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定弘法师: 劝发菩提心文(第2集)


   日期:2014/9/2 21:2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请看讲义第二页第二段,这是本文的正宗分,讲发心的十种因缘。我们来看第一段: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今言因缘。略有十种。何等为十。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师长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众生恩故。六者念生死苦故。七者尊重己灵故。八者忏悔业障故。九者求生净土故。十者为令正法得久住故。】

  前面我们上一堂课讲的是菩提心的八种差别相,知道这八种差别相,对於省察自己有没有发菩提心就很有帮助。了解怎么发心,才能够发起来。怎么发心?每个人根性不同、因缘不一样,所以省庵大师在这里给我们讲了十种因缘。他讲『此菩提心,诸善中王』,王是指最的意思,最善的就是发菩提心,世出世间一切善法莫过於发起大菩提心。所以《无量寿经》上讲,「假令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这求正觉就是发菩提心,你坚勇、勇猛精进发起菩提心,真修真干,这是诸善中王。每个人发心的因缘不一样,这十种因缘任何一种都能帮助我们发起菩提心,只要发起来了就一样。所以,不一定说我十种因缘都具足才可以发,不是,你任何一种,发了就一样,一即十,十即一,你发了,你有一种因缘发起来,其实回头一看,你十种因缘都具足。

  前面五种都是念恩,『念佛重恩』、『念父母恩』、『念师长恩』、『念施主恩』。施主,就是对出家人特别讲的,所以我现在出家了,讲这个菩提心感受不一样。以前这篇文我讲过好像是三遍,那是在家的时候,现在出了家体会就不一样,因为省庵大师当年在世的时候是跟很多出家同修讲的。在家人其实也有施主,其实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施主,都对我们有恩。我们吃饭,你看农民种地种粮食,穿的衣服要有裁缝做,这都是对我们施予的恩惠。『念众生恩』,就是所有一切有情无情对我们都有恩德,恩德最重的前面这三种,佛恩、父母恩、师长恩,我们要常思报答。第六种是『念生死苦』,这是什么?知道三界里头生死苦难,你才肯发心。『尊重已灵』,是知道自己本来是佛,为什么现在甘愿当凡夫?这要自重自爱,发起菩提心。还有『忏悔业障』,还有『求生净土』,蕅益大师讲,一心求生净土,就是发无上菩提心。我们在座净宗同修多半是因此而发菩提心。所以最简单的发心就是发心求生净土,还有为正法久住,这是护持正法。我们一条一条来学习。刚才是略标,略略标识出来。下面是别释,分别来解释,第一就是:

  云何念佛重恩。谓我释迦如来。最初发心。为我等故。行菩萨道。经无量劫。备受诸苦。】

  我佛如来对我们很慈悲,他为什么要修无量苦行,行菩萨道?目的是为了我们这些愚痴颠倒的众生,他不是只是为自利。他为我们示现一条解脱之道,所以做种种的示现,目的都是让我们觉悟。无量劫来我们都受到佛的加持、护佑,底下说:

  我造业时。佛则哀怜。方便教化。而我愚痴。不知信受。我堕地狱。佛复悲痛。欲代我苦。而我业重。不能救拔。我生人道。佛以方便。令种善根。世世生生。随逐於我。心无暂舍。】

  这是一小节。佛对我们慈悲,可是我们自己愚痴不知道,还拼命造业,甚至还毁谤佛,这我们前生乃至今世都可能造过。佛『哀怜』我们,哀是悲哀,怜是可怜,怜悯我们,用种种方便教化我们。所以佛对我们的教化不是这一世,生生世世,他没有舍离过我们。而我们自己愚痴,不知道信受,不信佛语,更加不会接受佛的教诲,结果造作极重恶业堕了地狱。无量劫来,六道里头地狱待的时间是最长的,这可不是假话。为什么这么讲?你看我们众生,娑婆众生,烦恼心所二十六个,善心所只有十一个,所以烦恼心所比善心所多一倍都不止;换句话说,你造恶的机会可能性,比你修善的可能性多一倍都不止,那么你在恶道的可能性肯定比在善道的可能性多一半都不止,按照几率来讲,就是这么来分析,恶道里头地狱时间最长。所以佛看到我们堕地狱非常悲痛,佛看我们真的像自己亲生骨肉一样,如母忆子,母亲都爱孩子,佛对我们众生的爱比母亲爱孩子更甚。『欲代我苦』,恨不能这个刀山、剑树加到自己的身上,减轻我们在地狱的苦难,可是我们业太重了,连佛都帮不上忙。经上讲,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佛跟众生的力量是平等的,就是看我们这个心,这个心像佛,我们就能成佛;这个心要是像众生,就是愚痴、颠倒、造业,那佛也没办法救,不能救拔我们。

  我们在恶道里面业报受尽了,出离恶道,在人道受生,人道是最好修行的,比天道都好修行。天道是享福,不知道要修行,他只是消他的福报;在恶道消他的罪报,都是消业,在上天消善业,在下恶道消恶业;人道善恶都有,而且自己能够修行,所以人身就非常可贵,不仅是在受报,而且可以修来世。所以佛这个时候趁著这个方便、这个机会,因为人身难得,而且人寿命也很短暂,就在短短几十年当中,『令种善根』,让我们赶紧种善根,用种种善巧方便,让我们闻佛法,让我们能够修行。可能我们每一生每一世就听到一句佛号,或者见到一个佛像,种了善根,然后又沉沦。就这样『世世生生』,一世一世,每一世种那么一点善根,累积累积到最后,到我们今天,才能够善根好像要成熟的样子,这一生想要求生净土,要永脱轮回了,这是佛慈恩救护。『随逐於我,心无暂舍』,从来没有舍离过我们。这种重恩,我们没成佛都想像不出来。

  佛初出世。我尚沉沦。今得人身。佛已灭度。何罪而生末法。何福而预出家。何障而不见金身。何幸而躬逢舍利。】

  这是省庵大师的感叹,当然也是道出我们的心声。佛当年出世三千多年前,我们现在是属於末法,三千年后。当时佛在世,我们不知在哪一道沉沦,没有见到佛,所以没成就;今天得到人身,佛已经灭度三千年了,属於末法时代,这是我们罪业所感。『何罪而生末法』,这是感叹,要是没有罪业、没有业障,你早就见佛了。但是虽然生在末法,我们还算是有福报的一类,能学佛、能出家。像我这是福报今年终於现前,出家了,这一出家可不是小因缘,这是大因缘,也是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但出家最关键的不是身出家,是心出家。出家,大家别错会了,剃了个光头,穿上这个坏色袈裟,就叫出家吗?如果心还系缚在俗世烦恼当中,那没出家,所以关键是心出家。如果在家人,虽然他没有现出家相,但是他心已出家了,他对这个身心世界都能放下了,这个人佛菩萨承认他是真出家了,这种人就大善根、大福德,这一生决定得生净土。

