路很有价值。我这一辈子能真正踏上教学的路,已经是人生无憾。
但是诸位同学,你不要认为站在讲台上才叫教书。当你时时刻刻、一言一行都是替人着想,你走到哪里都在教书,都在育人。假如在公司里面,你的同事对亲人、朋友讲,他这一辈子就是因为遇到你,对他人生的态度和事业的发展,都有相当的关键的作用。那你就是他生命中的好老师。
有一个六岁的孩子和他四岁的弟弟,跟母亲一起坐公车。这两个孩子都学了圣贤的经典。这时,一个老婆婆带着孙子、媳妇,三个人上车了。这个六岁的哥哥一看到老奶奶,马上站起来:老奶奶,您请坐。老奶奶很高兴地坐下去了,把孙子抱在腿上,坐在她的膝盖上。接着她的孙子开始闹起来了,奶奶你起来,我要自己坐。就在那里吵闹,这个奶奶僵持不下,没有办法只好站起来。结果旁边这个四岁的弟弟马上站起来:老奶奶,请坐。这两个兄弟让座以后,接下来在车厢里面继续上演了一幕幕的“敬老爱幼”。只要有老人上车了,就有一堆人在那里抢着让座。
诸位朋友,这一对兄弟在做什么事情,他在修身,在齐家啊。假如这是你的儿子,你以后坐车会不会让座?你会被孩子的德行推着走。苏轼的父亲苏洵,“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苏洵是二十七岁了才开始要读书,为什么?因为他看到两个儿子太有智慧了,觉得很丢脸,不学习以后就差儿子太多了。不过没有关系,有开始就不会太晚,所以,苏洵最后还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这也是演出一场好戏呀,父子都有德行,给往后的天下当榜样。当然,你不要现在想,好,我也等我的儿子来督促我,那你也实在太没志气了。要活在当下。
这个孩子有没有在治国?国是一个单位啊,以前的商朝、周朝、夏朝有八百诸候,一个县就是一个国了。一个团体也可以是一个国啊,你今天当一个领导,你的公司就是一个国。那么整个车厢也是一个团体,这个车厢所有的人都被德行感动了。诸位同学,社会风气为什么不能好起来?因为榜样太少了。榜样太少会有什么流弊呀?别人不孝,他也不孝啊;别人不忠,别人不义,所以他也要不忠不义啊。社会的堕落就是这样造成的,你骂他,他说别人也是这样啊。但是假如有好榜样出现的时候,人的良知就开始被唤起,因为“人之初,性本善”啊。
诸位同学,社会的良知谁来唤起?
你们心里有没有答案,你们心里有没有突然升起一句话?“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句你们听得都滥了,不是只在你写作文得分数的时候出现啊。当这一句话只在考试卷里出现,我们有真诚心吗?人要活得真诚,活得对得起人,对得起亲人,对得起社会,这样才真正会快乐。就像孟夫子说的,“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你每天都一觉睡到天亮,心安理得。
所以诸位朋友,从现在开始,我们时时要以天下为家,要有这种胸襟气度。我待会儿会检查一下走廊的纸屑有没有人捡。假如你真正要立身行道,要好好当个君子,我保证你前三个月会变成动物园里面的珍稀动物。这个时候要怎么样?对的事情一定要坚持下去。当我们有这个态度的时候,我们才能把很多颠倒的风气拉回来。
有一个妈妈,她在学校门口等着接孩子放学,看到门口有一大堆垃圾。这个妈妈左看看,右看看,好像没人看,蹲下去,开始捡垃圾。才捡了没几张,旁边的家长都投以异样的眼光,在那里指手划脚。而这个时候她有所坚持,提醒自己要做对的事情。她就自己捡。第二天、第三天也是这样。接着,第四天、第五天不一样了,旁边有一个家长也下来捡了。诸位同学,有一就有二,无三就不成理,慢慢地家长都捡了。当这些家长都在那里捡垃圾,他们的孩子走出校门,第一个看到什么?看到父母爱学校、爱社会。当一个孩子会爱学校、爱社会,他会不孝父母吗?这些家长有没有损失?人算不如天算,人算叫自以为聪明,天算叫懂得依循真理,依循智慧立身处事。而这些行为出来以后,后福无穷。
另外一个孩子的父母,隔天早晨一走出房间,那个小妹妹就跟她的父母鞠一个躬:“爸爸妈妈,早上好,昨天睡得好吗?”因为《弟子规》有一句说,“晨则省,昏则定”。她的爸爸听完之后很欢喜,也很惊讶,当天就打电话给幼儿园的老师,问昨天发生什么事了?这一通电话打得非常有智慧,因为要把孩子教好,家长、父母要跟老师配合。而现在的家长认为教孩子是谁的事?是老师的事?这个认知就根本错误!俗话讲,三岁看八十,六岁、七岁看终身。这个孩子还没走到老师面前,都快盖棺论定了,所以父母是最重要的老师。我们为人父母者,对于人生的认知颠倒了。而这个家长懂得跟老师联系,很好。
这个小孩子隔天就开始力行,诸位朋友,你什么时候开始力行?明天?你不要说我住校,又见不到爸爸妈妈。人愿意的时候,就是一个决心下去。人不愿意啊,可以找一千个理由,找一万个理由。要做就是一个决心而已,纵使父母不在身边,你也可以明天早上七点半打电话给你爸爸,跟他说:“爸爸,昨天晚上睡得好吗?”你爸爸可能会问你:“你今天怎么了,你昨天晚上吃了什么药?”而这个时候你要坚持下去。
诸位同学,我的人生很幸福,也很幸运,能被我的父母生到,又被我生命中几位好老师教到,才能成就我很多人生的经验和积累。当然,「独乐乐」,也要「与众乐乐」,这叫良知,这叫本份!假如我们得到这些好处,把它锁起来不往下传。我对不起谁?对不起这些栽培我的老师,更对不起古圣先贤,我还有什么颜面去见他们呢?一定要有更多的人,能真正学习到这些圣贤的智慧,让他的人生可以自立,又可以利益天下、社会和家庭。但是,学习绝对不是两个小时、三个小时办得到的,必然是要长期地熏习。我们成立了一个网站——大方广文化公益网,到时大家可以拿一张名片。我们在整个大陆以至于世界各地讲演的内容,都会挂到网上去。我们欢迎大家在往后的岁月当中,互相扶持,互相切磋。所谓「德不孤,必有邻」,「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好,我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生活教育       蔡礼旭)(五明学佛网:生活教育       蔡礼旭)  

 郑石岩教授:觉·教导的智慧 第六章 生活教育的体验 

 蔡礼旭老师:真正有德行的人讲话厚道 

 蔡礼旭老师:导正孩子骄傲、不负责任等坏习惯 

 蔡礼旭老师:夫妻之间要相敬如宾 

 蔡礼旭老师:中国文化的心法是君、亲、师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顺乎自然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谦卑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定是以身作则 

 蔡礼旭老师:夫妻相处不好怎么办? 

 蔡礼旭老师:伦理道德教育影响一个人 

 蔡礼旭老师:夫妇关系要慎于始 

 蔡礼旭老师:学贵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