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十种善巧智


   日期:2014/4/28 8: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下面念老举《华严经》上十种善巧,他把它都抄在此地,「《华严经》明十种善巧智」,你看,善巧方便的基础是智慧,不是烦恼、不是知识。知识里头没有善巧方便,纵有方便不能加善巧;智慧里头有善巧方便,所以善巧后头加个智。

   第一个「了达甚深佛法善巧智」,头一个认识,这是我们修学的目标,你要明了、要通达,佛法甚深,因为它没有止境。就是一部小部经,文字不多,《般若心经》二百六十个字,《大势至菩萨圆通章》二百四十四个字,义理、境界甚深,我们一辈子都学不尽。到什么时候你才可以说这部经我圆满了?至少要八地菩萨。我们前面学过的,十地,十种真如,十地,就这二百四十四个字。如果自己没有证得八地,那个意思你不能够究竟圆满的理解,这一定要懂。懂得这个道理,一部经、四句偈,我们可以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个长时是长年累劫,因为就这一部经,从初发心就能证到究竟果,因为法法平等,无有高下。最少的,还有没有?有,最少的是一句佛号,四个字阿弥陀佛,你就用这四个字,从初发心也是证到如来地。这四个字的究竟义深广无尽,也得到八地才能知道,没有到八地不能尽其义,此地讲善入精微,八地才真正善入精微。因为阿弥陀佛四个字包括了全部的佛法,不仅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所说之法,这四个字包括尽了,它是总纲领。所以对於信解行能够生起喜乐,这法喜,这才真正有受用;喜乐不能生起来的时候,没有入境界。就吃东西没尝到滋味,吃下去囫囵吞枣什么味道不知道,这不行。这是第一个。

  第二「出生广大佛法善巧智」,从甚深然后广大,这就说明佛法深广没有边际。什么是佛法?先说法字,法就是遍法界虚空界一切法。惠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法这个字的意思要懂,法是宇宙,我们通常讲,一切理事、性相、因果,这六个字就都代表,都包括了,法是一个总代名词,一个字,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性相、理事、因果。佛是什么意思?佛是觉,佛是通达明了,没有错误,正觉。就是说你对於宇宙万事万物,一切法的性相、理事、因果,你全明了,这叫佛法。这个不容易,这个太难!可是佛有善巧方便,告诉你什么?在一切法里头你就选一法,你就从一法里面去专修,就叫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个法我们通常指经典,把意思尽量缩小,缩到经典,经典里面缩小到一部经。这是古大德他们所用的方法,我们不能例外,也用这个方法,我学一部经,一生就专学一部经,在这一部经里面得三昧,这头一个。三昧是什么?就得清净心,你心里只有一桩,其他都没有了,容易得清净。三昧得到之后,不放弃,依旧勇猛精进,他就开智慧。智慧一开,不但你这一经通,所有一切法全通了;如果一切法没通,你智慧没开;智慧开了,肯定一切法全通。

  惠能大师给我们做了个榜样,最好的榜样,他年岁并不大,二十四岁开悟的。他在黄梅八个月,五祖叫他舂米破柴,这八个月他修什么,你能体会到吗?他八个月在修定。别人修定是在禅堂里面壁打坐,他修定是行住坐卧都是定,这是高级的禅定。动中有不动,身在动,心没动,真禅定,所以你在形式上看不到,看不出来,这叫妙用。一般修定的人,你能说神秀禅师没功夫吗?他天天打坐,天天修定,为什么没开悟?身不动,心在动。心在动有时候自己并不知道,定的功夫不够,所以不开悟。惠能大师一天到晚工作,努力的工作,因为他个子小,个子小舂米,舂米是踏碓,舂米力量不够,怎么办?找个大石头绑在腰里让身体重量增加。那个石头现在还在,你们到韶关南华寺,还看得到,那东西还都在,当年绑在身上舂米的。他身在动,心不动,他的心确确实实就是这经上所讲的「清净平等觉」,人家修了八个月,清净平等觉,别人看不出来。老和尚看出来,老和尚为什么看出来?老和尚明心见性了,明心见性他什么不知道!学过的知道,不学过的也知道,没有一样不知道。一切众生起心动念,小乘二果这个地位都知道,二果斯陀含他的能力恢复四个,天眼、天耳、他心、宿命,六种神通他有四种,他心就是别人的境界、别人起心动念他知道。五祖怎么能不知道?哪有这个道理。

