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傅味琴居士:《四根本修心要門》講解(20~29)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四根本修心要門》講解 (20)

一、婬戒攝修

傅味琴講於開化文殊院 2006.11.4

能照釋迦佛教導去依法依戒
修行的比丘是個好比丘

提要:
·能照釋迦佛教導去依法依戒修行的比丘是個好比丘
·犯錯誤的出家眾,如果悔改轉變,佛教仍然有希望,他們仍然是在家
眾的好榜樣
·比丘戒居士不能聽,“YIN戒攝修”居士學了好處多
·有人聽不進佛法的戒律,因為他離不開喝酒和女人
·YIN戒攝修能使人心胸開闊,身體健康少煩惱,能有更多的精力去關心群眾
·家庭突出一個“我”,“我”與“我”相碰,所以煩惱矛盾也多,痛苦也多

能照釋迦佛教導去
依法依戒修行的比丘是個好比丘

“佛語諸比丘”,今天講的YIN戒攝修,主要是對出家眾講的,所以要求比較高。因為他們已經出家了,不存在夫妻關系。他們已走上斷YIN欲的道路,為的是了脫生死。能夠照釋迦佛的教導,依法依戒修行,就是一個好比丘。

犯錯誤的出家眾,如果悔改轉變,
佛教仍然有希望,他們仍然是在家眾的好榜樣

出家人有時候也會犯錯誤,或者因為無知,或者沒有按照釋迦佛教導去做。這些出家人還是有希望的,因為他們可以廣大地學佛法,接受釋迦佛的教導,進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仍然可以轉變過來。轉變過來,佛教就有希望,他們仍然是居士們學習的榜樣。

比丘戒居士不能聽,
“YIN戒攝修”居士學了好處多

今天這個法並不是講比丘的戒律,比丘戒律不公開的,居士們不能看也不能聽,所以比丘誦戒的時候,居士應該遠遠避開。佛弟子一切都要遵照釋迦佛的教導,因為釋迦佛的教導是正法,全世界都非常崇敬。

關於“YIN戒攝修”,居士們聽了也會有好處,只有一種人聽不進去,因為這種人會發生誤解而說反話:釋迦佛對比丘說的這些話,在家居士有必要聽嗎?難道要我們夫妻不恩愛?要我們斷絕夫妻關系修清淨?難道要每個家庭都不生孩子,每對夫妻都到廟裡去當和尚啊?發生這種誤解的人恰恰說明他是執著家庭的自私、小我,特別強調夫妻中的YIN愛,心胸很難開闊。

有人聽不進佛法的戒律,
因為他說他離不開喝酒和女人

八十年代初,社會上的人才學校,請我去開課講“禅定與心理導引”。我講佛教禅定,總要闡明一些佛法的道理。別人告訴我,有個學員聽了我的話很不以為然,說:“傅老師教禅定,有什麼功法就拿出來。講得這麼多,又叫我們不要喝酒,男女之間要保持一點距離,我這個人就是離不開女人和喝酒。”只有這種人聽不進去。

YIN戒攝修能使人心胸開闊,身體健康
少煩惱,能有更多的精力去關心群眾

佛對比丘的要求,我們居士聽了好處也很多。能使你心胸開闊,身體健康,家庭和睦,還能有更多的精力去關心群眾。我原先認為:這次講YIN戒攝修,可能對老年人不太必要。你們告訴我:“很有幫助啊,聽了課,我對家比較容易放得下了。”放不下就容易起矛盾起煩惱;想開一點,放得下,矛盾也少了,煩惱也少了。

家庭突出一個“我”,“我”與“我”相碰,
所以煩惱矛盾也多,痛苦也多

一個人成長以後,在工作單位人際關系所起的煩惱矛盾,要比家庭裡起的煩惱矛盾少得多,家裡每時每刻都會使你起煩惱起矛盾,根源就是放不下。家庭是培養我執的地方,一開口就是一個“我”。你們只要看看報上的文章,提到家全是“我的家怎麼怎麼”、“我的老婆怎麼怎麼”、“我的老公怎麼怎麼”、“我的兒子怎麼怎麼”,把廣大的胸懷收縮到家這麼小!最後縮到個人身上,個人就是我,“我”跟“我”會不碰嗎?每個人的神經類型不同,個性、生活習慣、語言方式、思想境界也不同,這是客觀存在的現實,“我”和“我”相碰,那麼痛苦也不可避免。隨時隨刻有個我,執著我,隨時隨刻會起煩惱矛盾。只有佛的教導,才能使你避免痛苦,才能使你解脫。

《四根本修心要門》講解 (21)

一、婬戒攝修

傅味琴講於開化文殊院 2006.11.4

原諒別人是慈悲心,更大的慈悲心是
要找出罪惡的根源,所以教育比原諒更重要

提要:
·原諒別人雖是美德,如果被原諒的人得寸進尺,向煩惱發展,就起了
反作用
·原諒別人是慈悲心,更大的慈悲心是要找出罪惡的根源,所以教育比
原諒更重要
·第一次原諒,第二次原諒,第三次就挨了打
·佛陀以正法教育眾生,為了使眾生由愚癡轉為理智
·原諒不能寬大無邊,使眾生變好,才是度眾生的目的

原諒別人雖是美德,如果被原諒的人
得寸進尺,向煩惱發展,就起了反作用

人世間提倡“原諒別人就是美德”,這句話沒錯。我年輕時,有一次黃石的學生叫我到他家裡做客,我就去住了幾天。有一天他的好朋友來看他,有一句話我還沒有忘記。朋友跟他講起,他與人相處時發生的這件事情那件事情,總是說:“我還不是算了。”(眾笑)意思就是原諒別人,算了。