  『何障而不见金身』,金身是讲佛身,我们现在见不到佛身,只能见见佛像,这是我们有障碍,本来佛身是无处不现身,可是我们现在就是见不到。跟大家说句老实话,阿弥陀佛没有离开我们,天天就在我们眼前,就是我们看不到。这是障碍,佛那边没障碍,我们自己有障碍,什么时候把障碍去除了,你就见到。这障碍是什么?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烦恼障住了,见不到佛。我们怎么才见佛?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的,「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我们要见佛,怎么个见法?忆佛念佛就肯定能够见佛。见佛有什么好处?见佛就能成佛。所以菩萨修行最殊胜的行愿就是常不离佛,「常随佛学」,普贤行愿,正是因为常随佛学,能够迅速得证菩提。

  省庵大师当年在阿育王寺礼拜舍利,佛的真身舍利,『何幸而躬逢舍利』。佛真身我们见不到,见舍利也差不多,它代表著佛身,所以很多人去礼拜舍利。那你是不是真见到舍利了?如果你认为见到舍利,就是见那个小坚固子就叫见舍利,那错了,执相了。你看过去世尊在忉利天说法,忉利天讲那一座《地藏经》,人间已经过了三个月,等佛回来的时候,大众都一直等待著佛,三个月没见佛,都好想念佛,於是大家都争先恐后去见佛。有一位比丘尼她已经证得了神通变化,她就变成转轮圣王,大家一看,转轮圣王,大家都得让,就让她先去见佛。结果被佛呵斥,你怎么用这种伎俩?你不是真正首先见到我的,首先见我的是须菩提尊者。大家找须菩提在哪,没找著。原来须菩提在深山里头禅修,因为须菩提尊者已经解得空性,所以世尊就说,须菩提才是见如来真身之人。《金刚经》讲「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你要是以为见到这个身就是见佛,错了,真正见佛是能够体悟如来真性。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帮助我们明心见性的方法,这才是见真佛,见法身佛。底下说:

  如是思惟。向使不种善根。何以得闻佛法。不闻佛法。焉知常受佛恩。此恩此德。邱山难喻。自非发广大心。行菩萨道。建立佛法。救度众生。纵使粉身碎骨。岂能酬答。是为发菩提心第一因缘也。】

  我们要这样去思惟,我们过去肯定是生生世世学佛的,如果不是生生世世种过这样的善根,今生你不可能闻佛法,你不可能相信,不可能依教奉行,尤其是净土法门。《无量寿经》上讲得特别清楚,就是「已曾供养诸如来,则能欢喜信此事」,这个事就是求生西方,你能够相信净土,你愿意求生西方,你是供养过无量无边诸佛如来。你供养如来,你肯定闻法,所以受佛的深恩大德也是无量无边,我们如果不能够认真依教奉行,这就深负佛恩。『此恩此德,邱山难喻』,丘山,这出自於《庄子.则阳》,「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丘山是比喻重、大、多的意思,这是没办法形容这么大的恩德。

  我们怎么去报恩,是不是我们拼命拿著七宝去供养佛就叫报恩?不是。世尊也讲,假令你用恒河沙这么多七宝布施,你不如受持经上的一句一偈。所以我们要报恩,就要真正力行佛法。而修行要务,立愿居先,首先得『发广大心,行菩萨道,建立佛法,救度众生』,我们不仅要能够自度,还要弘扬佛法,广度众生,以此来报佛恩。『纵使粉身碎骨』,这个佛恩都报不尽,佛恩超过父母恩,父母对我们的恩德一生一世而已,佛恩是生生世世、无量劫永不改变的恩德。所以你不是真正入境界,你没办法发起报恩的心。华严圆教里面讲,二地菩萨主修科目知恩报恩,到二地菩萨才知道佛的恩德之浩大,才会勇猛精进的行报恩之行。所以我们现在接受佛法教诲,应该自度度他,建立佛法、弘扬佛法,这是第一殊胜的功德。为报佛恩,就发起大菩提心来,这是第一种因缘。

  建立佛法现在很方便,为什么?有高科技。师父老人家前段时间让我思考一下,能不能建立一个大乘空中教室?利用远程教学来弘扬佛法,这就是「建立佛法,救度众生」。我出家那天,师父来参加我的观礼,他在观礼会上给我讲了几句话,我永生难忘。他说,我们出家人使命就是要把佛法回归到佛陀教育上,要把佛陀教育复兴起来。我也以师父这样的一个期许做为自己终身奋斗的目标。师父讲过,希望要恢复丛林制度,丛林就是现在我们讲大学,办专宗的教育。譬如说一个大学里头分成不同的宗,每个宗一个学院,有净宗学院、有禅宗学院、有华严学院、有法华学院,每一个学院都希望培养出真正的弘法人才,把整个佛教复兴起来。当然这是任重而道远,首先我们自己德行要成就,才可能做起这样的一个圣贤事业。

  同时更重要的要恢复僧团,法赖僧传,这我们大家都知道。师父老人家盼了六十年,盼著能够见到一个六和僧团出现,他说他还没见到。一个僧团就是四个人以上,真正依「六和敬」修学的,这就是僧团。而唯有这样的僧团才能够建立佛法,才能够弘传佛法。这个僧团,当然出家人是最好,也不一定限於出家人,在家人也一样,四人以上,依六和敬修学。我们这六和净宗学会,名字就是用六和,咱们可得名符其实,要认真努力,希望从我自身做起,成为六和僧团一分子。没有别的,就是把自己一切意见放下,不要有自私自利,放下自我,这自然见和同解,六和就很容易做到。和为贵,要做任何弘法利生的事业,都是首先团体要和敬,这样是报佛恩。下面第二个:

  云何念父母恩。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十月三年。怀胎乳哺。推干去湿。咽苦吐甘。才得成人。指望绍继门风。供承祭祀。今我等既已出家。滥称释子。忝号沙门。甘旨不供。祭埽不给。生不能养其口体。死不能导其神灵。於世间则为大损。於出世又无实益。两途既失。重罪难逃。】

