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虽然诚心向佛为何诸事不顺?


   日期:2009/11/1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文:转载)

最近,我发觉某些佛子善信被一个疑问所困扰,他们觉得信佛后已时常修行及作功德,为何还有很多事情不顺利,佛法不是有加持的吗?

  一般佛子善信可能都有这个疑问,都希望得到佛菩萨的护佑,事事顺利,逢凶化吉,如果大家是抱着这种心态来学佛,这样便是误解佛意。

  定业未除

  我们修行,最主要是明白真理,开启我们的智慧。不错,我们现在已开始明白因果道理,认识修行及多做功德。

  但大家试想想,我们累世所作的业,是不会因我们现在信佛便一笔勾消,我们还有很多业仍未消除,很多无形的冤亲债主等我们还债。这些业障,是多生多世所累积下来,就如一只沾满污积的水杯,水杯本来洁白的,但久经尘染,现在你想把这水杯变回洁白,则必须用水洗,水杯才可渐渐回复本来面目。

  我们修行,就是做着除渍的工作,不要想着我现在信佛,佛菩萨便理应保佑我。

  大家知否,佛陀这样伟大,他也说出个“不”字,其中一个是不能改变定业,除非你不相信因果,否则,既定之业即已作之因,必有果报。

  就如甲某借了给乙十万元,可否因乙君认识我而无须还给甲某,如果这是可行的话,就有如黑社会的包庇,这是不可能,也不公平。最宽容的是我向甲某说明乙君的困境,甲某宽限少少时段,或打个八折清还,这有如佛的加持无异。为何我们只懂埋怨佛菩萨,甚至退失道心,而不想想就是因为你信了佛,因佛菩萨的慈悲愿力,减轻业障。

  世间所说的八字、面相、掌相等,在佛法角度称为“观果”,观察业果之意,是把他们今生须要偿还的业,如密码般印在面上,印在八字上,懂解码者便能观看各人今生命运走势,这是文殊师利菩萨的开示,好让世人确知因果的存在,而不是迷信于这些解码方法,切不可误以为懂这些解码方法便可以改变命运。

  无为布施

  你们可能又有疑问,你们时常捐钱给佛社,及念咒诵经,很像没有明显帮助?布施当然有功德,但功德也有大小之分,无为及有为之别。亿万身家的人布施一万给佛社或做善事,这功德为之小,因这一万元在他心内来说是九牛一毛。

  另一人每月只赚四五仟元,养妻活儿,生活也只是刚刚足够应用,他取出一百元来捐给佛社,这一百元其实在他来说是非常珍贵的,这功德大于前者。

  另外,布施不求回报才是无为布施,是功德为大,才是真正累积成佛的福缘,如果每当布施时也有所求,这只是交易,是贿赂佛菩萨,而每每这种行径也会令人失望。

  而且,你们布施给佛社的一切,佛社也是用于弘法利生,功德也是回向给功德主本人,所以,不要常说你们捐了多少给佛社,其实最终得益也是你们自己。

  修正恶习

  但是,只作布施,这是外功德,真正修行才是内功德。

  说到修行,相信每人每天修行最多一两个小时吧,但另外的二十二个小时又如何呢?这二十二个小时我们可能作了很多新的恶业,例如说人是非,起贪 念或怨恨心,甚至为求口福而杀生等等。

  这些恶业,可能各位每天修行的功德还未够抵消每日新作之恶业,更遑说消除累生的业障,故我们修行,应时常反思自己的行为,培养行、住、坐、卧也保持修持的心态,这才是修行者应有的态度。

  再者,你们可能觉得我时常可以接触陈上师,及很多大德活佛与喇嘛,一定有很多加持,一定事事也能顺顺利利。

  但我可以这样说,从皈依至今,我的人生路途绝不是一帆风顺,起起跌跌,实与常人无异。而与别人不相同的,是因我信了佛,信了因果,每当逆境来时,我会坦诚面对,这是我前生所作的业,不会怨任何人甚至菩萨。

  就是因为有这些逆境[逆缘]的考验,我们更加要忏悔业障,更要超脱轮回,更需要佛法。不论顺境或逆境,也要学习心不随境动,顺境时,不要骄傲;逆境时,不要恢心、埋怨,只知尽力去做应该做的事,任何时候,对佛法也充满绝对的信心。

  说也奇怪,凭借这种心态,每当遇到非常困难的时候,最后也能有方法解决,我相信这便是佛法的加持吧!这就如有一个人跌倒,是要靠自己用力气爬起身;加持就像有人在旁扶你一把,但最终也要靠自己。

  大家试想想,不相信佛法,这些不如意事便不会发生吗?我认为一般人的心态可能是想找一个对象来发泄的吧!既埋怨佛菩萨,又埋怨师父,所以做菩萨难,做活的菩萨更难。

  总括来说,修行是修正我们的恶习并持之而行,对于我们过往因恶业所受的果,能坦然面对,才是真正修行之佛子。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