原諒別人就能避免很多矛盾,人要善於讓步,且不說你現在吃小虧,將來會占大便宜,至少你現在可以避免矛盾。可是按照佛陀的教導,原諒別人可以解決當時的矛盾,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如果他朝煩惱方面去發展,往往還起反作用。你原諒他,他會得寸進尺,利用你的原諒發揮他的煩惱習氣。小孩子為什麼脾氣這麼壞?難到他一生下來脾氣就這麼壞嗎?因為媽媽原諒他、寵愛他。凡事要兩面看問題,這就叫辯證。

原諒別人是慈悲心,更大的慈悲心是要
找出罪惡的根源,所以教育比原諒更重要

佛陀當然也主張要原諒別人,這是一顆慈悲心,可是佛還有更大的慈悲心,不光是原諒別人,還要找出他干壞事的根源,要把他根都拔掉,那不是更好嗎?根源就在眾生有煩惱。所以說,眾生不斷煩惱,靠原諒來維持平衡,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就算當時平靜下去了,可是被你原諒的人並沒有認識自己的錯誤,將來會更苦,所以原諒別人還不如教育眾生。

第一次原諒,第二次原諒,第三次就挨了打

佛陀最偉大的地方在於他對眾生進行教育。講個故事作個啟發,有個調皮的小孩,爬到樹上,樹下走過一個人,他就朝他小便。這個人跟小孩不計較,原諒他,一聲不吭走了。小孩想:我朝人小便沒事嘛。第二個人走過去,他又小便。這個人也有修養,不計較,走了。第三個人走過去,他又小便了,這個人把小孩拉下來打了一頓。這就是不教育,光靠原諒引起的後果。如果第一個人教育教育他,那麼第二個第三個人走過去,小孩不至因小便而挨打。

佛陀以正法教育眾生,
為了使眾生由愚癡變為理智

教育眾生是以正法教育,以佛陀極其圓滿的智慧教育。凡是佛陀的教育都是正法,都是為了我們生活安定、身心健康、從愚癡顛倒變為理智,只會促進人類的幸福和快樂,絕不會加深人類的痛苦。

原諒不能寬大無邊,
使眾生變好,才是度眾生的目的

有些人說話總是帶點讓人不舒服的味道。比如表示對別人的諒解,一般都是說,“沒事沒事,別放在心上,我不會計較的。”或者謙虛一點:“這件事也不能完全怪你。”或者再客氣客氣,“我有的地方做得也不好。”人們對他的看法就很好,說他風格高,修養好。有些人呢,後面再添一句,“這一次算了,下一次不可以這樣了。”還有的人說得更不客氣:“下一次再這樣,我就對你不原諒了。”從人間的風俗習慣來看,後面幾句一說人家就不高興。

我的看法,不高興是他的事情,後面這幾句說了也有必要。為什麼有人盡干壞事盡犯錯誤?就因為對他寬大無邊。當然喽,你想善巧方便一點,免得人家聽了不高興,那麼後面兩句就別說了。可是你心裡要明白,光是原諒不頂事,還要想辦法讓他下一次不再犯錯誤,要教育他、培養他、幫助他,事情要做得徹底,度眾生要使眾生變好,才是你度眾生的目的。

《四根本修心要門》講解 (22)

一、婬戒攝修

傅味琴講於開化文殊院 2006.11.4

戀愛最無聊,
是八識田中過去世YIN愛種子的發作

提要:
·眾生沒智慧,往往在對別人的熱情、幫助、說閒話中起了反作用
·子女促使父母離婚,會使家庭矛盾加劇
·夫妻吵架,外人不要再去火上添油
·提高自身素質,接受佛陀的教育,會使家庭和睦,煩惱減少
·男女情愛加重了心理負擔,YIN愛更傷身
·戀愛最無聊,是八識田中過去世YIN愛種子的發作

眾生沒智慧,往往在對別人的
熱情、幫助、說閒話中起了反作用

所以原諒別人是美德,教育別人更重要。家庭裡夫妻關系也是一樣,看看報,社會上的辦法就是大大提倡原諒別人,有的家庭夫妻關系比較平靜一點,就是靠彼此諒解,這是世間上的辦法。可是為什麼很多家庭沒搞好?因為社會上的人都有煩惱,包括親戚、朋友、鄰居,這些旁觀者不一定有智慧,就算他有熱情、關心你,為你不平,幫你說幾句話,可能他出發點是好的,結果由於沒有智慧,不能理解別人,起了反作用。不是這個說閒話的人壞,壞在他自己本身也沒有好好接受教育,懂得太少了。

舉個例子,夫妻吵架,是常有的事,有些人就是太誇大了:“你這樣生活也夠痛苦的了,江山易改,秉性難移,我看你還是離婚的好。”聽了他的話,有人就真的去離了,假如不聽他的話,明天也許又好了,要他這麼瞎起勁干什麼?

子女促使父母離婚,會使家庭矛盾加劇

還有一種怪現象,媽媽要跟爸爸離婚。本來父母的事情,兒女要想辦法促使他們和睦。奇怪的是,有的兒子支持媽媽跟爸爸離婚。可能離了婚以後,兒子也支持媽媽再找一個,意思就是說我失去了親爹,總要找一個後爹,怪現象!這些人既不能理解人,又不能諒解人,智慧淺薄,盡說閒話,促使家庭矛盾加劇。

夫妻吵架,外人不要再去火上添油

再比如夫妻吵架是常有的事,吵到後來女的要走了,女的說,“我的東西,我要拿走。”男的表面上看起來氣量特別小,什麼都不給她拿走,“這樣東西是我買的,那樣東西咱們兩個錢合起來買的。”總是跟她搗亂。門外有人說:“這個男的真不像樣。”你懂什麼?男的故意跟她拖時間,為是讓她別走。假如男的大方,“好吧好吧,全給你”,她拎著包就走了。(笑聲)時間拖長了就把女的火氣磨光了,男的再跟她說好話,就說得上去了。門外人沒有智慧,卻盡說閒話。

提高自身素質,接受佛陀的教育,
會使家庭和睦,煩惱減少

人世間,誰有這麼大本事避免煩惱和痛苦?其實你把自身的素質提高提高,學習學習佛陀對眾生的教育,只會使家庭和睦,煩惱減少。

男女情愛加重了心理負擔,YIN愛更傷身

男女相愛以及夫妻間的YIN愛,很傷身體的。有同學提醒我,“老師,有許多事你不要說得太白。”那就舉舉事例吧,一般人結婚以後很快就老起來,尤其是女的生了孩子老得更快,這就證明YIN愛很傷身體的。許多人認為戀愛時期很快樂很幸福,好像對身體健康有好處。當然這個快樂也能使你心情舒暢,讓你忘記煩惱的事,但是還有另一面,戀愛非但增加心理負擔,使人神經緊張,身體也累啊。可是這一點人們就不說了,你盡說好的一面,能叫全面嗎?那不是糊弄人嗎?