  这段我今天看起来特别有感触,过去我在世界各地讲孝道,推广孝道,那时还没有出家,也能体会一点《诗经》上讲的「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劬,就是过分的劳苦,父母养育我们那真是含辛茹苦。所以古人讲「养儿方知父母恩」,自己没养过儿女,就真的没体会做父母的艰辛。这里举几个例子来讲,『十月三年,怀胎乳哺』,这十月怀胎,母亲遭受的辛苦可真不容易!有老师曾经叫小孩做过实验,让小孩衣服里放几个鸡蛋,只一天,让他护著,结果全班的小孩几乎是全军覆没,每个蛋全都打碎了。然后老师就提醒大家,你护著自己怀里这个蛋一天都护不好,你就想想母亲怀著你怀十个月那种恩德,就凭这种细心照顾的这样的恩德,我们都一生报答不尽。出生之后,三年乳哺,这也是母亲,我们三岁之前都离不开父母怀抱。『推干去湿』,婴儿常常尿床,把床铺都尿湿了,父母晚上睡觉,看到这床铺湿了,立刻把孩子放到干的地方,自己就睡在湿的地方。『咽苦吐甘』,吃的是苦菜苦水,而母亲用自己的奶来养育孩子,慢慢的让这个孩子长大成人。

  当然,父母对孩子都有期望,『指望绍继门风』,希望能够长大成人,能够成家立业,能够把家业传下去,能够光耀门楣。绍就是继承,绍继就是继承家业家风。『供承祭祀』,父母年老了,需要儿女供养,承欢膝下,祖宗需要祭祀,我们讲要有香火。可是我等现在出家了,『滥称释子』,释迦牟尼佛,我们跟他同姓。这是晋朝的时候道安大师开创的,我们出家了,不跟父亲姓了,跟释迦牟尼佛姓,我们都称释子,法王坐下的子孙。可是现在我们的德行能不能够给世间人做好榜样?『沙门』是指修行人,翻译成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才叫沙门。出家沙门,人天师表,我们能不能够担当得起这样的称号?滥就是没资格,没资格称为释子。『忝』是辱,忝辱,辱没佛门,自己没德行。

  『甘旨不供,祭埽不给』,对父母,我们生身父母没办法亲自来供养,出了家,没工作了。我以前是在大学里当教授,还能有工资,还赡养父亲母亲、爷爷奶奶,现在没这个能力了。自从我把教授工作辞掉,五年来没有私人财产,银行帐号早就关掉了,基本上一无所有,拿什么去供养父母?祭祀就更谈不上了,你出家是方外之人,祭祀祖先这个事咱们就不做了,咱们要帮助一切众生,平等的。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父母,不能只顾一家父母,不能只超度一家祖先,所有祖先我们都要超度。那我们有没有这样的德行?如果没有这样的修行,就是这里讲的『生不能养其口体』,父母在世,我们不能够养活,供养父母的口体,养父母之身我们做不到,出家了,不在父母身边;死又『不能导其神灵』,父母死后,我们也没有能力超拔父母,令他能够往生到善道,往生西方。这就是於世间则为大损害,这不孝,连在家一个普通人都比不上。普通人还能够孝敬父母,养父母之身,咱们出家了,没有修行,这连世间普通人都赶不上。『於出世又无实益』,自己拿不到往生把握,不能了生死出三界,你也帮助不了众生,没有实益。不要说众生,自己父母都帮助不了。世间、出世间『两途既失』,这两方面都没做好,那就是『重罪难逃』。所以,为什么古德有所谓「地狱门前僧道多」,现在我终於明白了,如果这一生我们道业没有成就,我们最起码往生西方没有把握、做不到,那下辈子就得下地狱。为什么?就是大不孝,就这大不孝的一个罪名足以让我们下地狱。所以出家这条路非常不好走,它是什么?不是上极乐世界成佛去,就得下地狱,没有中间的。

  我刚出家那天晚上,回到师父精舍,师父给我语重心长的说,出家这碗饭不好吃。因为,如果你是做乞丐你向人讨饭,人家布施给你,对你是一无所求,你还没欠别人多少;假如出了家,人家给你的供养,你看给你供养都跪著给你供养,对你毕恭毕敬,希望什么?希望来种福田。那我们是不是福田僧?假如我们自己不持戒,不真正修行,不能做福田。不能做福田,这好了,「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这披毛戴角还,都是在地狱业报受尽了以后才出来戴角还,所以这碗饭可不好吃。我听完师父讲完这一番话,心里砰砰跳,说师父,你怎么现在才跟我说?但是也是义无反顾了,为什么?确实知道背后就是地狱猛火,前面就是七宝莲池,反正咱们这一生就得豁出去了。你想想,这一生要不往生西方,反正你来世堕地狱也好,或者是未来堕地狱,反正总是要堕地狱。不要说出家人,在家人也逃不过,六道轮回里面肯定地狱是老家。所以我们只能是什么?一切都不能想了,就一条心、一个方向求生净土。不生净土,那只有下地狱,重罪难逃。所以底下说:

  如是思惟。唯有百劫千生。常行佛道。十方三世。普度众生。则不唯一生父母。生生父母。俱蒙拔济。不唯一人父母。人人父母尽可超升。是为发菩提心第二因缘也。】

  从眼前父母到生生世世父母,我们都要救度。唯有自己『常行佛道』,发大菩提心,认真修行,希望赶紧往生西方,乘愿再来,普度众生。这些众生都是我们生生世世的父母,我们不忍心让这些父母在六道里面受苦,所以自己要发起真诚的孝心,要努力修行。我在二十四岁那年曾经发过九条孝愿,第九愿(最后一条)就是为了父母,这一生要往西方,往生西方之后,才能够对生生世世一切父母供养教化,让这些生生世世父母同生西方,你才叫尽孝。这是发菩提心的第二个因缘。第三个:

  云何念师长恩。父母虽能生育我身。若无世间师长。则不知礼义。若无出世师长。则不解佛法。不知礼义。则同於异类。不解佛法。则何异俗人。】

  师长对我们的恩德跟父母没两样,父母『生育我身』,身命来自於父母,慧命来自於师长。世间的师长教我们礼义、知识,这已经是很大恩德;出世间的师长让我们学习佛法,这一生有可能了生脱死,这个恩德是无量无边。在世间的礼义很重要,如果『不知礼义』,就跟畜生、异类没什么差别,读书要知礼。佛法帮助我们离俗,脱离六道。特别是我们出家,现在是专学佛法,我们专依净空老法师,跟一位老师学,师父老人家帮助我们认识净土法门,这个恩德是无量无边!我们要报答,唯有这一生老实、听话、真干,才是报师长恩。下面说:

