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批评别人真的是一个很坏很坏的习惯


   日期:2014/9/7 17:3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来寺里参访的很多企业家,他们把员工都带来,先是一部分,然后各部门的都陆续带来,由老板带队,在寺院里住几天,和僧俗大众一起,过集体生活。

刚来寺院,一定会觉得挺辛苦的,光是上早晚课,可能就会让大家感觉到比较累,有的时候要站一个多小时,但是他们依然有很高的热情。

在和他们交流的时候,一方面能感觉大家对佛教的神秘感和敬畏感,另一方面也能感受到内心潜在的苦闷和种种压力。

大家喜欢寺院,可能很大一部分是冲着这一点来的。因为这里的人与人互相关怀,互相承让,互相配合。新来的人可能不知道用斋要适量,要多了,寺院的规定是不能剩饭,这时候就有居士帮他们吃掉。

在这样的氛围里,人的心就会柔软起来,不再如刺猬般地随时准备着保护和攻击别人。

我还是比较理解世间的这份苦,出家前,我生活的大家庭里,兄弟姐妹之间小的时候还比较和睦,互相牵挂、礼让。大了以后就麻烦了,我记忆里就是互相批评,然后指责、抱怨。

父母也是这样。妯娌之间,也一样。

老家的远房亲戚来了,刚开始很亲,过了几件事情之后,就开始互相批评。然后就掰了。

出家后,才知道,批评别人真的是一个很坏很坏的习惯。

我师父的见行堂语里有这样一段:不批评别人,不挖苦别人,不找别人的麻烦。

我是亲自一笔一笔地给这句话配上了图之后,才有所意识,我,是不是也该反省一下,改一改呢?

过去,就是因为批评别人,导致了很多的麻烦和痛苦。恰恰是和我师父说的反过来。

出家前的生活,就是批评别人,挖苦别人,找别人的麻烦。

我这样子生活,反过来,所得到的回馈,自然也离不开这个,所以,我总是被别人批评,被别人挖苦,被别人找麻烦。

所以,一度活得很苦恼,很尴尬。即使是出家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也是恶习难改,随着习性来。

其实,一个企业,大家慢慢改了这个习惯,肯定各方面就慢慢好起来了。人的心一变,外境就变了。很多制度啊,管理方法啊,手段啊,都是外在的,不能说没有用,但真正有用的,治根的,还是人的心。

到寺院里来参访的人多少都会领悟到一点,不要批评别人,不制造矛盾,就会有利于自己的企业和团体,乃至有利于国家和社会。

否则,大家都带着恶意的烦恼心去批评国家和社会,再有人去追捧、跟风,那岂不是很麻烦。

人的烦恼还有个很狡猾的特征,它会以帮助别人的借口去批评别人。我就是这样,我实在是忍不住了,就会给自己找个借口,我是在帮助他。

其实就是自己在糊弄自己。调伏不了自己,而已。

我记得有一个全球顶尖的大企业家,说,他童年的时候被别人狠狠地批评过,他一生都难以忘怀。所以,他成为企业家之后,就极少批评别人。

有一个性格很温和的信众告诉我,没怎么工作过,找到一份工作后,老板批评她,什么话都骂,她一开始忍,忍啊忍,忍到后来实在忍不住了,翻了。她告诉我,实在是忍不下,把半辈子的委屈都受够了。她问我一个很心碎的问题,这个世界上都是这样的吗?我给了她一个同样心碎的回答,如果不修行的话,都差不多。

我师父常常会批评一些师兄,但都是批评出家年头久的师兄,这些师兄有定力,批评会成为一种重要的悟道的动力和机缘。出家年头少的,师父都是鼓励和赞扬。

我理解,就好比是大夫,给病人开刀,肚子拉得开,缝得上,能帮助别人解决问题。

开刀谁都会,把别人的肚子拉开,谁不会,有把刀,谁都做得到,关键是,是不是知道别人什么病,肚子拉开了,治不治得好,治好了,最后还缝不缝得上。

有一个师兄多次告诫我:人,在有些地位和条件的时候,很容易把自己当成善知识。

过去,我带人,这样的蠢事真是没少干。一般都是自己发作一下,后面的事就不管了,对自己的烦恼一点都不了解,对别人的感受也不了解。现在知道,被别人批评,如果没有调心的功夫,那真的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不批评别人,不挖苦别人,不找别人的麻烦的另一面就是鼓励和赞扬别人乃至帮助别人。

想一想,都很难过,过去,在家里,我以为孝顺我妈妈就是带她去饭店吃饭。我从来没有想过赞扬她做的饭好吃,从小到大都是抱怨她做的饭菜不好吃,批评她老人家,批评哥哥姐姐,胡乱批评同事以及晚辈等等。现在一想起来,就非常非常地后悔。

我想我已经没有机会了,懂得太晚,如果生活真的再有一次机会,我一定不会愚蠢地以为母亲需要我赚多少钱,开什么样的车,买多大的房子,而是坐下来真诚地、认真地、仔细地吃她为我做的一顿饭,赞扬她做得好吃。

她一定很开心。真的。可惜的是,记忆中,我从来没有这样做过。

如果再有机会,我一定会真诚地赞扬我的同事,我的每一个亲人和朋友,他们一定会很开心,因为,当别人赞扬我的时候,我就很开心。你都不知道我有多开心,有的时候,人付出很多很多的努力,就是为了一个赞扬。

但是,我们就做不到,也得不到。

其实,人的幸福并不难。作为一个出家人,真诚地和这篇文章的读者分享这样一个心得,从今天起,真诚地去赞扬你身边的人,欣赏你身边的人,父母、亲友、员工、老板、国家、社会等等。

生活就好起来了。企业就好起来了。

我出家了,没机会了,对母亲的愧疚,永远也没有办法弥补了;对过往同事、朋友以及合作伙伴的愧疚成为永远的遗憾。都怪自己愚痴,没办法。认命了。

我师父他会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并且曾经很郑重地教过我,不要给自己树敌。

有一个师兄的母亲跟我讲,一个人一年得罪一个人,几十年下来,就好几十个敌人,那还怎么生活呢?

她说,可是,你不知道哪句话就得罪人了。

现在我知道了。就是别批评别人。与人为善。当然,批评也是一种帮助别人的好手段,但一定要十拿九稳,先看好自己的心。是不是嗔心,是不是对别人不满意,看不惯,看不上,看不顺眼,等等。

一般很难做到。普通凡夫甚至在教育自己最爱的孩子时,都会越批越生气,怒火中烧,不顾后果。

出家人通过持戒、观心等手段用功,慢慢就能做到调伏自心。在家人先懂得道理,信佛,学佛,长期熏陶也是能做到的。

那些来寺院体验的企业家和员工,我真的很羡慕他们,能够有机会提前懂得一个这么简单的真理,来改善自己的事业和生活。

来源:XC法师《比丘记事(之三十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批评别人       习惯)(五明学佛网:批评别人       习惯)  

 万行法师:良好的素质来自良好的习惯 

 贤崇法师:让禅修成为你人生的习惯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第5章 训练小狗:观呼吸  

 魏承思教授: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八章 中国佛教风俗习惯 

 蔡礼旭老师:导正孩子骄傲、不负责任等坏习惯 

 感悟人生 第七讲 从内心深处寻找苦乐源头 二、 

 心态改变生命,习惯改变命运 

 星云法师:警惕「六根」的坏习惯 

 贤崇·贤宗法师:让禅修成为你人生的习惯 

 把戒色当作一种生活习惯,而不是一种负担 

 学佛要有一个习惯说,把握因缘,生命有限 

 良好戒色习惯的养成,时间效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