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洛桑陀美仁波切:一定要恭敬三宝


   日期:2014/6/1 18:3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进入佛门来,信佛、学佛,首先要恭敬三宝!三宝是福田,我们想得到各种福报,智慧,都是在三宝这块福田里生长出来的,三宝这块福田,种什么得什么。什么是福慧资粮的种子?虔诚的恭敬心。

   什么是损害自己功德的种子?贡高的傲慢心。经论中说我们对三宝有一念的恭敬都会有无量的功德。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功德,因为三宝的事业伟大!可我们凡夫傲慢的习气很重,不论哪个方面取得点成绩,就会觉得自己很重要、很厉害、很了不起。当为寺院、为弘扬佛法做点事情的时候,很容易自我膨胀,对三宝的恭敬心就降低下来,这样很容易损害自己的功德、福报!

   三宝是指佛、法、僧。我们业障重没有福报见到佛,现在可以见到的是佛像,那么我们就要恭敬佛像。

   恭敬表现在身、口、意上,就是身体上的行为,说出来的语言和心里所想。身体上的恭敬表现在外在行为上,如顶礼等,口上的恭敬就是赞叹三宝,心里上的恭敬就是虔诚、崇高的敬仰三宝!

   在这三个方面里,心中所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心里所想才能表现出来身体上的行为和口中的语言,内心中恭敬必然会反应到外在言行的恭敬上,所以要从内心中培养恭敬感。

   有的人说我心中恭敬就成了,不必表现在身体上的行为,见到佛像心中顶礼就好,身体上不需要顶礼。除非有特别不方便的情况,否则这种说法是一种自我的欺骗,只能说明你的内心并没有真正的生起恭敬心。

   当内心中真的生起恭敬感,身体上会不自觉的进行顶礼。当我们内心对佛陀恭敬时,见到佛像自然会有感恩心和敬仰心,自己的行为一定会注意。否则我们见到佛像的时候依旧会随随便便,包括身体上的姿势和穿着等!

   同样我们也要恭敬法,各种经论。表现出来就是不能随随便便把经书丢到哪里,从经书上跨过更加不对,也不能把经书放在地上。我们翻看经书之前,最好是把手洗干净、然后把经书放在头上顶礼一下,把经书放在高处等等。

   还有就是恭敬僧,这一点是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对佛像和经书的恭敬比较容易做到,但对僧人的恭敬,我们很容易遗忘。

   因为我们很容易看别人的毛病、挑别人的错误,这个习气当我们面对僧人的时候也会显现出来,而且当我们傲慢心生起的时候,会遗忘对僧人的恭敬心。出家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经论中说出家的布施胜于一切布施,《出家功德经》有阿难劝一位王子出家的公案,仅以出家一日一夜修持净戒,获得七返六欲天的果报。《本缘经》中说,以一日一夜出家故,二十劫不堕三恶道。

   出家人身披佛陀的法衣,获得佛菩萨的加持,戒律清净的出家人哪怕什么都不做都会把佛的幢像树立起来,别人见到出家人身着的袈裟都会在心里种下佛法的种子。出家人在诵经时,不论是祈福、消灾还是超度,都具有非凡的力量,因为在诵经时自然获得了诸佛菩萨的加持力,我们恭敬出家人,也会有无比的功德,供养出家人,功德更加大。这方面有很多感应故事,目健连以斋僧功德令母亲而脱离三途之苦;梁武帝建寺斋僧感得妻子从畜道而升天道。就算有个别的僧人修行不好,那也是他个人的事情,我们也一定要尊重他,这样我们自然有功德;而我们要是猜疑、诽谤、怨恨出家人就会为自己造下许多恶业,严重损减自己的功德,就算我们做了再大的功德,也没有一个出家人守持戒律一日一夜的功德大,这一点上我们居士一定要倍加注意。

   所以,我们现在信佛了,要为自己种福田,一定要恭敬三宝,恭敬出家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