  今我等粗知礼义。略解佛法。袈裟被体。戒品沾身。此之重恩。从师长得。若求小果。仅能自利。今为大乘。普愿利人。则世出世间二种师长。俱蒙利益。是为发菩提心第三因缘也。】

  我们现在长大成人,有知识、有文化,懂一点礼义,也略解一点佛法,现在出家了,『袈裟被体』,刚刚受了戒,『戒品沾身』,这都形容我们只是形式上受了戒,实际上没有受。但是这一生闻佛法,得以出家、得以受戒,这些师长的恩德都是无量无边的。古德讲,这一生给你剃度的恩师,都是曾经是七世的父母才有这个缘,剃度师已经这么大恩德。那传法师,师父老人家是我们的传法师,传授我们的佛法,那个恩德更是无量无边的!这种重恩,从师长那里得到,那我们如果只『求小果』,只能自利,不能报恩。一定是发大乘心,『普愿利人』,这样对世间、出世间两种师长都能够报恩。这是发菩提心的第三个因缘。第四个:

  云何念施主恩。谓我等今者日用所资。并非己有。三时粥饭。四季衣裳。疾病所须。身口所费。此皆出自他力。将为我用。】

  我们现在出家,对这条体会特别深。出家了,不用干世间事,不用工作,四事供养都是施主捐出来的。我们吃饭,睡觉用房间(卧室),现在不能像佛当年在世的时候那样树下一宿,我们身体不行,只能是住一个小房间,有个床铺,我们的衣服都是施主供养,不是自己原来就有的。现在也没钱,也不能自己花钱买。吴会长刚才很慈悲,大家的供养让我都收下。我是不能收的,为什么?这是我给自己立下的规矩,师父老人家的家风,到哪里供养都归常住。我们接受四事供养已经是感恩戴德,自己不用工作,就白吃、白喝、白住,你还收供养,说不过去。况且我们现在也用不上钱,大家对我的照顾都非常好。我在香港跟师父住的是同一个地方,吃饭都是跟著师父吃,大家都供养得很好,衣服、鞋帽都不缺。『三时粥饭』,一天吃两顿饭,我平常也是晚上不吃。『四季衣裳』,还有疾病所需的药物,所谓衣、食、卧具、医药,这都是四事供养。『身口所费』,你所消耗的全部是出自於他力,给自己用。

  彼则竭力躬耕。尚难糊口。我则安坐受食。犹不称心。彼则纺织不已。犹自艰难。我则安服有余。宁知爱惜。彼则荜门蓬户。扰攘终身。我则广宇闲庭。优悠卒岁。】

  这是举几个例子来讲讲,如果我们不是真修行,怎么能对得起施主?施主他们这分供养也来之不易,他要去工作,古时候耕种,『竭力躬耕』,可能他还难以糊口。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他拿出一部分来供养僧宝,人家是虔诚,但是我们岂能够安受?『我则安坐受食』,天天吃得这么安逸,还觉得不称心的话,那怎么能对得起良心?所以,我们学佛必须以苦为师、以戒为师。在道场里修学的同修也是这样,你看我们这六和净宗学会,这么好的一个道场,装修得这么庄严,大家在这里念佛,安心办道,这是施主大家的供养,如果我们不好好的修,这也是对不起施主。

  这里又举出『纺织』,过去是织布、缝衣服,他们自己都『犹自艰难』,我们得到一件衣服,『安服』还『有余』。所以我讲起来都惭愧,本来我想这出家,我就三衣就好,衣服不能多。结果大家送得很多,我都不敢开包,只好堆在那个柜子里,想送人还不好送,因为在家人他不穿你的衣服。所以安服有余,你要爱惜,惜福报。这次我来这边跟大家分享佛法,才特别穿了一件新的衣服在里头,平常就是那两套,不敢换多,就怕以后披毛戴角都还不起。『彼则荜门蓬户』,荜就是荆条竹子编成的篱笆,篱笆门,蓬户是草房,就是那些施主可能他住的都很简陋。『扰攘终身』,一天到晚的忙碌,为了生活。『我则广宇闲庭』,好像像个修行人,闲云野鹤一样,在大的道场里头,在那里吟吟诗、喝喝茶,『优悠卒岁』,你想想怎么对得起施主?卒岁,卒就是打发时间,不是真修行。下面讲:

  以彼劳而供我逸。於心安乎。将他利而润己身。於理顺乎。自非悲智双运。福慧二严。檀信沾恩。众生受赐。则粒米寸丝。酬偿有分。恶报难逃。是为发菩提心第四因缘也。】

  这都是大师对我们的警策。施主劳苦,人家虔诚来供养,我们安逸,真的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也没有工作的压力,这心安吗?如果不认真修行,你拿什么回报施主?『将他利而润己身』,人家的这个利养,人舍不得用,吃的、穿的省下来来供养我们,滋润我们的身,我们如果安然受享,这於理於情说不过去。不顺理就不顺良心,天理、良心都不顺,你就想想,这能有好报吗?所以,要『悲智双运』,发慈悲心,救度众生,修智慧,『福慧二严』,修福修慧,要让福慧都圆满,成佛才能圆满,你才能够让『檀信沾恩』。檀信就是施主,人家的供养才真正种了福田,我们用自己的真正修行才能回报施主的恩德,让他们也得福报。最起码的我们要持好戒律,要放下师父常讲的十六个字,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出家人最起码要做到这样,才可能做世间人的福田。当然,如果你真正修行成就,有道行了,施主就得到更大的利益。

  我就听说有一位出家人病得很严重,结果有天眼的人看,是他的冤亲债主不肯放过他。为什么?因为这些冤亲债主本来是希望藉他的力能够修行成就,结果他没好好修,错过了修行的机缘。到最后这些冤亲债主恼了,本来想藉他的力藉不上,现在要惩罚他,所以他病得很凄凉。每个人都有冤亲债主,这些众生看到我们真修行,他们欢喜,他们护持,为什么?他们希望藉我们的力。像我跟我母亲也讲,我母亲也堕过一次胎,杀过一个孩子,这个堕胎的婴灵肯定是围绕著母亲。你要真正修行,他就沾光,他就檀信沾恩,『众生受赐』,你能赐福给他;你要不肯修行,那他就恼羞成怒,他反而来报复你。这道理都是一样。所以,『粒米寸丝,酬偿有分』,我们真得真修行,否则将来有得还。一粒米就大如须弥山,那我想,一寸丝就大过海洋,那酬偿就有得你偿,偿不完的。『恶报难逃』,怕堕恶道、怕受恶报,那就得发起菩提心真干。这就是第四种因缘。下面第五种:

