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杨云唐:四无量心与正法住世


   日期:2013/11/26 19:0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生命是人类一直想了解的课题,似乎了解了生命就能解决人的最大的问题。可是科学家、哲学家、宗教家等等对生命探索的方向与内容却有很大差异,虽然有互相参考,但都还坚持自己的方向与看法。这差别其实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目的的不同,科学家想让生命长寿,哲学家想找到生命的解析与安顿,宗教家想为生命提供更高层次的精神领域,以摆脱现实的不足或限碍。

  然而佛教既不像科学家的“治标”,也不像一般宗教家的“治本”(虽然不见得是真治本)。然所谓的“治本”应是能“长治久安”,得到永久的幸福快乐,但佛教认为生命本身是“无明”的产物,由无明因缘而有的存在,只会随因缘而不断变异,即使有天堂,生命也无法“长治久安”,仍是离不开苦,所以佛教对生命的态度主要是为了让生命的苦得到完全的出路。

  佛教对生命的建议是——认清生命的本质,做该有的努力与负责,但这些“求生”的努力仍不能当作此生的安顿处,即使进一步如一般所说的“念念活在当下”,能不思求长寿或接受现实的继续往前走,一生无愧天地,还是未脱离因缘变异的支配,未解脱生命苦的事实。亦即,未断除生命根底的繁衍,生命的因缘就不会止息,在轮回的现实下就无法无苦地生存著。但人既有了生命,就不得不好好活著,既不能靠自杀来离苦,又不能“无欲”地不需要物质上的支持,纯住在精神世界里,而且又不该靠追求物质的满足,达到极乐无苦,知道不论苦行乐行都不能解脱苦,于是佛教提出“八正道”的建议,以“依远离、依离欲、依灭、向于舍”来导引人生,以止息无明及寂静无明所之后,续而有的种种因缘,彻底除灭苦的根底。

  这套方法说给未学佛者听,大多数人会避佛教远远的,因为虽现世爱不能圆满,但对“后有爱”的期待是无法放舍的。这关键在谁都希望永远地存在著,所以“生生世世行菩萨道”成为比较能接受的说法,于是后来的“菩萨道”取代原本的“解脱道”,成为北传的显学。

  菩萨道法在流行近二千年后,大乘佛子开始回头注意到解脱道的必要性,因为若没有解脱,就根本无法如经中所言于苦中屹力不摇,能八风不动还愈挫愈勇。原来那种菩萨道是摩诃萨才做得到的。追问之下,原来那些法身大士都是已解脱的“非人类”,倒驾慈航根本是无来无去,我们若想学之,当然还是应先具足解脱再说。况且,放眼大乘教界,所谓“再来的”菩萨行者,连基督教世界也很多,我们不能关著门自吹唯有我们大乘才能“生生世世行菩萨道”。一直以来,大乘佛子若追求解脱道就会被说成堕入二乘,失菩提心,说他们没有大慈大悲,将成焦芽败种。修解脱道者,并非失菩提心,不会就不慈悲。我们不能以自说要“生生世世行菩萨道”,就表达真大慈悲。而这样的生生世世到底是“想当最便宜的圣人”心态,还是只是激励与劝勉,我们不可不明究理。

  到底什么才是慈悲呢?我们打开窗说,教界一直强调的慈悲,往往是说得到做不到。勉强说,慈济功德会是表现了舍己为人的菩萨精神,但教界仍不会认为这样就是菩萨道,因为说他们没有入空无我思想,仍有功绩名利之心。但我们也别以为知法就能行大慈大悲、广度众生,结果尽是在否定他人、宣扬己德,要人归降与认同,却造成自他对立与烦恼,教界的争辩不断。这显然与“大悲者无敌”相悖。

  本文想就在慈悲大海中,掏一滴尝尝后,作一点不成熟的观点,希望教界能将慈悲与正法契合,别让佛子们眼高手低,到头来还变成以慈悲之名作攻击异派的糊涂行者。

  佛教的“正法”以什么作标准呢?这可能有很多说法,笔者认为至少应合乎“八正道”,才可称为正吧!基本上教界已有很多文章介绍八正道,以下只稍作简介:

  所谓“正”是指身口意合乎缘起正见,是正中于道的意思,简单讲就是“入于正道支流”。而什么是正道,即有八支:

