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索达吉堪布:绮语的范围和绮语有哪些过患?


   日期:2011/12/1 7:4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知道很多都有这个疑问,什么叫绮语?绮语有哪些过患?

什么叫绮语?绮语有哪些过患?
索达吉堪布:

有些人认为说话啰唆就是绮语,其实这种理解是片面的,绮语的范围非常广,在很多经论中对此都有宣说。

在《瑜伽师地论》中提到,绮语有非时语、非实语、非义语、非法语、非静语等。

在《弥勒菩萨所问经论》中提到了七种绮语
一、依不善意语,以烦恼心说的语言。
二、无义语,没有意义或无关紧要的语言。
三、非时语,语言虽然有意义,但说的时间不恰当。前一段时间我们开会,本来应该轮流发言,可是有个人一直不停地说,结果别人都没办法发言。这样非时说话不是很好,人应该把握好说话的时间和分寸。

四、恶法相应语,一切与不善法——唱歌、跳舞、战争等——相应的语言。
五、作语。
六、不作语。
七、无作语[1]

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也提到七种绮语

一、斗讼竞诤语,宣说斗争、诉讼、竞争的语言。
二、恶咒术语,如对婆罗门的论典和咒语以爱乐心受持讽诵。
三、苦所逼语,为痛苦所逼迫而发出的语言。
四、戏笑游乐语,戏笑、游乐、歌舞、影视方面的语言。
五、处众杂语,在大众场合说世间的杂语。
六、颠狂语,犹如心识不正常者发出的迷乱的语言。
七、邪命语,为得到名闻利养而说的五种邪命之语。

根据这些经论的观点可知:从狭义来讲,吃喝玩乐等与佛法和解脱无关的语言属于绮语;从广义来讲,不仅如此,连妄语、离间语、恶语也都包括在绮语中。

大家很有必要学习绮语的道理,并以此观察自己的语言,之后断除一切绮语。现在很多城市里的人诵经、念咒非常困难,始终完成不了任务,我不相信这些人一点时间都没有,其实他们的很多时间都浪费在说绮语上了。

藏地的修行人修持善法很精进,平时很少说废话,因此念完一亿遍心咒的人非常多,希望各位佛友能像他们一样断除绮语、精进修持善法。

按喇拉曲智仁波切的观点,所谓绮语是指未经观察、信口雌黄的无关之语。

佛陀曾说:“详察细审而言说,未经观察切莫说。”

因此,如果要开口说话,必须事先详细观察、深思熟虑,否则,未经观察就随口乱说很可能造成前言不搭后语的绮语。这样的绮语对自他都不利,会导致今生来世的不悦意果报。

有 些人本来并不坏,可是一遇到人就说个不停,因为没有守护自己的语言,导致别人对他不信任。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主要工具,人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 一群人首先互不相识,其中的一个人站出来讲话,如果他的语言很得体,当下会赢得众人的尊敬,人们会对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他的语言颠三倒四,一点意义都 没有,当下就会被众人轻视,得不到众人的信任。

因此我们说话一定要慎重。
如果在大众场合中不经详察随口乱说,这会伤害许多人而成为绮语、恶语,过失非常大。藏族有句谚语,“口中若出言,当视他人脸。”因此,说话一定要考虑别人的感受,要想到:这样说会不会让别人产生误解,会不会让别人伤心,会不会让别人退失信心。

藏地的智者说话特别注意,如果没有特殊必要,一般不会揭露别人的过失。今后大家应该注意自己的语言,不管在大众中发言还是私下与人交谈,不能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像疯狂者一样喋喋不休说了半天,不但没有实义反而伤害了听者。

以上介绍了什么是绮语,大家应该这样理解。

有人问一位法师:“客套话或赞美别人的话是不是绮语?”

