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心培法师:人间般若,道在哪里?


   日期:2009/7/25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过去南塔光涌禅师初参仰山禅师的时候,

仰山禅师问他说:「你来我这里做什么啊?」

光涌就答道:「我来拜见禪师您啊!」

仰山又问道:「你见到禪师了吗?」

光涌就答道:「我见到了。」

仰山再问道:「禪师的样子像不像驴、马呢?」

光涌就说道:「我看禪师的样子也不像驴、也不像马,也不像佛啊!」

仰山不放鬆的问道:「既不像佛,那麼像什麼呢?」

光涌从容的回答道:「若有所像,与驴、马又有何分别呢?」

仰山大為惊嘆说道:「凡圣两忘,情尽体露,二十年中再没有人能够优胜於你,你要好好的保重啊! 于你,你要好好的保重啊! 」 」

事后,仰山禅师每当见到人,就赞叹说:「光涌为肉身佛也!」

从禅师二人的对话之中,有很深的禅意。 若能善用清净心,于言下便能有所契会。

我们看过去禅门的师徒之间,一旦要离别的时候,老师一句亲切叮咛「你要善自珍重」。 这一句善自珍重,有多少意涵在其中。

这则典故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好比有人问:「人像什么?」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回答,因为有所像就有所不像。我们必须明白,一切相都是因缘所生法,只是随着因缘果报的不同,才产生不同的结果罢了。

以我们的五蕴身来说,是假地、水、火、风四大;色、受、想、行、

识五蕴的聚合。 此色法(物质体)、心法(精神体)都是因缘和合,既然是因缘和合,就没有一样东西是自己生、自己成、自己有,既然是假诸多因缘条件才聚集而成的,请问能有实在喜贪之法可执着吗?

即使别人对我的瞋恨,又岂是真实的,若能如理思惟,即可逐渐放下凡夫内心追求的情执爱染。 再者,既已了知五蕴无我,那么外在的一一法当然也是无我所。

所以从如实观,如实清楚明了,参透了,自然就能放下心对外的种种攀缘。 如果能够见到诸相非相,不就见到如来了吗? 什麼叫见到如来? 什么叫见到如来?

诸佛菩萨不就是因为见到缘起法而悟道的吗? 所以我们对诸佛菩萨解脱境界,不要认为很难达到,只要如法修行,悟道将是迟早的问题。

我们从仰山禅师和光涌禅师议论不像驴、不像佛,究竟像什么?

像自己。唯有见性,才能与诸佛菩萨同一个鼻孔出气。 佛菩萨能,我们当然也能,「有所见,有所不见」,相上有所见,本体无所见。

象,现象已经不是凡人所见的现象了,唯证方知。 我们要善护念 我们要善护念

「清净心」 ,自会有所体会。 无论在坐中、行中,维那师父在「喝」时, 道就在当下,如果你有清净心,便能于言下契入真如本性:

如若筑起一道 墙,那么谁都没有办法帮助你,因为无始劫来的习气,已经把这颗真心包 的密不透风了,所以「此心能造,此心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心培       般若)(五明学佛网:心培       般若)  

 黄夏年教授:唯以般若为导,净土为归——黄念祖居士的净土思 

 魏道儒教授:《大般若经》 导读 

 洪修平教授:般若与禅观 

 洪修平教授:佛教般若思想的传入和魏晋玄学的产生 

 照光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通解 2 

 照光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通解 1 

 照光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通解 5 

 照光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通解 4 

 照光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通解 3 

 照光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通解 2 

 照光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通解 1 

 程恭让教授:略析《佛性与般若》在牟宗三哲学思想进展中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