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知识

 浅说佛教的威仪


   日期:2012/2/27 20:4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土》杂志  2011年第4期

浅说佛教的威仪 - 《净土》杂志 - 《净土》杂志
  

作者:妙感

    通常而言,“威仪”,是指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或是现代人常说的“风度”“举止”,在《礼记·中庸》有讲到“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也就是古代祭祀等典礼中的动作仪节及待人接物的礼仪。《汉书·薛宣传》也道“宣为人好威仪,进止雍容,甚可观也”,这是讲“庄重的仪容举止”。

    据《比丘戒本疏》卷一下称:“行善所及,各有宪章,名威仪也;威谓容仪可观,仪谓轨度格物。”可见此中佛教将行住坐卧等举止动作的种种律仪规范来解释了“威仪”;实际上就是个体行住坐卧应有的威德和仪则的统称。譬如《法华经·序品》说:“又见具戒,威仪无缺。”那么,佛教的威仪究竟有什么独到之处呢?

一、佛教威仪的特色

    佛教所讲的“威仪”,就是举止善合规矩,语默动作不失方正,见之能够生起崇仰畏敬之念的仪容。这种威仪的摄受力和作用是难以用语言文字表达的。在佛经曾有记载舍利弗出家因缘,本为外道,逢师死,茫茫求道,内心未得安静。其时,佛陀成道未久,住于王舍城竹林精舍,弟子阿说示(又称马胜比丘)着衣持钵,入城中乞食。舍利弗见其威仪端正,行步稳重,安序而走,遂问所师何人?所习何法?阿说示乃以佛陀所说的“一切诸法本,因缘生无主,若能解此者,则得真实道”偈颂示之,令了知诸法无我之理。舍利弗顿得法眼净,旋即与目犍连各率弟子二百五十人同时诣竹林精舍皈依佛陀,共受佛戒。可见这种“威仪”的效应是相当具有摄受力的。

    佛教大量的倡导人们应该遵循威仪。因而,出家修行者于一切生活起居都有与其相应的作法、观念及祈愿。好比睡醒时,即默念“睡眠始寤,当愿众生,一切智觉,周顾十方”后,安详而起;洗手时诵“以水盥掌,当愿众生,得清净手,受持佛法”;这等都属于佛教的威仪。

    除外,在生活细节方面,也有细致的规定。以出家人的卧法为例,必须注意下列五项:(1)当头首向佛;(2)不得卧视佛;(3)不得双伸两足;(4)不得向壁卧,亦不得伏卧;(5)不得竖两膝更上下足,要当枕手捡两足累膝。

    这些都属于出家众所应持的戒律和威仪,是有别于普通的在家众生。诸经论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等说法。而佛陀教导菩萨应该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有威可畏,有仪可则,无有缺犯;在《菩萨善戒经》就有提及身有四威仪:“一者行,二者住,三者坐,四者卧。菩萨若行,若坐,昼夜常调恶业之心,忍行坐苦,非时不卧,非时不住。所住内外,若床若地,若草若叶,于是四处常念供养佛法僧宝,赞叹经法,受持禁戒,持无上法广为人说,正思惟义如法而住。”

    一般认为,戒重而威仪轻。但如果就广义解释,大部分戒条都具足威仪,如二百五十戒中,仅四重禁、僧残为戒分,其余等戒,应都属威仪分。又如离性罪称为具足戒,其余的遮戒则属威仪,都是此证。

    在佛教团体中具有七众弟子,而对于出家的比丘和比丘尼尤为注重,因为僧团是整个佛法的中心环节,故此对于比丘和比丘尼的威仪就更是要求独到和细致完备。就像对于比丘的律仪,在《四分律》就规定二百五十戒,就单单比丘处入大众当中,规定了五种法规应当遵守。据《四分僧羯磨》所举有,第一,修慈愍物,即比丘入于大众中,应修慈心,怜愍于物,严净律仪,整束身心,以精勤学道;第二,谦下自卑,是比丘入于大众中,常用谦和,以永绝憍慢,应自卑下,犹如拭尘之巾;第三,善知坐处,指比丘入于大众中,动止有时,若见上座,则不应安座,若见下座,则不应起立;第四,说于法语,谓比丘入于大众中,不宜杂说,论世俗事,若自说法,或请人说法,皆为说于法语;第五,见过默然,称比丘入于大众中,若见僧中有不如理之事,若即言说,则恐致别异,故当安忍,默而不言。可知佛教中的“威仪”是相当的严谨和细致,与常俗存在相当大的反差,这也是符合整个“举止善合规矩,语默动作不失方正,见之能够生起崇仰畏敬之念的仪容”的理念,当然也突出了佛法的殊胜性和稀有性,同时也凸显了佛法的高贵难得和超凡脱俗。

