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益西彭措堪布: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一)


   日期:2012/6/7 9:4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 (一)
                                       大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奉 制译 
                                       益西彭措法师 讲授

  首先解释经题:
  凡是有心就一定有造作,这就是“业”。而有业就一定有作用,对于自己和他人能免去苦果、引生利益安乐的业,就是“善业”,对于自己和他人不能引生利益安乐、反而遭致苦果的业,就是“不善业”。业唯一是由身、口、意三门而发起的,在三门所造的罪业里归纳出最关键、最主要的十条,就是身三、口四、意三(身三是杀、盗、淫,口四是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三是贪、嗔、邪见),远离这十种恶业的善行就成为出生广大义利的根本,因此称为“十善”。“十”表示善行满足。唯一用自己的心行善,才可能在心上显现安乐的妙果,除了心自作自感之外,再没有通向安乐果的妙道,因此这是唯一的正道。对这唯心造作的妙道照见的觉者,就是“佛”。当因缘成熟时,畅所欲言地为众生演说这一正道,就是“说”。
  接下来开讲全经大义:
  分三:一、序分 二、正宗分 三、流通分
  甲一、序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序分这一句包括了六种成就。“如是”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当时世尊金口宣说,阿难以耳根聆听而引发了耳识,就是“我闻”。阿难有闻持陀罗尼,世尊的话语都能原原本本记在心里,所说等同佛说,因此是“如是”),“一时”是时成就,“佛”是主成就,“娑竭罗龙宫”(咸海龙宫)是处成就,“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是众成就。具足了这六种成就,就证明这部法决定是佛所说的、不是后人伪造的。
  闻法众里有八千比丘、三万二千菩萨,表明解脱果必须以十善业道为根本才能成就,无上佛果也必须以十善业道为根本才能成就。这是甚深的大乘法,因会场中有三万二千菩萨来听,所以不只是人天乘的法门。
  甲二、正宗分分四:一、总示业果妙理 二、特示十善业道 三、广申依十善庄严万行 四、结赞十善为五乘共依
  经文正体包括四个部分:第一、从总体上开示业果唯是由自心造作变现;第二、特别指示能断除一切恶道苦的正道——十善业道;三、广大申明以十善业道为所依,庄严菩萨道的万行;四、总结赞叹十善是人、天、声闻、缘觉、菩萨这五乘修行共同的所依,或者说五乘道果都必须依止十善业道才能成就。
  乙一、总示业果妙理分三:一、正明 二、举证 三、劝修
  首先指示一切果报的差别源于自己心想的差别以及造作善恶业的差别,其次举出现前的事例来做证明,最后劝导大众遵循因果之道修习善业。
  丙一、正明分二:一、指示妙理 二、教诫修善
  丁一、指示妙理分三:一、明世俗业果唯心 二、明胜义心即无心 三、结成万法自性如幻
  所谓的妙理包括世俗和胜义,世俗上的妙理是说:一切业果唯一是由自心所造,除心别无作者。胜义上的妙理是说:造作万法的心现而无实,本来是空性。由此就明了万法唯心、心即无心的妙理。
  所以,一切因因果果的法从体性上说,就像幻师变的象、马一样,虽然有假相,但得不到实体。
  认定了“万法都是如幻的体性”之后,就能由万法空性而成立世俗中的缘起法则。这要从正反面的观察来生起信解。正面要观察:如果承许因和果现而无自性,就可以成立幻因和幻缘和合,毫无紊乱地显现幻果;相反,如果承许因和果现而实有,那就成了不论集聚多少实因和实缘,也生不出任何果来,因为实法是一成不变的缘故。