  定从哪里来?放下来的,真放下了。我们能够体会得到,惠能大师二十四岁是什么境界?不但是一切境缘当中不分别、不执著,他决定还有不起心、不动念,他才能大彻大悟。如果只是不分别、不执著,是一般权教菩萨的境界,十法界里面佛菩萨是那个境界,那个不行。肯定他在境缘当中已经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也就是说,他纯熟了,差的是什么?差的是祖师给他印证,就好像最后这个考试,差这个考试。五祖忍和尚把最后这个课程给他补进去,他就功德圆满。这个修行人,凡夫不认识,五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传法为什么不选别人选他!所以佛法,也就是一切法,它的性相、理事、因果深广无际,为什么?因为它的体是自性,自性深广没有边际,自性所现的一切法当然也是深广无际,你怎么能小看?你怎么可以轻视它?现在这一个时期,明心见性的这些大德没有了,为什么没有?我们得要想想。佛菩萨示现在这个世间,他没有意思,他没有起心动念,他怎么来到这个世间来?感应。现在这个世间没有感的人,佛菩萨不来了。用什么感?这过去李老师教我,用诚,诚要真诚到极处叫至诚,所以老师给我四个字,「至诚感通」,这他教我的。你有至诚,自然你就跟佛菩萨有感应道交。现在这个社会上找不到至诚的人。

  至诚从哪来的?至诚从真信来的。现在人不相信自己,现在人怀疑,对什么都怀疑,对自己怀疑,对一切有情众生都怀疑,对父母怀疑,对老师也怀疑,对祖宗怀疑,祖宗留下这些东西都怀疑,对佛菩萨怀疑。疑,糟糕了,疑这一个字把所有一切的性德全破坏,疑之害超过贪瞋痴慢。因为疑,全盘毁掉了,因为疑,大地松散,地都不坚牢了,所以地会沉到海底,山会倒塌下来。佛陀给我们这些开示,我们细心去揣摩,细心去思惟、去体会,他句句话都是真的,没有一句是假话。今天众生大多数人,贪瞋痴慢疑五毒具足,所以佛来也没法子教他。那佛来不来?佛慈悲还是来,为什么?这种现象就是感,这是不善的相,那是感,佛菩萨是另一种方式来示现,这个示现是灾难。灾难的目的在哪里?是教你觉悟,是教你回头,你看看,顺境逆境都能帮助你,都能成就你,全是善缘。在今天我们就要真正觉悟,对一切众生要生出真正感恩的心,顺境逆境要感恩,善人恶人都要感恩,没有一个不是来启发我的,没有一个不是来成就我的,我们念头一转,境界就不一样。记住佛在经上一句话「境随心转」,凡夫没有觉悟的人是心随境转,觉悟的人是境随心转,这不一样。《楞严经》上佛说的,「若能转境,则同如来」,你能转境你就是佛菩萨,你就是正确的;你被环境转了,你错了,那我们的佛就白学了。

  第三「宣说种种佛法善巧智」,这是教学,讲经教学,你有能力宣说。你要不是真正深入甚深法藏,你没有办法宣说;自己深入之后,你这个善巧智慧就生起来,你能够教人,能够把每桩事情讲清楚、讲透彻。目的是什么?目的是帮助他建立信心,他没有信心,要帮助他建立信心,要帮助他建立愿心,这个愿在净土就是愿生西方极乐世界。他要是真能接受,要是真干,这个人就得度,就成就了。你要是让他真正发心真干,你自己要不做出榜样,他的信愿是露水道心,露水,太阳一出来就没有了。这就说他信心刚刚发很猛,几天之后又被外头环境所转,又堕落,这种人太多太多了,不能怪他。李老师早年告诉我,有几个人听一次经就开悟,听一部经就证果,没有,所以才提出长时薰修。你想帮助别人,你一定还要做个好样子给他看,他看到你真干,他相信,他信心才不退。所以这个好榜样太重要,特别是在现代,你不做出个好样子,你跟人家讲,不相信你,做出来,他相信。对老祖宗没有信心,就是对传统文化没有信心,对传统文化认识不够。要是真认识,他会真干,他会真做到,为什么?他乐此不疲,他这个里头有法喜,有真乐,他才干。干了没有乐趣,谁干它?佛法亦如是,你在这个里头没有尝到法味,你肯定退心,你没法子继续。尝到法味要善根,善根过去世修的,这一世要再接著干。过去世没有,这一世很难建立;过去世有,你得好好去栽培他,帮助他成长,帮助他坚定不逆,他就会成就。所以说法,说法的善巧智。

