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根本修心要門》講解 (41)
一、婬戒攝修
傅味琴講於開化文殊院 2006.11.25
皈依僧是皈依賢聖僧,佛法將來要滅,
佛弟子不學法,這也是一種滅的現狀
提要:
·我們都應該親近出家僧眾,因為他們有戒的功德,所以戒香撲鼻
·沒有恭敬心,心就不清淨,傲慢與無知的人往往不肯虛心學佛
·善知識代佛宣說,不可違背釋迦佛的法,謗法、亂法、滅法的罪很重
·不聽釋迦佛講的法,這就貶低了釋迦佛的法
·皈依僧是皈依賢聖僧,佛法將來要滅,佛弟子不學法,這也是一種滅的現
狀”
我們都應該親近出家僧眾,
因為他們有戒的功德,所以戒香撲鼻
今天講“往來履鋒刃”,刃就是刀鋒。四眾弟子戒律有所不同,出家跟在家戒律就不同,佛對出家弟子要求高,比丘兩百五十條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居士只有五戒,從數字來看,比丘戒是居士的五十倍。我們都應該親近出家僧眾,因為他們修行比我們清淨得多,佛對他們要求高,在他們身上有戒的功德,所以戒香撲鼻。
沒有恭敬心,心就不清淨,
傲慢與無知的人往往不肯虛心學佛
我們親近三寶,佛寶是指釋迦佛,每個寺院大殿都供有釋迦佛。同時也要親近十方佛,有的大殿兩旁供東方藥師佛、西方阿彌陀佛,還有的大殿供五方佛。你要清淨就要具足恭敬心,沒有恭敬心你心就不清淨。哪種人沒有恭敬心?傲慢的人,無知的人。無知難免會包含著傲慢,因為他不知道、不求知,也不肯虛心學。
善知識代佛宣說,不可違背釋迦佛的法,
謗法、亂法、滅法的罪很重
法寶,是指釋迦佛講的法。十方如來天天在講法,可是我們聽不到,他方淨土的經書也沒有飄過來。菩薩也天天在講法,例如五台山上空,文殊菩薩天天給一萬位菩薩講法,我們聽不到,我們只能看到釋迦佛留下的經書,聽到善知識給我們講法。
善知識必須是代如來宣化,他講的話不能違背釋迦佛的法,如果離開佛經一個字,即非善知識,釋迦佛說過,離經一字就是魔說。所以講經必須按照經文的意義講,如果你曲解經文,把經文的意思隨心所欲地亂講,或者經書上沒有這個話,你說有,那不光是謗法、亂法,而且是滅法,罪非常重。
不聽釋迦佛講的法,這就貶低了釋迦佛的法
今天我們還有福氣,能夠聽到釋迦佛的法。釋迦佛講的法跟十方如來講的法一個模樣,平等平等,因為都是圓滿無漏,既然圓滿無漏,當然不會有差別。如果你認為,釋迦佛講法比其他佛更殊勝,或者他方佛講的法比釋迦佛更殊勝,不僅你不懂佛法,而且背罪過。
多年前我在四川講《普賢行願品》,大家聽得很高興,要求我整理出來寄給他們。後來我花時間整理出來,有人本來很喜歡聽法,從心裡贊歎:老師講的《普賢行願品》很好,現在寄給他,反而不要了,因為他聽到一句話“真正要聽法,要到極樂世界去聽”。難道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法第一等,釋迦佛的法第二等?皈依了三寶,如此貶低釋迦佛的法,還不知道背罪過!
經典裡釋迦佛從來沒有說過:我講四十九年法,你們都可以不聽,你應該往生極樂世界去聽阿彌陀佛的法,比我殊勝百倍。十方如來都贊歎釋迦佛,正好像釋迦佛也贊歎十方如來,平等平等,佛講法哪會有差別?
