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成观法师:修福、惜福与檀波罗蜜


   日期:2023/8/19 22:5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修福、惜福与檀波罗蜜

一、修福与惜福

弟子定普问:「请师父开示,什么是『惜福』?什么是『积福』?」

师父:「『惜福』 就是学佛之人,已有的福要好好珍惜,也要好好地使用它,不去挥霍它,这包括外在与内在两方面的福。外在方面,对于一切物品要好好地维护、保养及使用,一切都保持得干干净净的:例如器物要常擦拭它,房子要维护得整齐干净,东西若稍微故障时,要马上动手修好,不要等到全坏了,才花一大笔钱去请工匠来修、来换。所有『外在』的物品,都应该好好珍惜维护。内在方面,则于自心中,对于资财本身就要很珍惜它,而且要很珍惜自己能有这个机会拥有及使用它,这样便是不但在内心中宝贵珍惜它,同时也发之于外在的表现来维护它,好好地使用、不糟蹋它,乃至凡是导致我能拥有这束西的一切因绿,我都要宝贵它——不但要很宝贵、而且要很珍惜它。譬如对自己的工作、对眷属、朋友,都要好好珍惜,要这样思惟:我之所以能有这下作的一切外在因缘都是很难得的,因此要好好地爱惜它、宝贵它,这就是惜福的一种表现。总而言之,『惜福』 是表示对『已有』的东西要好好珍重,尽量使用,且好好地使用它,而不是心存『吝惜』,因而舍不得用。例如衣服买回来了就要拿出来穿,不要收到柜予里放着不用,等过了时,褪了色,或放着被虫咬坏了,或身材变了,才发现已经不能穿了,这种表现不叫『惜福』,而是『吝惜』,是一种悭吝,属于贪所摄的烦恼。『吝惜』不用,最终反而成为一种浪费——物尽其用,买来了就要好好地利用,且用得着的才买,才是真正的惜福。「以上所举是表示对已有之物如何去惜福;另外对『尚未有』的,要以正常的努力去造成种种因素,使自己能得到及拥有,拥有之后,再以其中一部分去与别人分一孚,此即是司修福』。而『积福』 是尽量多修福,多以己有利益他人,此利人之行,作得多了,积聚起来,成一大福聚,称为积福。」
二、自受用福与他受用福
师父:「又,『福』分两种,一种是『自受用福』,一种是『他受用福』。『自受用福』是为了自己能受用某物、某事,而以正当手段努力去取得。这里的『自受用』指的不只是行者自身而已,还包括父母、妻、子、兄弟姊妹等亲人。不过这种福是小福,也是最狭隘的福。『他受用福』则涵义较广,是大福。它能令他人也能受用到你所修的福。修『他受用福』则不一定要拥有很多东西才能修,就算你只有少少东西,若别人需要,你便能「舍得」与人分享,即是修『他受用福』。给予人东西,量不在于多寡、质不在好坏,而完全在于用心,其要则在于你能「舍得」。所以修福主要是修『舍』。因为你能舍,别人才能受用到;你若舍不得,别人即使得到你的施舍,也不很受用。你的东西若爱之如命,锁在保险箱里,别人连看都看不到,哪能谈得上受用?佛经上说,世上有极其悭吝之人,他的东西连妻子儿女都受用不到,更何况是外人。又说,甚至有些最极悭吝又愚痴的人,他所拥有的东西,连他自己都舍不得受用,更何况是妻予兄弟了——这实在是太愚痴了!所以有智慧的人,他所拥有的东西,能令自、他都得受用,当然,如前所说,其物不在量的多寡、或质的好坏。这是于物质上修司他受用福』。至于精神上的,则涵盖范围更广,学佛之人,其有智者,乃至于一颦一笑都思能利益他人。即使他的一句话,也能使人受用无尽,乃至改变一生;有大修行之善知识,甚至三言两语,便能令人心开悟解,以致离苦解脱、见性成佛道。如佛经上所载,诸佛及祖师的一两句话,便使学人开悟。所以精神上的『他受用』之功德,更加是无量无边,其果报也无有际涯。」
师父定普师父
三、积福
师父:「再说,什么叫『积福』 呢?修得之福,不浪费、不挥霍,叫『积福』。譬如说,有人很会赚钱,但也很会花钱。会赚钱却不会省钱,便无法保住钱财。像这样就是会『修福』,却不会『积福』。行者要能『修』,也能『积』,才是最好的。总之,不浪费只是『惜福』,是静态的、消极的;『修福』是积极的,而『积福』则是更进一步,可说是最积极的,因为你把所修的福德都累积起来了,如生意人开创一项企业前的『集资』,又如菩萨资粮位的『集聚福德资粮』」

