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普贤行愿品》殊胜的功德


   日期:2012/1/29 22:1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普贤行愿品》 殊胜的功德

第一、灭五无间罪。经云:“或复有人。以深信心。于此大愿。受持读诵。乃至书写一四句偈。速能除灭五无间业。”这说明,这部佛经,可以拔地狱之苦,受持《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师兄和师姐很多,经里面对五无间地狱的苦,描述的非常详细。可是,造了无五间恶业的人,如果真的深信这部《普贤行愿品》,你相信普贤菩萨的话,真的能以深信心、精进心、稀有心受持读诵,甚至书写一四句偈,最苦的五无间地狱的恶报都能迅速除灭,更何况其它的饿鬼道、畜生道的罪报呢?

第二、灭疾病烦恼。关于祛病的这一项,是承接上述第一点所引的经文而来的。上述第一项讲《普贤行愿品》除灭三恶道报的殊胜功德,那么,如果我没有造作三恶道的罪,但是,我在这个世间,真的很苦:身体不好,心里有的时候莫名其妙的油煎似的,而生活中也是烦恼重重,这要怎么办?那么,经云:“或复有人。以深信心。于此大愿。受持读诵。乃至书写一四句偈。速能除灭五无间业。所有世间身心等病。种种苦恼。乃至佛刹极微尘数一切恶业。皆得销除。”生病的情况下,你真的深信这部《普贤行愿品》里面所记载的功德,你相信普贤菩萨的话,能以深信心、精进心、稀有心受持读诵,甚至书写一四句偈,你的一起生理上的疾病、心理上的疾病、你所有的苦恼,都一下子消除了。哪怕你造罪如须弥山,哪怕你造罪如“尽虚空界不能容受”,也是能够消除的;

第三、往生人天善处。我们学佛人都知道,如果在世的时候也不精进,临终的时候,正念没有现前,愿力也不强,那么,很有可能落到三恶道中,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后学在今日撰写的《忏悔回向文》(还没有完成)中写到:复于此末世,弟子六根不全,仪态鄙俗,不敬三宝,不孝慈父,不顺悲母,不悯众生,不利有情,狭隘自私,不顾因果。每每念及六根不全者不得于如来法驾前剃度出家,被如来法衣,大放悲声,泪落如雨。弟子知此是弟子前世做恶,今生受报,复念此生若不精进,来生亦连这残缺丑陋之身,尚不易得;弟子每每念及三恶道之苦,毛孔直竖,浑身冷汗,地狱大火熊熊然愈烈,饿鬼苦声戚戚然愈惨,畜生哀鸣悲悲然愈怆,复念此生若不精进,当入大阿鼻受烈火,当入饿鬼界受饥寒,当入畜生道受怖畏,这三恶道多苦!现在想想看,我们今生,男孩子长得也不帅气,女孩子长得也不周正,找了一个丈夫后天天挨打,找了一个妻子后变成了气管炎,有了一个宝宝还三天两头被老师找,工作中还没遇到好领导好同事,赚钱也不多,或者一切都不错,但是病病怏怏的,真是一切都是苦。可是,如果今生不精进,你来生想受这些苦的机会都没有啊!那么,你受持《普贤行愿品》,那么,你不会堕落到恶趣中。普贤菩萨说:此人善得胜寿命。此人善来人中生。你受持《普贤行愿品》,在生的时候,寿命延长,而且不是说我活了120岁,病了110岁,而是“胜寿命”,有一部佛经,专门讲普贤菩萨延命的,因此普贤菩萨又被尊称为“延命普贤”。那么,这个“胜寿命”的人去世之后呢,虽然他没有往生到极乐世界,但是他在世的时候受持过《普贤行愿品》,他转生到人天善处去了。对于转生到人天善处去的情景,普贤菩萨勾画了一幅长卷:“若生人天。所在之处。常居胜族。悉能破坏一切恶趣。悉能远离一切恶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悉能解脱一切烦恼。如师子王摧伏群兽。堪受一切众生供养。”生在人天善处,是投生在有大势力的人家,一切不吉祥、一切坏朋友、一切不如意的眷属、一切邪见、一切烦恼,都会远离你,并且大家都会恭敬赞叹你。我们看看,《普贤行愿品》的功德,有多殊胜!普贤菩萨,有多慈悲!

第四、降伏魔怨。一些师兄,自己经历过“鬼压床”,或者听到社会上“某某人着魔了”,这些事情并不少见。可是,如果你受持《普贤行愿品》,就可以避免这些,为什么呢?“一切魔军。夜叉罗刹。若鸠盘荼若毗舍阇。若部多等。饮血啖肉诸恶鬼神。皆悉远离。或时发心。亲近守护。”因为你受持《普贤行愿品》的功德,这些鬼魅魍魉,都离你远远的,没有一个磨磨蹭蹭的;或者,他们被你受持《普贤行愿品》的功德所感召,暗地里亲近你,赞叹你,礼拜你,守护你。这多么了不起!《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说: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的人,魔军恶鬼不能用那种非常恶毒的眼神看这个人,更不用说伤害了。但是,《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没有这个:或时发心。亲近守护。所以,这部《普贤行愿品》不仅仅是降魔,而且是不知不觉间将那些魔也度化了