  云何念众生恩。谓我与众生。从旷劫来。世世生生。互为父母。彼此有恩。今虽隔世昏迷。互不相识。以理推之。岂无报效。】

  这是实话,众生跟我们无量劫来,『旷劫』是无量劫来,跟我们生生世世都有关系,『互为父母』、儿女、夫妻、兄弟、眷属,彼此都有恩德。这一世虽然『隔世昏迷』,就是没有宿命通,不知道跟众生到底是什么关系,不能认得出来。可是你想想这个道理,这个不难明白,怎么能够不去发心报效众生的这些恩德,报父母、生生世世父母之恩?下面说:

  今之披毛带角。安知非昔为其子乎。今之蝡动蜎飞。安知不曾为我父乎。每见幼离父母。长而容貌都忘。何况宿世亲缘。今则张王难记。】

  看看眼前这些畜生,披毛的、戴角的,猫、狗是披毛的,牛戴角的,这些你怎么知道过去生中自己不是他的儿女?你要把它吃掉了,不就等於吃自己的慈亲吗?今之蜎飞蠕动,这小昆虫、小蚂蚁,你怎么就能肯定它不是你的父母?说不定它就是你的父母,某一生某一世的父母。『每见幼离父母』,我们常常见到孤儿,父母跟他从小就失散,后来遇到了,也可能认不出来了。『长而容貌都忘』,长大了,父母的容貌都不记得了,何况宿世的亲缘,前生那更加不记得了。『今则张王难记』,过去生中我们是姓张的还是姓王的,肯定记不起来,你是谁家的儿女你都不知道。

  彼其号呼於地狱之下。宛转於饿鬼之中。苦痛谁知。饥虚安诉。我虽不见不闻。彼必求拯求济。非经不能陈此事。非佛不能道此言。彼邪见人。何足以知此。】

  这是讲我们过去生中生生世世的父母,很多可能都在地狱里面、恶道里面受苦,在地狱里面『号呼』,我们听不听得到?在饿鬼之中受这些饥饿的果报,饿鬼肚子很大很大,脖子像针那么细,所以吃东西下不去,刚把食品放到嘴里就被烧成火炭,甚至百千劫连饮食、粥水那个名号都听不到,更别说享用,这苦痛谁知道?『饥虚』,饥寒交迫这些众生,他们的苦向谁去倾诉?我们现在真的是麻木,生生世世父母,都不知道他们现在受什么苦,『不见不闻』。『彼』,彼是他们,却『求拯求济』,他们在地狱里面,他们在饿鬼道,知道跟我们的关系,所以他们在哀求我们救济他们,超拔他们出离苦海,可是我们自己却麻木不仁。

  很多同修有这样的经验,有时候梦到一些自己不认识的人,或者是很小的时候知道他已经遇难了的人,这些人出现在他梦中,有的很痛苦,甚至父母过世了,他回来报梦,这些都是来求我们救拔。怎么去救拔他们?必须自己真修行,就像《地藏经》里面婆罗门女一样。婆罗门女是怎么把她母亲从地狱超拔到天上去的?你看她做两椿事。第一椿,变卖家产,广求香华及诸供具供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寺(如来塔寺是佛陀教育的机构),这是护持佛陀教育,这是财供养。然后感得世尊给她示现,叫她回家念佛。於是她回家端坐,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名号。当时是地藏王菩萨前身,那时阿弥陀佛还没出现,当时的佛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她就念这个佛号,念得一心不乱。念多久?一天一夜,她就有能力把她的母亲以及跟她母亲在一起的眷属,在地狱当中的眷属,全部都超拔到忉利天。所以自己要真正修行。

  修行不外乎就是放下、念佛。她把所有家产都布施出去,这是表什么?表放下,身心世界一切放下;然后念佛,成就了。然后,她知道这个事情之后,又更发起广大菩提心,这就是地藏菩萨的大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就是广大菩提心。为什么?因为地藏菩萨知道这些地狱里面的众生全是自己父母,所以有一个众生不能离苦得乐,我这个愿就不能息、不能停。这椿事情,『非经不能陈此事』,只有佛经它这个事情才能陈述清楚,世间的善书都没办法把这个事说得明白。『非佛不能道此言』,只有佛才能把这个话给我们讲明白。那些邪见之人怎么知道这种道理?所以他这菩提心是没办法发出来的。

  是故菩萨观於蝼蚁。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常思利益。念报其恩。是为发菩提心第五因缘也。】

  菩萨看到地上的蚂蚁、小虫,都知道那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所以要常常想著利益他们,要报他们的恩,对一切众生都礼敬、都爱护,这才是发起菩提心第五个因缘。我现在反省,过去对这些蝼蚁都不够尊重,学了佛不能杀生,看见蚂蚁爬到身上,心里就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呼」就把它吹下去了,完全没把它当人看,它就不是人,就没把它当人看。你想想,如果你爬到一个巨人的手上,那巨人一口气把你吹到地上,你什么感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后来才明白,礼敬诸佛,人家就是过去佛、未来诸佛,你怎么能这样粗鲁的对待别人?所以以后就改了,蚂蚁爬到手上,给它念三皈依,给它念阿弥陀佛,把它放到地上,让它自己爬下去,这才是对它礼敬,学菩萨。下面我们看第六条:

  云何念生死苦。谓我与众生从旷劫来。常在生死。未得解脱。人间天上。此界他方。出没万端。升沉片刻。俄焉而天。俄焉而人。俄焉而地狱。畜生。饿鬼。黑门朝出而暮还。铁窟暂离而又入。登刀山也。则举体无完肤。攀剑树也。则方寸皆割裂。热铁不除饥。吞之则肝肠尽烂。洋铜难疗渴。饮之则骨肉都糜。利锯解之。则断而复续。巧风吹之。则死已还生。猛火城中。忍听叫嗥之惨。煎熬盘里。但闻苦痛之声。冰冻始凝。则状似青莲蕊结。血肉既裂。则身如红藕华开。】