定普:「师父,我们要怎样积福呢?」

师父:「积福的第一要诀就在于不可骄傲自满,也就是『不以得少为足』。『不骄傲自满』的意义是不拥有一点点小福报,就觉得很了不起了。修行人因为要成佛道,就须广积无量福德,有了『福德具足』的本钱,才堪修行智慧,了脱无始以来的生死大事。例如有些福德不足的人,一打坐或诵经、念咒,就障碍现前。何以故?怨亲债主都来了!那些怨亲债主见他修行,不但不生敬仰,反而会笑道:像你这副德性,也想修佛菩提?——真是不自量力!待我一脚把你踹到一边去!且会有一些小神小鬼、捣蛋鬼、调皮鬼等,看你福德未充,还不自量力,也都会来找你麻烦或捉弄你。」

定普:「师父,这是福德不够吗?」

师父:「是的。福德不足之人,修习定慧即有障难。福德充足之人,人天拥护,修行多所成就。」

定普:「师父,若不修行的话,他们会不会吵闹?」

师父:「奇怪的是,你一不修行,自然马上就没事了。因为凡夫众生都有嫉妒心,除了怨亲债主以外,其它有些不太相干、或无缘的众生,见你修行也会眼红,就深怕你修行之后越来越超过他,他因此以无明故,心生嫉妒,便要障碍你,留难你。可是如果你的福德人,有善神守护,他们也不敢来惹你,甚至为天神护法所敕,而恭敬你、拥护你呢!因为知道你将来修成之后,可以度他们。」
四、布施与布施波罗蜜
师父:「以上谈修福、惜福、积福,大都从布施中来。然而布施财物以修福,并非究竟之法,以其所得只是『人天有漏果报』,换言之,它是『有漏福德』;若论究竟,『布施波罗蜜』方为究竟!以修『擅波罗蜜』的功德,能令行者达于究竟之彼岸,成就佛道,因此擅波罗蜜才是究竟,其所成就者为『无漏功德』。功德分两种,一种是有漏,一种是无漏。那么,什么是檀波罗蜜(布施波罗蜜)呢?简单讲,檀波罗蜜即是『清净施』。以清净故,所以能成就功德法身。『清净』与『庄严』是两回事。先清净,才能庄严。因此,『庄严』一定要经过『清净』 这一阶段。就好像好花要插在干净的花瓶上,才会庄严,若插在污器里、或烂泥中,便失去庄严。修行也是一样,先修种种法,消除业障,令身心『清净』,然后再进而以种种无上妙法『庄严』自身。」
五、转「檀那」为「檀波罗蜜」之九法

定普:「师父,如何转『有漏功德』为『无漏功德』?」

师父:「如何转有漏功德为无漏功德?或者说:如何转『檀那』为『擅波罗蜜』呢?这就要修行九法,由此九法可以成就檀波罗蜜,可以转『檀』为『檀波罗蜜』,转有漏行为无漏行。这九法是什么呢?」
1.信施师父:「转『布施』为『布施波罗蜜』的第一个法门是『信施』,或称『以信心施』。这主要是指佛弟子对三宝的布施。为佛弟子,供养三宝时,应以信心而行布施,亦即:你供养三宝时,应本着你对三宝的信心,而不是看师父很可怜,没地方住,所以提供一个地方给他住;或看师父很可怜,吃得不好,你同情他,所以你来做饭给他吃,或请他去餐馆吃。那样就不是以信心而施,而是以怜悯而施,故不能称为『信施』。对社会上的人可以怜悯而施,但对三宝就不敬了。又,于律中规定僧众,白衣行施若非信施,则不当接受。因为出家人接受信施,主要还是在于令他有机会种福田、亲近三宝、受三宝度化,而不在于得到他的财物;因此行施人若非信施,于三宝并无信心,便不能达到度化的作用,而且常有不好的副作用产生,因此僧众不可接受非信施。若人以清净信而行布施,则得转有漏的『檀那』为无漏的『擅波罗蜜』。」