那位法师说:“这个不算。绮语是欺骗众生的花言巧语,没有欺骗他人就不是绮语。要是让他上当吃亏,用花言巧语来欺骗就是绮语。还有,电视和电影里表演的杀、盗、淫、妄都属于绮语。”

我想他可能是没有详细观察而说的,实际上绮语有特定的定义,不能随便解释。

[1]《弥勒菩萨所问经论》云:

“(绮语之)作不作相无作相者。如前杀生中说。”据此,特摘录此论在杀生中对作、不作、无作的解释:“又作不作相无作相者。作者所作事。不作者所不作事。彼作事共起。虽作业灭而善无记法相续不断。

问曰。云何不作而名为业。答曰。以能与作事作因与作果事作因。……如自在人口敕令杀。仙人嗔心欲杀众生。受敕使者依自在人口敕而杀。信仙夜叉依仙嗔心而杀众生。彼自在人及仙人等作杀生因。使人及夜叉身业成时。彼自在人及以仙人俱得成就不作身业。又如受戒人临受戒时身动口说。及受戒时默然而住。

身口不动。师羯磨已。彼人成就无作身业。此亦如是又如口业事。而口不言但动头眴目奋眉举手如是等相表前事者。亦得成就不作口业。又应身作业。而身不动口说种种身业方便。彼事成时亦得成就不作身业。”

下面我们分析绮语的过患。在一切绮语中,以在闻法或者念诵仪轨、咒语时胡言乱语、东拉西扯的罪过最为严重。

闻法时本应一心专注,不能做其他的事情,可是我听说有些菩提学会的学员听课时吃东西、发短信、接电话,这样很不如法。现在菩提学会只是在周六、周日上几堂课,每堂课最多一个小时,在一个星期中,其他时间都用在工作和生活上,难道这几个小时都不能完全用在佛法上吗?

拿关手机来说,如果一个人真的重视闻法,那他在一个星期里关几个小时手机完全没问题,再忙的人也可以做到。在我们学院,由于法师经常强调闻法规矩,大家听课都很如法,外面的很多居士由于不太懂这些道理,所以有很多不如法之处,希望这些人今后要注意了。

喇拉曲智仁波切在《极乐愿文大疏》中提到:在念诵仪轨、咒语时本应专心,可是由于现在僧团总的僧规及瑜伽自宗的法规十分涣散、松懈,有些人在念诵仪轨时废话连篇,与兴趣相投的道友互相打闹、交头结耳,到了中间念咒时,便取出一个如黑肠子般的鼻烟壶开始吸烟[1],或者做喝茶、闲聊等种种非法行。这样的念修是很不如法的。

比较而言,在喇拉曲智仁波切的时代,僧团的法规还不算特别松懈,现在僧团的法规真的是很松懈了。古代的修行人对念诵特别认真,从早到晚都不说话,但现在的有些僧人却不是这样。

前一段时间,我听说有些僧人到施主家念经,本来早上天一亮就该念经,可是他们一直不起床,直到吃午饭时才起来,吃完午饭后,要么喝茶,要么聊天,要么玩耍,要么发短信,经念得很不如法,施主们都很不高兴。
提到喝茶聊天,听说有些居士经常去茶馆喝茶。

我 觉得如果比较累,偶尔去茶馆放松一下也是可以的,但如果经常泡在茶馆里就没必要了。有些菩提学会的道友对听课不重视,敷衍了事地听一两个小时,之后也不研 讨法义就直奔茶馆而去,在茶馆里呆的时间比听课的时间还长,这样不是很好。无所事事的人才成天在茶馆里消磨时光,我们佛教徒有很多要做的事,每天都有要修 的法,还要做利益众生的事,不应该这样浪费时间。

总之,在闻法诵咒时,若夹杂闲言碎语、喝茶、吸烟,则罪过与舍法罪相同,因此,大家在行持正法时不要掺杂这些行为。

前一段时间,我家乡一位名叫森德的出家人到学院参加普贤云供法会,那几天他住在我弟弟家里,在整个法会期间,他一句闲话都不说,唯一念诵仪轨和咒语。法会期间,我到弟弟家里去办事,见到他一边用转经轮一边念经,我向他打招呼:“你来了?”他向我点点头示意。