戀愛最無聊,
是八識田中過去世YIN愛種子的發作

我年輕時經常到公園裡去修禅定,公園裡經常看見兩個人談朋友,無聊得很,一般都在公園長凳上,男的頭睡在女的大腿上。頭多重啊?女的累了,只好挺著。男的很自私,平常睡在長凳上沒有枕頭,現在枕在女朋友的大腿上,就不肯起來了。女的無聊,去挖男的耳朵,(眾笑),戀愛就是這麼回事。為什麼要干無聊的事?還不是由於八識田中過去世YIN愛的種子發作?

《四根本修心要門》講解 (23)

一、婬戒攝修

傅味琴講於開化文殊院 2006.11.4

YIN欲既“鄙”又“穢”,
既影響人格心理,又使生理上百病叢生

提要:
·YIN愛使人無所顧忌,白天也不肯起床,骨瘦如柴,醫藥無方
·游園陪得頭昏腦脹,逛街陪得累,可又不得不陪
·夫妻之間難做人,既傷身來又傷心
·YIN欲既“鄙”又“穢”,既影響人格心理,又使生理上百病叢生
·對婚姻的“利”不要以現象去掩蓋根本,造成錯覺

YIN愛使人無所顧忌,白天也不肯起床,
骨瘦如柴,醫藥無方

YIN愛很傷身體啊。江蘇有個地方出名的窮,那邊也有我學生,有一年邀我去。我是高樓大廈也去,草棚棚裡也鑽。到了他家,有一天他跟我說:“老師,這兒有個鄰居,骨瘦如柴,整天沒精神,吃補藥都沒用,所有醫生都看不好他的病。你是不是去看看,啟發啟發他,讓他思想轉變轉變。”我就去了。他家的大門開著,進去是個廚房,廚房裡也沒有人,裡間房門也不關。這個學生跟他是老朋友,門一推開,夫妻兩個大白天還不肯下床,女的上衣都沒穿,難怪男的瘦得來醫生都看不好他的病,多傷身體啊!

游園陪得頭昏腦脹,逛街陪得累,
可又不得不陪

經過戀愛的人都有體會,每次從公園裡出來頭昏腦脹。(眾笑)確實累啊,心裡還苦惱,最愛惜時光的人,有了女朋友也只能陪她,又不能說:“陪你出去走,多花時間。”這麼說行不通的呀,只能陪喽。

首先是逛街看櫥窗,你要買嘛你去看吧,可是不能不陪啊。累啊!因為櫥窗外面沒有凳子坐的。(眾笑)一面看一面還要說話,男的只好嗯嗯啊啊,“你看,這塊料子,我倒蠻喜歡的”,喜歡就買吧,“不過,”(眾笑)“總有點不太稱心”,不稱心就走吧,還要看。看到後來,說“這塊料子還是可以”,一想問題解決了,就去買吧,“再到別的家去看看”。又跑一家看櫥窗,看了半天,“我今天衣料不買了,陪我去看皮鞋吧”。(眾笑)做人做成這樣,你不願意也不好說話,你要說話就沒老婆了。真累啊。

夫妻之間難做人,既傷身來又傷心

而且走路還要特別小心,既不能走快,也不能走慢,老婆走多快你就得多快,她走多慢你就得多慢。你累了,想走得慢一點,她說:“怎麼了?跟在我後面干什麼?你在等誰啊?”(眾笑)氣得你吐血。假如你跑在前面了,她又說話了:“一個人跑得那麼快,眼裡沒有老婆。“(眾笑)你說累不累啊?既傷身又傷心啊。這是簡單舉舉例子罷了。

如果你能對男女的情愛稍微沖淡一點,你還能保留些身體元氣。古人有的話很科學,“床上夫妻床下君子”,別太濃了。情愛太濃了,能量消耗太多,難以長壽,所以佛告比丘的話,咱們居士學學,提高些覺悟,利益也無窮啊。

YIN欲既“鄙”又“穢”,既影響人格心理,
又使生理上百病叢生

“觀YIN欲鄙穢”,其實“鄙”跟“穢”是一個東西,行為骯髒,心裡骯髒,就是卑鄙。骯髒的人都是卑鄙的,卑鄙也能稱骯髒。如果要分開來說也可以,鄙是指人格,穢是指不干淨。卑鄙的人格會影響心理健康,身體不衛生要生病。

對婚姻的“利”不要以現象
去掩蓋根本,造成錯覺

觀YIN欲鄙穢,就是說YIN欲是很卑鄙很骯髒的。有人聽了想不通,不信佛的人,他就要反對了,還說出反面例子來:一個人到了年齡不結婚,心理就會不正常,身體也會不健康。確實有這樣的事實,我年輕時候就知道,國外有人覺得成家太煩惱了,所以他抱獨身主義,據說女的比較多,到年老了都有種怪脾氣。由這個事實,人家就認為結婚有好處,不結婚脾氣古怪。有人還從生理健康上講出道理來,不結婚的時候老是失眠,一結婚就睡得著了。

其實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根本不了解失眠、怪脾氣真正的根子在哪裡。結婚不結婚只是個現象,而不是根本。他是拿現象去掩蓋根本,使很多人產生了錯覺。

《四根本修心要門》講解 (24)