皈依僧是皈依賢聖僧,佛法將來要滅,
佛弟子不學法,這也是一種滅的情況
皈依僧是皈依賢聖僧。本來出家比丘僧都應該成為賢聖僧,可是末法時期眾生不聽佛的教導,就好比你們當學生不聽我的話,我也苦惱。可是我又不能退心,退菩提心犯根本罪,我是不敢的呢。昨天給你們講開示時提到:老師像一支蠟燭,照亮了學生燃燒了自己。我放下了自己的成就,為了讓你們成就,你們再不成就,我不是賠本了?也白照亮了。爸爸給孩子點了一支蠟燭讓他晚上要溫課,孩子卻去打游戲機,那麼蠟燭完了,成績也沒有。佛法將來滅,我看這也是一種滅的現狀。
《四根本修心要門》講解 (42)
一、婬戒攝修
傅味琴講於開化文殊院 2006.11.25
世俗的污染太多了,眾生迷茫,
還不知道這是下三惡道的路
提要:
·出家了,都應該走清淨的道路,皈依假和尚你就是假弟子
·靠近誰,就會受誰的精神感染,世俗的污染太多了,眾生迷茫,還不知道
這是下三惡道的路
·進了佛門又到不清淨的地方去,這些人一只腳在佛門,一只腳在三惡道
·你們不像樣,我病也好不了,要做到視而不見也很難啊
出家了,都應該走清淨的道路,
皈依假和尚你就是假弟子
出家了,都應該走清淨的道路,成為賢聖僧,將來證初果二果,乃至證四果阿羅漢。證了果叫聖僧,正走在證果這條路上不斷前進的叫賢僧。皈敬頌裡說“諸佛正法賢聖僧”,皈依僧是皈依賢聖僧。
現在末法時期有人簡直好笑,還到假和尚那裡去皈依,那麼他是假和尚,你是假弟子。假和尚拿居士們供養的錢去喝酒吃肉,養老婆兒子,有的根本沒有受戒,有的受了戒不懂戒,有的為了搞名利把戒都犯光了。居士供養錢是作為你修行的道糧,而不是供你發財享受,所以皈依前要看看清楚,不要聽他口頭上說“我是僧寶”,就相信他。賢聖僧才叫僧寶,雖然我們很難知道他到底是不是賢聖僧,至少應該要觀察到他很清淨。現在是末法時期,降低要求,找個戒律清淨的比丘僧授皈依,這是最低的要求了。
靠近誰,就會受誰的精神感染,世俗的污染太多了,
眾生迷茫,還不知道這是下三惡道的路
如果他是犯戒、搞歪風邪氣的,你拜他為師,那麼你也跟他學犯戒、學歪風邪氣、學邪知邪見?從前清定上師常講:“師父喝酒,徒弟也喝酒;師父抽煙,徒弟也抽煙;師父說假話,徒弟也說假話。”你說“我不跟他學。”只要靠近就會有精神感染,受了精神感染你還不知道,慢慢就被同化。到時你還會講“我師父就是這個樣子,我跟師父學還會錯嗎?”
精神感染很厲害的,從前有人在朋友家裡住了三天,朋友有個壞習慣,沒說兩句就要縮鼻子。這個人回去以後,別人發現他也成了這個樣子,就說他“你怎麼也學了?”“我沒學”,沒學也會。
所以你們小住同學回去以後要特別小心,你們在外邊受世俗的染污太多太久了,你們還在迷茫裡,不知道那是下三惡道的路。
進了佛門又到不清淨的地方去,
這些人一只腳在佛門,一只腳在三惡道
佛一再說不清淨的地方不要去,出家人兩只腳不踩在骯髒的地方。如果你買的是一張清淨的票,能到淨土,如果你買的票不清淨,能到淨土嗎?方向不對呀。不管去哪位菩薩哪尊佛的淨土,都要清淨。有的人在世俗裡已經混到頭發白了,說句實話,如果你們將來頭發銀絲色,也許你們在修行,如果頭發灰溜溜的,黑不黑白不白,我看你修行沒修好,因為你一只腳在佛門,一只腳在三惡道。
你們不像樣,我病也好不了,
要做到視而不見也很難啊
環境是重要的條件,家是罪惡的溫床。你們常住的老同學在這兒挺好,因為有大眾加持。一走進城市,進入世俗環境,差不多都不像樣。你們不像樣,我這個病會好嗎?看了怄氣啊,要麼眼不見為淨,可是發了菩提心的人也不可能這麼做。
昨天下午給你們講法,晚上就很難睡得著,我大起恐慌,因為睡不著,我這個病就麻煩了,後來總算慢慢睡著了。我多說話,三叉神經就要疼,本來說好今天休息,可是今天想想還是要講,事師組不同意,我就跟他們說好話。我心軟,腸子也軟,合起來叫心腸軟。(眾笑)這麼多小住的遠道而來,我多多少少要講一點吧?不能夠視而不見,所以我連眼不見為淨都很難做到。
《四根本修心要門》講解 (43)
一、婬戒攝修
傅味琴講於開化文殊院 2006.11.25
修行人離欲才清淨,
掙錢為享受就等於在糞缸裡撈鈔票
提要:
·修行人離欲才清淨,掙錢為享受就等於在糞缸裡撈鈔票
·在家貪欲,財為第一,賠了本來求加持,賺了錢就不來學法了
·出家離欲,色為第一,去供養外面搞女人的假和尚,就等於把他們推向
地獄
·身不出家,心出家,那樣才叫居士的修行
·居士不懂修行,放下了又去抓麻將
·出家人不懂佛法,怎能內護正法
·比丘不准跟女的來來往往,男女來往就像腳踩在刀鋒上
修行人離欲才清淨,
掙錢為享受就等於在糞缸裡撈鈔票
從修行來說,在家居士要求放寬,四根本戒,居士以殺戒為首,出家弟子以YIN戒為第一,為的是要斷生死根本。男女相愛,夫妻的YIN欲,就是生死根本。修行人離欲才能清淨,不是你認為自己是好人就是好人,你認為自己很清淨就是清淨,要看你離欲了沒有。佛說“人間妙五欲,地獄五條根”,你們個個想當老板,開廠、開公司,死了是不是也想當老板?你即使當一個鬼老板,你也是一個鬼啊。世界上最骯髒的東西就是鈔票,你們花費了生命的時光去賺錢,就等於在糞缸裡撈鈔票,所以要離開五欲。
在家貪欲,財為第一,
賠了本來求加持,賺了錢就不來學法了
在家人財色名食睡,財為第一,有說:時間就是金錢。金錢可不等於時間,把遺產交給兒女,會出好兒女嗎?你們要這麼多錢干什麼呢?以後你們跟我來求加持,希望你們不要求發財的加持。從前有人做生意不行了,來求加持,說“我還有債沒了,總要賺點錢,債了結了,我就來修行。”後來好起來了,再也不想來了。說句笑話,如果我有本事,我會做惡菩薩。說“老師你不慈悲啊”,我很慈悲,你到我這兒來吃飯,我不要你錢。真叫天上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偏要鑽。
出家離欲,色為第一,去供養外面搞女人的假和尚,
就等於把他們推向地獄
出家人要求更高了,非但財色名食睡要離開,色聲香味觸也要離開。色、聲、香、味、觸,色為第一,色范圍比較廣,可是男女的色最厲害。其實女孩子的青春美貌遠遠比不上她穿的裙子,青春美貌過了二三十年就老了,裙子掛在牆壁上過二三十年變化也不大。現在女孩子都靠穿時裝打扮,我勸你們別娶老婆了,你既然喜歡這種美,干脆到百貨公司買條裙子掛在牆上天天看看。
在家人上有父母下有妻兒,所以在家人的YIN戒是指邪YIN,出家人的YIN戒,正YIN邪YIN全要斷光。假如你們去供養外面搞女人的假和尚,你等於把他們推向地獄,因為他們搞女人的錢是你供養的。佛弟子別那麼殘酷,要修修慈悲心,何必利用供養把他推向地獄呢?