第五、一切如意。我们这个世间,五浊恶世,多苦!现在末法时代,就更苦了,道德沦丧,天灾人祸频频发生,做点儿事情也是困难重重。可是,如果你受持《普贤行愿品》,那么,你会一切如意。因为,普贤菩萨说:“是故若人诵此愿者。行于世间。无有障碍。如空中月出于云翳。诸佛菩萨之所称赞。一切人天皆应礼敬。一切众生悉应供养。”受持《普贤行愿品》的这个人,他在生的时候,十方三世的一切诸佛菩萨都称赞这个人了不起,十方三世的一切诸佛菩萨都发心守护能受持《普贤行愿品》的人,而不仅仅是释迦牟尼如来和普贤菩萨。为什么呢?因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修普贤行的,如果他不修普贤行,他没法成佛啊!普贤菩萨是一切诸佛的长子,我们民间来说,长子的担子最重,家里有兄弟姐妹的这一点可能体会更深。长子要协助父母照顾好兄弟姐妹,放学一起回家,看住弟弟妹妹不能淘气,还要帮大人干活,还要帮大人教育弟弟妹妹。所以,一切菩萨,都“遵普贤大士之德”,一切菩萨要想圆满佛果必须修这个十大愿王,所以,普贤菩萨是一切菩萨的最上首。普贤菩萨的这十个大愿,是什么?是“愿王”,每个菩萨有不同的愿,但是,这些愿,都被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所统领所涵盖。受持《普贤行愿品》的这个人,一切佛陀和菩萨都赞叹他,都守护他,一切人天都恭敬他,一切鬼神都守护他,一切众生,都来供养他。所以,普贤菩萨说:“善男子。彼诸众生。若闻若信此大愿王。受持读诵。广为人说。所有功德。除佛世尊余无知者。是故汝等。闻此愿王。莫生疑念。应当谛受。受已能读。读已能诵。诵已能持。乃至书写。广为人说。是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所获福聚无量无边。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受持读诵宣讲演说《普贤行愿品》的功德,这个功德,除了万德圆满的佛陀之外,普贤菩萨、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等,都不知道。看看,受持《普贤行愿品》的这个果报,大不大,殊胜不殊胜,庄严不庄严?因此,普贤菩萨苦口婆心的说:听到我这个十大愿王的众生,你们真是善根深厚,福田广种啊。你们不要怀疑这个功德是不是有这么大?你们应该老老实实的受持这部佛经,不仅仅要相信这部佛经的功德,礼拜它,供养它,赞叹它,还要去每天读诵,读诵久了,还要把它背下来,不仅仅要每天都背,而且还要在有能力的情况下抄写这部佛经,要发愿在有生之年去受持这个《普贤行愿品》,要踏踏实实的去做,不仅仅自己得到利益,受到了好处,还要努力的向大众做宣传,要让受持《普贤行愿品》的殊胜行的星火燃烧起来。这样受持读诵宣讲演说《普贤行愿品》的人,他的一念之中,所有的行愿,都具足圆满了,获得的福德功德也是无量无边,一念之中,就有这么大的果报,如果做到像普贤菩萨说的“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那样,那么,这个人的福报就像那个长偈里面说的:若人于此普贤愿。读诵受持及演说。果报唯佛能证知。决定获胜菩提道。

写到这里,近七千字,写了一个下午,实在是后学的笔很笨拙,描绘不出普贤菩萨的无尽慈悲以及《普贤行愿品》的殊胜功德,只这么几行粗浅的文字,希望师兄能够多多少少了解一些《普贤行愿品》,并且尽可能的将这部佛经作为日课来诵读,一遍也就20分钟左右,可是这20分钟换来的,却是无尽的利益。并且,后学的这篇小文,也算了却当年的遗憾和罪过,权作圆满吧!

感谢众位师兄的慈悲!

真能读《普贤行愿品》,灭五无间罪;
真能诵《普贤行愿品》,入如来功德门;
真能持《普贤行愿品》,成如来宝王果;
真能转《普贤行愿品》,生西方极乐国。

若帖子之中有点滴可观之处,以此功德,回向西方极乐世界,回向释迦牟尼如来正法轮常住世间,回向法界一切有情众生离苦得乐、超越生死大海、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做如来法子,普贤眷属!

一心顶礼归命
南无华藏世界庄严海、
一切诸佛最长子、
一切菩萨最上首、
无边功德具足、
无边福慧具足、
无边悲智具足、
普度一切众生、
普摄一切菩萨、
普持一切佛法、
普行一切慧行、
大慈大悲、
大愿大慧、
大威德、
大精进、
大妙行、
无垢普贤菩萨摩诃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普贤行愿品       功德)(五明学佛网:普贤行愿品       功德)  

 净界法师:我们的心跟佛号一接触,念念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净界法师:我们怎么去皈依阿弥陀佛的功德? 

 净界法师:以本尊的功德为你的自我 

 慈法法师:《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随喜 

 慈法法师:《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不共 

 慈法法师:《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贤护分称赞功德品第八 

 舍利弗的功德 

 法界法师:《金刚经》释义 第十五品、持经功德分 

 许智铭居士:谈二王的布施功德果报观 

 傅味琴居士:普贤行愿品(30~39) 

 傅味琴居士:普贤行愿品(40~52) 

 傅味琴居士:《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