  像这样,认识到如幻的心只要起造作,就会丝毫不爽地变现果报,为此,就一定要努力让自己的心住在善业中,这才能离苦得乐。如果能使当下的心端正,随之而来的是:果上的根身器界都一定得到端正。所以在指示业果妙理之后,进一步教诫必须遵行因果正道在自心上修习善业。
  戊一、明世俗业果唯心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
  在因缘聚会之时,世尊告诉龙王:众生在六道中上下轮转,有一段一段的果报,这是怎么来的呢?根源就是由于众生有不同的心想、造作了不同的业,除了以自心感现之外,再没有别的原因。
  怎么理解“心想不同,造业也不同”呢?要知道,在当下一念心上有造十法界的差别。大体上是:这一念心嗔恚邪淫,就是地狱业;悭贪不舍,就是饿鬼业;愚痴暗蔽,就是畜生业;我慢贡高,就是修罗业;坚持五戒,就是人业;精修十善,就是天业;证悟人空,就是声闻业;了知缘起无我,就是缘觉业;六度齐修,就是菩萨业;真慈平等,就是佛业。
  在《楞严经》里开示了众生由自业感召恶趣果报的情形。这里举三个例子来说:
  第一、众生以淫欲习气贪求交接的欢乐,互相摩擦不休,就会发出大猛火光。就像两手互相摩擦,必定出现暖热。所以死后自然感得铁床铜柱倾轧、猛火炽燃等的现相。
  第二、由以贪婪的习气反复计较,贪就是尽量吸取、纳为己有,这样日夜贪求、不断地吸取,由于贪心属水、吸取属风,就像人用口吸气就会发生冷的感触,因此死后感得积寒、坚冰等恶趣,在里面感受冻冽之苦。
  第三、以傲慢习气凌越他人,这是发自于自恃过高、轻视他人,当时的心态高举,往上驰流不息。我慢属于山,驰流属于水,所以必然有飞腾奔波的情状,因此就有积波成水。就像人用舌头往上舔上鄂,自然生出津液。以这样的业习发生,死后就显现血河、灰河、热沙、毒海、烊铜灌口等现相。
  像这样,以内在心想的差别,就发起造业的差别;以业力的差别,就现出果报的差别。也就是,在众生心里,有贪、嗔、痴、慢等各种心想交替生起,由此就发起杀、盗、淫等的各种造业,所造的业一段一段不相同,所感的果也就一生一生不相同,这样在六道里舍一身、受一身,上下沉浮,就叫“诸趣轮转”。比如:天中死后,生在人间;人间死后,生在天界;天界死后,又堕入地狱;地狱死后,又生为饿鬼;饿鬼中死去,又生为畜生。诸如此类,不断地在六道中升沉轮转,就是因为多生以来造的善恶业错综复杂。
  【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
  世尊又以现前的事例启发龙王说:龙王!你看法会中这些比丘、菩萨,以及大海中的各种众生,他们的相貌是不是各不相同呢?这一切都无不是由他们自己的心造善和不善的身业、语业、意业所导致的。
  “靡不由心”这四个字就否认了一切无因生、邪因生的邪论。这里要想到:如果一个法无因就能产生,为什么不一切时处都产生呢?既然不必要条件就能生,应当何时何处都能生。实际上,并没有恒时生同一种法的现象,所以万法不是无因生,而是因缘所生。这个“因缘”说到底就是众生自己的心想,除了自己的心造作根身、器界之外,上帝等创物主、基本粒子等物质是不可能造万物的。再注意“如是一切”这四个字,这涵盖了法界一切现相,决定没有丝毫是由自心之外的作者所造。
  《心赋注》里引古德的语录说:“众生世界海,依住形相、苦乐净秽,皆是众生自业果报之所庄严,不从他有。(如海的众生世界,不论所依的器界形相、能依的根身形相,或者种种苦乐的受用、净秽的显现,都是众生自己的心造业感现果报而为庄严,此外不是从其他处显现。)诸佛菩萨世界海,皆依大愿力,自体清净法性力、大慈悲智力、不思议变化力之所成就。(如海的佛菩萨世界,也都是依大愿的妙力、自体清净法性的妙力、大慈大悲大智的妙力、不可思议变化的妙力而得以成就。)故知染净缘起,不出自心;世界果成,更无别体。(由此就知道,染净现相的缘起不出于自己这一念心,根身器界都是自己的心造的,离开自心没有独立的体性。)”
  戊二、明胜义心即无心
  【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