法 会结束后,我问他:“你是不是念经时都止语?”他说:“是这样的。”后来我想起来,他从前念经也是这样:小时候,宗教政策还没有开放,一次我家乡举办大型 娱乐活动,当时乡领导要求所有人都必须参加,虽然森德对此没有兴趣,但也不得不去。当时我和他住在一个帐篷里,虽然外面有赛马、射箭等各种娱乐活动,但他 从来不去观看,一直住在帐篷里止语念经。现在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他的行为一直都没有改变。

其 实,在念诵时本来就应该止语,这样念诵的功德才大,如果夹杂闲言碎语,功德就不大了。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里讲了一个公案:明朝总兵戚继光常念《金刚 经》,当他镇守苏浙的三江一带时,一夜梦见一位阵亡的兵士对他说:“明天我遣妻子来拜见您,求您为我诵经一卷,使我脱离冥道之苦。”第二天,果然有一妇人 哭哭啼啼地来求见戚继光,恳请他为亡夫念一卷《金刚经》,戚公便答应了她的请求。次日清晨,他就为那位兵士诵经回向。

当天夜里,戚公梦见那位兵士对他说:“承蒙您为我诵《金刚经》,可惜只得半卷功德,因为经中夹杂了‘不用’二字。”戚公觉得奇怪,仔细回想,才记起诵经到一半时,夫人派婢女送茶饼,自己远远见了,挥手示意令拿回去。

当时口中虽然没说,但心中起了“不用”的念头。第二天早晨,戚公事先把门关好,至诚诵经回向,夜里又梦见那位兵士前来道谢,说己经获得超度了。莲池大师说,这件事是他听一个叫东林的僧人说的,东林很诚实,很有道行,绝不会妄语,因此这件事应该是真实不虚的。

按照这个公案来看,念经时连起个杂念都不行,这个要求对一般的人也许有点高了,但最起码我们在念经时不要说杂话,否则,如果口中念一句“嗡玛呢巴美吽”,然后夹一句“不吃”,或者念一句“嗡啊吽班札格热巴玛色德吽”,然后又夹一句“不喝”……这样念诵功德肯定不大。当然,如果是长期念诵,一直止语有一定的困难,但平时的短期念诵无论如何一定要止语。

(止语也要分场合,有些发心的道友不仅念诵时止语,连负责人和他沟通时也不说话,只是用身体的姿势来表示,这样也有点过头了。我觉得该说话时还是要说,如果所有的发心人员都不说话,那我讲课时也不开口,只用各种姿势作表示。)

此外,如果在念诵经咒时讲故事,谈论历代王朝、军事、抢劫、商业,评论女人的好坏和财物的贤劣,或者闲扯古今中外、沟头沟尾等形形色色的无稽之谈,这就是所谓的“乱言之口如恶库,信口胡说争讼因[2]。”

依靠这些绮语会产生贪嗔的分别念,进而断送自他念诵的善法,这样过失非常大。这一点大家也应该清楚:我们在听课或念经时,如果旁边有人说一些无关的语言,则自他的心都会被这些语言所转,最终自他的善根都会被毁坏。

因此,修行人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平时没事时不要话太多,如果非要说话,应该说与佛法和解脱有关的语言,这样天人和护法神都会欢喜护持,如果说贪嗔痴等非法的语言,不仅人听了会讨厌,连非人也会讨厌。

《缁 门崇行录》里有一个公案:宋朝的光孝安禅师曾担任清泰寺住持,一次他在定中看到两个僧人倚着栏杆交谈,开始的时候,有天神护卫并恭听他们谈论,一段时间后 天神便离去了,不久听到恶鬼在旁边谩骂他们,并扫除他们走过的脚印。禅师出定后询问二人,方知他俩最初讨论佛法,所以天神护卫倾听,接着谈论家常,所以天 神便离去了,最后谈到财物供养,恶鬼也不屑地唾骂他们。

禅师知道此事后,终生不再谈世俗琐事。从这个公案可以看出,如果一个人如理行持善法,会感召善神的护持,如果一个人做非法的行为,不仅善神不会护持他,连恶鬼也会厌弃他,有正见的人当然更不会恭敬他。

既然绮语的过患这么大,那什么样的人爱说绮语呢?