身不出家,心出家,那樣才叫居士的修行
今天講的四根本攝修,主要是針對出家同學說的,在家弟子也可以聽。要求高,居士聽了不要害怕,居士可以學學,做到有功,做不到應生慚愧心,努力向出家的要求看齊。應該學習身不出家心出家,那樣才叫居士的修行。
居士不懂修行,放下了又去抓麻將
有些居士誇誇其談,“這個居士我看他修得好,放得下,有一次他在搓麻將,電話鈴響了,他就放下麻將牌去聽電話,這就是他放得下。”這是修行的放得下嗎?他放得下怎麼會打麻將啊?聽完了電話他仍然去搓麻將啊!
出家人不懂佛法,怎能內護正法
出家人不懂佛法,怎麼做到內護正法,怎麼弘法?居士不懂佛法更加危險,因為你已經生活在地獄的邊緣了。你今天活著,即使沒受什麼苦,那是靠你的福報,不是靠你今天所作所為,所以四根本攝修每個人都要修。
比丘不准跟女的來來往往,
男女來往就像腳踩在刀鋒上
“往來履鋒刃”,出家男眾不准跟女的來來往往。我遵守佛的教導,我不敢看比丘戒,如果比丘戒有這一條,你來往了就算犯戒。最不清淨的就是男女,佛制規定,比丘到比丘尼那裡去,或者比丘尼到比丘那裡去,最好不要一個人。我從前在廈門的時候,佛學院女眾部一位法師來看我,來的時候還帶了一個比丘尼,兩個人來,因為我是男的。
講講能海上師的故事,有一天能海上師的女兒來看他,侍者師就跑開了。事後侍者師回來,能海上師臉就嚴肅了,“你為什麼要走開?”侍者說,“因為他是你女兒嘛。”“既然你走開,為什麼簾子不拉開?”能海上師嚴格到這個程度。
《四根本修心要門》講解 (44)
一、婬戒攝修
傅味琴講於開化文殊院 2006.11.25
我把你們培養好,將來出家做個優秀的出家人
提要:
·末法時期女的信佛多,男眾條件好,為什麼反而不想來修行
·YIN欲是流轉生死的需要,有錢人最可憐
·女居士不能與比丘單獨同行,更不能進比丘寮房
·一句佛號不能代替佛法,無知的人竟然說“阿彌”是一個人,“陀佛”
是一個人
·我把你們培養好,將來出家做個優秀的出家人
末法時期女的信佛多,男眾條件好,
為什麼反而不想來修行
現在末法時期了,一般女的信佛比較多,我們現在也是女眾比較多,我天天在盼望來人。有人發心常住了,我馬上問:女的還是男的?說來了一個男的常住,你們男眾部就高興了,“正法住世了”,(眾笑)因為正法時期男的多。
我在成都昭覺寺聽老修行說,“能海上師當年在昭覺寺弘法,大多數都是男的來聽;清定上師在昭覺寺弘法,大多數都是女的來聽。”這不是看不起女的,而是批評男的,男的為什麼不來修行?