2.不轻心施:「转『檀那』为『檀波罗蜜』的第二法是『不轻心』:即不轻视受施者。『施者』 不轻视『受者』,不认为『我是施者,你是受者』,就自觉我比你高,比你强。亦不能这样想:『如果你不是地位比我低、或能力比我差,就不需要我的布施了;因为你受我的布施之惠,所以你在我之下;我是施惠者,你是受惠者——我有恩于你。』不应作是念。不应以『轻他』之心施人,不以为他人接受你的布施,就比你差,比你矮一截。我曾有一个朋友很喜欢帮助人,但他对我说:他从帮助别人之中得到很大的快乐;又说:他之所以喜欢帮助人的原因是:他能因此而觉得自己比别人强,比别人有能力,所以他喜欢帮助人。」

定普:「这是自卑感。」

师父:「对,这是自卑感的『反射』,藉此来肯定自已,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因此,若要令所修的『布施』成为『擅波罗蜜』,绝不可以轻人之心来行布施。尤其是佛弟子布施三宝时,更不可以轻心而行,否则不但无功德,反而造罪。但当今之世,在家居士供养僧宝时,很多都不能以敬重之心行之。若人不以轻心行施,而以敬重之心行施,则能转有漏之檀那为无漏之擅波罗蜜。」
3.不慢心施
师父:「转布施为布施波罗蜜的第三法是:『不慢心』。如何是不慢心呢?若从受者的立场来讲是『不轻心』,若以施者的立场来讲,就是『不慢心』。亦即,我行布施之时,心中没有傲慢。这里所说的傲慢亦有很多层次。施者可以表现很强烈的傲慢,对受者很不屑;也可以只露出一点点傲慢,然而即使只是一点点傲慢,也还是起慢心。所谓『慢』,是视己为高,视他人为低,以己凌人,故称『凌慢』。若人有慢心,其态度、言语、辞色都可察觉得出来。所以『地藏经』里面提到:『是大国王等欲布施时,若能具大慈悲,『下心』含笑,亲手遍布施,或使人施,软言慰喻。是国王等所获福利,如布施百恒河沙佛功德之利。』这是地藏菩萨在教我们『如何修行檀波罗蜜』:以不轻心、不慢心,乃至欢喜心(下心含笑)来行布施,即是修行无漏的檀度功德。『金刚经』上面不是讲:「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 吗?只不过这是更深奥、更微妙、更广大的道理就是了。因此,若人以不慢心而行布施,即得转有漏之檀那,而为无漏之檀波罗蜜。」

4.不吝施

师父:「转檀那为檀波罗蜜的第四法是『不吝施』。『华严经』上提到:『诸有来求者,不令其空手而归。』 经上又说:不但要不吝惜而且还要尽心尽力、尽其所有,以利益一切众生。这非常难,但至少我们须要做到『不吝施』。不吝施不只是不吝『财』,还要不吝『法』。例如有人虽能施财,却舍不得施法;有人能施法,却舍不得施财;也有人是既吝于施法,又吝于施财。若财与法两种都能不吝施,是最难能可贵的;只是众生的品类不一,对财法二施的倾向,也有种种差别不同。若人能以不吝惜之心而行布施,则能转有漏之檀那为无漏之檀波罗蜜。」