  “心”是指万法作者的心。谁都不怀疑自己显现了心,比如自己显现了了别色法、声音等的心,显现了贪心、嗔心、嫉妒心,自己的心在思维、打算等等,所以心不是像龟毛、兔角一样毕竟无有。但这显现的心是现而实有,还是现而无实呢?显现有两种:一是不但显现,而且能得到实体;二是虽有显现,但得不到实体,就像水月、镜花。比如:河水中现了明晃晃的月亮,但在水里去寻找,就在显现水月的那里,无论在上面、下面、左边、右边,即使找遍了每一个微尘也得不到水月。又像明镜里显现了花,但在镜子的上、下、内、外等任何处去寻找,也得不到那朵花。所以水月和镜花现而不可得。那么,当下显现的心是什么体性呢?同样是无自性。
  经文里,“心无色”等两句是就心的体性指示心无自性,后四句是观察“心是由因缘集起的,故无自性”。
  一、从心的体性上观察心无自性
  “心无色”,意思是说,心没有色、声、香、味、触等的相状,色要理解成广义的色法。(“不可见取”,就是用眼、耳等前五识见不到心,取不到心。)
  大家可以观察当下的心,有没有红、黄、蓝、绿等的颜色?有没有大、小、方、圆等的形状?观察后会发现心无色、无形,不是以眼识能见到或取到的。
  再观察当下的心有没有粗、细、尖锐、柔和等的声音?观察后也会知道心没有声音,不是以耳识能听到、取到。
  再观察:心有没有酸、甜、苦、辣等的味道?有没有香、臭、焦等的气味?有没有冷、热、粗糙、光滑等的感触?这样一一观察,会知道心无味、无香、无触,不可能尝到、嗅到、触到。
  又观察:心如果真实存在,应当有它安住的地方。如果安住在身体内,就再观察心、肝、肠、胃等里面有没有心安住?能不能在里面找到心,而且把实有的心拿出来?像这样在所有的内脏当中寻找,丝毫不见有心安住在里面。或者观察:在血液、肌肉、骨骼、水分等中有没有心安住?能不能从里面找到心,而且把心取出来?在一个个细胞里有没有心安住?在体内的虚空里有没有心安住?决定都一无所得。
  这样身体内没有心安住,身体表面或外部有没有心安住呢?身体表面的皮肤、毛发等上没有心安住,身体外的家具、房屋、车辆、街道,乃至山河大地等处,也没有心安住。所以心不是有什么实体存在。
  又观察:心有没有来处和去处呢?当下的心是从某个起点一步步走来的吗?过后是从显现处一步步走到了其他处吗?按照这样观察,会发现心既没有来处也没有去处。因此这就像电影银幕上显现的影像,每一次的影像都没有来处和去处,都是空无自性的。
  二、观察“心是由因缘集起的,故无自性”
  是不是不观待因缘,就自然存在种种心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不论心里起贪心、起嗔心、生嫉妒等等,没有一个不是由因缘集聚而生起的。既然心只是因缘集聚而生起,就没有不观待因缘、自己成立的体性,因此说:“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
  这一点借助比喻来理解。比如:油灯的光有没有自主性呢?丝毫没有自主性。要看到油灯的光只是在灯芯、油等因缘集聚时才显现,因缘变了就立即消失,所以这只是因缘所生,毫无自主。又比如:投映在银幕上的影像,也是由银幕、放映机、胶片等因缘集聚后才显现,因缘一变就立即消失,所以也是因缘所生,毫无自主。现在转过来看:造作万法的心,像贪心、嗔心、布施心、忍辱心等等,并不是不观待因缘自然就有这些心存在,事实上,只有能生的因缘集聚了才生这些心,因此万法作者的心也只是因缘所生,毫无自性。
  举个例子,大家来听这节课之前,心里有没有听这节课所生起的种种心呢?当时正坐在车上或走在路上,根本没有后来生的这些心。只有进入听法的场所,因缘集聚了,在听到一句句佛法时才生起这一个个的心念。所以这些心唯一是由因缘集聚而生起的。因缘里,有我讲法的一个个声音、有你当时的耳根、心里的作意等等,这些因缘也是虚妄的,虽然虚妄,但缘起的作用丝毫不虚,所以空幻的因缘不断地集聚,就不断地生起闻法的智慧、信心等。就是这些所生的心它成为造作闻法善业的作者,或得到将来果报的作者。(这里要抓住:当下生的心既是果、也是因,观待生它的因缘,这是果;观待由这样造作所生的果,这又是因,是能生果的作者。)知道这一点之后,就能认识作者的心是空无自性的。(也就是当下造业的心是因缘所生,不是不依因缘本自成立,因此只是因缘生的幻相,空无自性。)
  再解释“无我我所”。由于心这个作者空无自性,以心造业所感的五蕴也就空无自性,因此这上面既没有我,也不成立我所。
