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佛教是教育,任何宗教徒都可以来学佛


   日期:2012/11/5 18:1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土法门法师:佛教是教育,任何宗教徒都可以来学佛

 

“大圣垂慈,特留此经。”

这是“教起因缘”,最后的一章。

我们能够在台南极乐寺,这个道场,昨天宣布正式成立;今天我们在这里讲这一部经,玄义里面的第一,“教起因缘”最后一章,好像特别有深长的意义。

这个道场是两年多前,我回到台湾,好像是治牙周病,台南的同修告诉我,他们有一块土地想建一个道场,来问我。我说,建一个道场,台湾道场很多了,有你不多,没你不少,似乎没有必要;如果建立一个台湾没有的道场,那就很有意义。什么样的道场台湾没有呢?学校的道场,道场是学校,学校是道场这种道场没有。

在这么多年来,我们在海外弘法,许许多多人问到:佛法是什么?什么是佛法?问这个问题的人很多。佛教在今天的社会,包括在全世界,有六种不同的形式。第一个就是我们向往的,释迦牟尼佛的道场。学佛的同学都知道,释迦十九岁离开家庭,出门去参学。摆脱家庭,放弃王位,这是为我们示现放下烦恼障。他所示现的是个知识青年,好学多闻。知识青年在社会是占最多的成分,也是中坚份子,他用这个身份出来示现。十九岁到处参学,像善财五十三参一样,广学多闻,印度所有的宗教他参访过,所有的学派也参访过,用了十二年的时间,到三十岁。十二年的参学,问题不能解决;知识可以说是相当丰富,把六道里面的事情搞清楚了。当时的印度婆罗门教里所修的四禅八定,世尊完全接受过来了。佛法从哪里修?从四禅八定修,这是婆罗门教的。得到这个禅定,上面能看到非想非非想处天,下面可以看到阿鼻地狱、无间地狱,六道轮回你看得一清二楚,六道里面的事情没有一样不知道的,知道过去、知道未来。但是为什么会有六道?六道从哪里来的?六道以外还有没有世界了?这个事情没人知道,也没人能够回答。印度人讲涅槃,许许多多人都把四禅天、四空天当作大涅槃,这是很大的误会。涅槃是平等一相,不生不灭。但是四禅、四空天不是涅槃境界,有一点相似。他寿命很长,可是寿命到的时候,他的定力失掉了,于是乎他就怀疑,说古圣先贤说的这些话有问题,我证得涅槃了为什么还会退转?这念头一起,这叫谤佛、谤法、谤僧,毁谤三宝的罪过堕无间地狱。所以从非想非非想处天,一下就堕到地狱,这爬得高摔得重。世尊把这个东西放弃了,不再学习了,在恒河旁边、菩提树下入定,在定中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个示现是教导我们放下所知障。从十九岁放下烦恼障,三十岁放下所知障,他成佛了。所以成佛——成就圆满的智慧,圆满智慧不是学来的。他十二年的参学是学来的,学来的是知识,不是智慧。

智慧从哪里来的?佛说了,在《华严经》上讲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所以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佛讲的这么清楚、这么明白。那现在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后头一句话说“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我们变成这样,变成十法界,变成六道轮回,变成三途,通通是迷了自性变现的。虽然迷了自性,自性并没有失掉,这一点诸位一定要知道、要记住。我们的自性跟佛一样,在!丝毫没有损伤;只是迷了,不知道有这回事情。我们天天用真心,不知道真心在哪里。大乘经上讲得很详细,十法界的众生用的是妄心,四圣法界用得正;六道里面众生用偏了、用邪了,所以感受许许多多的苦报、错误。于是诸佛菩萨,以无量无边的应化身在十法界,帮助有缘众生。什么叫有缘?真正能相信的人有缘;真正能理解的人有缘;真正能修行证果的人叫缘成熟了。来帮助这些人。

可是,信,古时候人容易,现在人很难。为什么古人容易呢?古人从小就受过良好的教育、圣贤道德的教育,所以他没有问题;现在我们把古圣先贤传统教育丢掉两百年了,总有七、八代了,所以现在困难了。现在信心很不容易建起来,对自己都没有信心,对古圣先贤怎么会有信心!对佛菩萨更没有信心了。