  第四「证入平等佛法善巧智」,这条那是功夫,你自己没有证入平等,你决定不能帮助他证入平等。解容易,你说法他懂了,他明白了,这个容易;证不容易,证是真功夫,是真实的享受。方东美先生所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我们一般人所讲的幸福美满的生活。幸福美满不是有地位、不是有财富,这个东西与财富、地位不相干,这是什么?有真的法喜,有真的快乐。你没有真的通达理事、性相,这个快乐生不起来,这是自性的性德流露出来的法喜充满。

  第五个,「明了差别佛法善巧智」,先得的是平等,平等之后就是差别智。平等智是根本智,根本智是什么?根本智就是平等心,在我们净宗叫一心不乱,一心是定,不乱是慧,定慧等持。从根本智发后得智,后得智是什么?无所不知。没有根,哪来的枝叶花果?枝叶花果是差别智。像个植物一样那个根本,那是平等智,这个大树所有的枝叶花果都从它生的。差别智是了达一切法差别相跟差别的作用,这就是佛法讲的无所不知。平等智呢?是般若无知,无知是平等,差别就不平等,平等是根,差别是枝叶。差别智对谁?教化众生用的。根本智是自受用,清净平等觉是自受用。千经万论是他受用,帮助众生,众生根性不相同,善根福德不相同,所以教化不是一个方法,无量法门,明了差别。

  第六,这更深入,前头是明了,后面是「悟解无差别佛法善巧智」。前面是差别,这个地方是无差别,差别当中的无差别,这才圆满。差别是什么?假相,无差别是实相,差别是幻相,无差别是真相。无差别在哪里?无差别就在差别当中。古人用金跟器做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你看到器是差别,你看金是无差别,金就是器,器就是金,金器是一不是二。这个你要是通达就圆满了,在一切诸法里头你不会起心动念了,当然分别执著决定不会生起,你才回归到自性本定。

  第七「深入庄严佛法善巧智」,庄严佛法是自他两种受用都具足。这个庄严是般若智慧里头成就的,自然成就的,要不要去设计?要不要去施工、去经营、去建造?不需要。我们现在明白了,西方极乐世界自然成就的,没有人设计,没有人建造,没有人施工,自然成就的。我们一般人很难相信,在我们这个世界有自然成就,你要是了解这桩事情,对极乐世界的成就就不怀疑了。我们人间种种庄严,假的,不是真的,为什么?是从我们幻想当中生的。我们心想,然后再设计画图,再来经营打造,从这儿来的。连穿一件衣服都是的,叫设计;吃一餐饭也是都想想,菜怎么做法、怎么调味,都在设计。我们这个世间什么人不需要设计?给诸位说,欲界第五层天就没有了,第五层天叫化乐天,他所需要一切受用是心想事成,他心里想,东西就现前。这什么个道理?佛讲过,经上有,哪一句话?「一切法从心想生」。他为什么能够想成,我们想不成?我们的心散乱,散乱心没有这个力量。他们的心集中,集中是什么?他心是定的。就好像我们今天看的光,我们灯光散乱的,四面八方都照到。科学家懂得,把这个光束成一条线,那个力量就大了,叫激光,那个光集中让它对一个点,这个光能够穿透钢板,还是这一束光,他把它集中,集中这个力量太大了。我们的念头也能够集中,不散乱,集中这就是定。第五天化乐天的定功就能够随心所欲,心想事成,就有这个能力了。第六天更高,到第七天真的成就了,初禅,真得禅定,禅定那个意念力量就太大,这是色界。欲界、色界都有这种能力,何况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定功,比欲界第六天,比色界天、无色界天,高明太多了,不能比!

