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第152頁,共225頁:

7551. 

 南懷瑾:天下財富五家共有    (22093) 

7552. 

 方海權:設佛座供佛真的功德有那麼大嗎    (2639) 

7553. 

 蔡禮旭:不調伏傲慢會折自己的福報    (2366) 

7554. 

 蔡禮旭:君臣的關系都是心相互交感    (1462) 

7555. 

 彭鑫:女性各種皮膚、婦科疾病分析及個人經驗分享    (11422) 

7556. 

 別熬夜了,請看看中醫博士彭鑫老師開示    (43076) 

7557. 

 彭鑫:可憐的一代人    (6325) 

7558. 

 黃念祖:夫妻兒女只是一台戲。在台上您是母親,下了台您是誰    (8756) 

7559. 

 劉素雲:人生酬業,就這四個字是我們來到人生的目的    (28292) 

7560. 

 彭鑫:節欲寶精的好處和房事不節的壞處    (17297) 

7561. 

 方海權:供燈和供燭的分別作用    (4469) 

7562. 

 方海權:不管別人怎麼說,我們都沒所謂    (1590) 

7563. 

 南懷瑾:把內心洗刷干淨才是真忏悔    (5465) 

7564. 

 蔡禮旭:對治習氣要靠自己    (1344) 

7565. 

 蔡禮旭:士先器識而後文藝    (1647) 

7566. 

 蔡禮旭:跟人相處要“敬而無失,恭而有禮”    (3532) 

7567. 

 蔡禮旭:士為知己者死    (964) 

7568. 

 方海權:知府、太爺、老和尚同時入獄的故事    (2173) 

7569. 

 南懷瑾:福德不夠,不能消業障開智慧    (45310) 

7570. 

 蔡禮旭:勸別人要懂得分寸    (1286) 

7571. 

 蔡禮旭:受人點滴要湧泉相報    (1415) 

7572. 

 蔡禮旭:用反省的心來面對一切的境界    (1186) 

7573. 

 方海權:為什麼供養高僧大德得福大    (4036) 

7574. 

 蔡禮旭:不管處順境逆境、善緣惡緣統統幫助我們提升    (1458) 

7575. 

 蔡禮旭:勸谏人要簡約把事理講清楚    (1021) 

7576. 

 陳靜瑜:不義之財不能取    (16187) 

7577. 

 方海權:什麼供品可以供佛,什麼供品不能供佛    (7600) 

7578. 

 李連傑的忏悔    (16979) 

7579. 

 蔡禮旭:真正切實去落實效果會日益長久    (902) 

7580. 

 蔡禮旭:“養則致其樂”常常讓父母感到高興    (1297) 

7581. 

 蔡禮旭:專記人家的善跟人家的優點、人家的恩德    (1187) 

7582. 

 劉余莉教授: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的修養不夠    (2350) 

7583. 

 果卿居士:和冤親債主化解怨結的好方法    (15342) 

7584. 

 蔡禮旭:沒有法喜的原因是沒有依教奉行    (1370) 

7585. 

 蔡禮旭:已經遇到可以當生成佛的機會,還有什麼不知足?    (2047) 

7586. 

 蔡禮旭:真正深信因果了,不會有任何的埋怨、後悔    (6737) 

7587. 

 當他躺上手術台把腎髒捐給母親時,覺得身心非常輕安    (1836) 

7588. 

 蔡禮旭:夫妻之間也要不言家丑    (4396) 

7589. 

 蔡禮旭:不能贊歎他的才華、能力    (2598) 

7590. 

 蔡禮旭:這些都是谄媚好的緣    (1935) 

7591. 

 蔡禮旭:不能把三千遍變成交作業    (1682) 

7592. 

 蔡禮旭:起心動念不同,招感來的後果也不同    (4909) 

7593. 

 蔡禮旭:她一輩子沒有為自己著想,所以閻羅王尊敬她    (5064) 

7594. 

 蔡禮旭:心態不對了學習的效果不見得好    (1243) 

7595. 

 方海權:怎樣才是真正為子孫後代積福    (3987) 

7596. 

 方海權:為什麼要修自己能生歡喜心的法門    (1792) 

7597. 

 蔡禮旭:自己有沒有先做好,盡本分是關鍵所在    (1513) 

7598. 

 蔡禮旭:勸人不要直接批評過失,要先美其長    (1880) 

7599. 

 蔡禮旭:夫妻相處要能常常守住四個原則    (4070) 

7600. 

 鐘茂森:示好以引之,示惡以止之    (1052) 


首頁| 上頁| 下頁 | 尾頁|轉到第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