一般而言,那些不知羞耻、懈怠懒惰、放逸散漫、贪嗔强烈、如鹦鹉般喜欢言谈、心口不调顺的人爱说绮语

人和人的差别确实很大:有些人对世出世间的高尚道理兴趣浓厚,喜欢谈论这方面的话题,而不喜欢说非法的语言,一涉及到是非长短之事,马上主动转变话题;有些人则恰恰相反,对高尚的话题毫无兴趣,特别喜欢谈论无聊和下流之事,一听到是非就兴趣十足:“等一等,我先说几句。

你们不知道啊,这个人特别坏,我知道他的很多过失……”那时他兴头十足,抢着说话,就像有些喇嘛急着参与辩论一样。

人的语言与宿世的串习有关。有些人可能是前世的习气,特别爱说他人的过失:在一个僧团之中,如果有一百个人做善事,他从来都不说,但只要一个人做了一点坏事,他马上就大肆宣扬:“这个出家人太坏了,这所寺院的出家人都是如此。”

我觉得这种人非常颠倒:既然你承认一个人干坏事,那也应该承认一百个人做好事,为什么你对坏事大谈特谈,而对好事却闭口不谈?而且一个人干坏事不能代表所有的人干坏事,为什么要以一个人来否定所有的人呢?

如果对比绮语和非绮语,有智慧的人就会知道该说什么样的语言。

何谓绮语?

《阿毗昙心论》中说:“不善语、无益语、非法语,是名绮语。”

何谓不绮语?

《舍利弗阿毗昙论》中说:“若人应时语、真实语、有义语、调伏语、寂静语、顺时善语,是名不绮语。”

绮语和非绮语的好坏可谓一目了然,所以我们应舍弃具过患的绮语,以具功德的非绮语进行交流,这样会给自己带来快乐。

一 个人的意乐决定了他说什么样的语言,由此又会带来不同的后果。生活和修行的各个方面都是如此,如果自己把一切都看作逆境,那即便身处天堂,也会觉得和地狱 没有差别;如果把一切都看作顺境,那即便身处地狱,也会像在天堂一样。我看过一个故事。有一头老牛掉入一个深坑,主人发现后,觉得要把它救上来很困难。主人想:如果这头牛还年轻,救出它还值得,可是它已经老了,救出来也没有用了。于是主人便不管它了。

那是一个很深的大坑,当地人都往坑里倒垃圾。老牛伤心地想:这些人真没良心,我年轻时为他们服务,现在我遇到困难,他们不但不救我,还要往我身上倒垃圾。它 越想越生气,用头使劲撞坑壁。后来它冷静下来,觉得既然已经如此,也没必要再给自己增加烦恼。后来老牛翻开垃圾,居然找到很多吃的东西,于是它以此维持生 命。老牛把人们倒的垃圾踩在脚下,把坑一点点填满,终于有一天,这个大坑被填满了,老牛也高高兴兴地出来了。

这个故事说明,哪怕身处再大的逆境,只要有积极的心态,也能将其转化为顺境。比如下大雪,悲观者想:下雪太冷了,怎么办啊?而乐观者则想:雪花纷飞,多漂亮啊!要是有照相机拍个雪景就好了!