5.不悔施

师父:「转擅那为檀波罗蜜的第五法是询不悔施』。即布施以后不生后悔。有人答应要施某物,之后想想:我怎么说要布施这么多呢?于是后悔而改变初衷,减少分量。这样就不好,修行布施应该一答应要布施,即一定要做到;而且施后也不后悔。再者,『不悔施』是指『施之前』、『正施之时』、及『布施之后』,三时都不后悔。而且除了对所施之物不后悔以外,对于所施之对象亦不后悔。譬如施于甲或施于乙都要不悔,不能说『这件东西我实在是应该布施给某甲,而不应布施给某乙的』。布施之时,无论于物、于人皆不应该生分别心,而生后悔。若人以不悔心而行布施,即能转有漏之擅那为无漏之檀波罗蜜。「以上四法!不轻、不慢、不吝、不悔!都有个『不』 字,这是指消极方面而言。若要转消极为积极,就要修习以下四法。」

6.恭敬施

师父:「转檀那为檀波罗蜜的第六法是司恭敬施』,这是积极的。依理而言,修行人要能敬重所有的人,所以六祖大师要大家修行『普敬』。『普敬』 亦即是『普遍恭敬一切众生』之义。修行人若能实行普敬,则能究竟去除慢心。这点非常重要,因为『慢心』 即是『我』 ,『我执』与『慢心』常相连结,慢依于我见、我执而来,故称『我慢』。修行『普敬」之法,即是去除『我』与『慢』 的无上对治法门。那么,菩萨道行人如何去我执• 我慢呢?就是在行布施时修『恭敬』。如是修行,便是于布施中修无相的『心地法门』,因而转『有相布施』为『无相布施』。如是,藉种种有相行,而暗中于自心地中,秘密地修『无相法』,速入无相门,成就无漏清净法身。同样是布施五十元——你供养五十元,我也供养五十元——但用心若不同,其所得之果报则可差之千里。这就是心地法门的奥秘。若人以恭敬心修行布施,则能转有漏之擅那为无漏之檀波罗蜜。」

7.平等施

师父:「修恭敬施之后,更高的层次是第七法『平等施』。平等施有二义:一、行者当观察觉了施者与受者究竟平等;二、诸受施者之间,亦究竟平等。若真实见得施者、受者皆悉平等,则我执、我见即便一时销亡;我执、我见一旦泯灭,彻见心佛众生三平等义,『平等性智』当即生起;平等性智生起,即得以此智而体入诸佛等虚空、遍法界之法身,入如来境界。再者,平等性智生起之后,也才能真正做到『平等施』,亦即以究竟平等之心来布施。若人以平等心而行布施,即能转有漏之檀那为无漏之檀波罗蜜。」

8.不望报施

师父:「转擅那为檀波罗蜜的第八法为『不望报施』。在布施时修『不望报心』,不期望受者对我有所回报。一般人常会这么想:『我对他这么好,他为什么不对我好一点』,或『他即使不对我特别好,也已经不对了,更何况又还对我那么坏』。说穿了,这就是于布施或行惠时,有所期望:期望对方以等质、或等量的事物回报于我,或希望他因此优待于我。若是修行擅波罗蜜,便不应存有这种种的期望而行布施;应是完全为了利益安乐对方而行布施,而不是为了他能回馈于我而行施。若是为了期待回馈,则还是为了我自己的利益而行施,则此施仍是自利之行,而非利他之行。自利之心是有漏,纯利他之心方与无漏相应。再者,有时希望对方回报的并不一定是物质的,比方说:男子追求女子,男方赠送一些束西给女方,于是就期望对方回报以爱情。这种情形,所期望回报的就不是同类的东西。然而,有期望之施是一种『交易』,因此就不是『清净施』,不清净施就不能成就法身,要行清净施,才能成就法身。因为以上所说这些法(不轻施、不慢施、不吝施、不悔施、恭敬施、平等施、不望报施)都是在修销除『我』相,既没有『能施』的我,也没有『受施』的他。没有『我』、没有『你』、没有『他』等等,则我相及人相等『四相皆销亡』;四相清净,故能成就到彼岸行。若人以不望报之心行于布施,则能转有漏之檀那为无漏之擅波罗蜜。」