一、婬戒攝修

傅味琴講於開化文殊院 2006.11.4

男女相愛實是欲,世間人解決欲的
矛盾的方法是發洩,以此掩飾隱
患,實是智不及愚

提要:
·男女相愛實是欲,世間人解決欲的矛盾的方法是發洩,以此掩飾隱患,
實是智不及愚
·修行是一種轉變,在男女的欲念上,是把鄙穢的YIN欲轉變成清淨修行的欲
·世間上的發洩和心理療法上的疏洩,仍然是在滿足你欲望的煩惱路上
·結婚就得做出氣筒,忍不住更可怕,叫總爆發

男女相愛實是欲,世間人解決欲的矛盾的方法是發洩,
以此掩飾隱患,實是智不及愚

聯系到佛門裡呢?有些人進了佛門做居士,他也不結婚,乃至於出家了,當然更不准結婚。為什麼這些人怪脾氣這麼多啊?世間上的人不結婚有壞脾氣、怪脾氣,佛門裡邊不結婚有些人也有怪脾氣,壞脾氣,這不是跟世間上的人不結婚相同嗎?

再看看另外一面呢?有些人在佛門裡邊,不結婚卻心情舒暢,健康長壽,很少有煩惱,那你怎麼說呢?如果不結婚會產生壞脾氣,怎麼有人結婚以後仍然是壞脾氣啊?而且煩惱比不結婚時更厲害,吵得更凶,這些問題你怎麼不想了?

根本的原因在於人都有欲望,愛就是一種欲,叫愛欲。談戀愛結婚,這個欲就有一條出路。如果你不給欲一條出路,欲就要在你的心裡鬧矛盾。世間上解決欲的矛盾,他只通過一條路,叫發洩,以此掩飾隱患,實是智不及愚也。

修行是一種轉變,在男女的欲念上,
是把鄙穢的YIN欲轉變成清淨修行的欲

在佛門修行就兩樣了,即使有的人不結婚,抱獨身主義,乃至出家了,修清淨梵行,卻更能健康長壽,心情舒暢,區別在哪裡?區別就在佛教對待欲的辦法,是叫你別走世俗這條路子,換條路子去轉變,從有害的轉變到有利益的,從壞的轉變到好的,從有矛盾的轉變到沒矛盾,那就沒有弊端了。

世間上的發洩和心理療法上的疏洩,
仍然是在滿足你欲望的煩惱路上

說得明白一點,世間上的路,你既然起煩惱了,你就從煩惱方面去發洩吧。包括世間上的心理療法也是主張發洩,弗洛伊德的心理疏洩法就是叫你發洩。醫生啟發病人,要他把所有的委屈、創傷、心裡的怨氣全部傾訴出來。如果病人哭了,醫生從不勸他別哭了,反而認為哭得越傷心越好。假如病人看見有護士在,他有點顧慮,醫生也會叫護士走開,讓他盡量發洩。他哭了一個小時兩個小時,哭完了,就舒服多了。

社會上人因為開放了,想盡各種辦法來賺錢。前兩年有個男的就想出個名堂,有些人在家裡或者在老板那裡悶了氣,心情壓抑,身體也受影響,他就自願挨打讓人出氣,你“啪啪啪”一頓打,氣出了,然後一身輕松,就給他錢作為報酬,當然不能給你白打啊。(眾笑)確實也能解決一些問題。

假如你有了男女心,想老婆了,你這樣想下去,會變相思病的,所以世間上的辦法,干脆來個“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可是這是以滿足欲去發洩欲,你仍然在煩惱的路上。

結婚就得做出氣筒,忍不住更可怕,叫總爆發

我是尊重婚姻法的,不過我建議想結婚的男女青年,結婚前最好把自己訓練成一個出氣筒。否則你老婆有氣沒有辦法發洩,她的日子難過啊。還不如在你身上發洩發洩,她發洩夠了,對你總有點不好意思吧。假如你說:“我不做出氣筒,我也要好過一點。”那麼你再去找出氣筒。兩個都不肯做出氣筒,後果就是離婚。男女平等,好像不大可能平等到家裡去,因為眾生有煩惱,不是男的欺負女的,就是女的欺負男的,靠什麼來保持家庭穩定?就是靠忍。發洩也要適可而止,忍不住了總要爆發,這更可怕。

《四根本修心要門》講解 (25)

一、婬戒攝修

傅味琴講於開化文殊院 2006.11.4

在愛慕的眼裡,骯髒也看成清淨,
但當你覺察到骯髒時,也就起不了迷惑

提要:
·一味的講忍,就怕倒下去了就起不來了
·在愛慕的眼裡,骯髒也看成清淨,但當你覺察到骯髒時,也就起不了迷惑
·肚有蛔蟲,嘴有細菌,如果嘴巴不臭,為什麼喜歡買口香糖
·從衛生上說,戀人的親密接觸,夫妻同床,都是相互感染
·艾滋病從YIN欲來,害人不淺,所以古人把男女YIN欲看成是盜精吸血
·培福的長壽,消福的短命

一味的講忍,就怕倒下去了就起不來了

比如挑磚,他的體力可以挑五十斤,因為天快要黑了,大家多挑一點,給這個人加到六十斤。這個人也能諒解,加到七十斤,仍然諒解,加到八十斤還是諒解,一百斤,心想諒解,人已經倒下去了,爬不起來了,不死掉還算你長命。哪有沒有限度的要人家忍!也得給無限度發洩的人教育教育,所以要眾生覺悟就得以佛法來教育眾生。

在愛慕的眼裡,骯髒也看成清淨,
但當你覺察到骯髒時,也就起不了迷惑

許多骯髒的東西,當你愛慕它的時候,在你眼裡也變清淨了。比如男的有了女朋友,最突出的表現就是他變勤勞了。不是干活勤勞,而是洗澡勤勞,因為出去約會,首先臉要干淨,免得邋裡邋遢的,女朋友看見不喜歡。真能洗得干淨嗎?再干淨的臉,皮膚一會兒就髒了,你把鼻涕擦光,一會兒又流出來了。

現在人提倡開放,特別鼓吹女的主動。越來越搞迷惑人的東西,其實迷惑性也有限度。從前聽蘇州評彈,楊乃武跟小白菜的故事,小白菜長得漂亮,關在監牢裡好多天都不洗臉,出來時臉又黑又髒,眼角邊還掛著兩粒像黃豆大的眼屎,(眾笑)你還愛得起來嗎?

