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待人接物 通情达理(下)


   日期:2012/5/23 16:2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此时,第二支香已经燃尽了,我恭敬的再点上一支香,让我好好地想想,我的妈妈,有什么地方是值得我尊敬的。

 

 

我妈妈不是葛朗台。

我妈妈只是对自己太俭省,对别人可从来不吝啬呀,妈妈总是觉着,一千元钱基本上就等于很多钱,别看教了一辈子数学,对1000以上的钱没什么概念,基本上不知道那些钱能买什么。但我的妈妈,给别人花钱时,那可真是大方呀。我和弟弟都毕业以后,妈妈就把攒了半年的工资都捐出去了。给妈妈收拾房间时,经常会看到寄给红十字会的、扶贫基金会的、庙里的、甚至不知道哪个省的哪个乡的哪个屯的汇款单据。去年我陪着妈妈去八大处,看到妈妈拿出5000元钱印经,把钱交出去妈妈那种欢喜的神情啊,就好像一位老人把钱存在了银行,心里终于踏实了,这回可丢不了了。每次国内外有个大灾小情的,红十字会还没动静呢,妈妈就先响应了。妈妈给自己规定,每月最少把10%的退休金捐出去。还常常念叨:你姥姥说啊,你知道那布施的好处从哪里来啊?你姥姥说啊,把钱财给别人花是为自己积攒福报,自己花是消耗福报。每到过年过节,妈妈都会给亲戚们寄钱寄物,有生活困难的,就格外的补助。我给妈妈买的吃的,妈妈常常拿去给小区的保安,说孩子离开父母在外面可能都吃不饱,给点吃的可高兴了。

像妈妈这样,这么欢喜的布施的,这么自然的布施,我想是真的明了这个布施的理了,在人群中这应该不是多数吧?这不值得我尊敬吗?我还心里老是埋怨妈妈太过节俭!我这个灯泡,被油污得太严实了,自己没有光明,也看不到妈妈的光明。

我的妈妈,从20年前皈依佛教,除了去外地或者实在没条件,每天都上早晚课;每天坚持磕108个头,就连生病的时候,也没有间断过;每天出去念两个小时佛号;妈妈每天还坚持打坐一个小时以上。可我还经常笑妈妈:人家要是打坐20年,都快成仙了,您这怎么还没消息啊,您什么时候飞起来呀?妈妈就会说:我倒是妄念纷飞呀,还是白菜、土豆呢,中午吃什么呀,外面热不热呀……我说妈妈您没有妄念可就成佛了,妈妈就很开心了。从今年开始,妈妈决定每天晚课时为往生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拜《地藏经》,一字经一叩首,每天拜一页,这也快满一年了,将近200个头磕下来,就是一身的汗啊,可除了暑假和我们去外地几天,从没有间断过。

真是惭愧呀,妈妈每天的这些课程,哪怕有一样,我能不能坚持三个月呢?这不值得我尊敬吗?

去年我第一次聆听恩师的教授,在回家的路上,眼泪不停的一直一直地流下来,那一夜,我失眠了。今生,能够得遇恩师教诲的殊胜的机缘,难道是我这颗自私自利的心能够感召得到的吗?不是祖上、父母,积累的这丰厚的德行,我怎么能有这么大的福报?

我燃上第四支香继续反省。

周三的中午,我和一位师姐吃饭,师姐一直想拉着我去学《广论》,坚持不懈的说服我。我跟从恩师学圣学,从学佛的一些同修目光里,我看到了她们的那种好像惋惜,有的干脆直言:儒家毕竟不究竟。

师姐两年多来一直不厌其烦的劝我学习《广论》,那眼神就仿佛当年妈妈拿着经书给我的时候。她几乎是好像就想把我的脑袋划开,把《广论》直接塞里算了:如果你在清朝,你不是贵族,你都没有可能遭遇《广论》,没有福报的人是没有机缘学习《广论》的。说完这样的话,她会定定的看着我,那意思我懂:你有这个福报吗?我向师姐汇报说:我根基浅薄,能力非常有限,又是这样的年龄了,我必须一门深入,跟从恩师长时熏修,把心定在一法上,或许还能稍微得益些,实在是没有精力兼顾学习其他。