  这里要问自己:现在在人间的我到底是什么呢?当下显现的只有色、受、想、行、识的现相,这是多体积聚、刹那生灭的法,根本不存在常、一的“我”。进一步,这些现相也都只是因缘所生,不断地生起灭去,哪里有不变的自体呢?所以不但没有人我,也没有法我。既然没有“我”,哪里有属于我的法呢?
  就像银幕上显现了张三,有他的表情、语言、动作等,不观察误以为有张三存在。实际上只有一个因缘生的幻相,张三是丝毫得不到的。既然得不到张三,哪里有属于张三的房子、车子、名声、地位等呢?“属于张三的法”是一个也没有的。
  【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
  虽然有情随着各自的业力显现了不同的根身、器界,但这不是有什么实有的作者在造作万法,一切就如同梦境一样虚幻。梦里有种种因缘生的现相,但梦里能得到实有的作者吗?梦只是虚幻,哪里能得到实有的一个作者呢?所以说“实际上在虚幻的现相中无有作者”。
  戊三、结成万法自性如幻
  【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
  所以,因果所摄的世俗现相都是不可思议的,就像幻变的事物一样。
  “不可思议”是指万法现而无实,既不是实有,也不是断无,也不是亦有亦无(意思是,这不是有、无两种自性集合在一体上),也不是非有非无。以诸法本来远离四边的缘故,不落在分别心所缘、语言所说的戏论中,因此不可思议。
  像这样,了知万法自性空,就会深信缘起。这要从正反面做思维:如果万法是实有的,那以因、缘聚合就不会生任何果。比如:种子是实法,水、土等也是实法,把实法放在一起也只是原封不动而已,有什么生果的妙力呢?死板的东西集聚了,也毫无生动可言。比如天月和河水是实法,就绝不能显现月影。油和灯芯是实法,也绝不会显现灯光。因为实法是一成不变的法,聚在一起也变不出任何东西。
  反过来,空幻的因、缘聚会,就现起空幻的果,就有世间千变万化的相,有生生不已的过程。比如:空幻的种子加上空幻的水土,就生空幻的花果;空幻的身体加上空幻的镜子,就生空幻的影像;空幻的心和空幻的声带、舌头等和合,就现空幻的声音。这是极为稀奇的!有一首偈这样赞颂:“了知诸法空,业果依缘起,此为最甚奇,此乃极稀有。”
  这样就知道:万法的作者唯一是心,而这作者的心又是空幻的,心的作业和感果也都是空幻的。以自性空幻的缘故,就能由因缘的和合而现出与因同类的果。就好比“形直影端”,身体是端正的,镜子中所现的影像就是端正的,当下的心是端正的,心所现的蕴处界就是端正的。所以要想使蕴、处、界等一切果都端正,唯一的下手处就是恒时使自己的心端正。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益西彭措堪布       十善业道经)(五明学佛网:益西彭措堪布       十善业道经)  

 锺茂森博士: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08 

 锺茂森博士: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07 

 锺茂森博士: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06 

 锺茂森博士: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05 

 锺茂森博士: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04 

 锺茂森博士: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03 

 锺茂森博士: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02 

 锺茂森博士: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01 

 周叔迦居士:佛说十善业道经注 

 智海法师:学习《十善业道经》之二十六 

 智海法师:学习《十善业道经》之二十五 

 智海法师:学习《十善业道经》之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