YIN欲是流轉生死的需要,有錢人最可憐
財色名食睡,以財為首,居士要錢干啥?娶老婆呀、享受呀。娶老婆說得好聽一點,叫生理需要,如果真是生理需要,難道不結婚的人全死光了?說得難聽一點是搞YIN欲,這是你流轉生死的生理需要。
有錢人最可憐,別看有錢人戴了名牌金表,金光閃閃,“羅來克斯”,(眾笑)他很可憐,必須戴表。我沒錢,我比他好,我只要開口“現在幾點了?”表戴在學生手上比戴在我手上好。
女居士不能與比丘單獨同行,更不能進比丘寮房
從前有個女同學告訴我,“我在寺院門口遇到一個認識的比丘,他陪我在寺院門口的路上走來走去。我心裡很不好受,只能離遠一點。我遠離一點,他又跟我靠攏一點。”從四根本攝修來說,這是不許可的,比丘不能跟一個女的單獨來往,何況是年輕人。
這個比丘跟她說“我有法寶給你,你跟我來。”一聽有法寶,她就跟到他寮房門口。又叫她進去,因為她聽過我的講法,女的不准進比丘寮房,比如從前清定上師在上海,女居士只能在門口頂禮,不准進去。她就說:“師父,你把法寶請出來吧?”是一些磁帶和幾本書。
出來以後,仍然在寺院門口路上並排著走來走去,這個比丘還說“你真糊塗啊,現在還有善知識嗎?”這個意思很明白,“現在哪有善知識?你還跟傅老師學法干啥?”你可以說我不是善知識,不等於現在善知識一個也沒有啊,真正善知識講的是佛的正法,你把善知識否定了,豈不把正法撲滅了?
我就問她,“這些磁帶你聽了沒有?”她說“我沒聽。”我說“這位出家人問你,你回答沒有聽,他不高興啊。”她說:“這個我可沒有想過。”我說:“你就說,因為你說現在沒有善知識了,所以這些磁帶我也不聽了。”這豈不是愚人的自相矛盾嗎?
一句佛號不能代替佛法,
無知的人竟然說“阿彌”是一個人,“陀佛”是一個人
佛是以法度眾生,一句佛號不能代替佛法,現在有人由於不聽法,連一句佛號都鬧笑話。浙江有個地方多年前請我去講課,還是骨干培訓班。有人告訴我,“我們這個地方對阿彌陀佛的解說是兩個人,‘阿彌’是一個人,‘陀佛’是一個人。”不懂法的人無知到這個程度。
我把你們培養好,將來出家做個優秀的出家人
再回過來講,比丘跟比丘尼好比兄妹關系,以保持其內心的清淨。比丘用不著去關心比丘尼的生活,比丘尼的僧團裡自有人關心。我們多少也要學習一點出家人的清淨,希望你們能遵守紀律。紀律上規定,男同學不准關心女同學,女同學不准關心男同學。例如女同學病了,必須女同學陪;女同學也不准給男同學洗衣服。我們是走出家人這條路,你們雖然是居士,我要把你們培養好,將來你們一出家就是優秀的出家人。
《四根本修心要門》講解 (45)
一、婬戒攝修
傅味琴講於開化文殊院 2006.11.25
出家人,男女單獨來往就像踏在燒紅的鐵板上
提要:
·男比丘女居士雙雙朝山,佛門還清淨嗎
·青年比丘帶幾個小姑娘游山玩水,也不怕腳踩在刀鋒上!
·地獄火竟然燒到麥田上,有人臨死大叫“地獄呀”
·出家人,男女單獨來往就像踏在燒紅的鐵板上
·有人竟說:“出家修不好,在家修得好”,難道夫妻同床反而修得好?
·愚人說大話,笑話百出,既說父親離欲又不知自己從哪來
男比丘女居士雙雙朝山,佛門還清淨嗎
還有一次是在湖北,有個女居士發心要來常住。誰知道她與一個男的出家人一同坐車一同來,你說我看了會高興嗎?正好那天我在對學生訓話,他們在旁邊看到,嚇得第二天就要走。
我問她:“你來小住還是常住?”她說:“我聽老師的。”我說:“你電話裡說要常住,我也同意你來,你怎麼要走了?”她說:“我因為要陪這位師父去朝山,朝完了我就回來。”男比丘女居士雙雙朝山,(眾笑)給社會什麼影響?佛門還清淨嗎?後來再也不見她回來了,可能她嚇得也不敢來了。(眾笑)
所以你們在家修行的,好好警惕警惕,你們到底在走什麼路?不學佛法,你說自己走的是正道,正道是以佛法為標准的,不是以你為標准。
青年比丘帶幾個小姑娘游山玩水,
也不怕腳踩在刀鋒上!
有的年輕比丘還帶了一班小姑娘去游山玩水,你是比丘呀,能這麼做嗎?“往來履鋒刃”,跟女的來往心裡要非常害怕,要感到非常危險,好像你在尖刀的鋒刃上走,可怕到這樣。
地獄火竟然燒到麥田上,
有人臨死大叫“地獄呀”
有人不相信有地獄,我聽法師講過:從前有個人在農村麥田裡走,奇怪,走來走去走不出來,後來總算走出來了,腳底已經被火燒焦了,地獄裡的火你是看不見的。十幾年前有個大名鼎鼎的大和尚,臨死的時候拼命喊:“地獄啊地獄啊”,他已經看到了。
出家人,男女單獨來往就像踏在燒紅的鐵板上
中國歷史上有個皇帝被金兵俘虜後,強令他踩上一塊燒紅的的鐵板。他被燙得只能這只腳提起來,那只腳踩下去,那只腳提起來,這只腳又踩下去,對方卻以此取樂。出家人跟女的單獨來往,結果就會這個樣子。
有人竟說:“出家修不好,在家修得好”,
難道夫妻同床反而修得好?
