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见见法师:生命的提升—佛学与生命科学之对话(1)


   日期:2012/6/25 9:5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生命的提升——佛学与生命科学之对话(1)

 

生命科学与佛学乃人类对于生命认知的两种不同途径。对于生命的诠释,生命科学全然以物质层面来分析,生命被视为一种化学过程,其持续源自于复制与新陈代谢二功能的不断运作;佛学未从化学分子层次来看待生命,而以涵盖身心两个方面的活动作用全面地阐释生命。基于不同的认知模式,两者所提出对于生命提升之途径亦全然不同,于是,在这个课题上,前者致力于生命物质层面的改善,即身体功能的完善与持续;后者则立义于兼具身与心二层面的生命超脱。而过程中,生命科学的物质透视,试图在物质基础上发掘一切生命现象的解释,事实上却有种种困难,即使至今亦仅能诠释生命的部分。佛学并未试图去一一解释生命的物质现象与作用,而是以一种宏观的角度归纳出生命运作的规律,在分析同时存有的精神活动之外,并揭示生命内层中精神与物质的关连。 

尽管差异明显存在于生命科学与佛学之间,不同角度探究生命的方式并未见冲突,不同向度的生命剖析,反为生命提升之课题引动新的启发。更何况生命科学由物质层面对生命的探究与技术发展,倚赖基因重组来改造乃至创造生命的途径,俨然已引发广大层面有关人权与伦理的讨论与争议。因此,本文将先剖析生命科学与佛学对于生命之诠释与探讨;再以二者之对话,从不同的观点启发新的解释线索,不仅对其所面临的问题提供新的思考模式,更期以能为人类对于生命提升的冀望,给予一深刻之建议。 

一、概说──生命研究 

生命科学对生命的研究

生命科学研究生命的现象、起源、本质、特征、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其开始源自于生物学。随着19世纪细胞学说的创立与遗传规律的发现,20世纪基因论、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不仅促使生物学的探索开始进入揭开生命之谜的大门,更使其由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去探索生命的本质。70年代生物工程(或称遗传工程)科学技术兴起,于是人类从认识、利用生物迅速发展到了进一步创建新生命型态的时代。人类基因组的研究从基因的结构、功能乃至其演化,提供了对生命不同面向的认识,此乃20世纪生物科学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不仅带动起现代生物医学研究,更可能实现人类改造生命的梦想,以史无前例的方式剧烈地影响这个世纪的科学教育与生命观。 

佛学对生命的探究

佛学中对于生命的诠释,不仅揭示生命之起源亦解析生命之内涵,其主要用意在于让人类清楚了达生命的本质后,能舍弃对于生命无谓的执著,超越生命之限量,乃至创造更具意义的新生命。在解析生命的过程中,不以物质层面的观察与实验为出发点,而是以生命中涵盖精神与物质两大面向范围的全面观察为基础,进而揭示生命的本体与改造的真义。 

二、生命科学──基因密码所掌控的生命

根据生命科学目前对于生命个体的解析,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而个体发育则是由遗传讯息所控制,不论是在分子层次上,还是在细胞、组织或是个体层次上,其发育的基本模式都是由基因决定,基因被认为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多数生物的基因乃由去氧核糖核酸构成,并在染色体上作线状排列。去氧核糖核酸简称为DNA,其实是一种由碳、磷、氮、氢及氧五种元素构成的大分子。 

DNA所构成的基因内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核酸序列,指引细胞合成各种蛋白质,这些蛋白质进而组合出具不同结构与功能的各式细胞,执行各种不同的化学反应,由此结合不同形态与功能的细胞,便能造就出整个生物体的形态及功能。因此,以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生物的一切表型都是蛋白质活性的表现。由于不同生命体细胞记忆体载著不同的蛋白质,所以生命体能显示出不同的性状。于是,对于基因密码的解读,被视为了解与掌控生命机体之性状与功能的关键,许多学者更认为DNA决定了人的每一方面,如哈佛大学社会生物学家威尔森(Edward O. Wilson)便是著名的基因决定论者。 

所谓基因密码(genetic code)就是DNA中的核酸排列顺序和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amino acid)间的关系。有人比喻基因就像一个控制著庞大自动化线路的电脑软件,基因只是单纯地公布它的指令,而这些由遗传密码串连而成的指令,指导著细胞将氨基酸分子拼装成各式各样的蛋白质分子。如果能够知道核酸的排列顺序为何,因而会生成何种蛋白质,基因的密码就破解了。 

