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第78頁,共225頁:

3851. 

 劉素雲老師偈頌二首    (6388) 

3852. 

 陳大惠:什麼樣的人會窮一輩子?    (6236) 

3853. 

 南懷瑾:人類面臨的兩大課題    (1794) 

3854. 

 南懷瑾:念什麼經咒可以消災驅邪?    (79684) 

3855. 

 南懷瑾:人臨終時可以測驗死者未來輪回的去處    (12977) 

3856. 

 南懷瑾:人生永遠是有缺憾的    (6796) 

3857. 

 劉素雲:在清淨無染的佛國土裡,又多了一位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佛菩薩    (8610) 

3858. 

 蔡禮旭:有什麼樣的德行,就有什麼樣的言語    (3824) 

3859. 

 劉素雲:給定弘法師的信    (9233) 

3860. 

 方海權:聽到什麼話會自獲大福    (2211) 

3861. 

 南懷瑾:內心安詳即大富之業    (2898) 

3862. 

 蔡禮旭:錢財從哪來?盡道義來的    (2973) 

3863. 

 蔡禮旭:母義子福多,妻賢夫禍少    (3809) 

3864. 

 黃念祖:臘月初一到十五,行善功德十萬倍    (9666) 

3865. 

 方海權:定然法師傳    (2511) 

3866. 

 方海權:只要能生極樂國,蓮花下品又何妨    (1571) 

3867. 

 南懷瑾:教子寶典,為人父母必讀    (3417) 

3868. 

 蔡禮旭:一個家庭當中,能輕財物就不容易爭吵    (3090) 

3869. 

 南懷瑾:你懂得火候嗎?    (6102) 

3870. 

 南懷瑾:做生意,做企業,靠的是福報    (12653) 

3871. 

 南懷瑾:東西文化的愛和孝    (1588) 

3872. 

 蔡禮旭:見人錯事不指責,要先協助    (2554) 

3873. 

 蔡禮旭:面對人生的際遇,時時是要求自己    (1931) 

3874. 

 南懷瑾:過樂觀恬淡的人生    (3192) 

3875. 

 元音老人:見者,就是了知一真法界,法爾如來藏心,是大家本具的    (3970) 

3876. 

 元音老人:怎麼見到這一真法界呢    (8767) 

3877. 

 蔡禮旭:找對象要會看人,平常的表現最能看清一個人    (5122) 

3878. 

 南懷瑾:佛說修行為什麼要戒YIN的道理    (17198) 

3879. 

 仁知阿阇黎:修行為什麼要求自己?    (870) 

3880. 

 元音老人:何為“法爾如來藏心”    (3534) 

3881. 

 元音老人:何為“一真法界”    (14493) 

3882. 

 黃柏霖:改過念佛做義工,改變命運延壽命    (2158) 

3883. 

 黃柏霖:善惡報應終不爽當場奪紀奪算    (2629) 

3884. 

 元音老人:成佛是心,不是身    (4033) 

3885. 

 元音老人:動靜一如才是真定    (4312) 

3886. 

 蔡禮旭:憑良心道德做事,福報遲早會現前    (3066) 

3887. 

 元音老人:正定是對境不惑,無出無入的    (3112) 

3888. 

 元音老人:妄心是從真心來的    (5703) 

3889. 

 南懷瑾:冬至,陽生(冬至子之半)    (7321) 

3890. 

 蔡禮旭:弘揚漢學的當代價值    (1756) 

3891. 

 方海權:用愛語和贊美與眾人結善緣,原來會有怎麼多回報    (1767) 

3892. 

 南懷瑾:阿彌陀佛是一個大秘密    (6316) 

3893. 

 南懷瑾:禅宗叢林制度與中國社會    (9639) 

3894. 

 南懷瑾:生死與涅槃唯一心量    (5273) 

3895. 

 蔡禮旭: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    (1998) 

3896. 

 南懷瑾:為什麼這個人身容易多病呢?    (4299) 

3897. 

 南懷瑾:最少活百歲的方法    (4897) 

3898. 

 蔡禮旭:修行的陷阱,什麼陷阱?    (2742) 

3899. 

 蔡禮旭:季康子問政於孔子    (2103) 

3900. 

 南懷瑾:一陰一陽之謂道,是個什麼道?    (19281) 


首頁| 上頁| 下頁 | 尾頁|轉到第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