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首愚法师:修行莫忘反省


   日期:2009/8/21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自我反省 修行好比陈年老酒,愈陈愈香。但是修行一段时间之后,却也莫忘了要以三方面来自我反省。
  一、色身上的:你的声音是否比前更宏亮,更沉着呢?色身方面是否少病痛了呢?二、心境上的:情绪是否较前更能掌握、控制得住呢?遇事是否更能化解得开呢?是否较前更能提得起、放得下呢?能慢慢的做到于事无心、于心无事吗? 三、世法上的:工作、事业、家庭乃至同事之间是否更能融洽相处、改善得更祥和呢? 诸如此类,都是非常个体而现实的,至于悟道与否,就不是可以妄自承当得了。“未悟言悟、未证言证”很容易招致磨障,所谓“魔由心造、妖由人兴”,慢心一起、狂傲自大、贡高我慢。所以学佛应越学越谦虚,否则只会助长你的邪知邪见,那是与正法背道而弛的。
  再就说到修身方面,论语有云:“小人长戚戚,君子坦荡荡”,这句话实际上也是因果。何以说“小人长戚戚”呢?此间已经隐含许多待人处世的问题了,而其中最大的症结仍在于一个人居心的不真、不诚、不实、不正。
  平常,我们对事理总是看不清楚。南师尝语:“一般人经常在做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由于心地不真,往往会制造一些不智之举来弥补内心的空虚;同时,为了掩盖自己本身的缺点,在动作、语言上便难免会露出种种文过饰非的现象了。 心香一瓣 一个人真诚最重要。所以先不要问自己的能力如何,只要从“心”的本位做起,对得起良心,所谓“仰不愧天、俯不怍地”,那即使事情做错了,也值得原谅。
  做人真诚,自然而然就会散发出一股很恳切的亲和力来。以佛法的观点而言,一个人如何做到“真”呢?——要处处替别人设想。因为一个人最大的潜力往往来自于大公无私的精神,这种“真”就是无为而为——只有心香一瓣,而不在于事情做得好与不好,能够时常怀着一颗谦和、诚敬的心处处请教他人,乃至向他人学习,这样自然能感动别人,普熏法界。这是需要无我、无私的精神才得以成办的。如果心中只有一个“我”,时时刻刻想的便是“我”须臾不离以“我”为中心,那么你言辞的闪烁、态度上的虚浮,必然在无意中显现出来了。
  小孩与鸟
  有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居住在海滨,终日与海鸟为伍,人与鸟已然打成一片。因为小孩纯真没有居心,彼此之间已浑然忘了不是同类的隔阂,也毫无分别心,所以他与鸟儿相处得相当融洽而愉快。
  然而,有一天,大人们起了歹念,想利用小孩抓鸟,便怂恿小孩说:“人成天与鸟儿在一起,能帮我抓几只吗?”小孩第二天便动了要抓它们的念头。就只这么一个起心动念,鸟儿们看到小孩,竟然纷纷飞走了。难道是这些鸟儿有神通吗?不然,是小孩散发的不善心念——等于心波传送受到了干扰,导致异样的磁场,引起鸟儿们的惶恐不安了。
  成功的法则
  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居心不良的时候,也会散发出一种抗拒而不协调的心波,以致无法与大众和乐相处,打成一片。修行亦然,念头一有问题,纵使你讲话再柔声细语,态度再和蔼亲切,依旧无法长久掩人耳目的,可见正心诚意太重要了。
  更确切的说,一个人想在世间法上,事业上有所成就,真诚必不可缺,这是待人处世的成功法则,古今皆然。故儒家大力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际上亦即以“正心诚意”为主导。唯有正心诚意,走遍天下才能交到真心朋友,这是贯穿世间出世间法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首愚法师       修行)(五明学佛网:首愚法师       修行)  

 净界法师:修行胸量要大成就才可能大 

 净界法师:我告诉你一个修行的秘诀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三部分 修行中需要注意的十二条 

 怎样发心修行 

 宋智明居士:圆觉经直讲 第十章 修行无二 方便多门 

 认识烦恼是修行的开始 

 楞严悲华法师:傻瓜式修行十要 

 楞严悲华法师:瑜伽修行二十二要 

 楞严悲华法师:什么叫学佛修行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修行中身心出现的四种反应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静心就是修行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五、禅的障碍与消除方法 漫谈修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