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者认为,转译遗传密码不但可阐明遗传的结构,而且若能直接转译生命的设计图,也许可以达成了解生命结构的梦想。至此,仿佛生命的奥秘已昭然若揭,主导生命的不过是一个密码系统,并非人类原先想像的那样是某种神秘的物质实体。生物界中从最简单的病毒到最高等的人类生命现象,于是被化约为不过是合成蛋白质的活动,而且无一例外地都服从统一的、由核酸组成的密码支配。因此,所有生物皆循此密码体系进行著生命接力棒的传递,亦由此密码系统而进行演化。 

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形容基因密码集合法典和行政权力于一体,或者用另一个比喻:它们集建筑师的设计和施工者的技艺于一身,密码一词的词义显然过于狭隘,染色体结构同时还具有推动卵细胞朝它们预设方式发育的功能。 

为了解读这个密码系统,一探生命究竟,1986年3月在美国正式提出筹组人类基因组研究计画(Human Genome Project,简称HGP),实施绘制人类基因的全图、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完整顺序。尔后,其他许多国家也各自制定了自己的人类基因组研究计画,同时各国之间彼此亦进行有效的合作。2000年6月人类基因图谱草图初步完成,2002年,历时十载,耗资20亿美元的人类基因组计画终于完成。 

人类基因组是在人类细胞核内23对染色体上的整套DNA,即染色体上的一套完整遗传物质。HGP的目标是将全部人类基因──30亿对碱基进行绘图和排序,实际上也就是要读出和读懂人类基因组全部核酸的顺序,或者说是全部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及各DNA片段的功能。这一目标的实现,科学家认为无非就意味著人类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生命的生存状态并提高生存品质。但事实并非如此。尽管1997年2月英国苏格兰罗色林研究中心的威玛教授(Ian Wilmut)创造出复制羊──桃莉(Dolly),标志著生物科技的发达,使得以选择性的偏好订制生物个体成为可能,而问题却也紧接著发生。即使如美国已通过众议院法案,禁止复制人类的行为,但仅是基因采检的动作,即能引起多重的人权相关问题。在未完成基因组解读前,号称能改造乃至创造出生命的基因工程科技,却已引发全世界对于以基因改造来提升生命一途的诸多争论。 

所谓的基因工程技术(genetic engineering),即重组DNA技术,又称遗传工程,乃指于生物体外重新组合去氧核糖核酸分子,并使它们在适当的细胞中增殖的遗传操作。基因工程的最初原始动机便是透过DNA分子的重新组合改善原生物体某些有缺陷的功能或性状,进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然而,由治疗动机滑移成为改进人类特征的某种价值与伦理扭曲的实际问题,不仅呈显于基因隐私权、机会不均、基因专利等争端,就连科学家自己对于以不可逆转之方式改变人类基因库亦甚感顾虑。 

其次,基因工程对于生命的改善,将由疾病的治疗与肢体缺陷的改造,而被曲解成人类对于外相特征完美的追求,譬如从基因著手治疗身体形态缺陷、改善容貌等身体特征,届时生命的价值将面临肤浅化,财富成为决定可否改善生命的关键。作品涉及基因科技的艺术家曼格拉诺.欧维尔(Inigo Manglano-Ovalle)也臆测依据基因将产生新的种族分类:“例如以前分成黑人、白人或黄种人,卷发或直发。以后的分类可能将依皮肤以下的东西来分。”可以预见的是,基因工程若普及的结果,很可能人类社会将会产生种种机会不均、追求表相的乱象。 

至于涉及伦理问题最严重的,则是基因交换与复制生物个体的技术。有了复制技术,亲族血脉关系可能会颠倒混乱,而透过交叉植入异种生物体基因,以培植所需的器官或改变某种生理特征的基因交换技术,其逆反自然以及忽视对生命个体基本尊重的操作方式不但将引起恐惧(例如有人在老鼠背上培养出人类的耳朵),更会引起动物保护运动者的抗议。更何况,技术层面至今毕竟仍是理想多于现实,人类或其他生物体若因实验过程中的某些步骤而造成先天缺陷,则应由谁负责,谁又有权能真正应允如此一个攸关生命的重大决定? 