所以现在这个世界上宗教还存在,但是真正对宗教有信心的有几个人呢?那为什么还来学习宗教呢?还来参与宗教呢?实在说,许多人把这个当作一个职业。当作一种职业没错,释迦牟尼佛就是从事这个职业的。这个职业是什么?是教育,是教学。

我们细心观察,世界上每一个宗教的创始人都跟释迦一样,都是教学;而且都是义务教学。义务,不收学费;而且也都是多元教学,它不分国籍,不分族群,不分文化背景,只要你肯学,他都愿意教你。佛法这个门尤其广大,它能包容不同宗教,并不要求你退出那个宗教信我的,没有。《地藏经》大家都很熟,《地藏经》里头有婆罗门,那不是佛教,但是他来学佛,他信的是婆罗门教,他跟释迦牟尼佛修学。释迦牟尼佛教他,并没有要求他退出婆罗门教我才教你,没有。类似这些例子的时候,大乘经上很多。所以佛教是教育,任何宗教徒都可以来学佛。

佛里面学什么东西呢?说简单的,说明白了求两样东西:一个求智慧,一个求福德。不论你是哪个宗教,哪个族群,哪个国家的人,你都想求智慧,都想求福报。佛这个学校里头有,专门教你这两样东西。所以与你信仰宗教一点关系都没有。

那么在宗教里头跟教主、神的关系是父子关系、主仆的关系。在佛门里头只有一个关系,师生关系。释迦牟尼佛是老师,我们是学生,我们是这关系。菩萨是已经成就的学生,我们是初学。所以佛法它也有初级班,有中级班,有高级版。我们都是初级班;中级班是声闻、缘觉,二乘;高级班是菩萨,全部都是同学。这都搞清楚、搞明白了,佛教里头没有迷信。

世尊留下来的经典都是教科书,这个教科书确实里面有深浅不一样,有教菩萨的、有教声闻、缘觉的,有教初学的。我们应该从哪里学起呢?要从初学的学起;不可以一开头我就学大乘,大乘学不来,学不像。就像你上学,小学不愿意,中学也不愿意,一下就想上大学、就想上研究所,读了一辈子都没有办法毕业,精力、时间都浪费掉了,这是错误的。所以世尊在《佛藏经》里面有一句很重要的开示,他说,“佛子(就是佛弟子)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释迦佛不承认,为什么?你没有循序渐进,好高骛远,你不可能成就,佛就把话说定了。

所以佛教传到中国,在隋唐时代,那是中国佛教黄金时代,也就是在中国建立起中国模式的佛陀教育,一共有十个宗派:八个大乘,二个小乘。小乘有俱舍宗、成实宗,这两宗宋朝以后就没有了,所以很少人知道,只知道中国有大乘八个宗派。学佛一定从小乘学起。这小乘是隋唐时代,我们的祖师大德把它舍掉了。舍掉有没有违背佛的教诲呢?没有!他用儒跟道来代替小乘。能不能代替?事实告诉我们,行!隋唐到现在一千五百年,这一千五百年当中,每一个宗派祖师大德都是圣人、都是贤人,世世代代都有人出来,证明用儒跟道代替小乘是正确的。可是今天,儒跟道我们也不学了,小乘也不学了,就在大乘里头,用一辈子的时间都没成就。这就是误会了不学小乘要跟儒道来学习。

所以最近这十几年,我们提倡要扎三个根,这是根本的根本。儒,我们用《弟子规》;道,我们用《太上感应篇》;佛,我们用《十善业道经》,这三部经是根本的根本,是戒律的基础。这三个根也有经典做依据。《观无量寿佛经》里面佛说的“净业三福”,这三条十一句非常重要,决定不能疏忽。佛说得很清楚,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话说得很重。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菩萨修行、成佛都要遵守这个“三福”的指导,都不可以违背,你才能成就;如果违背这三条,通通不能成就。所以它是整个佛法,无论是宗门、教下、大乘、小乘、显教、密教,通通都要学;不从这里扎根就不是佛法。你说这个东西多重要!