  1)正 见:知缘起故,知生死轮回如何起、灭,见到八正道。破常见、断见,知无常、无我。不再是信仰教条。

  2)正思惟:如理思维—依佛陀十二因缘所教,追根究底。

  3)正 语:身口意合乎缘起四圣谛。

  4)正 业:(爱所作名为业)清净身口意。

  5)正 命:不造来世因。造次、颠沛仍不苟且偷安

  6)正精进:四正勤。随正见、正念(非随缘),正智而住不放逸。

  7)正 念:四念处,安住六触入处时离贪断爱。起修七觉分,如实知现实。渐次断欲漏。

  8)正 定:三摩地(喜、轻安、定)。不是指四禅定,而是心不受、不取。心不缘著,定慧具足。心乐正住解脱,不复转还。当人欲漏断近,诸事已办,心无牵扯,才能真的念念活在当下。

  所以“正命”不是“正确维持生命的手段”而已,因为那样只是世间法,而应是如上所言“不造来世因”,即令无明贪爱之缘息灭。佛陀说正见的八正道,即是完成初转四圣谛法轮,而初转四圣谛后,以“信为欲依,欲为勤依”。信净信“四不坏净”,即走向出世间的清净,而不再以“我见、我爱、我慢”杂染生命。如此净信出世间(绝对无我)为生命的出路,不再疑惑,就会入初果之破我见、疑、戒禁取。破戒禁取是因离我见故,人不再以吉庆祸福长寿为求,所以不会为了趋吉避凶寻找依恃(风水、神明之类),不会为了活命与权势而畏缩惧怕得罪天地鬼神。

  不疑、不畏,就能因信心而生起乐欲,远离一切恶见恶习,知道离贪为离苦之道,进而趋向精进修道,这就进入二转法轮的修道位。

  修道中,四无量心会渐生起。慈悲可分世间与出世间,一般世人所要的当然是世间的慈悲(予乐拔苦),即乐的需求与苦的安顿,认为谁给我越多,谁就是慈悲,谁包容我、原谅我、代人受苦就是大修行。例如佛陀受毒菇的供养而提早入涅槃,一般人就认为因佛没有嗔心,所以原谅供养者醇陀,但这只是世间角度。以佛的立场是“醇陀令我得入涅槃”,所以佛陀称之为最好的供养。佛陀不是在打妄语,一位没寿者见的圣者,不会以寿命长短为考量。当时佛陀本已年迈体衰,这机缘正来得是时候,当然是最好的供养。这同时也可见于禅宗的坐脱立亡,很多被世人认为是自杀的,但在他们是示现生命该舍即舍,不会以百岁为追求。这种似乎不长住世间度众生的行径,或许会被认为不慈悲,但他们是让世人知道什么是生命的态度与智慧。

  无明与贪爱故,世间苦是无止尽的。生命是能量的活动(亦即,五阴是大环境因缘的反应作用),死亡并非谁的生命结束,只是五阴世间因缘相的转变,而一切世间的存在都是随缘变异,即使圣人也不例外,这种以身示“法”的教示,就是慈悲,这才能提供一切苦的出路,寻声闻苦的度一切苦厄。所以维摩经说:“无我如何慈悲?曰以无我慧示人是慈悲行。”就像父母无法一直照顾子女到老,教孩子自立更生才是正道。一个到老还要祈求神明眷顾者,是还没学得人生智慧的人,到头来不得已走了,子孙还要担心他转世到哪里去了,倒不如以入涅槃之示现,皆大安心。“朝闻道夕死可也”就是说,作好人生功课,自他都有最完善的交代,才真的无愧天地。

  佛陀对弟子的遗言说:“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佛教要众生做到的是努力修学正法,自己负责莫依赖,这样的人生才能真的自利利他,不给世间带来负担,也不给世人留下错误示范。所以佛称八正道是古仙人道,亦即自古行者都以此留示世间,清净而没有拖泥带水的污染,不像世人卸任总统之职,还在背后指指点点或自称受政治迫害。若一个人做鬼还怨后人不孝,这是他生平没有学得自依止、法依止,而还以为他人应该为他不断付出,连死后还要继续。当然本文绝不是说不要孝顺父母,而是说若我们为人父母就应该以正法留给后代,而不是用道德绑子孙。虽然道德是世间的成熟表现,而正法才是与解脱相应的,生命最终仍应归向正法才能找到出路。

  从以上例子可见,慈悲不是爱的呵护,“予乐拔苦”是世间的定义;慈悲是要合于八正道的,尤其正语是教示他人以解脱的智慧,不是世间的不妄语两舌而已。而正业是对所爱取之业结,当知清理、离系,不是互相缠缚,造成伴侣追随黄泉的悲剧苦果。