    那么,在出家僧众中,这种威仪也不是与生俱来的,也是需要不断的熏修和习练的。这在中国本土化的丛林当中,有一套较为特色的演化,如《佛门礼仪之威仪》有:“举佛音声慢水流,诵经行道雁行游;合掌当胸如捧水,立身顶上似安油;瞻前顾后轻移步,左右癹旋半展眸;威仪动静常如此,不枉空门做比丘。”另外,还有“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等口诀,如“举止动步,心不外驰,无有轻躁,常在正念,以成三昧,如法而行”、“非时不住或住时,随所住处常念供养、赞叹经法,广为人说,思惟经义,如法而住”、“跏趺晏坐,谛观实相,永绝缘虑,澄湛虚寂,端肃威仪,如法而坐”、“非时不卧,为调摄身心,或暂时的卧,则右晏安,不忘正念,心无昏乱,如法而卧”。

也就是说,修道之人,举止动步,安详徐行,犹如清风徐拂。行进时,两眼平视,不左窥右瞄,不向外攀缘;移步时,勿踏虫蚁,勿仓仓惶惶,或令鞋履拖拉出声;当收摄身心,举止动步,心存正念,一切时中,定慧等持,如法而行。

    站立之时,头颈不偏不倚,身躯挺直,安稳而立,犹如苍松,不可轻率、歪斜或抖动;当心存正念,随所住处,常念供养三宝、赞叹经法,系心在道,思惟经义,如法而立。

    跏趺宴坐时,应摄心专注,身心安稳不动,犹如大钟。古德云:“身要放松,不得随便;心要专注,不得紧张。”切勿前倾、后仰或左右歪斜;当端肃威仪,息缘绝虑,观照自心,谛观实相,如法而坐。

    修道之人,非时不卧;为调摄身心,若睡眠时,当右胁而卧,以右手曲肱为枕,左手平舒于腿,双腿微弓,两足相叠,名为吉祥卧,亦名狮子卧法。右胁而卧,于诸卧姿中,最为有益,能令身得安稳,心不动乱。律云:“仰卧,是修罗卧;覆卧,是饿鬼卧;左胁卧,是贪欲人卧。”是故修道人不仰卧、不覆卧、不左胁卧,应右胁而卧,保持正念,心无昏乱,如法而卧。

    除外,还设立了殿堂仪规、敬法、敬僧、四威仪、出入佛门之礼仪、穿着海青应注意之事项、斋堂仪规、讲堂规约等等。这些都是对于佛教威仪进入相当精练地衍变和提炼。而行、住、坐、卧的规范目的是令修行者在修持佛法当中,能够有戒可依,有法可循,并且具备防非止恶的作用,进而可以引发禅定和智慧。

    佛教的戒律威仪的另一特色即是“随犯随制”,也就是说,戒律威仪是由于僧团当中出现个别不当的行为,经有人反应到佛陀那里,佛陀才宣布今后不得再犯此种行为的“戒条”。而佛成道的十二年弘法中所说的戒仅仅只是“善护于口言,自净其志意;身莫作诸恶,此三业道净;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这便是世尊于十二年中,为无事僧说是戒经。这个时候所说的戒是一些道德性、劝诫性的颂。这个阶段的戒律称为“教授波罗提木叉”。但自从须提那淫事件后,佛教第一条戒律就产生了,成为具有强制性的戒律。这个阶段的戒律称为“威德波罗提木叉”。但佛教的戒律跟社会的法律又有不同,佛法是从思想方面去指导人们怎样去改正自己的不正当的行为,并没有什么很大的强迫性,是靠自己自觉的去改正。在别人的指导下,自发性的自我改良,从根本上找到事情的根源作为出发点,如同中药治病一样来治根治本。

二、威仪的重要现实意义

    作为“礼义之邦”的中国,具足威仪,身端行正,并非仅限于佛门,而是人人应具备的礼仪。中国是个“尊崇礼义、注重威仪”的国度,当然这也正好为佛教提供了培育戒律威仪的土壤,故而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等说法。