我们晓得了,过去没学,现在恶补,要把这个课补出来。不补就等于像盖房子一样,你要盖大楼,没有地基,决定盖不成,搭个小茅棚可以,这个大厦你是建不成功的。所以一定要重视。《弟子规》只有一百一十三桩事要做到,要求自己做到。《感应篇。因果教育;《弟子规》是伦理教育、道德教育。《感应篇》也不长,里面讲善恶报应,一共只一百九十二条,不多。《十善业道经》归纳起来十条,展开,菩萨展开,八万四千细行;阿罗汉展开,三千威仪。归纳就这十条,就这十桩事情,身三、口四、意三。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守住这些原则,决定不违反;佛叫我们去做的我们认真做。

不要认为《感应篇》是道教的,《弟子规》是儒家的,我们是佛教比它高。高在哪里?高在从它地基上我们建筑得高起来的,没有那个地基的时候,你就不如它。好像三层楼一样,儒是第一层,道是第二层,佛是第三层,没有下头两层怎么会有你啊!底下两层不要了,我们高哪里?我们根本不能建立。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知道了就要认真学习。如果不用儒跟道,可以有一个代替的,小乘的《法句经》。里面有七百多首偈子,全部都是,那个内容就是讲《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内容都在里头,你就依照这部经来奠基础,可以,没问题。现在佛教没有人讲了,没有人真学了,所以这些理我们不懂,事也不知道,我们把精力、时间都空过了。

实在讲扎这种根两年的时间足够了。我在零五年十二月,我们在国内汤池小镇办了一个文化教育中心,里面三十七位老师,我要求他们把三个根做到,给他们的时间是四个月,他们两个月就做到了,我们非常感动。自己没有做到,去教人,别人不相信你。在这个世界教学成就最卓著的、大家共知的,中国人晓得孔子、释迦牟尼佛,他们教学为什么会成功?没有别的,先做到了,没有做到的,不敢讲。能够讲出来的,他全做到了,这是圣人。说到之后确确实能做到,这是贤人;说到做不到就变成骗人,骗久了,就被拆穿了,这一文不值。

我们要想自己真正成就,确实一定要把根扎好。大小乘教里面可以依照自己的根性、程度,选择一门,或者选择两门,不能太多,古人讲的话“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你决定有成就。

净宗是个易行道,但是最不容易相信。它的基础,“净业三福”说得很正确;没有这个基础,修净土不能往生。我们细心观察,每一个往生的人,走的时候有瑞相,我们看到很欢喜,然后想想他在生前,拿《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对照,他真的都做到了。他有没有学呢?不一定有学。不一定学过,但是不知不觉的他都做到了。他心地善良,为人慈悲和蔼,他能够爱别人,关怀别人帮助别人,他做到了。没有这些德行,不能往生,念佛跟阿弥陀佛不相应。

现在是佛的末法时期,大乘教里头多半都是说,正法五百年,也有人说一千年。一千年为什么会变成五百年呢?有女众出家。也有人说,女众出家,最后都能够遵守世尊的《八经法》,所以还是恢复到一千年。那就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依照中国古人的记载,释迦牟尼佛出生在中国周昭王二十四年,入灭是周穆王五十三年,照这个记载,释迦牟尼佛住世八十岁,八十岁过世。我们中国人算虚岁,外国人算实际年龄,七十九岁,讲经教学四十九年,没有一天休息,这是释迦牟尼佛的遗教。在中国两百年前,每一个寺院、庵堂没有不讲经的。任何一个法门都有经典作依据。印光大师在《文钞》里头说,没有经典依据的那个法是邪法,那不是正法,对于经典不可以不通达。

摘自净土法门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11集  2012年10月29日讲于台南极乐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教       教育)(五明学佛网:佛教       教育)  

 智海法师:人间佛教的修持 

 济群法师:汉传佛教的反思 

 济群法师:一个根本,三大要领——关于汉传佛教建设的思考 

 黄夏年教授:现代中国佛教界最早的出版物-《觉社丛书》 

 黄夏年教授:佛教和平走进全球化与多元化时代 

 黄夏年教授:七塔寺溥常法师的振兴佛教与佛教教育思想 

 黄夏年教授:明州佛教与四明知礼 

 黄夏年教授:当代中国佛教教育三题 

 黄夏年教授:古印度佛教的参学游行 

 黄夏年教授:20世纪天台佛教研究 

 黄夏年教授:20世纪德国的佛教 

 黄夏年教授:20世纪法国的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