肚有蛔蟲,嘴有細菌,如果嘴巴不臭,
為什麼喜歡買口香糖

昨天看看報紙,有條新規定,為了維護大家的健康,規定吃中飯的時間電台不准講人體衛生常識,特別不准講肚子裡有蟲,免得人家飯吃不下去。你們見過蛔蟲沒有?我偶然見過,有一次大便,屁股裡總有一根東西拖著,(眾笑)我以為是一根青菜沒有消化,拿著草紙去拉,一看,這麼長一條蛔蟲啊!(眾笑)肚子裡的蛔蟲,在你睡著的時候還會爬到你嘴上來。(下面:哎喲)它在你嘴裡拉了屎再爬進肚子裡去,所以連嘴巴都是不干淨的。

眼有眼屎,耳有耳屎,滿嘴都是細菌。一個人吃了酒席,吃進去都是香噴噴的,吃完了坐車,這麼多人中間他打一個嗝,“嗝——”,(眾笑)周圍人的都被他醺倒。別看吃進去香,一會兒就變臭了。連呼吸都是臭的,如果嘴巴不臭,為什麼女青年喜歡買口香糖?

從衛生上說,戀人的親密接觸,
夫妻同床,都是相互感染

你對這些骯髒的東西靠攏,肯定會影響健康。舉個例子,不吸煙的人,只要在吸煙的人旁邊站站,危害就很大,因為煙的氣味會飄進你鼻子裡。和身心不健康的人長期保持親密,你也會受到影響的,心理有心理感染,行為有行為感染。從前那些搞氣功的,名義上叫發放外氣幫人治病,可是聽說大都也得了癌症。原因也很容易明白,既然你的外氣能進入他體內,那麼病人體內的病氣也可以進入發功人的體內。戀人之間的親密接觸,或者說夫妻同床,還不是互相感染?這是從健康衛生上來說。

艾滋病從YIN欲來,害人不淺,
所以古人把男女YIN欲看成是盜精吸血

艾滋病非常可怕,病人也非常可憐,到現在還沒有辦法。艾滋病起源大家都知道,是從男女的YIN欲中來,很容易傳染到孩子身上,孩子這麼小,根本沒有干過什麼亂七八糟YIN欲的事情,結果這麼多的孩子成了犧牲品,害人不淺啦。所以古人把男女的YIN欲看成是盜精吸血。

培福的長壽,消福的短命

從前一般女的比男的長壽,我們佛門裡也是老太太比老頭子多得多。這種現象分析下來,我看主要原因是兩點,一點,過去舊社會男的回家,兩只腳翹起來看報紙,女的操勞家務,在廚房裡起早摸黑。女的培福,就長命;男的享福,就短命。

《四根本修心要門》講解 (26)

一、婬戒攝修

傅味琴講於開化文殊院 2006.11.4

有濃濃的情,必有苦苦的藥

提要:
·在夫妻生活中,最敗壞身體,最易在矛盾中產生壓抑、痛苦、煩惱的就
是YIN欲
·夫妻之間總有滿足不了的時候,所以有濃濃的情,必有苦苦的藥
·人體實是糞器,自己一個糞器已夠臭的了,何必再娶個糞器湊熱鬧
·聽了不淨觀,倆老夫妻都開悟了
·醫生給美女開刀,從未發現美女的腸子是美的香的,花癡也不會顛倒到
這個程度
·男看女,女看男,都要作“枯骨斷肉想”
·豬八戒把白骨精看成小姑娘,孫悟空看小姑娘實是白骨精,西施再美,
黃土裡還不是一堆白骨

在夫妻生活中,最敗壞身體,最易在
矛盾中產生壓抑、痛苦、煩惱的就是YIN欲

還有一點,人們不大想說,可是為了要說明YIN欲危害性,就必須要說。夫妻生活中最敗壞身體的就是男女YIN欲,這種事情一般總是男的主動,而且其中的矛盾特別多,痛苦也特別厲害。夫妻在欲的需要上能相同嗎?所以夫妻經常鬧矛盾,大家不高興。假如女的性欲比較淡,男的比較濃,女的就很苦惱。假如女的身體越來越壞,想愛護一下身體,有時候不能滿足男的要求,男的就生氣了,因為做了夫妻,達不到他的要求。假如女的性欲比男的濃,男的不早死才怪呢。假如女的體諒男的身體,結果就造成自己精神上的壓抑。現在呢,一不對就離婚。所以這方面的矛盾、痛苦、煩惱多得不得了。

夫妻之間總有滿足不了的時候,
所以有濃濃的情,必有苦苦的藥

有的男的在外面一心創業,沒時間陪老婆。女的難受啊,多心病發作,偷偷的檢查男的肩膀上有沒有長頭發,臉上有沒有紅印子。男的在外面夠辛苦了,回家一吃完晚飯,把衣服一脫,倒在床上被子一蓋,“呼——”睡著了。在老婆面前一句好話也沒說,只聽到你的呼噜聲,即使你待老婆怎麼好,你有錢,女的也不滿意,不跟你怄氣才怪。那你還得要滿足女的要求,一面打瞌睡,“你好嗎?”(眾笑)“呼——我很疲勞。”你在沒有睡著前還得振作精神,給她濃濃的情。夫妻就是過這樣的日子。所以奉勸濃濃的情稍微淡一點,濃濃的情跟苦苦的藥連在一起的,(眾笑)有濃濃的情必然要吃苦苦的藥,這還是說說生活。