  我们看到这里,这是讲到生死轮回的苦痛。『我与众生』,每个人都一样,『从旷劫来』,无量劫来常在生死轮回,没有得到解脱过。这轮回六道,『人间天上』固然是好的,『此界他方』都有出没。因为一个世界都有成住坏空,地球现在是四十六亿年,是中年,再过个五十亿年左右,地球也就消毁了,我们也就不能住地球了,换别的星球。整个娑婆世界叫三千大千世界,都有毁坏的一日,毁坏的一日,我们就得换其他的世界。所以此界他方,无量劫来,我们都曾经出没过,投生过。『升沉片刻』,我们看这个人间天上的往来就是片刻之间,与无量劫这么长时间相比。即使天上最高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八万大劫又怎么样?相比无量劫,也就是片刻,更不要说人身了。所以『俄焉而天』,俄焉是忽然,就很暂短的时间,一会儿上了天,一会儿变成人,人天的时间是最少的,『俄焉而地狱、畜生、饿鬼』,这三恶道的时间是最长的。

  底下是特别讲出地狱道,因为地狱时间是最长的,那是我们的老家,现在看看老家是什么样。『黑门朝出而暮还』,黑门是地狱门,地狱的时间很长,出来时间很短。过去师父讲有一个地狱,不知是什么地狱,它是地狱一天相当於人间二千七百年。这二千七百年,人间是很长,中国上下五千年,这是堪称世界历史之最了,在那个地狱也就不到两天,你看是不是朝出而暮还?地藏王菩萨好辛苦把我们度出地狱,没一会儿又回来了。『铁窟暂离而又入』,铁窟也是比喻地狱,那个火海、油锅,刚把你送出地狱,地藏菩萨把你救出来,地狱这火还没熄,又回来了。这是什么?出去人间就造恶业,造了恶业马上又得到地狱受报。在地狱可不是好玩的,你看『登刀山也』,刀山是什么?『举体无完肤』,上了刀山,身体寸寸被割裂。『攀剑树』,《诸经佛说地狱集要》里面就讲了很多地狱的情形,地狱的众生业力缘故,譬如说他看到山上有美女在招唤他,他使劲攀,攀的是剑树,一使劲那个剑就在身上磨,当然就割得体无完肤。『方寸』,比喻一方寸,那很小,『皆割裂』,业力使然。『热铁』,这是铁丸地狱,这个地狱里面罗刹让这些地狱众生吃热铁丸。饿了,饿了吃什么?吃烧得通红的铁丸子,一吞下去,『肝肠尽烂』,全都烧火烧烂了。洋铜地狱里头,洋铜是铜烧了变成铜汁,众生很渴,渴了喝洋铜汁,『饮之则骨肉都糜』。你想想,他铜汁喝进去,那骨肉肯定全部都烧尽了。

  『利锯解之』,这是另外一种地狱,专门是分解身体,身体断了又相续。『巧风吹之,则死已还生』,地狱里面这种巧风是什么?就是我们受刑死过去了,死了没那么便宜,这阴风一吹,他又活过来,活过来继续再受罪报。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死死生生,一夜之间万死万生,就没让你停。『猛火城中』,就是猛火地狱,在里面烧,烧烤,你就听到里头的叫嗥惨烈。『煎熬盘里』,这铁床烧通红的,烧热地狱。就像我们世间人不学佛的,把那个鱼活生生的,这以前我看到我父亲都干过这事,买的活鱼,还活著的,就「嚓」在油锅里煎。那你想想,我们到了地狱就是这个样子,就是铁锅里,平底锅,一下去,那个苦痛之声你就可想而知。所以我们现在这样对待众生,将来都受同样的报应。『冰冻始凝』,这是讲八寒地狱。『状似青莲蕊结』,这是全身被冻得青一块、紫一块,还不止,这皮肉都绽开了。『血肉既裂』,绽开之后,血在里头,裂开之后,因为冻,就冻得红红的,像红藕莲花里头的蕊。这底下说:

  一夜死生。地下每经万遍。一朝苦痛。人间已过百年。频烦狱卒疲劳。谁信阎翁教诫。受时知苦。虽悔恨以何追。脱已还忘。其作业也如故。】

  所以地狱众生在里头死死生生。《俱舍论》上讲,在等活地狱,一昼夜相当於四天王天的寿命。四天王天一天等於人间五十年,你按一年三百六十天算,他寿命五百岁,那就是九百万年,等活地狱一天等於人间九百万年。所以你就想想,那里头你是死死生生多少回。『一朝苦痛』,地狱里这个苦痛,人间已经过了百年,瞬间就是过百年,一昼夜是九百万年。结果地狱业受满了出去,这人间过百年,也就是弹指间,在地狱里又回来了,所以『频烦狱卒疲劳』,劳累人家地狱的狱卒,刚放出去,又抓回来。『谁信阎翁』,阎翁是阎罗王,他教诫众人不要再造恶了,我们这地狱都满了,别再进来了。众生就不听,还拼命造,受的时候才知道苦,那时候悔恨已经来不及了。业受满了,结果脱离地狱又忘了。咱们就是干这些事的,不是别人,就是我们自己,作业还如故。底下举几个例子:

  鞭驴出血。谁知吾母之悲。牵豕就屠。焉识乃翁之痛。食其子而不知。文王尚尔。噉其亲而未识。凡类皆然。当年恩爱。今作冤家。昔日寇仇。今成骨肉。昔为母而今为妇。旧是翁而新作夫。宿命知之。则可羞可耻。天眼视之。则可笑可怜。】

  这里大师讲了好几个故事,也不能太详细说,略略提一提。『鞭驴出血』,是讲在南京金耕县有一个养驴的人家,这个妇人生了一个儿子,刚满三岁,母亲就去世了。孩子长大之后,那头驴,养的驴,天天鞭打它让它干活。结果有一天,这儿子让这个驴背著粮食回家,这驴在家里已经十六年,老了,行走就很缓慢,这儿子很不高兴,使劲的鞭打它,鞭得皮开肉绽,出血了,驴就看著这个儿子哭泣不已。结果晚上就来托梦,告诉这个儿子说,我就是你母亲,你为什么这样来鞭打我?我就是因为生前欠了你父亲四两银子,所以这一生要变成驴来还债,你就别打我了。第二天,这儿子从梦中惊醒,才知道原来这驴就是自己亲生母亲。所以『谁知吾母之悲』,谁知道?