基因工程带给人们透析生命真相与改善生命的希望,然而这样的提升路线,却充满了对人权与伦理的挑战性,典型地说明和表现出科学既可为善亦可作恶的“双刃剑”效应。如此一来,所引起的不仅是各层面的争端,更激起了人类对于生命价值界定的反思与重省,亦即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前发行人派尔(Gerard Piel)所提出人类面临的一项严峻挑战──如何建构人类本身在大自然中存在的意义和目的。 

三、佛学──佛性所呈显的生命

对于生命的起源,佛学中并不钻研物质层面的过程与细节,而以业感与唯识从宏观的角度揭示其普遍规律。故谓一期生命之发端,远因为业感,近因则为识心牵引与业合。对于生命的解释,佛学中涵盖了身心两个层次,即《成唯识论述记》中所谓“命谓色心不断”,生命乃身心活动持续不断的一种现象。生命本质的问题,其实是佛学的最核心探究,也是其一切理论的基础。生命之所以可能,其本质是佛性,一切众生皆具佛性,平等且天然具足。不论生命以何种形式出现,不论何种生物个体,其本具佛性皆无有增损或差异,佛性乃一切生命的本体,所有一切生命个体之能见、能闻、能觉、能知,皆是佛性起用。 

而生命个体的形式表现与彼此间的差异,则来自于往昔未能了彻其自身的清净性德,造作种种业行所感。由过去善恶因所感得的果报正体,即现世之身心性命,称为正报。正报之端正、丑陋、病缘多少乃至长短寿等,依《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中说则各有其所因。如得端正相貌者,乃因行十事:不嗔、施衣、爱敬父母、尊重贤圣、布施庄严佛塔、扫洒堂宇、扫洒僧地、扫洒佛塔、见丑陋者不生轻贱反亦能起恭敬心、见端正者晓悟宿因,反之而行,则相貌丑陋。长命者,因行十事:自不杀生、劝他不杀、赞叹不杀、见他不杀心生欢喜、见彼杀者方便救免、见死怖者安慰其心、见恐怖者施与无畏、见诸患苦之人起慈愍心、见诸急难之人起大悲心、以诸饮食惠施众生,反此十事作为则命短。生而多病者,亦因行十事:好喜打拍一切众生、劝他令打、赞叹打法、见打欢喜、恼乱父母令心忧恼、恼乱贤圣、见怨病苦心大欢喜、见怨病愈心生不乐、于怨病所与非治药、宿食不消而复更食,逆此十事则身常健而少病。 

佛陀所揭示乃是一个业果的通则,实际的状况将会因个体心行的不一,而有果相或深浅程度的差别,亦即有其个别性。而且,虽言现今种种依于过去业行,然所谓业报其因缘成熟现前之时机并无定论,所谓“若此身造业即此身受,是名现报。此世造业,次来世受,是名生报。此世造业,过次世受,是名后报,以过次世故名为后。”因此,并非一切皆为前世已定,此世的行为亦能提供改善生命的机缘,也就是说,过去的业行仅是一个因、一个种子,日后的发展则端看机缘成熟与否,有如将种子栽入土后,若无阳光、空气与水等外缘成就,种子仍无法长成大树乃至开花结果。虽然所作业不亡,但却必须“因”与诸“缘”会遇,方有果报自受一事。因此,佛学的业感说,既非决定论亦非宿命论,心有无限的可能,生命就有无限的可能,生命随时都有重生的契机,而这个可能就来自于佛性。一如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所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由此本具性德,每个生命无一不有得以提升的可能,亦无一不具进行改善生命的资粮。 

生命的改善与提升关键便在于清净性德的实践,从修善舍恶中来实践生命本质的清净,“修德有功,性德方显”,性德既显,生命方能实质地被提升。其中,业报的改善仅是一个过程、一个途径,终究的目的毕竟在于生命摆脱外在束缚后的内在性德之显发,亦即,人人本具的清净无染自性,方是生命的终极价值所在,亦才是生命提升的基础与努力方向。 

作者:见见法师

(中台女众佛教学院院长、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博士、四川大学宗教学博士)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见见法师       生命科学)(五明学佛网:见见法师       生命科学)  

 徐孙铭教授:吴立民居士的药师经法修持及对生命科学的探讨 

 雪漠:香巴噶举是生命科学 

 愿力改变命运的生命科学证明 

 南怀瑾:《南禅七日》生命科学与禅修实践的研究 

 了解生命科学,对修道有好处 

 本命年是有生命科学依据 

 人跟环境感应的生命科学依据 

 德行能滋养人,是有生命科学依据 

 懂些生命科学,能增加对佛法的信心 

 以观测数据再审“佛教生命科学观” 

 南怀瑾:生命科学—四谛、十二因缘 

 见见法师:生命的提升—佛学与生命科学之对话(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