  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是自然现前的,世尊为我们介绍,《无量寿经》上所说的,这说得最多,说得最详细,都没有人设计。没有人设计,为什么会这么好?是在他修学功夫没有成就之前,他是比丘的身分,刚出家的人,法藏比丘,那个时候想得很多,五劫修行修什么?修定、修慧。不管是哪个法门,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统统是修戒定慧,修的是十波罗蜜,这是佛法里面修学的总纲领、总原则,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都是修这个成就的。六度跟十度是一不是二,十度不过是把般若波罗蜜再展开,说它的种种善巧方便的使用,展开,六度它是归纳在一起,一个般若波罗蜜里都讲清楚,智慧有体、有相、有用,十度则分开来都讲清楚,所谓十不多,六不少,它同样的,菩萨就修这个。修多久?五劫的时间,这世尊在经上告诉我们,五劫修成了四十八愿。什么叫成就?四十八愿自然现前,愿愿都现前,现出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法性土,是阿弥陀佛心想生,依正庄严无与伦比,十方诸佛世界没有法子跟它比,因地的念头,果地上自然现前,这不可思议。我们学了几十年,对这个问题才稍稍有些体会,不怀疑了。以前虽然学这些东西,总是有疑心,心不踏实,没搞清楚,总是有怀疑。通过六十年,六十年天天在琢磨,天天在学习,还在生活当中去练,慢慢的体会到。体会到,好处在哪里?断疑生信,不再怀疑,对这个事情能接受了,对自己修学就有帮助,境界自然向上提升。

  下面,第八「一方便入佛法善巧智」,这就是我们常讲的一门深入、长时薰修,第八,一个方便就行了,不要多。《华严经》上告诉我们,「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不少,多也不能算多,还是一方便,多不方便,特别对於初学,所以学东西一定先是一门深入。佛法常常用植物来做比喻,是很有道理的,像一棵大树,大树的长成,它先是根,从根生一个本,主干是本,叫根本。根本是一,从根本里面生干,从干里面再生枝,枝里头再生条,干、枝、条、花果都不离根本,都是从根本生的。懂得这个道理,你先一门深入,用一部经做你的根,用一个法门做你的本,你在这个上面学,一直下去。等到什么时候开花结果?三昧现前就开花,智慧开了就结果。守住这一个原则,这叫持戒,戒就是守规矩,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是戒律。普通人,我们讲普通人是古时候普通人,现在很难讲。因为古时候从小都受过家庭教育,也就是说,伦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因果的教育,大概都在十五岁之前扎根,从小学。这么长时间薰修扎根了,他对这个深信不疑,他能做到。所以他的心是定的,他不会心浮气躁,他很懂事,很能明理。这样的人有三、四年一门深入,三、四年的薰修会得定。

  在佛法,譬如我们学《无量寿经》,一心专注,其他统统放下,世出世法全放下,三、四年就得念佛三昧,六、七年就可能开智慧,不能大彻大悟他有大悟。大彻大悟是全明白了,我们这前面也学过,没有到大彻大悟,大彻大悟是佛,大悟是菩萨,一般讲开悟那是阿罗汉。所以他有等级的,不能到大彻大悟,确实能到大悟。菩萨五十一个等级,你要不断的往上提升,精进不懈,到大彻大悟,与佛愈来愈接近。所以一方便入佛法,这是善巧智。这个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在中国古大德学了很长一段时间;在印度释迦牟尼佛所传,这些弟子们也是学了一段很长时间,都有效果,这个方法不能改,改就错了。现在我们能看出来了,以前我们不相信,认为学东西要广学多闻,所谓多才多艺,一般人很羡慕多才多艺,广学多闻,他什么都通。殊不知那个通不管用,出了问题不能解决,今天社会出了问题,没有人能解决。今天地球出了问题,今天有同修拿给我看一份电脑上下载的资料,最近这个月的灾难,这个月才几天?才八天,今天是八号,我看到差不多将近有五十个灾难,四十多个,接近,四十七、八个,那还有二十多天,这一个月绝不会少过一百五十条,不能解决。这就说明,广学多闻不如一门专精,可是一门真正到了精微,善入精微,恭喜你,你什么就一切通达,你就能解决问题。唯有一门深入才能达到精微,精微是明心见性,像水一样把源头找到,这才能解决问题。

  第九「无量方便入佛法善巧智」,一门深入,大彻大悟,无量方便就现前。为什么?到这个时候你不用学,所谓是无师智、自然智全都现前。只要明心见性,世出世间一切法,你没有一样不知道的,你的明德就大放光明,你自己自度了,你就能度人。所以无量方便入佛法。

  最后一条,「知无边佛法无差别善巧智」,你为什么会一切都知道?因为一切法无差别,你只要知道它的性,它的现象、它的作用你全明了了。这在教下叫大开圆解,在禅宗里面叫明心见性,在净土宗里面叫理一心不乱,同样的境界,这从教下讲大开圆解,这是什么智慧?佛经上常说的,一切种智。一切智,知法总相;道种智,知法别相,就差别相。这些法什么道理,种是种种法,种种法什么道理会生起,生起什么道理,起什么作用,这全知道了。