人體實是糞器,自己一個
糞器已夠臭的了,何必再娶個糞器湊熱鬧

再往裡邊看呢?“糞器死豬腸”,五十年代我在上海佛教青年會聽一位老居士講:“觀女的為糞器,觀男的為死豬腸。”其實都一樣,女的肚子是裝糞的糞桶,男的肚子裡的糞也不見得香啊。每個人都有肚皮,每個人都有肚腸,肚腸都是髒的,不管男人女人,都是人皮包的糞桶,那麼你去抱吧。

有人說“即使是糞桶,可我看不見裡邊的糞。”你在糞桶外面能看到裡邊的糞嗎?從前上海家家戶戶每天早晨要倒糞,清晨拉糞車的人,一聲“倒——”,女的都起來倒馬桶。所以有支歌描寫城市裡的生活,“糞車就是報曉雞”。馬桶蓋一打開,臭死人了。糞便要是香的話,何必發明抽水馬桶?即使你看不到肚子裡糞的臭,你放出來的屁總是臭的。每個人都討厭人家放屁,古時候秀才說了一句:屁乃腸內之氣,豈有不放之理?(眾笑)自己一只糞桶還不夠,還娶一個老婆,變了兩只糞桶,臭得熱鬧。

聽了不淨觀,倆老夫妻都開悟了

從前有兩老夫妻聽法師講不淨觀,聽完法回去,女的到房裡搬出一只漂亮的花瓶,花瓶上插了一支花,走到丈夫面前:“老爺,你看這個花瓶好看嗎?”老爺說:“很好看。”“美嗎?”“很美。”“你愛嗎?”“我很愛。”女的拿出棍子朝花瓶一敲,花瓶裡裝的全是糞,濺得老爺袍子裡全是。老爺不高興了,“夫人,你今天瘋啦?把糞裝在花瓶裡,還打碎了,弄得我身上都是骯髒。”夫人說:“老爺,你這麼愛我的身體,你不知道我就是這只花瓶,裡邊裝的都是糞啊。”老爺聽到這話也悟了。還是夫人先悟,老爺後悟,所以別小看女的,誰說女子不及男?開悟不分男女。

醫生給美女開刀,從未發現美女的腸子是
美的香的,花癡也不會顛倒到這個程度

“死豬腸”,豬腸裡都是糞便,可是有些人特別喜歡吃“大腸粉絲湯”,吃裝糞的腸子還吃得很香啊。說“糞洗干淨了”,洗得干淨嗎?腸子都浸透了糞便的成份,再說腸子就是靠糞便的營養長出來的。天下沒有一個醫生給美女開刀,會發現美人連腸子都美的,美人連腸子都香的,花癡也不會顛倒到這麼程度!

男看女,女看男,都要作“枯骨斷肉想”

“枯骨斷肉想”,說:“觀男的為枯骨,觀女的為斷肉”,這麼分開來說也可以,合起來還不是一樣?每個人都有枯骨斷肉。有一種人由於他前世修行的因緣,眼睛能夠看到你裡邊的骨頭,所以能看到人裡邊白骨的人,這個人不大想結婚的。人都有一堆白骨的架子,X光一拍就知道,一個人睡得不好,卻再去抓一個骷髅來陪我睡?嚇壞了!

豬八戒把白骨精看成小姑娘,孫悟空看小姑娘實是白骨精,
西施再美,黃土裡還不是一堆白骨

《西游記》裡豬八戒愚癡,看小姑娘以為真是小姑娘,還起愛慕心,孫悟空有慧眼,從外看到裡,看出小姑娘實是白骨精!如果你要斷男女的YIN愛,不想卷入愛情裡去,你只有這麼修,看一個是白骨精,再看一個也是白骨精!不信的話,古代的美女西施,你把她從黃土裡挖出來看看,還不是白骨!娶白骨做老婆,真是想不通啦。

“斷肉”,肉都是一塊一塊拼起來的,連在一起看就是一個整體。有的人在外形上就可以看出來,古人有句話形容:這個人滿臉的橫肉。肥胖人的肉,有的確實是肉,稱為壯,有的是肥,實是人皮包的豬油啦。

“勝夜叉獄卒”,男女YIN愛,勝過夜叉獄卒,夜叉就是餓鬼!這個鬼能夠在空中飛行。講到這兒,你們心裡會想太可怕了。太可怕了今天就別講,明天再講。

《四根本修心要門》講解 (27)

一、婬戒攝修

傅味琴講於開化文殊院 2006.11.5

深受婚姻痛苦的人,又不敢擺脫這個痛苦,
擺脫了挺自在的,卻又想再去找個冤家

提要:
·沉溺在一切都“有”的享受裡的人,一旦失去,必然會感到難受、痛苦
·放下了一切,這種什麼也沒有的快樂,要比什麼都有的快樂好得多
·深受婚姻痛苦的人,又不敢擺脫這個痛苦,擺脫了挺自在的,卻又想再去
找個冤家
·要求高,不等於永遠不需要,可以先在八識田中種下覺悟的種子
·將來要出家,要當個好比丘,要證果了生死,要求雖高,沒有不聽的理由

沉溺在一切都“有”的享受裡的人,
一旦失去,必然會感到難受、痛苦

《四根本修心要門》第一個就是《YIN戒攝修》,有人說聽下來要求非常高,那就看你對自己修行的要求喽,如果你修行要求很低,你會覺得這樣的要求太高了。比如你光求人天福報,你聽了這些法,心裡就不是一個味道,因為你對享受人天福報的欲望放不下。所以你聽聽也害怕,想想也苦惱,你感覺到這樣我將失去一切,那我還有什麼快樂?你沉溺在現在一切都“有”的享受裡,一旦失去必然會感覺到難受、痛苦,這都是覺悟很低人的想法。