當然對在家居士要求沒有這麼高,在家居士談朋友,總不見得必須女方兩個,男方兩個做監督,男女青年約會也不見得首先一合掌,“阿彌陀佛”。釋迦佛對出家人要求高,男的不碰女體,女的不碰男體,有人竟然說“出家修不好,在家修得好”!難道夫妻同床反而修得好?
釋迦佛特別慈悲,容許居士在家修行,但居士也應該要學習學習出家人清淨的功德,你不向清淨的比丘學習,你不可能成就,成就只能在清淨裡成就,不可能在糞缸裡成就。
愚人說大話,笑話百出,
既說父親離欲又不知自己從哪來
說大話的人笑話百出,沒頭腦的人才會相信。《百喻經》裡有個故事,幾個人聚在一起誇自己父親,一個說我父親怎麼怎麼好,一個說我父親道德修養怎麼高。有個愚人,他也湊進來說:我父親從小就離欲。周圍的人哈哈大笑,“你父親從小離欲,你從哪兒生出來的?”假話說得沒有邊啦。
《四根本修心要門》講解 (46)
一、婬戒攝修
傅味琴講於開化文殊院 2006.11.25
形象有迷惑力,來往傳感情,
即使他來你不往也很危險
提要:
·抱了女人又放下,是否真放下,誰也不敢肯定
·二十年過去了,初戀情人還會在夢中出現,男女情從來往生,夫妻是
前世因緣生
·比丘尼報比丘師父恩,應是弘揚佛法、廣度眾生
·形象有迷惑力,來往傳感情,即使他來你不往,也很危險
·著名教授來佛學院,竟然講起愛情文學來,從此就不斷有學僧還俗了
·男女常接觸,出了家也會同時還俗去結婚
·男女相處要懷恐怖心,不要口說大話而失去自己的警惕
抱了女人又放下,是否真放下,誰也不敢肯定
還有一個傳說,一個和尚帶了一個徒弟過河。這橋不大好走,一個婦女不敢走過去,師父就把婦女抱過河,然後把婦女放下來。徒弟看不慣,說:“師父,你怎麼抱女人?”師父回答他,“我已經放下了,你怎麼還沒放下?”
這個公案我不敢肯定也不敢否定,因為說錯了話,我要背罪過。也許他真的放下了,也不敢肯定,他在抱她的時候心有沒有動啊?有沒有達到無分別的境界啊?思想上有沒有個意識:這是一個女人,明天會不會再想起這個女人啊?
二十年過去了,初戀情人還會在夢中出現,
男女情從來往生,夫妻是前世因緣生
我年輕時看到女孩子也會喜歡,女孩子朝我看看,我會把領子搞搞好。(眾笑)在男女愛慕的習氣上,總會產生這種無條件反射。
你們比我好,到這兒來學法,女孩子還沒有男朋友,男孩子也沒有女朋友,這就很清淨。當然你有了女朋友,覺悟了,來學法也好,可是總有點區別,哪怕你修了十年二十年,初戀的情人的影子還會在夢中出現,如果沒有覺悟,你還以為她還像當年那樣年輕。
人的這顆心是無底洞,能裝數不清的種子。出家人跟女的來來往往,今天你去看她,明天她來看你,這個種子會不下去嗎?五百年以後也會做夫妻,老人說:夫妻是五百年前的因緣。
比丘尼報比丘師父恩,應是弘揚佛法、廣度眾生
有的比丘尼拜比丘做師父,這在戒律上可能是許可的吧?可是比丘尼去給比丘師父煮飯煮菜、熬藥,乃至於洗腳,這就不許可了。說“我是關心師父,我是報恩。”不是這麼報恩的。你將來弘揚佛法、廣度眾生,這才是你真正報師父的恩。
形象有迷惑力,來往傳感情,
即使他來你不往,也很危險
哪怕只是男女的形象在旁邊,這個形象本身就有迷惑力,來往的本身就在輸送感情,很可怕的。社會上的人,還不是因為男朋友女朋友一直來往才結婚的?所以你們男女眾不准彼此留通訊址,即使他來你不往,也危險啊。
在福鼎時,我們聽到一件真人真事,有個比丘尼由於設備壞了,請電工來修理,這個電工是個男青年,據說來修了兩次,見了兩次面,這個比丘尼就想啊想啊,想得生了病,這麼可怕!
著名教授來佛學院,竟然講起愛情文學來,
從此就不斷有學僧還俗了
所以有的女眾佛學院,她們就不請男眾來講課,要請,這個男老師必須六十歲以上。(眾笑)
聽說從前有一個佛學院,請社會上一個知名度高的大學教授來講文學課。出了怪事情,自從請了這個老師以後,佛學院的學僧不斷有人還俗,等到了解清楚,為時已晚,因為這個世俗上的教授講到後來竟然講起愛情文學,能講嗎?
