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明一法师:知识多了成见重


   日期:2013/3/4 17:0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前面我们看了日记《成见表现分别心》知道了什么样的人算是有功夫的人,什么样的人算是没有功夫的人。这可以由他们的分别心的严重性来区别,也就是说成见重的人分别心强,没有功夫。反过来有功夫的人成见就少,分别心自然也少,感觉自己幸福的时候就多。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常说的知识多端丧本着真的原因,因为一般来说知识多的人分别能力强,成见容易形成而且相对来说比较重。所以他们要想接受新的知识就要难一些,这在佛教里面叫贡高我曼重,反之则会容易一些。所以知识分子学佛就要比一般的人学佛来得困难。

知识份子学佛实在困难重重,他们的特点是入门太难了,古人的形容叫“知见多端丧本真”。他们需要把自己的知见去掉,要去掉多年来自己所悟所学,这对于他们来说等于把自己的命打死。因为积累这么多的知识,现在告诉他们这是自己的成见需要放下,真的实在是太惨了!

所以,这样的人学佛入门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他们一但入门,他们就很容易成就,而且不会退转,所谓“从缘入者永不退失”。因为知识与成见之间的差别很容易混淆,知识要转成智慧需要无分别的心,这是很难的事情。而知识要转变成成见,则很容易。

知识分子的特点就是学了很多的知识,有了自己的一套理论根据。这在佛教上面来说叫做我执和法执坚固,要想学佛先要打掉这个坚固的我执和法执。所以,他们入门要比一般的人困难得多。因为无分别的心很难建立,这个时候知识变成了成见。

因为这是他们一生的所得,学佛又要放弃这一生的所得,所以,他们会很痛苦。所以要想学入佛门就要消除分别心,这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在他们的眼里一定又在找,是否有一条路可以不用这么痛苦,可以不避开被“打死”。希望自己的成见不要被否定掉。

答案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如果不放弃这些成见,他们永远是在知见上打转转,永远不得门而入,说白了是永远进不了佛门。因为佛教是要打破一切的二元对立,而成见就是二元对立的引导。所以,很多知识渊博的佛学大师,常常不能进入佛门。

因为他们研究经典是靠以往知识或者叫知见,不是身体力行的体证。是用一种分别的心在分别佛教这一要求一切平等,取消二元对立的真理。所以,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这被古代的祖师说成“芳草劳寻径,岩松回布荫,几多玄解客,失却本来心”。

所以,他们是不可能进入佛门,只能在佛门之外徘徊。不管多么努力,也不过是像上面的偈子说的,只是在寻求松树落在岩石上的阴影一样。分别来分别去,不过是在寻找毫无意义的黑白影子。而这些影子是千变万化的,是无常的,是变化不定的。你去分别这些影子就好像是在海里面算沙子的数量毫无意义。

因为佛法的第一义谛不是经过知识和见解而来的,是无法用语言分别来得到的。所以,我们在语言分被上做功夫是都不过是在讨论佛法,不是在修证佛法。佛陀的表弟阿难尊者觉得自己是佛陀的表弟,佛陀一定会给自己指出一条方便之路,结果被佛陀骂为数人财宝的笨蛋。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