放下了一切,這種什麼也沒有的快樂,
要比什麼都有的快樂好得多

其實你怎麼會知道失去你欲望的一切就會沒有快樂呢?你失去一切的日子還沒有來,過去也沒有來,現在你又放不下,也不會來,以後還沒有來,更不知道了,所以世間上的人看問題都是憑主觀。恰恰放下了一切,這種什麼也沒有的快樂要比什麼都有的快樂好得多。

深受婚姻痛苦的人,又不敢擺脫這個痛苦,
擺脫了挺自在的,卻又想再去找個冤家

拿婚姻來說,即使婚姻很痛苦,想擺脫吧,可是又不敢擺脫,因為我還是有婚姻的家呀,雖然痛苦,婚姻的關系總是存在,至少我旁邊有個人啊。如果擺脫了,我連這個痛苦的婚姻都沒有啊,旁邊也沒人了,這個日子咋過呢?這就掉在矛盾之中,帶著痛苦沒完沒了。有人擺脫了婚姻的痛苦,開頭難免有點不適應,本來兩個人現在一個人,總有點難受,人總有感情,可是慢慢感情沖淡了,也就忘了,慢慢覺得一個人還挺自在的,至少沒人管了,也沒人給我發脾氣了。然而凡夫在這種痛苦擺脫以後,他又打妄想了,想再去找一個。意思我上次買了獎券沒中頭獎,這一次可能會中,結果又跑到婚姻介紹所去,人世間就是這麼回事。

要求高,不等於永遠不需要,
可以先在八識田中種下覺悟的種子

所以你要求低,當然你聽到要求高的法就覺得有點不適應、聽不進去。我就是想有、有、有,想有房子、有妻子、有兒子、有車子、有金子,我還要全世界旅游,我就是求人天福報的,現在叫我放下,所以想:這種法不是我學的,這是出家人學的,老師偏偏叫我們也聽。那麼你今年不想出家,明年想不想出家?“估計明年也不會”,十年以後呢?“也不會”,那麼你來世想不想出家?“來世換了個人我怎麼知道?來世有來世的因緣,也可能不出家,也可能想出家。”那麼今天先給你教育教育,在八識田中種下一點覺悟的種子,那不是更好嗎?你又不是今天不需要,就永遠不需要。這都是自己歡喜的就接受,不歡喜的就抵住。

將來要出家,要當個好比丘,要證果了生死,
要求雖高,沒有不聽的理由

如果你要求高一點,將來要出家,那你今天就聽聽;你出家以後要當一個好比丘,那麼今天更應該要聽啊;或者你要做到身不出家心出家,要了生死,要證初果乃至四果,那你更應該要聽啊。所以今天講的雖然要求高,沒有不聽的理由。

《四根本修心要門》講解 (28)

一、婬戒攝修

傅味琴講於開化文殊院 2006.11.5

在家修行還是要求高一點好,
否則“飽暖思YIN欲”,根本不再想出家了

提要:
·魔王就是要使佛弟子離開佛的教導,去貪求五欲的快樂,所以魔王反對
佛法
·七眾弟子要求雖不同,但放棄提高,必然會下墮
·在家修行還是要求高一點好,否則“飽暖思YIN欲”,根本不再想出家了
·家是生死的根源,能把什麼都空光的,只有維摩诘居士,傅大士竟然連
道教儒教都空不掉
·男女青年在甜愛路上走來走去,講話全是胡扯,不知浪費了多少時光
·談情說愛還不如去看莎士比亞戲劇:兩個骷髅還會打架嗎

魔王就是要使佛弟子離開佛的教導,
去貪求五欲的快樂,所以魔王反對佛法

只有一種人不想聽,也聽不進去,因為他的欲望特別強烈,滿腦子想享受五欲,追求財色名食睡、色聲香味觸,以五欲享受為人生的快樂為人生的目的,在五欲享受裡迷惑、泛濫。魔王要使佛弟子離開佛的教導,成為魔子魔孫、魔的眷屬、魔的伴黨,他就是叫你要享受,要貪求五欲的快樂。所以佛法,眾生都需要也都喜歡聽,唯有魔王反對。

七眾弟子要求雖不同,
但放棄提高,必然會下墮

要求高對我們有好處,只要你努力就好,做不到也不會怪你,所謂“做到有功,做不到無過”。七眾弟子生活環境不同、階層不同,當然要求也不同。好比一個孩子還小不懂事,看見客人來,他傻乎乎看著,父母客人總是不計較,也不能說他有什麼過錯。還有一個孩子呢,他看到爸爸媽媽對客人很有禮貌,他就跟著說:“你坐,坐,坐。”那不是更好嗎?你做到有功,做不到無過,要向上努力。放棄提高必然會下墮,“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在家修行還是要求高一點好,否則“飽暖思YIN欲”,根本不再想出家了

在家生活我是看得多了,年輕時候天真爛漫,煩惱比較少,心地比較純潔,過去世的善根發生作用了,喜歡禮佛、誦經,還想要出家。往往越長大越不像樣,經也懶得唸了,修行地方也不去了,出家根本不想了,在家生活到底是能使你上進還是下墮啊?

所以在家同學對自己還是要求高一點好,至少你能做到身不出家心出家。如果不這樣要求的話,古人說:飽暖思YIN欲,每個家都有夫妻關系,就算你是子女,也是爸爸媽媽通過夫妻關系把你生下來的。由此可見,眾生都是因為貪求男女的YIN愛而出生的。出家人不結婚,不貪求男女的情欲,也沒有夫妻關系,像這種生活就不能叫在家生活,沒有夫妻的生活能夠叫家庭嗎?

