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南怀瑾先生的最后六年


   日期:2012/10/25 13:1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南怀瑾先生的最后六年

 

南怀瑾老师出门迎客(2009年 摄影:颜世贵)

 

 

作者:栾吟之 周楠(文章自《解放日报》)

 

 

苏州吴江七都镇,太湖大学堂。这是南怀瑾先生一手创建并度过一生中最后六年时光的地方。

201292995岁的他在此安详辞世。半个多月过去,在秋日阳光的掩映下,大学堂内一座座青瓦白墙的古典式建筑显得肃穆、萧瑟。七号楼一楼,南怀瑾和弟子们曾经用来修行打坐的地方,现在是南老的灵堂。白衫银眉,手持香烟,一张他的慈目相片挂在大厅正中。祭台的正中,是一座名为“行走中的禅”的佛像,六根蜡烛长明,周围放满了一束束鲜花。

1018下午,七都镇党委书记查旭东来到这里,商议的是太湖大学堂日后注册等事宜。设在大学堂内的“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还在如常教学,六年级的孩子们一招一式像模像样,正进行武术课程。第二天,南怀瑾先生追思会举行。南怀瑾生前不乏争议。他被一些人尊为当代大儒、国学大师、禅宗大师,却被另一些人视作高级策士、“学术上经不起推敲”。这些争议,并未远去。

而南老在太湖大学堂所度过的这最后六年,对于外界来说,依然不乏神秘。

留给“太湖大学堂”的问号

如今,谁来接管太湖大学堂,法定代表人能否变更?设在太湖大学堂里的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今后的招生、教育方略,是否会有所改变?

太湖大学堂的正门,在七都镇庙港大桥不远的环湖路旁。

大学堂内,绿荫环绕,草地上,一群散养白鹅正满地找食。这里由七八幢高低错落、古典风格的建筑组成,其中有回廊、庭院,内部陈设像学堂、也像佛堂。遇见的每一位工作人员,举手投足都彬彬有礼,说话柔声细语。据说,太湖大学堂在筹建过程中,从选址、踏勘,直到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南怀瑾都亲自过问,倾注了大量心血。

“南怀瑾和七都这个滨湖小镇的缘分很深。”当地政府官员介绍,1998年南怀瑾第一次来,便说“将来,到这里来骑着小驴子读书修行,一定非常好玩”。2000年,时年83岁的南怀瑾先生,拍板买下当地300亩滩涂。2006年,太湖大学堂建成,71日至7日,89岁的南怀瑾在大学堂首次开讲,内容是禅修与生命科学,他纵古论今的学术视野和拉家常式的平易风格,吸引了各方人士。

在南怀瑾生命中最后六年光阴里,除了少量的外出授课,他基本都在七都镇太湖边的大学堂度过,在这里50次公开授课,受教者无数。而每天晚上,他都会抽出一个多小时为身边的弟子授课;一年365天,读书修行育人,从无懈怠。

在南老灵堂里供人跪拜的垫子上,查旭东久久没有离去。他实在没想到,南老这么快就去了:“有一次,南老的一位弟子说‘祝先生长命百岁’,老人家还打趣说:‘我只能活一百岁吗?’我们也觉得,以他的修为和身体情况,肯定可以再活好些年。”可仔细一想,又似乎是有征兆的……

查旭东与南怀瑾相识多年,一年中总有几次对坐相谈,坦言这位“慈祥幽默的老者给自己最大的受益便是:以出世的态度做入世的事业”。可而今,南怀瑾故去后,太湖大学堂“群龙无首”,这份事业又该怎样传承和发扬光大?作为地方官员,对于太湖大学堂的未来,他不得不深深思索。

目前,七都镇已经向吴江市政府提出申请,将太湖大学堂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成一个弘扬国学文化的基地。同时,七都镇正在规划建设“老太庙文化广场”,对此,南怀瑾曾鼎力支持,他不仅捐出18亩土地指标作为文化广场核心区建设用地,还发动太湖大学堂同仁共襄盛举,为广场建设捐资350万元,其中100万元是自己的稿费。查旭东说,今后这里还将建一座包括舍利塔在内的南怀瑾纪念场馆。在文化广场外围,将规划和开发国学养生产业,借助先生的国学文化,推动全镇产业的转型。

