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出家的心地法门 一


   日期:2009/9/19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妙莲老和尚开示

苦口是良药

“要想千人头上坐,必先万人脚下行”,上山初出家的师父都要发心先修苦行!不好好修福德,那里有善因缘?小姐、少爷们出家,若还存着凡夫习气-在家那些习气不甩得干干净净的,想出家就能得到功德、了生死,无因那有果?出家乃是大丈夫事,少爷、小姐性情不够格啊!

六祖惠能大师有谓:“苦口良药,逆耳忠言”,就是世间俗语所说的:“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不吃苦药怎能愈病?不吃苦又怎能解脱生死?我这个老和尚偏偏都不会说好听的话,都是骂人的多。说真真实实的话,听起来是不好听,若能照着行,你就能得福德智慧;不照那样行,那就空过光阴、慢性自杀!谁之过耶?

讲好听的话容易,里面多下一点糖就好了嘛!小孩子喜欢吃糖,可是糖吃多就坏了牙齿、损害健康!

初发心的出家师父们!你们粗重的烦恼习气,就像得严重的糖尿病,我要是再加点糖给你们吃,那是病上加病。要加点苦药,是希望把你们的糖尿病去掉,消你们的罪障、增你们的智慧,在山上住得快快乐乐、自自在在的!

誓做狮子儿

我们要想成就大事,一定要选上等、精良、美好的人才;要是有下等的掺杂在里头,那量多有什么用?量多而质不精,整个佛家都会被带坏了。国家强不强盛,就看国民如何;我们佛家强不强盛,完全看佛弟子的表现如何!

大家千万不要让天人师、法轮王因你而受累。佛陀说法狮子吼,我们应做狮子儿,千万不要做佛法的罪人-狮子身中虫。就像造大殿的器材,不是好材料不能负重、禁不起考验的;那是滥竽充数,没有用!

有的人有才华,但稍微遇到一点障碍,勇气就拿不出来,事情等着看它坏,这样那能有福有慧?你们有智慧、有抱负、有勇气的人!好好贡献自己,做个狮子儿!我们道场就是希望大家合力起来护持。

是福不是苦

来到灵岩山寺,仗着三宝的功德,衣食住无缺,不会令你操心,还有什么不如意的事?还有什么苦?几十年前大陆丛林那种生活,早上吃粥时,那里有新鲜的菜可 吃?只有半小碟咸臭菜;逢初一、十五,能有一小碟黄豆吃,就已经很高兴了。像你们早上吃的这碗罗汉菜,是中午才有一半。你们现在好福报,比佛陀在雪山修道 的福报不知大多少!要利用这个福报,好好修道!不要耽搁了!

说到苦,老和尚初来台湾三年找地的辛苦,约略告诉诸位。我不是在大家面前夸功,而是要诸位知道自己是多么享福,却还以为是在受苦呢!那时找地要到四处看 看,就在信徒家挂单。早上是吃了,可是中饭呢?找完地跑回去时,人家已经吃过了,怎么好意思叫人家再煮?只好假说已吃了,只好多喝两碗水,就让肚子饿!晚 上当然是持午。

常常如此饿肚子,二、三年后身子不强了,有一次去医院检查贫血,医生说只有四十度,随时就会昏倒。为什么?三年中经常只有吃早饭,中午就没得吃了。即使有 钱也舍不得买东西吃,甚至有钱在路上也买不到吃的。你们现在认为这样不好吃、那样不好吃,是否想到有人没得吃啊!

以前台中清凉寺的煮云老法师,也是四处找地建道场,最后终于找到了,就很兴奋地打电话告诉我:“妙莲法师!妙莲法师!我已经找到地了,这地好得天上无,地 下有。”他非常快乐。我回答他:“我找了三年还未找到地呢!”他说:“三年算什么?我已经找了三十多年了!……”

说这些旧事让你们知道,才能体会“事非经过不知难”,希望大家享福知足,知前人做事之难啊!

做事要做得开心才有福慧,不要老是小劳动就生烦恼。来到这儿工作就嫌辛苦。有人还想:“我们这样忙还要上殿,好辛苦!”要知道!这不是在为老和尚忙、为老 和尚上殿,是为你们自己的功课而忙、为你们自己上殿。“既然是为我们自己,老和尚就不要管我们好了!”我若不管,你将来就会说:“老和尚以前不管我们,令 我们懈怠没福慧,很苦!”

当然我们初上来是要修苦行,可是这苦行不是讲那些苦行外道的苦行-把自己倒吊在树上、不穿衣服等等,那种无益的苦行当远离!但是修道应该吃的苦还是要吃。要离欲清净,欲少一点、修道障碍就少一点。五欲-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嘛!这地方要注意!千万不可贪求。

你们试试看!真正用起功来,吃饭是非常打岔的事;你不用功,完全是凡情在那边搅,饭虽这么样好,却嫌菜不够味、太咸、太淡...,乃至行堂的添饭都不合你 意,还动瞋恨心;一边吃饭,眼睛还看看别人的菜有没有好一点?你这样动一个念头就犯一个突吉罗,犯一个突吉罗,将来就堕等活地狱五百年(人间九百万年) 喔!

吃了饭没有好好地用功,道业不增长,没有得到禅悦之乐,当然有烦恼。要得清净禅悦之乐一定要冲破难关,把这妄想颠倒、无明习气除掉。习气除一分,道业才能长一分;有一分习气,道业就障一分。必然是如此!