男女常接觸,出了家也會同時還俗去結婚
還有一個佛學院,也有男眾部女眾部,都是出家眾。後來這個佛學院男女眾的教務長因為教學上問題,來來去去,結果兩個人同時還俗,結婚去了。這些都是事實,這些話我不得不講,目的要引起你們對佛制訂的戒律要重視。
男女相處要懷恐怖心,
不要口說大話而失去自己的警惕
男女相處要懷著非常恐怖的心,戒律要護持清淨,對不清淨的東西要有抵抗力,無論什麼地方、什麼時候都不要因口說大話而失去自己的警惕。
離欲是根子,不要鑽到高層裡去發展貪瞋癡
提要:
·離欲是根子,不要鑽到高層裡去發展貪瞋癡
·遵守紀律,才能相處平安,男女間避免贊美,要防護他心
·修行習慣要搞熟,世俗習慣要搞生,那邊不想冷,這兒不想熟,你仍然
走老路
·結婚了難修行,家庭矛盾還得自己擺擺平,我修行人總是說修行話
離欲是根子,不要鑽到高層裡去發展貪瞋癡
我特別強調你們要修好戒定慧,這是一個根本法、基礎法,不要自以為有水平,年紀輕輕就去學密教,你離欲的水平都沒有,能有水平對境修嗎?密法是投入貪瞋癡裡去斷貪瞋癡,不是叫你在貪瞋癡裡受五欲的迷惑去發展貪瞋癡,所以戒律中律儀戒是最根本的根子,希望大家以這個根子修好一個“離”字。有說修密宗快,這個快可不在你身上,沒有水平的人修密宗,你說快,掉下來也快,結果學得高,卻摔得重。
遵守紀律,才能相處平安,男女間避免贊美,要防護他心
最後還是老話,希望你們遵守規章制度,遵守紀律,我們男女所以能夠相處多年平安無事,全靠紀律,全靠規章制度。例如男同學跟女同學可以談工作,別扯得太遠了,即使沒犯紀律,也在邊緣上了。別說這種話:“你最近胖了嘛。”(眾笑)要你關心什麼?連下去,“你胖一點很漂亮。”你說你無心,也要防止對方動心。所以希望你們居士同學多多少少向出家人的要求靠近一點,你們不習慣,也要這麼做。
修行習慣要搞熟,世俗習慣要搞生,
那邊不想冷,這兒不想熟,你仍然走老路
修行怎麼修?你過去搞熟的,現在要離開,要搞生;你過去不習慣、陌生的,要搞熟,這叫“生的搞熟,熟的搞生”。
小住同學我也不能勉強你們,要回去總得回去喽。說句笑話,你們來住了兩三天,這兒還沒有搞熟,就想回去,理由是:我出來的時候,鍋子裡有蛋炒飯,時間長了蛋炒飯要冷掉了,回去趁熱我就吃。那邊不想冷,這兒不想熟,你仍然走老路。
結婚了難修行,家庭矛盾還得自己擺擺平,
我修行人總是說修行話
這些話,老同學聽慣了,新同學難免心裡要問:“老師,我已經結婚了,叫我咋做得到啊?”結婚了你回去叫親愛的還得叫吧,要抱還是抱吧。否則對方要氣惱。別回去了一本正經,丈夫說,“你聽了法,也講點給我聽聽。”“今後咱們是兄妹關系。”(眾笑)把你老公氣壞了。
我是修行人當然要說修行話,你們回家的同學心裡有數,自己好好地去擺擺平,人生本是個戲台,別鑽進去了。夫妻能到頭的很少,老話說“不願同日生,但願同日死”,有這種事嗎?今天講到這兒。
《四根本修心要門》講解 (47)
一、婬戒攝修
傅味琴講於開化文殊院 2006.11.26
持戒很容易,只是心裡煩惱不讓你做到,
養成了習氣,素質就降低
提要:
·持戒很容易,只是心裡煩惱不讓你做到,養成了習氣,素質就降低
·四根本攝修,居士也應學,出家同學必須做到,犯戒就不清淨
·在佛門搞名利就不清淨,說法要辯證
·在佛法裡抓片面,就難免會錯誤
·情緒會影響身體,片面的忍不是智慧的表現
·修忍要有智慧,忍不住會造成機體的紊亂,更不要取笑忍不住的人煩惱重
持戒很容易,只是心裡煩惱不讓你做到,
養成了習氣,素質就降低
聽說你們這幾天都聽得很歡喜,可能心裡還有點害怕:要求這麼高哇?因為你不熟悉,所以感覺要求高,熟悉了這種要求很容易做到的。
比如居士五戒,很容易做到嘛:不殺、不偷盜、不妄語、不邪YIN,那麼你就不殺、不偷盜、不說假話、不亂搞男女好了嘛;不飲酒,你就喝白開水,那不是很容易做到,怕什麼呀?
