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太桥旦曾堪布:人身是怎样获得的?


   日期:2013/12/10 22: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想要了解人身从何而来,我们首先需要理解这样一个概念:众生之中,堕入恶道者如大地上的尘土,获人身者如指甲里的尘土。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之前反复强调过,一切众生自无始以来就为无明所惑,习气非常深重,所以自然而然、随时随地都可能做出恶事,并不用任何人教唆,直白一点讲,杀盗YIN妄这些事不用学,生来就会。或许大家不相信,但是仔细想想,我们周围,是不是绝大多数人都很容易在心中生出做坏事的念头呢?我想应该是的吧!

   所以说,堕入恶道的众生非常多,而且就算愿意行善,能够因行善而获得人身的众生也很少。

   这一切都源于获得人身的主要原因,既不是布施、忍辱,也不是禅定、精进、智慧,而是——持戒。关于持戒,龙树菩萨说:“人天的福报,除了戒律清净以外,没有任何其他方法可以使我们获得人天福报的因。”

   佛法虽如此定义,然而当今社会中,能受戒的人实在太少。即使受持了戒律,能够守戒清净的人也为数不多。

   要知道,戒律是很不容易护持的,要克治的地方很多,有时候越是戒律禁止之事我们就越容易违反,比如在家的居士五戒、出家的沙弥戒、比丘戒等等,实实在在守护得完美清净之人并非没有,但屈指可数。就像古人所说的“地狱门前僧道多”,意思就是因为僧道都要受戒,但戒律很容易被破,而一旦破戒就会堕入地狱。

   我们已经知道清净持戒是极重要的事,但对于一位真正的学佛之人而言,确立持戒的目的则更为重要。

   对于这一点,我想难陀尊者的故事足以说明:

   难陀是释迦牟尼佛的亲戚,在出家之前有一位非常美丽的妻子,两人相亲相爱,时时刻刻都舍不得分开。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观察到难陀解脱的因缘已经成熟,为了度化他,便专门来到难陀的家门外化缘。难陀听到门外佛陀化缘之声,拿了食物准备出去供养,此时他的妻子忽然把自己的口水涂在了难陀的额头上,并要求他必须在口水没干之前回来,否则就要惩罚他,难陀答应了。

   难陀出了家门,见到佛陀,接过佛陀的钵,把食物放进钵里,可是因为佛陀仪态威严,所以他竟然不敢直接把钵交还给佛陀,也不敢放在地上,只好捧在手里等佛陀拿回去。不料,佛陀却转身离开,难陀只好拿着钵紧随其后,一直跟到了佛陀的道场。当然,这个时候难陀额头上的口水早已干掉了。

   这时,佛陀停下来问他:“你愿不愿意跟我去云游啊?”面对威严的佛陀,难陀虽然心里惦记着妻子,嘴上却不敢拒绝,只好回答:“愿意。”

   于是佛陀就带着难陀上了路,途中他们遇到了一只母猴,佛陀问难陀说:“你觉得你的妻子和这只猴子哪一个好看啊?”难陀实在地回答:“当然是我妻子好看。”

   佛陀又带着难陀来到了天界,走进一座庄严的宫殿,里面满是极美的天女,以及一个空着的宝座。佛陀又问难陀:“难陀,你再瞧瞧,是你的妻子美,还是这些天女美呢?”难陀呆看着众天女们,感叹道:“还是这些天女们更美啊,我妻子和她们比起来,简直就像刚才那只猴子了。”

   难陀定了定神,问那些天女说:“为什么这个宝座是空的呢?这里有如此多天女,为何却没有国王呢?”天女们笑着回应:“人间有一个人,名叫难陀,因为他出家后戒律十份清净,所以死后可以投生到这里,我们就是专门在等他,这一切都是为他准备的。”

   难陀听了兴奋极了,立刻来到佛陀面前诚恳地请求:“佛陀,我要出家,我要受持戒律。”佛陀微笑着同意了。

   就这样,难陀出了家,但是很显然,他出家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寻求解脱,而是为了去天界享乐,所以佛陀就对舍利弗和阿难说:“难陀是为了天人的享受而出家的,你们是为了解脱轮回而出家的,目的不一样,方向也不一样,你们谁也不许跟难陀在一起。”

   于是乎,大家都刻意躲着难陀,更没有人愿意跟他做朋友。难陀感到很孤独,很痛苦,但依旧十分谨慎地持戒,因为他心里还惦记着那些美丽的天女。

   直到有一天,佛陀来到难陀面前,问他:“你想不想跟我去地狱看一看?”难陀同意了。

   他们来到了地狱,难陀见到熊熊烈火之上架着一口大锅,锅里装满了沸腾的铁水,里面并没有罪人,一旁却有许多狱卒在准备各种刑具。难陀问狱卒道:“现在这里一个罪人都没有,你们准备这些刑具干什么?”

   狱卒回答说:“人间有一个人,名叫难陀,他为了获得天界的享乐而出家守戒,等天道的福报享尽,他就会来这里,我们在等他,这些刑具都是为他准备的。”听了这话,难陀胆战心惊,赶紧用袖子遮住自己的脸,生怕狱卒们认出他来。

   从那时起,难陀便明白了,虽然他的戒律很清净,能够获得天界的福报,但福报并非永恒,最后还是会堕入地狱。于是他心中产生起了强烈的出离心,为了解脱轮回之苦,他从此一心一意地守护着戒律,后来终获成就。

    从难陀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持戒虽然重要,但确立持戒的目的更为重要。

   如果我们持戒的目的是为了所谓的福报,或是今生的利益之类的,那么持戒的功德再大,就算能够获得人身,最终还是会堕入恶道。相反,如果持戒的目的是为了出离心、菩提心,那么不仅能够获得暇满人身,还能成为解脱和成佛的因。

   现在我们已经懂得,获得人身的主要因素是持戒。可是现实中真正如法的修行者,其实需要具备诸多条件,这些条件都很难得,而违缘却常易出现,所以说,真正如法的修行者寥若晨星。

   除此以外,藏文版《地藏菩萨的一部经》中还提到,有十种人难以再获得人身:

   第一,没有善根,不愿行善;

   第二,不积累福德;

   第三,跟随恶友;

   第四,烦恼相续;

   第五,不恐惧来世的痛苦;

   第六,被烦恼扰乱;

   第七,懒惰,修习佛法散乱;

   第八,虽入佛门,却不愿修行;

   第九,跟随邪见;

   第十,执持邪见。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太桥旦曾堪布       人身)(五明学佛网:太桥旦曾堪布       人身)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人身不净 

 高明道老师:人身为船渡大海 

 宽运法师:人身难得 佛法难闻 

 宽运法师:珍惜人身 修学佛法 

 宽运法师:人身难得 老实念佛 

 仁达法师:人身难得 佛法难闻 

 卢志丹居士:佛告诉你:人身有多么难得! 

 永海法师:人身难得 

 卢志丹居士: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君闻否?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1、为 

 佛曰: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法闻法师:授三皈依大意 二、为什么人身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