  为何无我才能行真慈悲呢?并不是他大公无私或会舍己为人,是他不会拖别人入于轮回苦的世间,亦即他不让世人追求以“满足”为求的习惯。世人不管是行善的好事或为恶的坏事,都有找他人“入伙”的习惯,从绩效言,这无可厚非,但从心理观察,有很多追求他人认同自我的成份。

  前面言因缘,故凡事都在不断变化,但即使改变了,人无明故,不观因缘的变化性,一直还守著熟悉及喜欢的部分,这部分里潜存著个人的影子或血汗,是为我见(于十二因缘称为“无明缘行”),所以会有想继续保有及光大的希求。当这些内容得以延续,四食的满足就让五阴得到润泽滋长,这即是“行缘识”。这种五阴的作用、显现,会让自我的存在,从影子变得更趋真实,使生命更有价值。这是一般人想要的。

  人因为有这种需求,而同类又容易相吸,所以自我存在的部份就容易从互相认同、合作而强化,继续延续。所谓“志同道合”、“物以类聚”,就是要满足需求。若延续得令人满意,又产生爱著,以之为我的成就,使我见更坚固(是为取),从取又激发五阴的作用(是为有),这就是十二因缘所说的“触受爱取有”。这“有”又解释成“业有”,亦即这就形成强大的力量因缘,牵引著人的生命走向,乃至命终仍会牵引下世的五阴的延续。所以说“有缘生”。

  人靠重复喜欢与熟悉部分来强化我的存在,最明显的就是在“财权名食色”,一但爱染,很容易熟悉,也容易从影子的世界变成自我的存在感,而这些又是世人共同熟悉的,所以很容易找到同好,故被称为“人性之欲”。这也可解释为什么人趋恶容易行道难的原因。“古今圣贤皆寂寞”,实在是愿意走离欲解脱之路的人确实很少,而很少的原因并不是离欲较辛苦,而是同类太少。也就是说,若世间修道、成道者多,则行善、离欲反而有很多人趋之,为恶则少了。这就是因缘法,因缘在改变人、在决定人类的走向。所以从佛教立场言,要救世间就要有更多贤圣的因缘为伴,而圣者的出现不是靠发愿,而是靠正法住世。培育圣贤绝不是像世间人以“吸引同业”为方法,不是找更多人出家或壮大某派系,而是开拓八正道,让正法住世,让人们在行于古仙人道时,明白生命的真谛趋向“离欲向于舍”的无我清净。

  所以佛教的慈悲,是看到世间“拉人入伙,相濡以沫”的习惯,不管是为善为恶,都有强化自我的色彩,都会形成“爱取有”的力量,让世间更迷惑无明贪爱,是非争执不断,所以不想相牵入火坑,不想“己所不欲而施于人”,不愿造成“两相情愿”的业习污染世间。见因缘牵动之法者,对以前自以为是的习惯,生起惭愧,不想再以“思求欲”为习,以此同体慈悲,对正见不疑不惑,即使孤单上路也不改对正法的信念,就会生起喜的力量。对世间不黏著,对僧众不相惑,对涅槃解脱愿趋向为舍。所以二转法轮后,四无量心自然生起。亦即,没有入果就没有真的四无量心,这四无量心不是像教界流行的靠观想而修的,也绝对不是舍不得众生,而是舍得自我与世间,以如此慈悲正行才让八正道留传世间。所以佛陀又遗言说“我不摄受僧团,是法在摄受。”佛教寺庙是以法摄僧,本来也没有会长、方丈、监院之职,但因行于世间而不得不施设,若寺庙中出现拉人出家以壮大僧团,或聚众争取职位权势,这就是走世间的俗路。若是依远离、依离欲、依灭、向于舍,则是走八正道的路,则是在住持正法,是在转法轮。(注)

  因缘是多面的,眼前的路是多条的,以正见作择法觉支(即选择离欲之法)或为了个人的丰功伟业作打算,关系著道场与佛教的存亡与正法的安住,这是我佛门人应当明白抉择而依法笃行的。八正道不是小乘法,是解脱法,更是菩萨具备慈悲必学必行之道。

  注:三转十二行法轮(正确菩提道次第)

  初转四圣谛—悟“道”:

  觉缘起—知集→知灭→知味→知患→离

  亲近善知识(悟道者),听闻正法,如理思维。

  《慧解脱》善知识:纯一满净具梵行,知教授八正道者。

  二转四圣谛—修“道”

  修八正道—依远离→依离欲→依灭→向于舍,继续如理思维(四念处),法随法行(法次法向)。

  精进正行,三转四圣谛—证“道”:成就—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贪爱止息(正定),所作已办,自知不受后有。《心解脱》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