师姐一直希望我能继续承担我已经辞掉的网站的那份工作,以前我爱面子,不好意思直接回绝,总是含含糊糊的,这次明确的告诉师姐,我没有能力兼顾太多。跟从恩师修学之后,我就再也没有去过其他的道场。没有再到处去做义工了,不是不应该去做义工,我明了自己首先应该安住自己的本分,先把家人照顾好。有余力的时候,在书塾里承担一些自己能力所及的部分,把心坚定在一处。

恩师教诲:我们的道场就在我们的家里,在我们的伦常关系中。

但待人接物,要通情达理,师姐对我的这份关爱,这份拉拔啊,我不能像当年违逆妈妈一样去违逆她太多,我虽然没有精力跟从学习班学习《广论》,但今年寒假,我一定把日常师父讲的《广论》听一遍。

我和圣学更相应,我走在这条路上,心里更踏实,好像是一步一个稳妥的脚印,心里没有挣扎和分裂。每次恩师讲课,都是出了一个考题,下课以后,回到家里,或在工作单位,面对各种境界,就去答这份考卷吧,待人接物,通情达理了吗?没有?不及格!通过了,上一个台阶。自己在哪个阶段,在这些考场上,了了分明。

我们的心为什么静不下来,定不下来?打坐为什么坐不住?是因为在伦常中,我们没有安住自己的本分,在待人接物中有违背情理的地方。

恩师教诫:你做的事情是否通情达理,你当下就应该知道,你做了一件事,心安的时候,你就做对了,心安的感觉,那是老天对你做对事情的当下就给的奖赏。

如果我们不从理顺伦常关系入手修学,就像盖一个大厦没有地基一样,那大厦是盖不起来的,就算勉强盖起来,也会很快楼歪歪了。老老实实的,把自己身上的恨怨恼怒烦、贪嗔痴慢疑,在自己的亲人、同事、朋友身上,在伦常关系的这个大考场上,把自己的身、语、意上的这些垃圾清扫掉,行出一个人该有的样子来。这条路是没有任何玄虚的,非常扎实稳妥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严格的按照修学的次第,一步不落空的,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走上去的。

恩师教诲:圣学是让人在言、行、思三方面都能做到合情合理,适中合度,这既是治法又是养法,既是改过法,又是迁善法,既是入世法,又是出世法,是入世出世打成一片的,是一以贯之的。 

    如果说这一年,我还有些进步的地方,可能就是我放下以前很看重的面子,愿意把自己的布满垃圾的房间打开,让大家来参观,我几乎是抓到一个人就和人家说:我呀,你看又做了这么一件缺德的事;又说了这么一句缺德的话;又有了这么一个缺德的念头。如果说做错了,说错了,想错了是往自己的房间里捡垃圾,那忏悔就是把捡回来的垃圾再扔出去。

那顿饭吃了近三个小时,几乎都是我在忏悔,师姐临别时对我说:这一年你的变化好大,你把自己打开些了。你和余老师,定是几生几世前就注定的师生缘分,你下周一定把老师的《做人之道》给我带来。我本想送她的,怕开口闭口都是《广论》的师姐不看,师姐竟然主动要了。我知道师姐的表扬是在鼓励我,但是有一点我是认同的,我今天能跟从恩师学习圣学,定是从我的祖先那里,因着他们广大的德行,为我积累的这殊胜的机缘。

我小的时候啊,在奶奶家时,有人来要饭的时候,我记得我的奶奶,总是把家中最好吃的东西捡一盘子送出去,我还记着奶奶端着一盘子饺子让那个花白胡子的爷爷坐在院子里吃,奶奶就那么一直看着那位爷爷吃。