或者想:下雪挺好的,空气新鲜,不容易昏沉。所以心态非常重要,当遇到违缘时,如果能换一个角度,从违缘中找到正面的因素,就会使违缘转化为顺缘。看人也是 这样,对任何一个人,如果从不好的方面看,会觉得他浑身都是缺点,又丑又脏又坏,如果从好的方面看,也会发现他具足很多优点。这里对相关的道理略作发挥, 下面回到绮语这个主题。

如果与好说绮语之人交往相处,将断掉自己的善根,最终自己会被引入恶趣

《入行论》中说:“伴愚必然生,自赞毁他过,好谈世间乐,无义不善事。”若与凡愚交往,必然会导致自赞毁他,以及喜好谈论世间享乐、无义事、不善事等诸多过患。)

所以,恶友的影响确实很大,能很快摧毁自己的善根和道心。

一个人要向上走,一百个好人拉都很困难,可是要向下滑,一个恶人就能把他引入恶趣,所以我们应该远离恶友。我看过宗喀巴大师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发愿文》,大师发愿:刹那亦不随恶师恶友增上而转!我们也应如是发愿。

发 愿非常重要,平时做完念经、顶礼等善法,都要以这些善根发愿:愿我的相续中一刹那也不产生世间的分别念,愿我的所作所为悉能成办一切众生的利益,愿我早日 产生出离心、菩提心和无二慧,愿我生生世世不害任何众生,愿我的善根尽快成熟并利益到众生,愿我生生世世不离三宝的光明,等等。

尤其是欲求往生极乐世界者更要注重发愿,白天晚上都要想:愿我死后能立即往生极乐世界,面见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在他们的加持下,相续中遍满普贤行愿的如海功德,之后利益天边无际的众生。不仅心中这样发愿,口中也要这样说,这都是对治恶业、生起功德的办法。

世间人很可怜,一天二十四小时里,一句有意义的话也说不出来,说的尽是毫无意义的废话。

尤其是有些老人话特别多,法王如意宝也常说老年人爱说废话,我也遇到过很多这样的老人。按理来讲,老人气血不足,不应该说很多话,可是有些老人偏偏很啰唆,这样不是很好。

《法句譬喻经》里有一个公案:以前有七个老人从远方来到舍卫国,他们苦苦哀求佛陀让他们出家,世尊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昨天有一个老人对我说:“好多寺院都不收老人,你们这里收不收老人啊?”

我说:“我们这里收是收,但你有没有房子?”他说:“房子应该是上师您老人家安排,如果您不安排,那怎么能叫上师呢?”也许他认为上师是招待所的负责人。)

七个老人出家后不精进办道,整天谈论以前的事,而且大声说笑,影响其他比丘的修行。

世尊知道后告诫他们:“世间人以五种事而自恃:一是青春年少,二是相貌端严,三是身体健康,四是金银财宝,五是种姓高贵。这五种法你们都没有,你们为什么还多言世事、大声戏笑呢?”

世尊又为他们宣说了人身无常坏灭、老病死苦的教言。听了佛的开示,七个老人顿时心开意解,获得阿罗汉果。

所以人老了确实没必要说很多话,应该把所剩不多的光阴用于修行。出家人就更没必要说很多话了。不过有些出家人很颠倒,特别爱说以前的事:“我以前长得什么样”、“我以前是波浪发型(这些人现在不要说波浪,头上连‘一滴水’都没有了)”、“我以前有多少钱”、“我以前特别能干”……其实你出家之前再怎么样,现在都过去了,谈论那些还有什么用呢?

人们常说:“一切语言均是由欲望而说。”所以绮语大多是自赞毁他的语言。这样的绮语会导致贪嗔之心强烈、懈怠懒惰等许多过患。尤其对修行人来说,绮语会令念修的功德大打折扣。

邬金莲花生大士曾说:“杂有绮语诵一月,不如禁语诵一日。”在《宝积经》等经中也宣说了绮语的诸多过患。大家应该多看这方面的教言,要对绮语的过患产生深刻的认识。

我们经堂里到处都贴着“止语”,这都是在提醒大家尽量少说废话。因此,以后在开法会的时候,大家最好从头至尾不杂其他语言,如果做不到完全止语,至少也要在一座修法期间止语。

比如念上师瑜伽,前面的仪轨念完后,中间念诵莲师心咒,之后观想莲师融入自己心间,最后作回向,在这之间都不能说话。听课也应如此,从课前的加倍咒到最后的《普贤行愿品》之间都不能说话,直到回向完毕后才能说话。

绮语有何果报呢?