就是心裡有一個東西不讓你做到,我們眾生自己做不了主,心裡有個主人在發號施令。如果不修行,一輩子做它奴隸,因為你聽它的話嘛。這個東西就是煩惱,煩惱范圍很廣泛,簡單地講,無非是你的壞習慣養成了習氣,很難改正,素質就逐漸降低。
四根本攝修,居士也應學,
出家同學必須做到,犯戒就不清淨
四根本攝修要求高,居士也應該學學。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品德高尚的人他的個性就開朗樂觀,也容易長壽。
對出家同學來說,這些必須要做到。但是這些戒律上的要求,可能今天的出家人也很陌生,因為他們沒有很好地學習,難免會有想法:要求這麼高,能做得到嗎?不是能不能做到,是必須做到!要不然你就犯戒不清淨。
在佛門搞名利就不清淨,說法要辯證
有些人做不到,卻仍在佛門裡留著,還不是因為佛門裡搞名利比社會上容易得多?尤其是居士看見出家人就恭敬供養,所以假和尚利用居士不懂法,辨不清好壞,在佛門裡抓名利。
我為了把法說明白,說法就要遵循佛教的原則。佛教的原則就是清淨,不清淨就失去了佛門的原則;還有一個原則,要辯證,佛法就是辯證法。辯證就是科學,研究科學的人也必須辯證,並不是幾個玻璃罐罐才叫科學。
在佛法裡抓片面,就難免會錯誤
所謂辯證,就是事物要一分為二,既要講對的,又要講錯的,既要講是又要講非。現在佛門為什麼越來越不清淨?佛門裡的人的素質逐漸降低?因為有的人不懂法;有的人在抓片面,抓片面就難免會錯解。
情緒會影響身體,片面的忍不是智慧的表現
昨天晚上我睡得很好,本來安排我今天休息,一睡好,精神好了,我不講也難過,你們聽不到法也難過。(眾笑)所以你們睡眠要充足,這是科學態度。不要勉強自己,勉強自己就是片面,會影響身體,影響身體還有一個因素是情緒。
過去佛門裡的人脫離了辯證,脫離了科學,也脫離了現實,像道士那樣去斷七情六欲。佛的智慧比太上老君大得多,觀點也不一樣。比如忍,希望你們不要勉強,勉強了要影響身體。忍要忍出好處來,忍出壞處來,這不是有智慧的表現。
修忍要有智慧,忍不住會造成機體的紊亂,
更不要取笑忍不住的人煩惱重
修忍要有智慧,這是一個原則。舌頭跟牙齒也會碰一碰,同學之間難免有點矛盾,不過我這次來沒看到你們有什麼矛盾,這是你們的進步。矛盾發生了,心裡悶氣、怄氣,一般人總是說:“你就修修忍吧。”忍得住好呀,忍不住咋辦?誰也不管他,反而取笑他煩惱重,不肯修忍。
忍不住要影響身體,機體裡邊要紊亂的,佛是不主張這樣的呢。從前說身體是革命的資本,對我們修行來說,身體也是修行的資本啊。所以對忍不住的人,不要勉強他一直忍下去。
《四根本修心要門》講解 (48)
一、婬戒攝修
傅味琴講於開化文殊院 2006.11.26
佛門受了儒教、道教的影響,
就不完全是佛教的面貌了,著魔的還不少
提要:
·世人用發洩使人消氣,佛門應用關心開導來轉變煩惱
·人在冒火時寫出來的怨氣,最好丟進火爐裡去
·佛門受了儒教、道教的影響,就不完全是佛教的面貌了,著魔的還不少
·戒是保護,做不到,你就失去了戒的保護
·四根本戒最重要,犯戒的人受供養,而心無慚愧,已近於麻痺狀態
世人用發洩使人消氣,
佛門應用關心開導來轉變煩惱
當然世間上有些方法,我們也是不主張的。聽說外國的老板為了消除工人肚子的氣,讓工人可以積極生產,他在廠門口擺了幾個橡皮頭,有董事長的、總經理的、車間主任的,再放一把榔頭。工人一到門口,看見這些橡皮人頭,有的就用榔頭打啊。董事長反而高興,讓你出出氣,就不會影響生產了,這也有科學道理。
當然我們不學這一套,我們也學不來、學不成。比如在教室門口放一個老師的橡皮頭,(眾笑)你用榔頭打,同學們就不同意,要鬧起來,所以這個行不通。最好的辦法,同學們去開導開導他,輸送一點溫暖、關心,他這個氣就消掉了,這就很科學。所以關心人能夠消除很多煩惱。
人在冒火時寫出來的怨氣,最好丟進火爐裡去
從前報上看到:有個學生受了老師批評,氣鼓鼓地去報告校長。校長很耐心地聽完,說:“這樣吧,你把想說的話書面寫下來,你罵也可以。寫好了,我就把你寫的信交給那個老師。”那個學生回去寫啊罵啊,(眾笑)寫好了交給校長,校長也不看,就丟進火爐裡燒掉了。學生說:“你怎麼給我燒掉了?”“冒火的時候寫的東西都不是真實的,我怎麼交給老師看呢?”可是通過這麼書寫、宣洩,學生肚子裡的氣也消掉了。
佛門受了儒教、道教的影響,
就不完全是佛教的面貌了,著魔的還不少
很可惜,中國佛門因為受了儒教、道教的影響,往往看問題干事情,乃至講法,都不完全是佛教的面貌,至少在原則上傾向片面,弄得很多人忍啊忍啊,忍到後來,忍出精神病來,在佛門裡邊就叫著魔了。你說信佛的人不聽佛法,干出來的事情會有智慧嗎?會全面嗎?
戒是保護,做不到,你就失去了戒的保護
對付煩惱必須要講科學,佛法歸納起來就是戒定慧,以戒為首,戒是第一位。不懂法的人把戒看成是束縛人,懂法的人就知道戒是保護。比如戒煙運動,還不是保護身體健康啊?