我的姥姥家,从我能够知道的太姥姥那辈起,就信仰佛教。姥姥从小就吃素、念佛,但我们本民族的孔圣人,在她的心目中是和佛菩萨一样的至高无上的。

我总是以为妈妈记忆力不好,不知道同样的话自己念叨多少遍了,妈妈常常说:你姥姥说啊,如果孔圣人把墨盘子一翻啊,天下人就都不认识字了;你姥姥说啊,如果上学前能给孔圣人磕三个头,读书一定能读好;你姥姥说啊,孔圣人说了,要珍惜字纸,污损字纸,人的脑袋就糊涂了……从我很小的时候开始,这些话,妈妈念叨不下千百遍吧。这些话,我不懂,我还不知道谁是孔圣人的时候,妈妈提起孔圣人的那种敬仰的神情啊,让我总觉着,孔圣人,一定就像天上的太阳,光芒万丈,肯定是能掌握一切的神仙,谁不听他的话,准挨打。

姥姥、姥爷一共有六个孩子,只读过两年私塾的姥爷和不识字的姥姥,在那个年代竟然培养出3个大学生,其他的三个孩子也是初中、高中毕业,有着很好的工作。我的姥姥、姥爷省吃俭用,孩子不读书绝对不行,能读到哪就供到哪。

而我的妈妈,年轻时候正是文革时代,这些经书更是没有看过,只是姥姥的对孔圣人的那种虔诚的信仰,就像一颗种在妈妈心中的种子。我想起十几年前,妈妈捧着这些经书一遍一遍的送到我面前,妈妈只是知道这是宝贝,要给自己的孩子,想起妈妈摩挲着那些经书的那种巴结我,要我背下来的可怜样子,我的眼泪再次喷涌而出。

妈妈是佛教徒,可佛堂中也供奉孔圣人圣像。我小的时候,妈妈有时提起孔圣人,就会说自己希望去曲阜拜拜孔庙;我的姥姥、姥爷是山东人,妈妈对山东人非常有好感,说山东人厚道,因为有圣人的教诲,也常常和人说:我们老家在山东济南府,离曲阜很近,好像这么说自己的身份也提高了不少;遇到姓孔的人总是很羡慕的巴结道:孔、孟、颜、曾,咱们都是一家子,过去这几个姓的人,行脚在路上,遇到一家子,马上报出名字就知道辈分,叔叔、大爷的,该叫什么就叫什么,进屋就可以上桌子吃饭的。

恩师曾经教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大道文化,而大道是不灭的,这也是中华文明历经上下五千年而不绝的原因。

因为道,一旦扎根在人的心中,也就种下了一颗种子,即使如我姥姥一般只会勉强写自己的名字的小脚老太太,也会用她的方式,那种对圣人的坚定的信仰,把这颗种子传承下来,一旦因缘具足,必定生根、发芽。

感恩祖上为我积累的丰厚的德行,让我遭遇这稀有难逢的殊胜的机缘,让我今天能够坐在中和书塾的课堂上,聆听恩教授我做人之道。

恩师送给我一幅字:待人接物,通情达理。并教诫:一辈子就做这几个字。 

我把这幅字挂在房间里,看到这幅字,就像看到恩师叮咛的眼神。这幅字,也像是刻在了我的额头上:我每做一件事情,每说一句话,每个起心动念,恩师的这句教诫总是跑过来检查。我的身、语、意,常常违背这几个字,他们来检查时,我就觉知了:“不怕念起,就怕觉迟”,虽然我的第一念可能还是贪嗔痴慢、五欲六尘、名闻利养,但第二念,也可能是第三念,我常常自觉了,进而还真能升起些惭愧心、忏悔心、改过心。 

希望有一天我能把恩师的这句教诫刻在心上,融化在血液里: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自然通情达理,“从心所欲不逾矩”,我把这当成我修学的目标。 