南怀瑾还留下了30万册珍贵藏书,内容涵盖儒、释、道、医学、军事等各领域,其中不乏一些孤本、善本,南怀瑾的学生已针对这些书籍进行整理造册、上架保存。查旭东说,现在普通读者难以看到这些藏书,但今后有望将部分藏书转成电子版本与世人接触,“由于工作量巨大,现阶段仍以保护为主”。

然而,占地200亩、邻太湖而建的太湖大学堂,其性质可以说是一处“私人会所”。南怀瑾先生在此成立太湖大学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由他本人担任独立法定代表人。如今,谁来接管太湖大学堂,法定代表人能否变更?面对每天络绎不绝想来祭拜的“粉丝”,太湖大学堂是否会定期敞开大门?设在太湖大学堂里的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今后的招生、教育方略,是否会有所改变?

这些问号,都正在寻找答案。

最后一堂公开课

“大家都叫我‘老师’,我不承认我是老师,真的不承认,没有资格。做人的师表是很难的。也不承认有学生。”

201217晚上7点,南怀瑾为吴江妇女团体讲课,谁也不曾想到,这竟然成为了他最后一堂公开课。

南怀瑾的弟子们都知道,南老向来非常尊重女性,强调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及对子女成才的影响,这在这堂课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倡导女性要读历史以后,他特别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几千年历史的骨干,主要是靠女性保存下来的。自古到今,出一个先圣的帝王,或者圣贤、英雄,乃至孔子、孟子,乃至释迦牟尼、耶稣,都是有一个“忍辱负重、承先启后”的好母亲,母性的功劳,影响有这样大。

几乎每一次公开演讲,提及自己,南怀瑾总是相当谦虚。最后一次,依然没有例外。

他说:“大家都叫我‘老师’,我不承认我是老师,真的不承认,没有资格。做人的师表是很难的,我抽烟,做老师就不要抽烟了,我并没有戒烟,其它的缺点还很多,所以我不承认我是老师,也不承认有学生。大家叫我老师,那是客气话,是个代号。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讲到这个问题,所以不敢用学术观点做老师那么带下去,带下去涉及的问题很大了。”

甚至,他在多次演讲中,“对自己一生的结论和评价是八个字——一无长处、一无所是”。

对于一些人冠以他的“佛学大师”称号,南怀瑾也不曾接受过。上海人民出版社曾将南怀瑾2000年之后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收录成册,有人问他:“老师,你信佛教?”他说:“不是。我信睡觉(笑),我够不上资格信佛教。”人家又问:“老师,你学佛吗?”他说:“也不是,那也没有资格。佛经上面写,一个修菩萨道的人要布施,众生如果需要你的眼睛,那就挖给他。头颅、脑血、全身、妻子、儿女、财产,都可以布施,我做不到。”

许多听过南怀瑾课的人,对这些说法毫不奇怪。人大国学院的博士生小王曾经因为学校组织的游学来到太湖大学堂,“我们目前的正统学院派未必愿意接受自学成才、没有学术论文发表的南怀瑾,南怀瑾对于儒释道自有一番理解,也未必愿意受到正统主流的约束。”

一名上海女企业家也曾由朋友带进太湖大学堂见过南怀瑾。她平时抽烟喝酒,烟瘾很重,为了表达对南老师的尊重,从前一天晚上开始便没有抽烟,但想不到,初次见面的南怀瑾,见面就递给她一包烟,说:“你抽吧,没关系。”唯一的一次谈话让这名女士记忆深刻:“他特别慈祥,对人嘘寒问暖,十分照顾,他身上有一种吸引力,感觉好像还有神通。”时隔两年,这名女士没有再见过南怀瑾,但从此之后,她也开始读佛经,打坐养生,如今已戒烟戒酒。

在最后的时光里,南怀瑾对教育问题的感慨,让许多人记忆很深。他说,十九世纪、二十世纪初期威胁人类最大的是肺病,二十世纪威胁人类最大的是癌症,二十一世纪威胁人类最大的是精神病,“我发现很多年轻的孩子们精神都有问题了,归结起来是教育的问题……”据说,南怀瑾说起这段话的时候,情绪激动,频频跺脚。而这个观点,他在最后一次公开课中再次提到,并由此倡导女性要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