修行人,尤其是出家人抽煙,可見得他對戒根本不重視,連社會上的戒──戒煙你都做不到,你能做到比丘兩百五十條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條戒嗎?你做不到就失去了戒的保護力量了。
四根本戒最重要,犯戒的人受供養,
而心無慚愧,已近於麻痺狀態
現在國家的法律,從我們修行人角度來看並不嚴格。社會上的法律,喝酒抽煙不算你犯罪,佛門裡就算你犯戒。昨天看到報上有件事情,十來個人,有的女的還大肚子,有的帶小孩,穿的衣服都非常寬大,到超級市場專門偷東西。可是偷的東西有限得很,無非是一條牛仔褲,或者一件上衣,因為衣服寬大,他裡邊可以放。結果當場抓住。據說,處理起來很頭疼,偷的價值不高,沒辦法判刑,只能教育教育。你罰款,她們沒錢;你留著,要給她吃飯;要她付飯錢,也付不出,只好讓她們走喽。(眾笑)
在佛門戒律裡這是犯盜戒,犯根本罪。犯了根本罪照佛陀的要求,誰也不能跟他住在一起,所以四根本是最重要的。當然,如果這個人能夠忏悔、改過,這還是可以的,這叫還淨。所以修行人對自身的要求要高一點,否則有罪過啊。
今天有許多犯了戒的出家人還在受居士們的恭敬供養而心無慚愧,因為他們已經近於麻痺狀態,不知道自己犯了多少戒了。或許他們對戒已經害怕了,干脆裝作不知道,糊裡糊塗過日子。
《四根本修心要門》講解 (49)
一、婬戒攝修
傅味琴講於開化文殊院 2006.11.26
比丘YIN戒第一,男女眾不能共住,
伸手不見指紋就要離開
提要:
·只說慚愧,卻從不改正,說自己說話算數卻從不算數
·有說“末法時期持戒很難”,很多人受其影響原諒自己。你照四根本
攝修去做,持戒就容易了
·四根本攝修,居士做到有功,做不到佛菩薩也會原諒
·比丘YIN戒第一,男女眾不能共住,伸手不見指紋就要離開
·人起煩惱就會干壞事,戒律即使有開許,也要有原則
只說慚愧,卻從不改正,
說自己說話算數卻從不算數
有的人明明知道自己不應該這麼做,表面上也承認:“我很慚愧。”既然慚愧就改正吧,卻從不改正,而且說話不算數。比如有個出家人口口聲聲:“等到房子蓋好了,我說話算數,我半天來聽老師講法。”卻沒來過一次。
有說“末法時期持戒很難”,很多人受其影響原諒自己。
你照四根本攝修去做,持戒就容易了
為什麼有的人感覺持戒很困難?還有一種錯誤的說法:“末法時期受了戒要想持戒,(持就是做到)是很困難的。”這句話是錯誤的,是你自由散漫,不重視戒,這是你個人的問題,不是法的問題,末法時期佛對佛弟子的要求並沒有提高啊。
有許多人受了這句話的影響,經常原諒自己,跟佛菩薩打招呼“下不為例”,下一次仍然是“下不為例”。每次下不為例,次數太多,下地獄的日子也長了,很難出得來啊。就算你現在還有活著的福氣,人總要死的,死了以後你怎麼辦。
所以講四根本攝修,就是幫助我們把戒持起來。你照四根本攝修去修,持戒就容易了,你也不大會犯戒。
四根本攝修,居士做到有功,
做不到佛菩薩也會原諒
這篇《四根本攝修》,主要是給出家人講的,為什麼居士也能聽?因為居士的四根本跟比丘四根本一樣的,都是殺盜YIN妄,就是要求有點不同罷了。居士做到有功,做不到佛菩薩會原諒你,因為你是居士。好比從前買東西,說:“這個東西怎麼有一點毛病呢?”“這是二等品呀!”
比丘是一等,居士是二等,所以佛菩薩還是原諒居士。能海上師也經常對居士原諒。但是真正修行人,自己要難受,為什麼師父原諒我啊?因為我是二等品。
比丘YIN戒第一,男女眾不能共住,
伸手不見指紋就要離開
比丘YIN戒第一,居士殺戒第一,因為居士上有父母下有妻兒,要他完全斷YIN戒,他做不到。YIN戒要清淨,男女要分得很清楚。真正照規定,比丘尼不能住在男眾廟裡,比丘不能住在女眾廟裡。
如果是為了求法、聽法,或者有什麼法事活動,四眾弟子要聚在一起,那可以開許,但也得分開來住,至少要有圍牆隔起來。女眾進男眾廟,從前沒有鐘表,有規定:早上手伸出來看不見指紋,不准進去;黃昏看不見指紋,就要離開。
居士也如此,男居士到比丘尼廟裡去,黃昏了,伸手不見指紋,就得走。如果你頑囂、調皮,不走,亂棍把你打出去。說“我不干壞事”,你干不干壞事,都得遵守戒律規定。法律也是這樣,不管你干不干壞事,都要遵守法律規定。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人起煩惱就會干壞事,戒律即使有開許,也要有原則
人心要變的,現在不干壞事,沒過多久,起煩惱了,誰知道那時候會不會干壞事。在遵守戒律上是沒有理由可說的,即使開許也要有原則。我們講YIN戒攝修,尤其是出家人。特別是指一個男一個女,如果有四五個人在還好一點,因為有旁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