我这间屋子,历经千万年的幽暗,杂乱无章,污秽无比。恩师帮我打开窗户,让圣学的阳光照进来,让我看清楚了真实的面目,吃惊之余,害怕之后,不要消沉,开始顺着恩师的指引,打扫吧。扫除的过程定会遇到种种的困难,但只要这个清扫的志立定了,“时时勤拂拭”,我这间屋子,就一定能够有越来越清净的那一天。

第五支香就要燃尽的时候,我写下了上面的这些文字,作为跟从恩师修学一年的修学汇报。

2012年,我的修学目标是培养自己对于父母、师长的诚敬心,要落实“依教奉行”这几个字。“依教奉行”,这几个字,今年我可以说没有做啊。想想小的时候,老师说句话,真像接到圣旨一样,上天入地也得完成,可是现在,那份纯真的心,都被我丢到太平洋去了。

想想去年,初遇恩师时,激动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可是找到自己的老师了,可是恩师说什么都当成耳旁风,让背也不背,让练也不好好练,自己对恩师的恭敬体现在哪里呢?只是见到恩师给鞠个躬吗?我反省,我对恩师,没有诚敬,一个人发自内心的恭敬老师,老师说的话是不可能不听的。

恩师教诫:“人的一切功德来自恭敬”(《做人之道》)

印光大师也曾教诲:“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

我能不能看懂经典、背诵经典,能不能坚持打坐、蹲墙,能不能把字练好,不要在他处找,必须向这恭敬心中求。而恭敬心体现在哪里呢?

恩师在《做人之道》中教诲:“俗话说‘恭敬不如从命’,对老师恭敬的最好表达方式便是听话。好学生就是不折不扣听话的学生”

“一个高明的老师在挑选徒弟时主要考验的就是这两条:有没有诚敬心,听不听话。”(《做人之道》)

我知道自己现在还不是一个好学生,那天我向高老师申请参加考试,其实考试之前我就知道自己是0分,不用老师考,我自己对自己就有个评分了。

就说恩师要求的,讲过的经典要吟诵200遍吧,《孝经》还好点,我可以没事听听老师吟诵的光盘,《家训》我自己可能也就念过一两遍,考试时,仅凭着自己整理《家训》时留下的那么点记忆,写几段句子而已。

元旦那天,和王老师通电话,我问老师第二天去不去考试,老师说好像考《孟子》,我现在想想,我自己好像连想去看一遍《孟子》的念头都没有。这次考试,我心里和每次去上课并没有什么不同,不像上学时候,考试是为了毕业或者升学,考前要突击一下,考后就都忘了。

我得把自己这一年真实的修学面貌展现在恩师和我自己面前,我对恩师已经没有诚敬,可不能没有坦诚了。

考试时,恩师把我安排在那个让我无地自容的13岁就读私塾的小同修的旁边,她在那里从容的答题的时候,我只能在忏悔。恩师总有办法策励出我的羞耻心。

明年的这个时候,我呈给恩师的修学汇报,希望能够谈谈自己落实“诚敬心”和“依教奉行”这七个字的心得体会,不要让恩师再失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待人接物       通情达理)(五明学佛网:待人接物       通情达理)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处事待人接物不能离开诚敬 

 如瑞法师:穿衣吃饭,待人接物,不正是修行好时机? 

 净土法门法师:待人接物要有礼、要有情,不违背规矩 

 净土法门法师:佛制定这些戒律通情达理,不要死在戒律之下 

 净土法门法师:待人接物都要学习不分别不执着是指心上,事上 

 净土法门法师:处事待人接物这是根本 

 悟显法师:祖师教「强观诸法,惟虚无实」,我们在待人接物、 

 净土法门法师:处事待人接物、见色闻声都不起心动念是修行 

 净土法门法师:用柔和、谦虚、恭敬的行为处事待人接物 

 净土法门法师:用柔和、谦虚、恭敬的行为处事待人接物 

 净土法门法师:用虚伪的心处事待人接物不能往生,要用真心 

 净土法门法师:用真心处事待人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