对于教育,在2008年的时候,他在太湖大学堂种下自己的一亩实验田。

一亩教育实验田

“在这里,你们学习的内容是生活的教育,大的照顾小的,爱同学,爱团体。教育不是管理,而是影响。做人的根本是生活。”

离开太湖大学堂的时候,接待人员送给记者一张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2012毕业纪念光盘。2012621日,太湖大学堂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举行首届毕业典礼,光盘的内容里包括一段南怀瑾给毕业生“临别赠言”的视频。这段长达1417秒的视频,是南怀瑾留给世人的最后影像资料。

视频里,95岁的南怀瑾端坐台前,与30位六年级毕业生面对面。他讲话依然风趣生动,但语速明显放慢,可以依稀感觉到这位老者已接近生命的尽头。他说:“我们的学校取名‘实验’,就是为了实验我们的理想。”“我五六岁开始读书,把自己做文化的读书的方法,研究学问读书的方法,都告诉大家;我19岁出来工作,21岁带兵,我希望你们也能文武合一,古今文化合一,你们长大了就会超过我们。”“在这里,你们学习的内容是生活的教育,大的照顾小的,爱同学,爱团体。教育不是管理,而是影响,你们现在毕业了,把所有的经验带出去,带到社会,可以断定你们今后是顶天立地、与众不同的人。”“做人的根本是生活,你们要知道人生,什么叫人生、什么叫生存。衣食住行,处处要规矩礼貌,把生活处理好、人生基础稳定了,才能用这个影响家人父母,到社会上造就社会人。人生不是一张文凭一个学位。”

太湖大学堂的首批毕业生将奔赴世界各地,学校希望他们带着传统经典、生活技能和一颗沉稳的心,面对未来的挑战。这些孩子,会背诵古诗古文,拥有在水里驾驶独木舟、看天空辨方向、钻木取火等技能,这是一位95岁的老人在太湖边上推动的实验。

在太湖大学堂里,偶遇几名课间休息的孩子,他们见了人,都会停下来,礼貌地点头鞠躬,然后轻手轻脚地走开。电灯开关旁,插着中英文双语小纸片“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请随手关灯及空调,空调开放时,请关闭门窗”,而饭厅前,则挂着一张巨大的“TableManner”(餐桌礼仪)记录表,上面满是孩子们做的记号。

这里的学生告诉记者,他们起床要习武,中午要禅定,五六年级还要学会烹饪、野营等生活技能。他们不许用手机、电脑,不看电视。“太老师说用一次手机折寿一年”,“太老师”是同学们对南怀瑾的尊称。问太湖大学堂的学生“今天是什么日子”,他不但回答几月几号,还会说出今天的节气,应该吃什么,注意什么等传统养生知识。

一名家长说,儿子学到的第一是静定,第二是生活规范,第三是开放式思维。静定是基础,教会你差别取舍的能力。面对外界,会不会放弃你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里的教育还体现在一些细微的方面,比如“虎皮鹦鹉”这个词,电脑是点对点一下子查到了,而辞典要经过什么科什么目,对同类鸟群也有了解。

小小一个学校,汇聚各方师生。据说,这里选取学生的标准特别严格,不但要通过考试和面试,还要对家长进行面试,选取学生还要看家长的价值观,太世故的一概不收。

就连七都镇上的出租车司机,都知道很多关于大学堂的事。“的哥”许刚有些自豪地说,一般人进不去太湖大学堂,但他已经进了很多次,大多都是送家长和学生进进出出,“听说南老师自己出钱资助边远地区的孩子到这里读书。这里的学费很贵,听说每学期8万元,但还是有很多人想进都进不来。”