 2 「故知十种善巧智,皆源於深入精微」,这精微是什么?明心见性。「彻尽心源,从根本智而差别智,故能了达出生、宣说、证入等等诸善巧智也」。后面这几句念老说得好,话不多,很清楚,交代得清楚明了。所以十种善巧智都渊源於深入精微,深入精微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你对一个法门没有入精微,没有彻尽心源,不算成就。佛法像一个球一样,我们用球来做比喻,球外面周圆上一个点是一法,无数的点,你一个圆球上无数的点,每一个点都通圆心。圆心是什么?圆心就是彻尽心源,就是深入精微,你只要从这一个点你深入下去,正确的方向通到中心、圆心,你就全都明了,为什么?所有点都不离圆心。没有达到圆心,你只知道这一点,其他的不知道;到了圆心,全知道了,就这么个道理。万法的心是什么?是自性。只要你见性,你什么不知道!哪有这种道理。八万四千法门是这个圆上的点,所以说法门平等没有高下,为什么?任何一点都能够到圆心,必定到圆心,你只要把圆心找到,问题就解决。

  我们再往下看,从根本智而生差别智,我刚才用树做比喻。「故能了达、出生」,这讲万法。能大师所说的「能生万法」,出生是说这个。宣说,你能把它讲清楚、讲明白,不但能讲清楚、讲明白,你还能证入,「等等诸善巧智」,你全都得到了。所以古人这个方法决定不能轻视,千万不要有一个错误念头:古人智慧不如今人。你有这个念头你就完了,那你得自作自受,你要受罪。而佛告诉我们的,一切众生智慧是平等的,古人不比我们差,我们也不会比古人优越,是平等的。你看《华严经》上讲得多好,「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平等的,问题就在迷跟悟。我们今天迷了,迷得很严重,古人比我们觉悟,所以古人东西要跟我们现在相比,他比我们好,我们不如他。我们今天一般人讲,现在人的科学技术超越古人,你这个话跟我讲,我不承认。我为什么不承认?这些科学技术古人都知道,他不愿意发展,你问为什么?因为付出的代价太大。科学技术发展到现在不过三百年,今天看到了,要付出代价,这代价是什么?社会的动乱,地球的灾变。如果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核武战争、生化战争,这个战争一爆发,地球上至少要死一半的人数。现在地球是七十亿人,一半差不多要死三十多亿、四十亿,这就是你付出的代价。所以老祖宗有智慧,不干这个傻事。

  现在飞越地球,绕地球一周一天的时间就够了,人情味没有了。你说在古时候,不要那么远,一千里路,骑个小马车,马车快,一天能走一百里。一千里路,我以台湾来说,台湾从南到北一千里,十天才到达,稀客!那个人情味多浓厚,走了十天才到。现在呢?一、二个小时就到,人情味没有了。这就是什么?时间是缩短了,人情味没有了,这是你付出的代价。你有没有能觉察得到?古人生活在诗情画意的世间,这个境界我们永远无法体会,感受不到,这真善美的感受没有了。现在的感受是烦恼,然后你就想到还是古人高明,还是古人聪明,不发展,社会永远是安定和谐,人民生活真快乐、真幸福。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就好像生活在兵荒马乱之间,没有安全感。人生在世间没有归宿,在从前有老家,现在哪里有老家?老家是一个人的根,无论你遭遇到什么苦难,老家支持你,老家是你一生的保障,现在没有了。从前老家是大家庭,每一家都有祠堂,知道祭祀祖先,一年有好几次祭祖,不忘根本,现在人没有根本,真的是孤苦伶仃,苦不堪言。什么造成的?科学技术造成的。科学技术在什么时候,它有完全是正面的利益,没有负面的?跟诸位说,你到极乐世界就看到了。极乐世界的科学登峰造极,只有正面,没有负面,带给人决定是健康的,带给社会是和谐的,带给山河大地是坚牢的、坚固的,不一样。佛法里头有科学,尖端的科学,佛法里头有最好的哲学。

《净土大经解演义》486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净土大经解演义)(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净土大经解演义)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法门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论净土法 

 达照法师:真正大圆满——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法师:五伦传统 

 净土法门法师:尊师重道 

 净土法门法师: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净土法门法师: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七集 

 净土法门法师: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六集 

 净土法门法师: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