寒冬好拜佛

过去大陆各丛林的用功课程,通常都会随着气候而有不同的调和方法,叫做“冬参夏学”。参就是参禅,学就是学经教、梵呗。冬参夏学,难道夏天就不能参、冬天 就不能学吗?这是因为气候的关系。夏天太热了没办法参禅,否则在华氏一百四十度下盘着腿子,真是令人热得受不了!大陆气候那种热真会热死人,冷也会冷死 人!

如果感觉很冷有什么办法对治?办法是有喔!冷的时候最利于拜佛了。你若是多拜佛的人就明白了。

我那时在零下几度的寒冬拜佛,只要穿着热天的夏衫就够了,身上都还拜得流汗呢!但不能停下来,一停下来可就冻人了!那真是拜佛最好的时候。

我还记得以前拜法华经的时候,拜完经下来吃饭,我就是穿一件单衫而已,那时别人都还穿着棉衣服,见我就问:“哦!你怎么穿这么单薄的衣服?身体这么好!” 其实我的身体并不怎么好,而是在“工作”啦!什么工作?拜佛就是工作嘛!这是成佛度众生的“功作”啊!

拜佛能使全身血脉活动、流通,身体决定好;身体好是最起码的小事情,重要的,拜佛还可以消罪障、增福慧。所以在大陆有人修行专拜法华经,也有人拜华严经; 华严经要拜三年,三年只能拜一部喔!我拜过弥陀经、普门品。弥陀经、普门品各有二千多字吧!我一次就拜好了。那种拜经对我而言就是家常便饭,吃得自在、睡 得安乐。

虚云老和尚以前在育王寺拜舍利时,每天是三千拜,而且还随众上殿、过堂;除此,其余的时间就是他自己的课程-每天三千拜。虚云老和尚个子又那么高,一般小 个子的拜佛就讨便宜一点;高个子的人拜下去了,还要站起来再拜下去,这样很辛苦喔!高个子打篮球是好,但是拜佛就要累一点了。当然多下一点功夫,也多消一 些罪障。

你们好好地精进吧!同虚云老和尚来比赛。世间人谁都想第一,怕人家比他高,惟有做父母的总想儿女要比他好。不过到了佛陀位是无上的、没有再高了;没有再高还是要再加一把劲,还要继续求高-继续为众生求高呀!

好!大家都是佛弟子,在社会上当然也有竞争,那都是争得你死我活;我们佛家的精神是-你好,也要大家好。我们学佛道也是要精进,你发心度众生、我也要发心 度众生;你多,我比你还要多。善良的竞争、君子之争,是不可少的。佛子心不同俗人:我虽然要好、要第一,但同时诚望一切人皆比我更好、更第一!否则是为小 人之争。

背经的方法
说到背经:佛遗教经、四十二章经、八大人觉经,大家都要背诵。为什么?我们不可能时时都在父母师长以及大慈佛陀身边;这些经能背熟,我们就等于时时在佛陀 座下、时时在善知识面前,用不着千里万里来寻找善知识。善知识就在我们的心里;心里没有经教,你就没有依靠!

以前我很喜欢地藏经,于是发心将地藏经背起来。说到背这部经,确乎害了一场大病。怎么害的?因为那时在家乡,自己学,白天有事要出坡,加上早晚上殿,每天 差不多到十点后才养息;为了背经,只好利用人睡后的时间来背。就这样不眠不休地从十点、十一点、十二点到一点、二点一直背,也舍不得睡。到三点养息一下, 听打板又起身上早课,日日是如此。

那时有位老参看到我这样,很不忍心,警告我:“你再这样继续下去,会害病的啊!”我不听劝还是继续背,终于把整部地藏经背了起来,但也果真害了一场大病。 虽然如此,我总是认为诵经时还要看本子,那多没用!所以能将地藏经背起来,即使害病也是值得啊!

诸位!只顾散心杂话,应该背的经不背,要你背又说没闲。怎么没闲?其实也不是叫你不要睡觉,难道你在出坡做事时就不能背经吗?能打妄想,怎么不能背经?背经才是对治妄想最好的方法。

我不是时常教你们?你就把经文抄个几行,朝袋子里一放,背到记不得了再拿出来看看,看好再放回袋子里嘛!过去大陆丛林的出家人也是要背经、要工作啊!他们工作时怎么背经呢?都是用这个方法!

严格除习气

所谓“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要想成就自己为有用之才,自利利他;现在就要先从自己生活上做起。古人、高僧对自己的生活也是非常严格地要求。
就像明末清初有四大师-紫柏、憨山、莲池、蕅益大师。他们是一代善知识,对自己的行动都非常地严格-对学人严,尤其严格他自己。其中紫柏大师,有一次吃饭 的时候忘了先合掌供佛,吃着吃着想起来了,马上碗筷一丢下、跪在佛前,叫陪他吃饭的人拿香板打他四十大板,而且要重重地打。他是一代的善知识、一寺之主, 自己错误了,是这样不护短的严格!我们也该要下决心改习气啊!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       出家道心革习气)(五明学佛网:       出家道心革习气)  

 宋智明居士:圆觉经直讲 第十四章 道场圆加行 三观齐妙功 

 宋智明居士:《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 附:妙叶大师传 

 宋智明居士:垟山禅悟录 缘极则妙 

 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 

 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一章 众妙之门 

 法界法师:《金刚经》释义 第四品、妙行无住分 

 杨惠南教授:对《妙法莲华经玄义研究》的看法 

 仁清法师:防“忽悠”妙招 

 张秉全居士:《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七 

 张秉全居士:《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六 

 张秉全居士:《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五 

 张秉全居士:《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