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馮達庵居士:佛教真面目 第五章 解題 第一節 四種緣起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教真面目
馮達庵大阿阇黎 著
 

   第五章  解題

  眾生、世界兩大問題法理甚奧,有志之士每希解決之者,以眾生多苦、世界多故根本不明,於立身處世之道漫無標准,科學日昌,殺機愈廣,極足悲也!佛教真面目既彰,此等疑問不難根本解決矣。今先舉四種緣起之義,而後徹底釋之。


  第一節 四種緣起
  佛教要領不外徹究體、相、用三大妙理。體不可辨,辨之在相;法相無量,皆依體起。體本無為,何以能起有為之相?則以活用為緣也。大小乘教均說“法從緣生”、無緣則無法,而於“緣”之解釋,詳略不一,深淺復殊;至根本說明緣之所由來,惟密教有之。是故緣起之義可分四種:
  其一 業感緣起
  此小乘學者見地也。凡夫於形骸之所由生、天地之所由起,皆惘惘不解。其有研究之者,則推哲學家。惟憑意識討論,真理未易實現,故家派雖多,總歸懸想。小乘既得“無我”之旨,能於靜慮之中不被意識障礙,窺見肉身之生死由於業果之成壞、環境之優劣由於業因之善惡,是以“業感”為緣之原動力,說明眾生依、正二報之由來者。
  小乘只見六塵境界,或但知人空,或兼知法空,其塵境之緣起總不離業感;權大乘之空宗所見無逾於此。雖見地不高,卻符正理。
  其二 賴耶緣起
  此大乘相宗學者見地也。小乘雖知眾生依、正二報由業感所致,而未深究業力藏於何所。相宗以阿賴耶為萬法根本。眾生內心鹹具此識,有情之身、無情之器與夫一切法相之種子皆藏於識中。隨事發起其種,名曰“因緣”;念念相引不失,名曰“等無間緣”;對境相當勢力來融自根,名曰“所緣緣”;補助“現行”成熟復無障礙,名曰“增上緣”:阿賴耶識之能發生萬法,即藉此四種緣力而實現也。以較“業感緣起說”,精深多矣。
  相宗此義,在輪回途次中以論無明眾生之現象,自符正理。若追求眾生始自何世,則不可究诘。只謂今世之果乃酬前世之因,世世相推,窮劫不盡,名曰“無始”雲。
  其三 真如緣起
  此大乘性宗學者見地也。“賴耶緣起”之說雖屬精深,而於眾生起源問題未獲解決。性宗於此則略標正義:以真如為法界總體,具足無邊種性,任一性種各能自為中心,隨緣現身於外境,而與他身互相赅攝,若借時間格式觀之,原具種子可稱無始;現身之初,本性未迷,一切清淨不染,因經驗幼稚,遇事注意認識,流為住著,靈明真心遽變無明妄心,憑“意”五步作用開出塵境(詳第一章第四節),於是眾生、國土興焉。此以一念妄動時為眾生之始也。
  性宗此義雖揭眾生起源之理,然乃真如隨緣興起眾生、國土,非自作“緣”之原動力。其原動力如何?尚未見切實發明。
  其四 六大緣起
  此密乘學者見地也。真如如何能興起萬法?得此分析,然後詳明。“六大”者,地、水、火、風、空、識也(義詳第四章第二節)。無邊性種融成法界總體,本來無質無量,亦無據點可得,強名真如,連帶“六大”妙義:任一性種,因地大支持而堅固,因水大滋潤而開發,因火大照灼而光輝,因風大活動而流播,因空大無礙而互容,因識大了辨而有相。真如內含如此,則任一性種之能隨緣興起,義乃豐足。
  密乘此義盡美矣。然“六大”雖皆“緣力”之一分子,卻非主力所在。無主力為緣,則無邊性種恆自如如,一法不立,何能興起眾生、國土耶?主力何在?則《楞嚴》“七大”中之“見大”也。加入見大,義乃圓成,應名七大緣起。
  世有恆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學者研究真理,何獨不然?上舉緣起四義即討論兩大問題之工具,最要之利器則“七大緣起”妙理也。於此未達,則以下二節所雲尚難一一領會耳。
 

 

上一篇:馮達庵居士:佛教真面目 第四章 修證 第三節 淨土宗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