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国学经典:孔夫子之道


   日期:2014/10/9 15:0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孔夫子之道

  儒家修行的目标是止于至善,达到圣人仁爱的境地。落实中华传统的纲常伦理之道,便是做人与修行之根本。

  宗圣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忠者,心上有中,意指不偏不倚,中正无私,逢事而尽其心,在位而尽其职,无半点虚心假意,心专诚一之谓也。

  恕者,如下有心,时时处处要从他人的角度去设想,人我一体,仁慈博爱,舍己利民为恕。遇事反求诸己,推己及人,化凡心为圣心,化自私为大公,则恕道常在矣。

  忠恕,就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一个保证,也是为人本具之良心!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问孔圣人:是否有一言可以终生奉行?孔圣人回答:那就是“恕(道)”呀!自己不愿意之事,千万不要强加于别人。恕者如其心,上面一个「如」,下面一个「心」,就是时时处处要从他人的角度去设想,自然很多冲突就解开了。其实善恶就在一念之间,多为别人着想,就是与人相处的原则。

  孔圣人道述尧舜、教正人伦。人伦就是五伦,五伦大道是人伦之根本,也是做人之基础。

  (1)君臣有义:居上位者(君)要以礼对人,下位者(臣)要奉上以忠以敬,君仁而臣忠,则君安而臣乐也。

  (2)父子有亲:父母教化子女当仁爱教导;孩子侍奉父母要孝顺恭敬,父慈子孝,则父子有亲也。

  (3)夫妇有别:夫敬爱贤妻,妻敬爱夫君,相敬如宾,家有诸事商议而行,家和万事兴,自然白头偕老也。所谓夫妇有别者,即非自己之夫,或非自己之妻,即不可犯YIN乱,而破坏人伦道德。虽是自己之夫或妻,身为夫者应待其妻如待友,为妻者须事其夫如事宾客。

  (4)长幼有序:敬老爱幼。年长者,须尽其责务,以教爱幼辈;年幼者,安其身份,以恭敬长辈。长幼各守其道,而不乱纲常,则一团和气,尽享天伦之乐也。

  (5)朋友有信:朋友之间,善事助而成之,恶事劝而改之,以信义相往来,不论贫富,一视同仁。君子之交淡如水,但逢有事,则能尽心竭力相顾相助,此即是仁义道德之益友也。

  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

  仁:孟子曰:“仁者人也,亲亲(敬爱父母)为大。”仁爱之心,天生俱来,仁爱即是良心,良心就是天理正道。仁心就是圣人之心,众生本是一体所化,同是兄弟姐妹,要慈悲为怀,济人之困,利乐有情,救度众生。

  义:符合道义,履行义务的意思。知恩则报,见善则行,于心无愧。

  礼:表达真诚恭敬之心,卑己而尊人。礼节是天地间自然之顺序,也是人与人相处的规范,重视礼节的人,必能远离一切YIN乱背德之行为。

  智:本性无恶,有过必改,有善必行,学习圣贤,济世救人。

  信:人言为信,诚实无欺,为修道之准绳。若人守信,则是正人君子。

  忠恕为孔圣人立教之真旨,总言之,尽己之心是谓之忠,推己及人谓之恕,其实伦常即是行忠、行恕之地也。

  儒家的初级经典是《弟子规》,其核心思想是孝悌仁爱,它是孔孟思想的根,也是中国文化的根。《弟子规》一共一千零八十个字,里面讲了一百一十三桩事情,《弟子规》若没做到,学习别的经典就很难得到真智慧。其实儒家的忠恕之道,纲常伦理全部都涵盖于《弟子规》之中,能真正落实弟子规,就是行伦常大道。

  

  

  儒教不立门户,以正心诚意修身为本,五伦八德为归,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用。为了泽及苍生,儒教不限门墙,不拘信仰,志在化天下为大同,育万民成圣贤。只要平时落实先圣教诲,力行忠恕之道,落实三纲无常、五伦八德,在家作孝子贤孙,工作中尽职尽责,心行造作不违反礼教,则不愧为贤人君子。更能乐善好施,立身行道,宣扬圣贤之理,则今生成就完美之人生,将来还可以安享大同之幸福。

  儒学经典要义:

  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解】孔子说:“一个人家的子弟,在家能行孝道,在外能扩充悌道(尊敬师长),做事谨慎,说话守信用,博爱大众,并且接近有仁心的人。这些事情做完了,还有剩余的精力,再学习其他文化艺术。”

