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禅门公案:一段发人深思的公案“谁缚汝”


   日期:2014/6/8 10:1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人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纠缠,来自身体内的、身体外的;看得见的、看不见的;生活的、工作的、学习的、家庭的、团体的、信仰的等等。就算是被人看成一帆风顺的人也会被很多的纠缠所包围,不得解脱。比如爱情、人际关系、宗教信仰等等,岂不见闲来无事的人还“怨清风”!最没事最没事的人也会有老、病、死的纠缠。所以我们就像是作茧自缚的蚕一样,被这些纠缠所困,不得解脱。

四祖道信大医禅师在12岁的时候就感受到了人生的各种纠缠,从而向三祖僧璨求解脱,演出一段惊天动地的“谁缚汝”公案:

四祖道信见到三祖僧璨时候说道:“愿和尚慈悲,教授解脱的法门。”三祖僧璨说道:“什么绑缚了你?”四祖道信回答:“没有人绑缚我。”三祖僧璨说道:“那么何必更求解脱呢?”四祖道信于是有省。

四祖道信得到解脱后,一生不断努力,六十年肋不至席,不但自己演绎了解脱的榜样,还帮助我们后人找到解脱的方法。为禅宗这一脉的延续,也是佛教的延续,解粘去缚,使我们今天闻到佛法,并因此而解脱。

没有人绑住我们,为什么我们还会感受这么多的纠缠呢?这是我们的心在作怪,我们的心在作茧自缚。我们知道要陷入一场纠缠中,必然是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自己,另一个是他方。蚕就是自己,茧就是他方,那么他方的茧是怎么来的呢,就是自己一口一口吐出来的丝堆积起来的。如果我们放弃挣扎,不再从口里面吐丝作茧会怎么样呢?一定会死,但是作了茧后也是会死的啊!有生必然会有死,这是因果规律,不管如来出不出世,法尔如是。那么我们何必要多此一举作完茧再死呢?不如随顺自然规律,不与生死对抗,不参与作茧的纠缠,也就是不与纠缠相应,那么我们就不会被茧所缚,生活一定会是另一个样子。

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掌握了纠缠的主动权,我们不与一切纠缠的对象相应,一切随顺因果的规律发展。那么我们就不会陷入纠缠,就会得到解脱。这就是善护念,善护自心,使自己不要陷入纠缠。即使是因为以前的事情,现在纠缠到头上了,也可以用善法去解决,用自己的定力不与纠缠相应。那么这个纠缠完了,也不会发生新的纠缠,从而很快脱出纠缠的圈子。这样最起码会使自己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深入之后甚至能解脱生死。

脱离纠缠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理他,不与他相应。比如有个淘气的小孩,你以前和他有隔阂,现在他来纠缠你。你一直不理他,他所有的纠缠方式你一概不理,不与他相应,那么他纠缠的手段有限,他用尽纠缠的手段后也会黔驴技穷,无法与你继续纠缠。再比如医生治疗一种没有见过的病,他一定是先用某种药或者叫治疗手段,然后看看治疗结果。如果你所显示的是安然不动,不理它、不与它相应,那么医生的治疗手段是会有尽的,它也会对你束手无策。这种方法,祖师有句名言:“它有千般伎俩,我有一法不理!”

比如前几天有一个病人问我,如何脱离病痛的纠缠?我说不要和病痛相应!因为病有业障病和四大不调病两种,不管是哪一种都不要和它相应。不要老想着自己病了,因为总是想着生病那么就是和病相应。就算是被蚊虫咬了,也不要去挠它,我们都知道越挠会越痒,这就是与病相应,不挠它就不与它相应,那么痛痒还能快点消失,何况错综复杂的业障大病。所以不与病痛相应,这是最理想的治疗方式,当然这也要包括医院的治疗,因为医院的治疗,是用善法解脱过去的纠缠,不与病相应,是断绝新的疾病纠缠。这样双管齐下就能很快得到解脱。

自己曾经见过这么一个人,实际上你们注意一下自己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他总是怀疑自己生病了,不断地跑医院检查,然后医院也实在是查不出所以然,然后找更好的医院,找更好的设备,结果一直也没有查出所以然。这样一直查了四年,有一天查出结果了,他得了轻微的尿毒症。当他知道自己得了这样可怕的病后,却又不再跑医院了,练起气功。认为练气功能治好尿毒症,这样几个月病情恶化,医生建议进行透淅,但他还是在练气功,不去治疗。结果从检查出尿毒症到死亡,只过了半年的时间。这个教训实在骇人听闻,但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事情。

其他的爱情纠缠、法律纠缠等等也是一样。我们要用善法去面对现实的纠缠问题,然后再不与这个纠缠去相应,这样就能很快地摆脱以前的纠缠,而且不再陷入新的纠缠。很多人会说,这样说说容易,做起来可是难于上青天。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有一定的修为,要有一定的定力,至少要有临事不乱的心态。那么这种心态从什么地方来,怎么来?佛教里面教给我们很多很多的方法。比如念佛、念观世音菩萨、打坐、持咒等等。

为什么念佛、念观世音菩萨、打坐、持咒等等手段能很好地对付纠缠呢?因为佛有实、德、能的作用。佛的加持力量真实不虚,佛的功德真实不虚,修行佛法能够得到解脱真实不虚等等等等。通俗一点讲,我们的心只有一个,当你百分之百的心在修行(念佛等)的时候,你就没有心力去想别的事情,也一样没有心力去和纠缠相应,这样无形中你就跳出了这个纠缠的圈子。更何况佛的其他功德,从这方面也能知道佛的功德之高贵。

现在自己身边就有好几位病人,我都是教他们用这种方法对付疾病。有的因为这种方法病情减轻;有的因为这种方法病情减轻出院了,在家里治疗。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建立了信佛的实、德、能的信心,没有了恐惧的心理。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你不再陷入新的纠缠,那么旧的纠缠会因为你已经用善法去面对了,而且也接受了以前的果报,而这些纠缠是有尽的,果报受完了,没有新的纠缠也就不会继续受报。

我们修行道路上,也一样会有各种各样的纠缠,自己也同样亲身感受到各种各样的纠缠。通过自己的实践,无论是什么样的纠缠,用同样的方法,都能够得到解脱--不与它相应,不理它,它有千般伎俩,我都用一法--不理!这样我们就能最快地脱离纠缠,得到解脱。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禅门       公案)(五明学佛网:禅门       公案)  

 徐文明教授:玄高从学佛陀跋陀罗的一桩公案 

 宋智明居士:禅门十邪论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八、禅的公案与悟境 禅机新说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八、禅的公案与悟境 公案联羽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六、禅的关隘与透脱 禅门三关浅说 

 宋智明居士:禅悟的直指 禅宗公案印证点评 

 龚隽教授:禅学的生命智慧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 7.游 

 龚隽教授:禅学的生命智慧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 6.平 

 龚隽教授:禅学的生命智慧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 5.禅 

 龚隽教授:禅学的生命智慧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 4.坐 

 龚隽教授:禅学的生命智慧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 3.习 

 龚隽教授:禅学的生命智慧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 2.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