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知识

 修行之根本—儒家的纲常伦理,四维八德


   日期:2014/8/6 10:4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修行之根本——儒家的纲常伦理,四维八德:

三纲:

1、君为臣纲:居上位者,以身作则,指导关怀下位之人,若有错误过失,则虚心接受部下劝解,即君仁臣忠。

2、父为子纲:长辈作好模范,使晚辈可以效法,自然知孝敬,明礼仪,若有差错过失,也要接受晚辈劝解,方能受下辈之人,加倍孝敬,即父慈子孝。

3、夫为妻纲:丈夫要以身作则,作好道德模范,使妻子可以效法,妻子自然能孝敬公婆,和睦妯娌。妻子一定要随从丈夫,有事商议,能使夫妻和合。丈夫若有差错过失之时,也要能欢喜接受妻子劝解。即夫义妇听。

五常:

仁:仁者人也,亲亲(敬爱双亲)为大,存心良善,即是人要讲天理良心,慈悲为怀,坏事不可干。

义:宜也,指人舍弃私欲,作事正当而合宜,谓之义也。知恩报恩,做人问心无愧,上无愧于天,下不怍于人,合理则行,非理则退,合道则进,非道则隐。

礼:不染邪气,有恭敬心之意。恭顺长辈,远离一切YIN乱背德之行为。

智:知也,正知正见,不蒙蔽其心。有过必改,有善必行,见义勇为。

信:诚实待人,做事讲信用。人若欺心,便是欺天,无信也。

五伦:

君臣有义:居上位者待众以礼,下位者待上以忠,君仁臣忠,自然君臣有义也。

父子有亲:父教化子弟要仁慈,子侍奉父母要孝顺,父慈子孝,自然父子有亲也。

夫妇有别:夫待妻尽其责任,妻事夫君尽温和,夫爱护贤妻,妻敬爱夫君,相敬如宾,各尽人伦之道,家有大小事情夫妻商议而行,自然乾坤合德,白头偕老。

长幼有序:敬老尊贤,年长者,须尽其责务,以教爱幼辈,年幼者,安其身份,以恭敬长辈,若能长幼各守其份,而不乱伦,则一团和气,自然长幼有序也。

朋友有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若有过错,劝而改之,若有善事助而成之,不论贫富,一视同仁,以道德来往,自然朋友有信也。

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又称为十义,意指为人所必须履行的十项义务。

五伦之道是人伦之根本,也是做人之基础,人遵五伦,天降吉祥也。

四维:礼、义、廉、耻。

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孝:孝敬父母,人伦之道以孝为首,不孝者后来必遭受天谴。世人并非不知孝顺之道,有的明知而故犯,人为万物之灵,鸟兽亦知孝义,如羔羊跪饮母乳,乌鸦知反哺之义,人更应该尽孝道! 不孝父母之人,虽有行善之功,亦不能赎其不孝父母之罪。

悌:乃兄友爱弟,而弟恭敬兄也。兄弟原来同气连枝,共乳成人,兄宽弟忍不失手足之情,言语温和,不争家产,自然家兴族盛也。

忠:真心诚意做事合法合理,竭尽心力至公无私,所报无谎,所言无虚,光明磊落,不作亏心事,可以对天地对神祗,对国家对社会,对父母兄弟妻子,对自己良心无亏者就是忠也。

信:信者诚实也,信乃人道之准绳至宝,人之事业成败皆以信字为基础,若与人相约之事,买卖或工作只顾自己利益而失约,或讲话虚而不实者,皆失信也。所以言顾行,行顾言,心口和一,自然建立良好信誉。

礼:礼者天理之节序,人事之仪则也。礼能表现人之身分及人格,态度谦虚仪容端庄,行为有规律,对尊长有礼貌,待下辈慈和博爱,你若以礼待人,他人必定以礼答之。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绝不做败坏风俗的事,倘若人人不守礼,秩序即乱,所以修道必注重礼节,自重自爱、敬人爱人,如此方不亏礼之道也。

义:义就是做事能合正道,尽义务的意思。为人不可做不正之事。虽天下财物为人人所喜爱,但需要用正义而取,若用不义横财逆取,损人利己,最后必定受祸失败,所以正义君子,不但不贪不义之财,而且疏财仗义,布施贫穷,救济诸善。

廉:廉就是清清白白,端端正正的意思,无私欲无邪念,不做亏心等恶事也。待人接物诚诚实实,办公做事有始有终,临财不苟,遇色不迷,心清而寡欲,内心清廉,家虽贫亦不愿贪求分外之利,安分守己,奉公守法为之廉也。

耻:耻者为人之本性,本性纯善而无恶,所谓人之良心。“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有了羞恶之心才能知耻,知耻之人做事光明正大,不知耻者心身不端正。

孝悌也者,为人之本,道德之源,必须遵行,修道者不可不勉矣。人道不修与禽兽何异。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儒家       伦理)(五明学佛网:儒家       伦理)  

 赖永海教授:近现代“人生佛教”与儒家的“人本”哲学 

 徐文明教授:佛教与当代社会道德伦理的相互撞击 

 徐文明教授:以生命伦理作为生态文明的指导思想——徐文明 

 方立天教授:中国佛教与伦理建设 

 方立天教授:佛教伦理中国化的方式与特色 

 方立天教授:佛教伦理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三个向度 

 洪修平教授:中国佛学的伦理精神 

 杨曾文教授:大乘佛教伦理与现代社会 

 杨曾文教授: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佛教的伦理思 

 董群教授:佛教伦理的慈悲精神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 

 董群教授:简论中国佛教伦理对国民伦理精神的积极意义 

 董群教授:论佛教伦理的基本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