9.无所求施

师父:「转擅那为擅波罗蜜的第九法为『无所求施』。此处的『无所求施』与前一项的『不望报施』有所不同。所谓无所求,包括『于己无所求』以及『于他无所求』。先讲『于他无所求』,譬如说:我赠给我的知己好友二仟元美金当本钱做小生意,结果他生意没做好,不但没赚钱,反而连我给他的本钱都亏掉了,于是我就对他很不谅解,很生气;这就是『于他有所求』,虽然我没有期望他能赚钱之后便把钱还我,甚或回报于我,我只诚心地期望(要求)他做生意成功,至少不要亏本,然而那就是于他『有所求』了。此是财布施,若以法布施来讲,例如我现在教你种种法门,我若要求你一定要达到什么境界,那样就是对你有所求,这样于你我双方都有一种压力。所以修行人不应『有所求于人』而行布施。行布施而对人有所要求,那是有条件的布施,非是清净之施,施不清净,故是有漏,与烦恼杂染相应,不能究竟。

「以上是讲『于人无所求』(行施而对人无要求),至于『于己无所求』则是指:我行布施,并非为自己求取任何名、利、赞叹、恭敬、乃至功德。简言之,即不是为自己求取少法,而行布施。若能如是布施,则所行之布施便不只是『布施』,而已是『布施波罗蜜』了,因为此时所行之布施法,已清净无染着,故能成就无漏功德,究竟到达彼岸,故称『布施波罗蜜』。若人以无所求之心而行于布施,是人则能转有漏之擅那为无漏之檀波罗蜜,成就最上清净功德,速转凡夫身为菩萨身,速得无上菩提。

「综上所说,若能成就此『九法』或『九心』,即能成就『清净布施』;成就『净施』即能转有漏之『檀那』为无漏之『擅波罗蜜』,成就清净法身,究竟彼岸。因此在这件表面上看似简单的『布施』之事上,都能具足无量的心地法门,而且这么多心地法门,都是在修行当下的一剎那间就决定、就成就的,甚至无法先想一想:『我现在要以什么心来布施』须想一想,就来不及了!因为能那样具足修九法以行布施的人,一定是累劫已经聚集了无量功德,而今在起用的时候,即不假思索,称性而行。犹如打篮球时,若技术练得很纯熟,临运用的当场,闪两个人、一个花招、上篮,就令人欣喜喝彩;或像在足球赛中,一个机缘绿出现,有人传球过来,另一球员把球用脚接住、再一个倒挂金钩入门,哇!多么棒的历史镜头!不过你可知道,你所看到的那一个历史镜头,那要苦练多久呀!而菩萨度生时的每一个『妙招』(妙功德)都是像这个样予的:『久修成就』,甚至于菩萨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是累积了无量的功德,然后运用纯熟,因此随机一用,都是很漂亮的妙招,甚至于有时漂亮到让你连看都看不出来,凡夫人都不知不觉,唯有内行人看得懂,而菩萨就常是这样于其它愚痴众生都不知不觉之中,他默默地成就稀有功德,于自度度他皆得自在无碍,乃至神通变化亦复如是。以上是如何修檀波罗蜜、或如何转擅那为擅波罗蜜的法门;也可说是:『如何于檀波罗蜜中修无上心地法门』。

