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在家人修家庭和睦是最实在的修行


   日期:2009/3/22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定要把握住自己的心,你要知道这都是自心的显现、自心的变化。我们能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当中,接待人、处理事的时候把握住自己的心,那样的话就好了。一切殊胜圆满、清净平等都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当中。我们的生活圆满了,工作圆满了,这才是真正的圆满。如果我们的生活没有圆满、工作没有圆满,我们另外得到一个圆满有什么用?

家庭不和睦,天天吵吵闹闹,你还想得到解脱是不可能的。身体不健康,天天有这个病、那个病,那也还是不圆满;工作不顺利,总有事,这也还是不圆满,你修行还是没有到位。身体、工作、家庭都越来越好了,那个时候才有修行。

家庭有问题,不那么和睦,你要去找这个原因,原因是什么?肯定是自己的问题。你肯定没有完全地把家人当成佛,把他放在自己的头顶上。现在我们修慈悲心、菩提心,修慈悲心是你一定要把众生当作自己的父母,修菩提心是你一定要把众生当作佛。家庭不和睦的时候你肯定没有做好,如果你真正把他放在自己的头顶上,把他当作自己的父母,当作真正的佛,那个时候他对你怎么都行。现在你肯定没有做到。所以我们要努力去做,这也有过程,慢慢就做到了。如果你真正那么去尊重他、照顾他,他不可能不被感化。如果你把他感化了,那个时候他也会有真心。

我们是学佛的,天天都说要发慈悲心,家里这些都是众生——与自己最有缘分、最需要自己照顾的众生,你却不去照顾他,不去关心他,不去尊重他。他成为你的儿女、他成为你的家人,这也是一种缘分,他是最需要你的关心爱护帮助的众生,你把这个众生忘了,那你怎么发慈悲心?都是众生,但是他不一样,他是现在最需要你的,别的众生不是最需要你的。最需要你的是谁?就是你身边的这些人,你的家人你的儿女。你得懂得这个道理。

现在很多人都说,我对外面的人行,但是对家人不行。这是什么原因?你对家人不行你彻底没有慈悲心了,你对与自己最有缘分、最了解、最能接触的众生也没有度化,你想度别的众生是不可能的。这都特别重要,但是人都这样,我学佛修行,家里也不管了、孩子也都扔了,还继续天天跟他们吵闹,认为我学佛了、你不学。你要好好的想一想,这也太过分了吧?现在还执着形式上的东西,总是放不下这些!如果你真能够放下了,没有必要天天争吵。好好的爱护、照顾自己的家人,这些身边的众生,慢慢扩大,扩大到一切众生,这是最实在的修行。别的哪有什么众生啊?哪有什么佛啊?这都是众生,也可以说是佛啊,你帮助他们、照顾他们,也可以说是帮助众生、照顾他们;你尊重他们,他们都有佛性,你也是尊重佛了。

我们都是修大乘佛法的人,尤其是修密宗、修大圆满法的人,一定要有五种圆满的基础。连这个境界都没有,你想修大圆满法,这是不可能的吧?自己在家里的时候也是五种圆满,你自己的家、自己的屋子就是西方极乐世界,自己的家人就是无量光佛阿弥陀佛,自己的亲朋好友就是莲花部的尊众,自己的生活、工作都是大乘法、大圆满法啊!除了自己的家以外没有西方极乐世界,除了自己的先生、太太以外没有阿弥陀佛,你应该去尊重他,你不是信佛的么?你不是信阿弥陀佛的吗?这些都是佛讲的道理。

不是把不清净的东西观想为清净、不圆满的东西观想为圆满,而是本来清净的东西观想清净、本来圆满的东西观想为圆满。虽然我们还没有达到那个次第,但是一定要这样明观。你还没有明白这个道理这很正常,但是你要去观察,要去思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家族       修行)(五明学佛网:家族       修行)  

 净界法师:修行胸量要大成就才可能大 

 净界法师:我告诉你一个修行的秘诀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三部分 修行中需要注意的十二条 

 怎样发心修行 

 宋智明居士:圆觉经直讲 第十章 修行无二 方便多门 

 认识烦恼是修行的开始 

 楞严悲华法师:傻瓜式修行十要 

 楞严悲华法师:瑜伽修行二十二要 

 楞严悲华法师:什么叫学佛修行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修行中身心出现的四种反应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静心就是修行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五、禅的障碍与消除方法 漫谈修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