  『牵豕就屠』,豕是猪,这也是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屠夫,养了一头大猪,这猪很肥。到了宰杀的时候,他就牵去屠宰场宰杀,怎么牵牵不动,那猪很大,很有力量,於是他叫了好几个工人一起来牵,牵不动。结果文殊菩萨为了度他,就示现一个普通人来跟这个屠夫讲,说你这么多的人,花这么多钱都牵动不了这一头猪,让我来试试,我保证让这个猪能够动。屠夫说好,你试试看。结果他一试就灵,这屠夫看了这一幕,立刻放下屠刀,痛哭流涕,从此不再杀猪了。原来是什么?文殊菩萨变的这个普通人,他根本没去牵这个猪,他只是叫这个屠夫父亲的名字,叫它某某某,你过来、你过来,那个猪就过来了。这屠夫才知道,原来这猪不是别人,就是自己的父亲,所以放下屠刀。

  『食其子而不知』,这是讲文王,周文王,孔子最佩服的大圣人。有一天,他还是西伯侯的时候,因为他很有德行、很有威望,深得民心。当时天子是商纣王,商纣王就把文王(就是当时西伯侯)抓来,把他囚禁起来。有个臣子就向纣王建议说,文王看他是不是圣人,如果是圣人你就不能留他,将来他会得天下;如果他不是圣人,你就可以放了他。怎么来检验是圣人?你把他的儿子抓来杀了,把他的肉煮成汤,肉汤,给文王吃,看他能不能吃出是自己儿子的肉?结果纣王听到这个建议不错,纣王很残暴,真的把文王的儿子伯邑考抓来杀了,把他的肉煮给文王吃。结果文王还吃得津津有味,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已经成为肉羹。这是什么?世间的圣人他也没有办法了解三世因果,他没有这种能力看到。那我们怎么知道,我们吃的这个盘中肉不是自己过去生中的儿女?

  『噉其亲而未识,凡类皆然』,都是讲这类的,吃了自己的父母儿女,可能不知道。这是讲到唐朝有个韦庆植这个人,他的女儿长得非常貌美,结果不幸就芳龄早逝,堕入了畜生道,成为了羊,还是来到他家里。韦庆植有一天宴请宾客,命厨房宰一头羊给大家一起吃,就选中了一条青毛羊。结果在宴客的前一天晚上,这头青毛羊托梦给韦庆植的夫人,说我就是你们的女儿,现在投生为羊,请您救救我,不要杀我。这母亲梦到这个非常逼真的梦,於是第二天就去厨房,果然看到一条青毛羊,於是就吩咐厨师不能杀这羊。结果韦庆植大宴宾客,发现这个羊肉怎么迟迟端不上来?就去厨房去看,发现厨子他不肯杀,说夫人吩咐的。韦庆植就来火了,我大宴宾客,怎么说不能杀羊?来,把它牵到我们那个酒席里,当众杀。结果把这羊牵到这酒席当中,当众杀。这些宾客看了当时都面面相觑,因为他们后来就说,他们看到的不是一头羊,是一个穿著青色衣服的妙龄少女,被吊在那儿宰杀,怎么能宰少女?把这话说给韦庆植听,这韦庆植就吓了一跳,结果这时候她夫人赶来,痛哭流涕,来晚了,已经把自己的女儿给杀掉了。

  这里讲的『当年恩爱,今作冤家。昔日寇仇,今成骨肉』,也是讲一个故事。说有个富人家夫妇两个人生了一个儿子,不久这丈夫去世了,这儿子就很聪明伶俐,母亲非常疼爱,后来母亲也去世了。这儿子长大了,娶了一个有钱人家的女儿,结果又生了一个儿子。这个有钱人的女儿是谁?后来才知道。因为后来这一家,就是这个儿子娶了自己的妻子,又生了一个儿子,然后有一天晚上,夫妇两人就杀了一只鸡,在家里吃鸡肉。正吃得津津有味的时候,有个僧人进来,忽然进来了,那都是菩萨示现的,跟他讲,说你怎么可以杀害你的父亲,奸淫你的母亲,还养一个冤家在家里?这夫妇两人听了不知道什么意思,就来火了:「你这僧人哪来的,怎么突然闯进我们家门,还跟我们讲这个话?」那僧人说:「你要不信,我把天眼借给你,你来看看。」就用神通,把天眼借给他看,他真看到了。原来这盘中的鸡,鸡肉,正是他自己的父亲,他的父亲早死了;他娶的这个妻子,实际上是他母亲又投胎来的,比他小,是他的母亲,现在做了他的妻子;他生的这个儿子,就是前世一个冤家,他来报仇来的。这就是这里讲的,「当年恩爱,今作怨家」,父亲成为了盘中餐;「昔日寇仇,今成骨肉」,冤家成为儿子。『昔为母而今为妇,旧是翁而新作夫。宿命知之』,你要有宿命通,『可羞可耻』,用天眼来看,『可笑可怜』。所以天人都能看到,人间就是搞这些因果报应,这真可笑、真可怜,我们还不自知。

  粪秽丛中。十月包藏难过。脓血道里。一时倒下可怜。少也何知。东西莫辨。长而有识。贪欲便生。须臾而老病相寻。迅速而无常又至。风火交煎。神识於中溃乱。精血既竭。皮肉自外干枯。无一毛而不被针钻。有一窍而皆从刀割。龟之将烹。其脱壳也犹易。神之欲谢。其去体也倍难。】

  这一段是讲人生老病死苦,这个意思都很明了,我就不用太详细说了。这是怀胎里头胎狱之苦;一朝分娩,出生不净,从母亲阴道里出来,受夹山地狱之苦,『一时倒下可怜』,从出生开始就是苦的开始。从小不知道不懂事,东西不辨,长大了又生起了各种欲望,结果结婚生子,生老病死,无穷无尽。特别是死的时候,『风火交煎』,四大分离,这肉体开始坏烂,神识在里头慢慢出离,那时候非常痛苦。这精血已经干竭了,皮肉因为要死,临终的时候从外面干枯,本来是很滋润的身体,现在已经变得骨瘦如柴,非常憔悴,而且每个毛孔都像针钻一样、刺一样痛,七窍分离的时候好像刀割一样。这里是比喻,生龟脱壳,生龟脱壳是很苦,但还算比较容易;神识要离开身体,那时候痛苦就加倍。

  心无常主。类商贾而处处奔驰。身无定形。似房屋而频频迁徙。大千尘点。难穷往返之身。四海波涛。孰计别离之泪。峨峨积骨。过彼崇山。莽莽横尸。多於大地。向使不闻佛语。此事谁见谁闻。未睹佛经。此理焉知焉觉。】