因为绮语是以贪嗔痴而产生的,所以其异熟果报是堕入地狱、饿鬼、旁生。

如佛经云:“绮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

其等流果是即便转生为人,也会令众人不喜,如疯子般言繁语杂,心烦意乱,谁也不相信他的话,生生世世爱说绮语

佛经中说:“(绮语者)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言无人信,二者语不明了。”

现在有些人说话别人不相信,语言也没有条理,这就是因为他们前世绮语说得太多,这些人如果继续说绮语,来世还会感受这些不悦意的果报。

《正法念处经》中也说:“多集绮语句,能令心意乱,破坏于梵行,妨碍涅槃道。”意思是,多说绮语会令心情烦乱,破坏自己的梵行,障碍自己获得解脱。

与之相反,如果断除绮语,则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利益:生生世世会转生于贵族之家,受到众人拥戴,说话前后连贯,语言不会有过错,能言善辩,与正法不相违,所说之语犹如蜂蜜一般相合众人心意。
经论中讲了很多断除绮语的功德。

《大智度论》中说:“若欲广多闻,为人所信受,是故当至诚,不应作绮语。”也就是说,断除绮语可获得广闻博学和为人信受的功德。

《大集经》中说断除绮语有十种功德:

一、天人爱敬。

二、明人(即智者)随喜。

三、常乐实事。

四、不为明人所嫌,共住不离。

五、闻言悉能领受。

六、常得他人尊重爱敬。

七、常乐阿兰若处。

八、爱乐贤圣默然。

九、远离恶人,亲近贤圣。

十、身坏命终得生善道。

其他经中说:“设若能断除,无义诸绮语,恒时讲正法,彼士转善趣。”

《正法念处经》中也说:“观绮语如刀,一切常远离,常行于正语,是人生善道。”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讲完了四种语不善业,如果一一问大家:有没有说过妄语?有没有说过离间语?有没有说过恶语?有没有说过绮语

可能每个人都会点头承认。既然如此,就一定要在阿弥陀佛及其眷属面前发露忏悔四种语恶业。对每一个修持净土法门的人来说,非常有必要学习这些因果方面的道理,否则,即使你天天念佛,即使阿弥陀佛的威力再大,如果自己相续中的罪业没有清净,要往生极乐世界也有一定的困难。

这就像有的领导虽然很想解救犯人,但如果犯人的罪太重,领导也很难帮得上忙。因此,站在对自己负责的角度,大家一定要通达这些因果之理,然后忏悔往昔所造的恶业,发誓以后再不造恶,之后再精进念佛并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这样才有机会往生极乐世界。

[1] 以前藏地个别的出家人有吸鼻烟的现象,我小时候曾见过有些出家人吸鼻烟:用指甲从烟壶里挑一点烟末送入鼻孔,然后惬意地吸几下。吸鼻烟也是有过患的,藏地的很多高僧大德都讲过吸鼻烟的过失。

[2]这是藏地的一个谚语,意思是:胡说八道的嘴就像恶业的仓库一样,什么恶业都能造得出,不加思索的信口乱说最终会变成争讼之因。学院的有些人就是这样,由于不观察自己的语言,经常说是非,当管家调查是非的来源时,拼命辩解也无法解释清楚,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索达吉堪布       绮语)(五明学佛网:索达吉堪布       绮语)  

 宽运法师:十善业道之不绮语 

 索达吉堪布:济公的另二句话: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七 1 不绮语的利益 

 索达吉堪布:临终注意事项与丧事办理之细节 

 索达吉堪布:爱箭的痛苦 

 索达吉堪布:对学密女众​的忠告 

 索达吉堪布:邪YIN的可怕果报 

 索达吉堪布:所有不幸都是自己所致,而不能怨天尤人 

 索达吉堪布:如何善巧地跟人谈话? 

 四种善业: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 

 索达吉堪布:当观少女身背后,臭气显露九孔门 

 索达吉堪布:什么样的人加持力特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