家是生死的根源,能把什麼都空光的,
只有維摩诘居士,傅大士竟然連道教儒教都空不掉

在家是生死的根源,在家裡修行能夠成就,能夠了脫生死的有幾個?我知道一個,那就是維摩诘,因為維摩诘居士什麼都空光了。可能你們還會舉出幾個例子,比如說傅大士。前幾個月看到一本書,專門介紹佛教的大德高僧,有傅大士名字。我一看,原來傅大士也講:儒教道教佛教本是一家。佛弟子連儒教道教都空不掉,能了脫生死嗎?佛弟子中還有人在學儒教、道教、氣功,這叫大雜燴,好比北京動物園裡的四不像。(眾笑)

男女青年在甜愛路上走來走去,
講話全是胡扯,不知浪費了多少時光

你有了男女情愛的追求,你這一輩子浪費了多少時光?談朋友的時候,逛馬路、吃點心、聊天……,一個說:咱們坐車吧,快一點。另一個說:還是走走好,走走時間長一點,你這麼著急干什麼呢?是不是你不想多陪我一點時光?就這樣走走聊聊,一兩個小時就過去了。上海有條“甜愛路”,一對男女青年在甜愛路上走來走去,(眾笑)不知道浪費多少時光?他們講的話有意義嗎?全是在胡扯。

談情說愛還不如去看莎士比亞戲劇:
兩個骷髅還會打架嗎

不要以為我空口說白話,我當年陪女朋友出去也不大說話,(眾笑)就是陪陪。可是我做過社會調查。我家裡來了一對男女朋友,我女的叫我送送他們,他們說:別送了別送了。當然他們討厭我送,(眾笑)我以為他們客氣,還是跟在後面送。看他們講得特別起勁,我倒感興趣了,悄悄跟在他們背後聽。(眾笑)我實在不想聽下去,也就扭轉屁股走了。一個問:“為什麼南瓜本地稱為飯瓜?”一個說:“不知道。”“因為他們把南瓜當飯吃所以叫飯瓜。”(眾笑)聽這種話還不如去看莎士比亞的戲劇,那倒還有點意義。莎士比亞戲劇裡有這麼一幕戲,一個墳墓裡抓出兩個骷髅頭,說:“看你們兩個骷髅頭還會打架嗎?”(眾笑)這倒有點佛法的氣味。冤親平等,死了以後還會打架嗎?死了不能打架,那麼活著何必打架呢?

《四根本修心要門》講解 (29)

一、婬戒攝修

傅味琴講於開化文殊院 2006.11.5

幾十年來浪費了多少時光,
只因為戀愛結婚昏頭昏腦

提要:
·高興時面對面,氣惱時背對背,等著冷處理熬痛苦
·婚前大病一場,婚後忙供新娘
·一個要早起修禅定,另一個就把你按到被窩裡,還喜歡聽你說“不起來,
不起來”
·“一寸光陰一寸金”,哪有這麼便宜貨?實在說“寸金難買寸光陰”
·幾十年來浪費了多少時光,只因為戀愛結婚昏頭昏腦

高興時面對面,氣惱時背對背,
等著冷處理熬痛苦

這還是無聊的時候,那麼高興的時候更是說個不完,氣惱的時候呢?雖然不說話,可也是分不開,只能板凳上兩個人背對背坐著,走也不走,話也不說,這叫冷處理。浪費時光啊!(笑聲)實際上他們心裡很痛苦,不光是怄氣痛苦,還有一個痛苦,一個想:已經氣了半個小時了,還不跟我說話;另一個也想:我等你說話,你怎麼還不說話?就這樣你等我我等你。

婚前大病一場,婚後忙供新娘

一結婚,這個時光浪費得更是不得了,傷精神傷身體啊。布置新房,要一兩個月啊,弄得筋疲力盡,這種結婚還有什麼味道呢?真是!結婚那天等到客人走了,新郎新娘個個頭昏腦脹,累啊真累啊,好像大病一場。

結婚以後更浪費時間,像犯人被管制。比如你來學法學禅定,已經半個月一個月了,“老師我日子到了,我要回去了”,什麼日子到了?“初八是我結婚日,今天初六了”,初八這兒要集體誦經供佛,“我不能等了,我還得回去買點禮物供新娘!”

一個要早起修禅定,另一個就把你按到被窩裡,還喜歡聽你說“不起來,不起來”

有了新婚妻子,你本來習慣兩點鐘起來修禅定,“干嘛呀?”(笑聲)旁邊有管你的人了。“我睡不著起來坐一會兒。”剛剛坐起,“你干啥呀?”湖北話叫“麼事啊?”(眾笑)新娘子氣啊,你以這種態度對待我,一把把你按到被窩裡去。新娘子喜歡這麼一個老公,新娘子叫他起來,老公要說:“我不起來不起來。”(眾笑)

“一寸光陰一寸金”,哪有這麼便宜貨?
實在說“寸金難買寸光陰”

講起床頭話貪瞋癡更是泛濫,亂七八糟什麼都有,兒子聽了媳婦的床頭話會去打媽的耳光,床頭會有好話嗎?卑鄙、自私、不清淨、骯髒的話都會講出來,反正沒有第三者聽到,床頭話都是咬耳朵的,(眾笑)這叫享受嗎?就算你認為是享受,也是用生命的時光換來的!從前古人還說過: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光陰就是日影移動一寸的時候,這點光陰值一寸的黃金,這是比喻呀,哪有這麼便宜貨?所以古人又說:寸金難買寸光陰。

幾十年來浪費了多少時光,
只因為戀愛結婚昏頭昏腦

生命的時光已經非常短促,還要大量的浪費,說起來,“修行真難啊”,那麼當然成佛更難了。你不看看你幾十年浪費了多少時光?所以我前幾天跟你們講過:婚姻的婚字,女字旁加一個昏頭昏腦的昏,意思你旁邊有個女人陪著,必然昏頭昏腦。當然對女人來說,就是旁邊有個男人陪著。戀愛結婚全是昏頭昏腦,既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時光,又不珍惜對方的生命時光。當然你生活需要的時光你還得要花費,但不應該浪費呀!你浪費了這麼多生命時光,為什麼不把這些時光貢獻給佛陀的事業呢?不客氣的說一句,你是個不想做貢獻的佛弟子,寧願把珍貴的生命大量消耗。

 

 

上一篇:普獻法師:忙碌的心靈
下一篇:普獻法師:修止觀破我執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