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杨佛兴居士:评“平常心是道”


   日期:2024/7/20 8:1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评“平常心是道”
杨佛兴

《上海佛教》1991年第6期P9《平常心是道》一文,开头一句“禅宗始于"六祖慧能”这句错话竟然连过二关,可见作者和编者之粗心。然而,这句错话影响不大。因为,稍具佛学知识的人就知这句话是错的。

该文危害性最大的是:作者误会、误用禅宗祖师的话而泛言“平常心是道”。冯达庵大阿闍黎修因之时,先通禅宗,进而通达密宗。他对禅宗宗旨和“禅关”境界,有下列精要的开示:“禅宗以直显自心佛性为正旨;但求佛性涌现,不须依旁教义。行者如能凡心顿开、灵光忽耀,即通初关;打成一片,回脱根尘,即过重关;性相交融,运用自在,即透后关。至此时节,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实证法身境界。

“禅宗本旨与般若波罗蜜相应。尽离内外识,乃真一无所得。于无所得中,理致不昧,灵活自如,是名般若波罗蜜。见性工夫至此,则转身入世,随问而答,随境而作,无不妙符实际,巧叶机宜。……”

 行者通过痛下苦功,认真修持,到了确能实证上述境界之时,方堪与谈“平常心是道”!否则,泛谈“平常心是道”,属于倒果为因,对己对人都有害无益!

作者在该文中说:“初期禅宗沿守慧能之说,大都倡导明心见性、顿悟成佛;而到了马祖这里,则心不须明、性何须见、佛勿须成,只守住一个‘平常心’,便触类都是大道、即事皆为真实……”

请问作者:你有什么根据说“到了马祖这里,则心不须明、性何须见、佛

勿须成……”呢?!

《金刚经》云:“若有人能泯一切法,皆入如如妙旨,于是中无实无虚,能泯之念亦不可得,则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行者修证到泯识显智、明体达用,实证上述境界时,可说“触类都是大道,即事皆为真实……”,即“一切法皆是佛法”。否则,属于“着相求菩提”。无有是处,不得混乱!

至于该文说:“僧问长沙景岑禅师‘如何是平常心(是道)?’答:‘要眠即眠,要坐则坐。’”这里应和以上所说的法理联系起来理解,才能说“要眠即眠,要坐则坐”--即“平常心是道”!否则,误解、误用,流弊甚大!难道可说某些凡夫和动物“要眠即眠,要坐则坐”即“平常心是道”吗?

冯达庵大阿闍黎修证随笔云:

“以肉身化度人间有情是‘成所作智’之能事,见诸威仪则如下:

“(1)卧 以大印身定中而睡  

    “(2)坐 竖起脊梁跏趺而坐(或全跏,或半跏)

    “(3)行 挺身直行,泯行动心

    “(4)住 止住不前,无止住心

“其他运用全依圆觉之道,非凡情所能测度。……”

行住坐卧,一般人看来都是平常的事。修证成就之后,对这些平常的事的看法就很不一样。所以,没有修证的人不能以凡情测度圣智,以免“搞错”、“搞乱”!为数不少。建议这些人深思“对于佛法妙旨,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的教诲才好!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