    佛教中的这种威仪其实对于整个戒定慧三学的推进是极有裨益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佛法之所以能够常住于世间,主要就在于这种戒律和威仪的完整执行和延续。阿难在佛陀最后的涅槃曾经请教世尊,未来佛弟子以何为师,才能使佛法久住人间,佛陀当即开示:“以戒为师。”可见,戒律威仪本身就能令佛法久住世间,同时也令众生能够超脱轮回,究竟解脱。

    这在《戒律学原理》有谈及:“在释迦佛前的六佛中,前三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没有戒律的流传而正法也没有流传下来;而‘拘楼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都有戒律的流传,正法也留传下来。”可见戒律是决定佛法流传、正法久住的关键要素。

    如此,戒律威仪的现实意义即可显现,佛陀时常教诫弟子,形仪必须端严肃整,内检其心,外束其身,无论动静举止,皆如法如律,如佛所教。那么为什么需要这样的教诫呢?或者说有何其现实意义?

    其实,佛教的威仪戒律,不仅身心得以寂静,亦可感化众生,而且能够显发个人的修行风范,达到佛法自利利他的实际教化功效。当然要爱护解脱戒,一定要很细致地把相关的一切威仪执行好,行持良好的威仪即是在行持戒律,就如同《阿含经》所说“爱护自身威仪行相,即是爱护戒法”。戒律威仪的严格,也反映出佛教教义本身的精神,也是人民尊重的对象。

    再者,这种佛教的威仪,是体现出由外到内,由内到外的统一,也是映现出佛法本身的慈悲观。譬如不踩踏湿草,以恐有小生物以及爱护自然草木等行为,本身就蕴含着平等爱护一切众生的理念。这种理念至今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试想当今的空气污染,乱伐森林树木,对于大自然的破坏,这都是由于没有很好的认识到宇宙是一体的,众生即是我,对于众生的爱护,就应该从自我做起。那么佛门的种种戒律威仪也便是从内心的“无缘同慈,同体大悲”精神出发的,也充分反映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平等思想。进而,由外在的戒律威仪能够引发自身内在的领悟能力,便于体悟大道。

三、结语

    佛教中的威仪是在佛陀证得人生真理之后,从其真如法性当中自然流露出来的,其一举一动都是符合自然的法则和真理,理所当然也是最符合威仪的。

    但是作为修学佛法者,其内心世界不能契证真如智慧的背景下,必须要借助于佛陀制定下来的戒律威仪了,这些戒律威仪也是“随犯随制”,众生有种种过失,需要纠正,修正自身的种种往世的习气烦恼以及身口意造作,因而圣人设立戒律威仪是相当必要和必须的,能令众生趋向圣道。同时,这种戒律威仪本身具有摄受力,其作用难以言表。

    戒律威仪的执行,能够对于修行者提供最起码的护持,无形中关闭了一切毁犯的机缘,尽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戒律威仪的毁犯都有可能,但是至少可以控制自身的行为,尤其在警觉性高的修行者,戒律威仪毕竟是在某种场合能够起到提醒和警觉的作用。但在不知情的背景下,尤其是威仪方面,应该予以纠正和补救的机会;然倘若是明知故犯者,则应当给予严厉的惩处。

    总之,佛教威仪对于整个戒定慧三学的推进是极其有裨益的,而且能令佛法久住世间,进而净化身心,自利利他,达到超脱轮回,究竟解脱。从现实方面看,戒律威仪所产生出来的慈悲精神力量,的确能够摄受和接引众生,引发自身内在的领悟能力,而趋于究竟菩提。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教       威仪)(五明学佛网:佛教       威仪)  

 黄夏年教授:印顺的人间佛教思想 

 黄夏年教授:太虚大师的佛教组织观 

 黄夏年教授:浅议佛教中的科学知识 

 黄夏年教授:真禅法师的佛教文化观 

 黄夏年教授:首届中日五台山佛教学术会议 

 黄夏年教授:佛教是反科学的吗:佛法本身最有科学精神 

 黄夏年教授:泰国、印度、斯里兰卡20世纪的佛教研究 

 黄夏年教授:新世纪佛教发展刍议 

 黄夏年教授:中国佛教理论思想发展史纲 

 黄夏年教授:达摩与佛教文学和生活方式 

 黄夏年教授:近代中国佛教教育 

 黄夏年教授:中国佛教界出版时间最长的《海潮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