「你曾问过我:『菩萨修行,应不受福德。』又说:『那么如果有一个人自己有能力维持自己的生活,然后……』你那问题是怎么问的?」
定普:「他如何去享福,而不会消掉那个福?」
师父:「你的意思是说:虽然享用,但并不把它用掉,是吗?」
定普:「譬如说,我中午去吃饭,我一定要吃,因为工作要体力,非吃不可;因此我吃一碗面和一碗汤。别人吃一顿午餐要花五元美金,我只花了一块半,这也算是我在修福或惜福,可是我还是花了钱。有一句话说:『若不为自己享受而去消受,就不会把福消耗掉』,是不是这样?」
师父:「依理而言并非如此。修行人为了惜福,在食物方面虽然不应刻意去求美味,不去考究烹调上的色、香、味,但修菩萨道也不是那么死板。也不必故意去挑最难吃的来吃,才表示惜福或『有修行』。譬如有人在吃方面很刻苦,吃面时,只用开水把面煮熟,不加任何调味料,只放些盐巴,其实也没必要刻苦到这地步,油跟酱油并没那么贵,更何况修行也要顾及健康和营养的问题,那样的做法,我认为并没有必要。简言之,惜福最重要的是不挥霍、不浪费;营养还是应该顾到,并非都不受用,叫做惜福,那是『吝惜』 而非真惜福。在合理的情况下,要顾到这个无常的色身,维持这个色身;你吃饱了,营养够了,才能有足够的体力努力工作及精进修行。你那样『节俭』,不管你是为了『惜福』或『积福』,你把自己饿得扁扁的,名为惜福、积福,我觉得是不正确的。其次,更重要的是,合理且适当地受用已得之福,并不会把福报消掉』(那种观念不是很正确);相反的,当『守福奴』 绝对不是增福之法,反而是与『守财奴』不分轩轾。再者,关于『修福』,最重要的一点,即是利他之心,若有清净的利他之心,一切所行,皆悉清净成就。」

定普:「师父,上一趟我去中国城,有一位酒醉的人走过去,我看他很可怜,帮忙他、给他一点钱,结果他拿去喝酒,这算不算浪费。」

师父:「因为他拿去喝酒,所以不但是浪费,而旦还是助他为恶,反成造恶。所以说『五度如盲,般若为导』。你修任何法门都要有智慧,用智慧作前导,所以如果持戒而无智慧,则是『盲戒』。修禅定若无智慧,那是『痴定』。布施也是一样,行布施而不用智慧,对方就不能真正受益,等于是浪费,有时甚至有害。」

定普:「师父,是否因为对方没受益?」
师父:「对方不但没受益,你反而变成纵容他。」

定普:「对。甚至于作恶!所以布施就是要令对方受了施之后,的确受用。」

师父:「我在前面开宗明义时说:福有两种,『自受用福』 及『他受用福』。你布施给他,就是要利益他,要他能真正受用,不是假的。你不能『为了布施而布施』,而应为了『利益他而布施』,若没有人真的受用,就没有人受到你行布施之益,所以布施时一定要『施』与『受』二者之间的一切因缘都具足了,然后他才能得到利益。因此,布施的目的在使他真正受到利益,并非『只要施就行』,不管其结果如何。所以于布施时,要用智慧观察施者与受者的一切因缘,及可能达到的结果,并非『只要是布施,就是好的』。佛法中的修行,不但要讲究方法,也要讲求目的及功用。若漫无目的,及无功用的修行,此种修行即成『无用功;既然无用,则何必要修?因此一切修行须对自他有用、有真实利益才作。」

定普:「师父,也就是说:一切要为了『利他』且要有『真实受用』?」

师父:「对。要他能真实受益,真实受用。要他能领受到,而且好好用,达到真实受益,这对他才有真的受用。这里的『受』与『用』 是各有其义的:『受』 包括『身受』与『心受』 ,必须令对方能『身接受』、『心欢喜』 这才是达到身受与心受的作用,这是第一层;第二,在『用』来讲,你所布施的东西还必须是对他『有用』,而且最好能『起大用』(例如,因为受你之施很感动,而发心改邪归正),否则就不是真的『大受用』,可能只是暂时的『小受用』。」
定普师父:「师父,于六波罗蜜里修这九法是最基本的,其它像『禅』比『檀波罗蜜』更难吗?」

师父:「傻瓜,你正好讲反了,檀波罗蜜才是最深、最难的!擅波罗蜜是一切菩萨从初发心以至于成佛,主要在修的都是这个法门。其严重性是:若没有擅波罗蜜就没有佛法!甚至可以说:若没有『檀那』这件事,则一切世间与出世间都不会有善事,因为人人都会变得自私自利,不能为他人作毛发善事。简言之,世间与出世间的一切功德与福德,都是从布施中来,也都是从檀那中来。」