尽管首批学生毕业,大多考上了国内外知名中学,打消了家长们之前“孩子能否适应现行教育”的忧虑,但孩子们连同这所学校以后的路,依然等待着时间的考验。

饭桌上的谈笑风生

对于这些来来往往的人,南怀瑾先生很无奈,常说自己是“陪吃饭,陪聊天,陪笑脸”的“三陪老人”,但依然以慈悲、和善相对。

定居七都镇后,南怀瑾的饭桌成为太湖大学堂的中心。

随着南怀瑾年纪越来越大,想见他的人也越来越多,不得不有人把关,甚至后来连他的子女也很难见到他,一般人也就不容易成为他的座上客了。有些人来这里静修打坐,也有些人来问神通、问运气,甚至慕名而来,为了跟他合影。

查旭东能体会到南怀瑾的无奈,他说,南老最后定居七都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找南老的人实在太多,他必须去一个相对僻静又不能距离大城市太远的地方,而被赵朴初视为“太湖禅林”的七都镇,最终成为南老心目中的传承文化之地。

人民大学博士生小王记得,那天大学堂给大家免费提供了一顿不错的晚餐,有当地清蒸鱼之类的。吃饭的时候,已经讲过课的南怀瑾又被人搀扶进来,和大家一起聊天,“他抽了几根烟,和大伙天南海北聊,说起古文诗词都是信手拈来。感觉他说话不拘一格,直言不讳,比如,说起现在一些文件套话连篇,没有味道,而过去文学上的一些表达方式却很精美,典故用得也好,可以借鉴。”

他敢于“自我解剖”亦让人印象深刻。200684日,大学堂开建不久,他专程来上海,为媒体人讲过一堂《中国传统文化与大众传播》。他甚至提到了抗战时期,自己在四川《金岷日报》做代总编辑时,一件一辈子忏悔的事情:“有一天凌晨三点半,发现版面还缺一块,投稿的文章一篇也选不上。我临时想了个办法,登了个征婚启事,我就是那个小姐,什么日本人打来了,我是杭州人,逃难到这里,家破人亡,谁要娶我,什么条件……结果不得了,一千多封信……社长回来对我笑:‘你犯了一个错误,恃才傲物……我看你怎么下台。’我后来想办法,又登了一条广告,说这个小姐到重庆,不慎坠落到江里,死掉了。”南老随后说:“做新闻事业、做出版业,不能马虎,不能忘记自己是个文化人,文化人对社会的道德,对自己都要负责,不能玩花样。”

就在这次演讲后不久,在太湖大学堂的饭桌上,南怀瑾和一个团队的来自12个国家的25人,谈起人生。他说:“知识分子要做什么?知识分子要做出事业来。但是现在绝大多数人做的不是事业,他们只知道赚钱。中国文化对‘事业’的定义很艰深,《易经》有云:“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也”。像现在随便开个公司赚点钱,那只能算作职业。真正的事业,是为‘天下之民’的利益干的,否则都是职业而已。因此我们为何要修炼?为何要反思?我们就是要追求并非只为了生活,而要追求生命更深层次的东西。”

记者问遍采访中所有认识南怀瑾的人:“南老怎么看待对于自己的争议?”答者均为之一笑:“先生不以为意。”甚至,他早有所料。在他多年前所作《狂言十二辞》中,这样写道:“以亦仙亦佛之才,处半人半鬼之世。治不古不今之学,当谈玄实用之间。具侠义宿儒之行,入无赖学者之林。挟王霸纵横之术,居乞士隐沦之位。誉之则尊如菩萨,毁之则贬为蟊贼。书空咄咄悲人我,弭劫无方唤奈何。”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南怀瑾先生       最后六年)(五明学佛网:南怀瑾先生       最后六年)  

 魏承思教授:重整中国文化断层的宏图大业——南怀瑾先生推动 

 宋道发教授:宁可侧重行履工用不可取于狂慧知解——南怀瑾先 

 南怀瑾先生:教育孩子和种花一样,肥料太多反而害了好苗 

 20万字的《金刚经说什么》,南怀瑾先生究竟说了什么? 

 南怀瑾先生:平凡到极点的人就是最高明的人 

 南怀瑾先生:“打坐”的好处 

 南怀瑾先生:何谓佛教? 

 南怀瑾先生:佛教 佛学 佛法 

 南怀瑾先生:“空”究竟是什么? 

 南怀瑾先生谈儿童,子女教育 

 南怀瑾先生:有名有钱,其实都不是真正的好事 

 南怀瑾先生:一个真正了不起的人,一定是很平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