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故事

 鸠摩罗什与中华20多年的缘分


   日期:2013/11/26 17:0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北凉时期,姚苌仰慕鸠摩罗什而派使者前往凉州,迎请他来长安,但是,凉州吕光怕罗什到长安以后泄漏军情,所以拒绝罗什前去。姚苌死亡后,他的儿子姚兴即位,姚兴以国师之礼迎请罗什入长安,但吕光仍不肯放行。不久,吕光死了,他的侄子吕隆即位。姚兴知吕光已死,就派兵前往凉州进攻。当时的凉国地小、民穷、兵少,不是姚兴大军的对手,所以只好投降,姚兴就在弘始三年即公元401年12月20日,隆重礼迎罗什进入长安。由于姚兴信仰佛教,热心於佛法的弘扬,就促请鸠摩罗什开始译经。

那时候,鸠摩罗什已是五十八岁了,受姚兴尊为国师,将罗什安养在西明阁道场之中,并召集国内贤德沙门八百多人,一面从罗什学法,同时帮助译经。当时的鸠摩罗什因在凉州住了十五年,中国语文非常流利,他看了原译的经典,觉得文义多与原典参差,所以答应重译。

从弘始四年至十五年间,在十二年中共译出了98部经典,共达390余卷。其中流传最广而又广受推崇的经典,计有《金刚经》、《法华经》、《维摩诘经》、《梵网经》,以及现在所讲的《阿弥陀经》。至于律、论方面,则有《十诵论》、《大智度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成实论》等。这些的经、律、论译出以后,对中国佛教的发展影响太大了。

罗什在译经期间,姚兴虽贵为国王,但常常亲临译场,与罗什参究教理,对罗什超人的智慧,极为叹服,认为他是最优秀的佛种。他担心这么优秀的佛种圆寂以后,佛种行将要断绝厂。因为他有这么—个顾虑,竞异想天开,选了十名美女,强迫罗什接受以留取佛种,执意甚坚,罗什在这君命难违,又为了不使译经事业中断之下,只好接受,并由西明阁迁往逍遥园,然译经工作并未间断。

罗什出家至此时为止,戒律清净,但接受十名美女之后,为了不违姚兴之颐与美女亲近。后来的元魏孝文帝到了洛阳,曾派使臣去陕西长安寻觅罗什的后裔,并给他们官职,到了隋朝时代,关中地方的鸠摩氏后人,仍有很显赫的,那些人都是罗什的后裔。一位伟大的法师在晚年之所以仍有这么—段因缘,只能说是宿业如此,而不是他本身的戒德有什么动摇。

那时候帮助罗什译经的名僧,有僧肇、僧叡等人,出力最多,而远在庐山组织念佛莲社,提倡净土念佛的慧远大师,远道通书,向罗什请问大乘深义十八科,罗什都一一回答,这样的问答在《大乘义章》中可以见到。

鸠摩罗什也是个很自负的人,当时他慨叹地说:

“我若能执笔作大乘阿毗昙(论),亦当不亚于古德迦旃延(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是论议第—的人,)今秦地有深识者少,格格难入,何能作论?”

所以,他一生中,除了为姚兴著《实相论》二卷,及为《维摩经》注解以外,就是专心译经。他的所著出口成章,无人能予删改。但他并不恃才傲物,为人朗彻光明,笃实仁厚,慈悲为心,谦虚善诱,相对交谈,终日不倦。

弘始十五年,罗什已是七十高龄了。在那年的四月十三日,在长安大寺安然示寂。在临寂之前,召集大众到跟前说:

“我自知愚昧,只是滥充传译,但愿所译出的经典都能传之后世,到处流通。我现在于你们众人之前,发下愿言:我所译出的经典如有不失佛意之处,在我的肉身焚化后,舌头不会焦烂。”

当他示寂以后,弟子们依佛礼予以茶毗,整个肉身尽化,唯有舌头不烂,完好无损,可见他译出的佛典与佛义是完全相合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鸠摩罗什       经典)(五明学佛网:鸠摩罗什       经典)  

 净界法师:发菩提心建立正知见,就是要依止大乘经典 

 李利安教授:魏晋南北朝时期印度观音经典向中国的传播 

 宋智明居士:圆觉经直讲 第一章 打开经典之门 

 其它:涅槃思想研究 第三章 大乘经典的涅盘思想 

 蔡惠明居士:藏族文化经典的宝库——四川德格印经院 

 潘桂明教授:鸠摩罗什与关中般若学 

 杨维中教授:经典诠释与中国佛学 后记 

 杨维中教授:《经典诠释与中国佛学》目录 

 方广锠教授:《云南阿吒力教经典研究》序 

 周叔迦居士:净土经典研究法 

 黄心川教授:鸠摩罗什和中国民族文化 

 杜保瑞教授:鸠摩罗什的大乘大义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