定普:「这也就是说要度生利他,都出自檀波罗蜜吗?」

师父:「对。甚至说世上的好人,所谓『乐善好施』者、慈善机构等,也都是从布施法来的。这世间上一切的善事都是从布施中来。行布施法,都是在给别人好处、好束西。总之一句话,从『有相』的布施,到『无相』的檀度,从有形的布施到无形的布施,都是以好东西令他人受用。佛法也是如此:有人于修行上有心得、乃至开悟证果,转而利益他人,教人也依法修行度烦恼、得解脱、乃至证菩提,佛法就这样才能够世世代代传扬不断,这关键全是依檀波罗蜜所成就之功德。」

定普:「师父,修这擅波罗蜜是六波罗蜜中最难的吗?」

师父:「这波罗蜜是最高、最广、最深,其它波罗蜜都没有能及于这个波罗蜜的。如果没有檀波罗蜜,就没有一切佛法;如果没有檀波罗蜜,也不会有世间善法,如此则一切世间人只求自利,不思利他,甚至为了己利而用尽心机,巧取一最夺,那就会天下大乱。就因为世上有此檀那一法,才有利他之行。我现在问你:菩萨主要是在修什么呢?」
定普:「擅波罗蜜。」

师父:「菩萨道主要在修『六度四摄』。而『六度』的第一项是什么呢?」

定普:「檀波罗蜜。」

师父:「菩萨修行的第一项——六度的第一度——是檀波罗蜜,不是没有原因的,而菩萨修行的檀波罗蜜门,又与我们一般人所修的布施很不一样:布施又称为舍,菩萨所修者共有内舍、外舍及内外舍三种,菩萨于一切都能舍:内舍自无常之身、头目脑髓,及无常之心、心所法亦即心意意识,皆悉能舍。菩萨修外舍,能舍世界、田宅房舍、妻子儿女,一切都能舍;以菩萨修行内舍、外舍、内外舍,是故菩萨之舍甚难稀有。所以菩萨修行六度,若第一度(檀度)都能达于究竟,则其它五度,如禅定等,即不足为难,亦无魔事。」

定普:「为什么呢?」

师父:「因为内不贪着:任凭得到什么境界都不贪着,所以魔不能得其便。为何能不贪着?因为菩萨所修,一切都是为了要『利安一切众生』,若能如是纯以利安一切众生而修一切行,则其悲心及菩提心都具足函摄于其擅波罗蜜中。菩萨欲利益、安乐、度脱有情,这就是菩萨的『大悲心』;为了利益安乐度脱有情而努力修集一切善法,这就是菩萨的『菩提心』。所以『檀波罗蜜』这一法,就可具足函摄菩萨的一切稀有功德在里面。我再重复一次这句话,因为这非常重要:于佛法中修行菩萨道之如来弟子,从初发心乃至于成佛,所修之法中,最重要的一法即是檀波罗蜜。而且菩萨无量劫修集无量功德,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能布施利益众生——亦即:以所修集之功德,藉檀波罗蜜之力,而『度脱众生』。菩萨修至十地满心之后,『度尽无量众生已,然后方成佛道』。所以修行佛道,并非光是一个人坐在树下,其它什么都不做,就能成佛。不是这样子的!附带提醒你一下:这就是为什么佛在『金刚经』中为了回答须菩提的问题:『菩萨摩诃萨在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以后应如何修』,这问题,结果几乎整部『金刚经』,佛都一直只在谈怎么『布施』——你说奇怪不奇怪?!」

定普:「师父,所以说,一切修行都是为了要利他,为了利他,故行布施,而修檀波罗蜜?」师父:对,很好!」

—— 一九九一年七月十三日于纽约「昆卢精舍」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成观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成观法师)  

 成观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 九、二种无我 

 成观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 八、无为法(六种) 

 成观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 七、心不相应行法(二十四种 

 成观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 六、色法(十一种) 

 成观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 五、心所有法(五十一种) 

 成观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 四、心法(八种) 

 成观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 三、五位 

 成观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 二、论文引言 

 成观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 一、释论题、论主 

 成观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 目次 总序 原文 

 成观法师:禅之甘露 第十一章 完结篇:跑香与香板的典故 

 成观法师:禅之甘露 第十章 习禅五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