  2、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中庸】

  【解】孔子远述唐尧虞舜的道理,近表彰文王武王的典章制度,并且上循顺天时变化,下依照水土地理特性。(孔圣人所讲的道就是中华祖先之道。)

  3、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解】孔子说:“如果有人立志学仁(仁是每个人本具之良心),他便不会再作恶。”

  4、孔圣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解】孔子说:“君子心中只有道义;小人心中却只知道利益。”

  5、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解】孔子说:“君子偶尔犯错违背仁道,这是有的。但比小人好多了,小人是从来不会行仁道的。”

  6、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解】孔子的学生子游问孝顺父母的道理,孔子说:“今天孝顺父母的人以为只要做到奉养父母就可以了,不知道奉养父母,如果没有孝敬心,跟养狗、养马有什么分别?”

  7、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

  【解】孟武伯问要如何孝顺父母?孔子说:“父母唯恐子女有疾病。作子女的要体念父母的心,好好保重自己的身体,免得父母担忧。”

  8、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解】有子说:“一个人做人能行孝悌却爱忤逆上司、长上,这是很少的;不爱忤逆上司、长上而会在一个团体里作乱,这是不会有的。一个君子做事情总是从根本下手,根本一旦确立,其他一切道里自然生出来。孝与悌便是仁爱的基础啊!”

  9、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解】孔子说:“君子以义作行事的骨干,再依礼法实行,谦逊形诸外表,最后以诚挚信实的态度去完成。能这样的话,才真可算是君子了。”

  10、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解】孔子说:“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要求别人。”

  1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解】曾子说:“我每天反省自己三样事情:为人做事有没有尽忠?与人交往有没有讲信用?夫子所传授给我的,我有没有实践它?”

  忠心就是尽自己本分。既然要为别人做事就要尽本分把事情做好,把职责完成。与人交往,必须讲信用,否则别人不信任我们。老师传授给我们的知识道理,我们要拿出来用,才不枉费老师辛苦教导以及自己辛苦学习。学问只知道是没有用的,必须行出来才有用。学道,知道,要行出来才能成道。

  12、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解】孔子说:“君子有九项值得他留心思考的事情:看事物时要想着能看清楚;听声音时要想着能听明白;表现的脸色要想着能温和;礼貌要想着能恭敬;说话要想到能诚实;做事情要想到能专心敬意;有疑惑要想到能问明白;愤怒的时候要想到发脾气的后果;见到利得要想到合不合义理。”

  孔子教人临事要依这几样准则多思考,事情才能做好,也才不会犯错。这九项值得思考的事情都是一个学道的人做人做事应有的态度。

  13、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尧曰】

  【解】尧帝说:“咳!舜啊!上天所钦定的天子位的继承落在你身上,你要执守中正的道理才能长久!假如四海的人民生活都穷苦困顿,那时候上天给你的禄位就终止了。”

  14、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解】曾子说:“易经亘卦象辞有句话说:君子所思所想不超出自己的本分地位。”

  君子心中所想的总是合乎他的身分与地位,不好高骛远,也不贪心妄想。

  15、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解】孔子说:“君子有三项让他敬畏的事:他敬畏天理,敬畏大德,敬畏圣人的言论。小人不了解义理天意,所以不敬畏,并且轻慢大德者,以及把圣人的言论当戏玩。”

  1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

  【解】孔子说:“在上位的人自身做事正当,不用命令,其人民自然会照着做;反之,自身做事不正当,虽然有命令,其人民也不遵从。”

  这叫“以身作则”,也叫“上行下效”。在上位的人如果不以身作则,自己胡作非为,而要人民不效法,不胡作非为,那是不可能的。“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是一定的道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孔子       论语)(五明学佛网:孔子       论语)  

 陈坚教授:杨仁山的《论语发隐》 

 蔡礼旭老师:学儒就学孔子 

 论语大智慧:真正的君子都有这5种特​质,看看 

 净土法门法师:居然摆在《论语》的第一句,这个意思很深 

 方海权:老子为孔子说出惊世秘密 

 惟贤长老:孔子所说的“知天命”是指的什么? 

 宣化上人:孔子、老子皆是佛菩萨化身 

 印光法师:怎样理解孔子所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 

 孔子:天下有五种不祥之事,有一件现在家家都在做。 

 净土法门法师:有文化的人标准是把孔子温良恭俭让五德做出来 

 净土法门法师:《论语》开篇简介 

 《论语》做人之道:懂得10个道理,才能过好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