  这是比喻人死了以后神识不能自主,到处随著业力受身,就像商人没办法自己做主宰,到处去做生意,没有一定的处所,没有休息。身也没有『定形』,在六道里面舍身受身,一会儿作人,一会儿做动物,一会儿做饿鬼,一会儿到地狱,所以就像搬迁一样,我们的肉体就像我们的房屋,神识住在里头,住一段时间又搬迁了。『大千尘点』,就是无量劫来,像大千世界微尘这么多数量的身,『难穷往返之身』,我们舍身受身轮回当中,身体数量比那大千世界尘点数还要多;『四海波涛』也计不了『别离之泪』,这都是讲到我们生生死死那种苦痛。我们的『积骨』,每一生每一世,如果把这骨头堆在一起比高山还要高。这是释迦牟尼佛他说的,说自己过去生中做白狗的那个骨头,把它堆起来,那都比须弥山还高。就做白狗,就做狗,还就是一种狗白狗,这个数量,那个骨头堆起来比须弥山还高,那个尸体真是多於大地了。这些道理如果不是佛跟我们讲,我们怎么可能知道?如果不看佛经,我们怎么可能明白这些道理?

  其或依前贪恋。仍旧痴迷。只恐万劫千生。一错百错。人身难得而易失。良时易往而难追。道路冥冥。别离长久。三途恶报。还自受之。痛不可言。谁当相代。兴言及此。能不寒心。是故宜应断生死流。出爱欲海。自他兼济。彼岸同登。旷劫殊勋。在此一举。是为发菩提心第六因缘也。】

  这是讲,如果我们还要像以前那样贪恋这世间,不能够放下身心世界求往生、求出离,还仍旧痴迷不悟,恐怕万劫千生要轮回,今天这一错就是百错,就是永无出离之日。所以『人身难得而易失』,这个时光、时机『易往而难追』。像彭际清居士讲,我们现在得到净土法门,是「无量劫来希有难逢之一日」,今天遇到了,千万不能把机会错过。『道路冥冥』,冥冥是没有光明。眷属之间最难放下是亲情,可是不放下,将来要别离,一别离就是永别。所以唯有求生西方,你才能将来跟眷属永远在一起,你才能够帮助他们。否则『三途恶报』还得自己去受,这痛不可言,谁都代不了。所以『兴言及此』,就是说到这里,『能不寒心』吗?还不放下吗?

  所以,『是故宜应断生死流』,宜是应该,要从现在起断生死流,『出爱欲海』,要放下一切情执,放下身心世界,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自他兼济』,既是自度,也能度他,跟你有缘的人,你都可以帮助他们同生西方,『彼岸同登』。一往生,乘愿再来,你就不是凡人,就作阿惟越致菩萨,那是普度众生。『旷劫殊勋』,旷劫是无量劫,到这一生就有可能建立伟大的功勋。殊是特别的,勋是功勋,什么功勋?成佛的功勋。『在此一举』,就在今天,我们要发起大菩提心,要了生死、要出三界、要成佛道。这是发菩提心第六个因缘。下面的「尊重己灵」这是第七,第八是「忏悔业障」,第九是「求生净土」,最重要的就是求生净土。说来说去,什么是发菩提心?你即使听不明白也没关系,你只要一心一意求生净土,你已经发菩提心了。这是蕅益大师说的,这段也是非常重要。第十是「令正法久住」,想要护持正法,必须自己要有真修行,你真发菩提心,真作菩萨了,你才可令正法久住。这是总共十种因缘。

  最后这个部分是流通分,主要是大师劝勉我们。我们知道了菩提心的八种差别相,知道了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今天有这样一个胜缘,我们就应当发起菩提心。发了以后最重要的是不能退,所以这个文中讲到,唯愿大众,怜我苦志,这是第六页第四行,我们读一读:

  唯愿大众。愍我愚诚。怜我苦志。同立此愿。同发是心。】

  这是劝勉我们要发这个心。

  未发者今发。已发者增长。已增长者今令相续。】

  所以,如果我们还没发菩提心,对照这个经文才知道到底有没有发,要是没发,现在要发;如果已经发了,要增长,念念不退;增长者,你今天听了「劝发菩提心文」,你更增长你的菩提心,要念念相续。怎么相续?最好的方法就是念一句阿弥陀佛,每一句阿弥陀佛里头含摄圆满菩提心,「声声唤醒自己,念念不离本尊」,你这句佛号就是保任菩提心。这一生我们念念求生净土,对这个世间一切都放下,那么就恭喜你,你这一生一定作佛去。这是最后,我们把最后一段倒数第四行那里念一念,这也是我们这次这一会,也算是我藉省庵大师的话来寄语给大家的:

  大众诚能不弃我语。】

  大家如果真能够不丢弃我这一番苦心的言语。

  则菩提眷属。从此联姻。莲社宗盟。自今缔好。】

  我们在此地结莲社念佛,效法省庵大师,效法慧远大师,结社念佛,我们都是菩提眷属,将来同生西方。

  所愿同生净土。同见弥陀。同化众生。同成正觉。则安知未来三十二相。百福庄严。】

  这是成佛以后的相好。我们成佛道的时候,怎么知道那个因不正是从今日始?

  不从今日发心立愿而始也。】

  所以未来我们成佛道,回思今日今时,我们在六和净宗学会一起来学习「劝发菩提心文」,在今天就是种未来成佛的因。

  愿与大众共勉之。】

  我们大家一起共勉,不要辜负省庵大师这篇文的苦心,不要辜负我们师父老人家多年的教诲,更重要的,也不要辜负自己的灵性,这一生决定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有讲得不妥之处,请诸位法师、会长及各位同修大德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阿弥陀佛。 

资料恭摘:劝发菩提心文  定弘法师主讲  (第二集)  2011/12/11  台湾高雄六和净宗学会  档名:57-074-0002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定弘法师       菩提心)(五明学佛网:定弘法师       菩提心)  

 净界法师: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净界法师:发菩提心建立正知见,就是要依止大乘经典 

 照光法师:佛教基础学之闻思次第、出离心、菩提心、禅修篇 

 蔡惠明居士:《无量寿经》的宗要是发菩提心 

 陈兵教授:如何发真实菩提心?其成就的标准的是什么? 

 张秉全居士:悲智双运,即菩提心 

 张秉全居士: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梦参法师:生病的时候,如何发菩提心? 

 梦参法师:出离心--菩提心的第一步 

 如瑞法师:修行要发菩提心 

 隋唐居士名家文集:劝发菩提心文(唐相国 裴休) 

 体方法师:发菩提心即至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