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其它法师:佛教的道德观


   日期:2021/8/31 13:1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教的道德观
成敬
闽南佛学

  从虚大师整个佛学思想系统中,可以看出他是十分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如他的《真现实颂》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是说人们有了高尚的道德修养,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即佛的境界。大师一生关于道德修养的论著很丰富,现在笔者经过学习大师有关这方面的著作,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概括地阐述,一、佛教道德的理论基础,二、佛教道德的基本原则,三、佛教道德的具体内容,四、佛教道德的救世精神。 

  一、佛教道德的理论基础

  虚大师主要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佛教道德的理论基础,一、缘起,二、因果。

  一、缘起: 大师认为宇宙万有一切事物无一不是由条件和合而成的产物,故此大师以“缘成史观”来论证这个问题。他说;“宇宙万有,非由其外或其内,一种单独原因所造成,每事每物,皆由许多关系条件,在佛典上谓之缘,充足完满而后发生,故宇宙非神造,非唯心,乃众因缘展转变化而成立。宇宙如此,人生亦然。大之说到国家,说到社会,小之说到个人,无不待种种关系条件而存在。由此原理,推察人类历史,可谓之曰‘缘成史观’。”(见《全集》四十四册229页)此即说明了我们每个人都是相互依赖敬的关系,而我们所做的一切即是为了他人,他人所做的一切即是为了个人,可以说人与人的关系,即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关系,因此古人说:“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也就因为每一种行动都是交互错综的,都是互相影响的。再如世界的成功,是由於人类的业力,这确是真理,并非玄想。譬如一个地方,都是有道德的,自然可以造成一个好地方,否则只能造成一个坏地方。由此可见人是社会性的,宇宙性的,大圣大贤,把全社会的力量发挥出来,普遍於全人类全世界,能够由人为转移一切,所以人对社会的一切行动,不可不审慎,因为人的行为业力,不但影响於人类,而且还影响於全世界(世界也是业力为缘所成)。依此道理原则做事,自然会有公平合理、大公无私的社会,同时,此世界也即成人间净土。

  二、因果:大师说:因果是佛教教理与道德的基础。因、即种种条件,果、即由种种条件和合的结果。如谷种入地为因,还需水,日光、人工等条件,才能收到果实。佛学的因果,是说明万法从因至果、皆有一定的秩序,其间善因招感善果,恶因招感恶果,或过去的因招现在的果,都是善恶分明,毫厘不爽的。宇宙间的自然界和社会,稍一观察,莫不含有因果关系。即以日常经验所得到的心理现象来讲,如现在现起一种好的或坏的心理现象的作用,都由过去经验所给与,同时,又可影响於将来。不但个人这样,就社会群众的心理,也是如此。社会的风尚好坏,一方面由过去的风尚好坏所给与,同时又影响到未来,这种前因后果关系非常明显。倘能了解因果相缘的道理,就能明白未来好的结果,是由现在好的行为所产生,反之,现在错误或犯罪行为,将来必自食其恶果。由此可知佛教因果律是通观三世的。个人如此,整个社会也是如此。所以改恶从善是个人道德的基础,有好因必获好果。这也是宇宙因果的定律,这是从心理及社会现象来分析因果关系,扩而言之,宇宙及大干世界也莫不如此。

  虚大师以缘起、因果的理论,来说明道德的内涵,为佛教道德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佛教道德的基本原则

  大师认为佛教道德的基本原则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一原则即是止恶行善。止恶即止一切恶,行善即行一切善。大师说:“恶止善行,诚言简而义周矣。然恶之谓何?善之谓何?若无准确之义界,;则仍莫得运思措行之轨辙。故恶之与善,尤应解之通正,而后践之得当也。害他为恶、利他为善。恶与善分界之本概在乎是,而交互转变之式则非一,害他亦实害自,固为愚且恶;害他不害自,及害他为利自,似智且巧,而不见终必不利自且害自,亦不免愚而恶。故害他必断然是恶,作恶断然是愚痴,明智者必不致害他作恶。;利他亦利自,固为智而善。利他不利自及利他致害自,似愚且抽,而若知终必利自而不害自,则皆为智而善。於利他必断然是善,行善必断然是明智,愚痴者亦不於利他行善。”故得结论曰:“害他终害自,而致自他俱害,故为恶。利他终利自,而成自他俱利,故为善。”(见《全集》四十二册718一?19页)

  在这里虚大师论述了善恶的标准。从自己的内心说:心净是善的,心如不净是恶的。我们的内心不起杂染的烦恼,而生起清净的因素,就是善。这如与贪、瞠,痴,相反的无贪、无瞠、无痴,崇尚贤善而轻善拒恶的惭、愧,使心地安定清净。实现止恶行善的境界,这些都是净的、善的,反之,如贪、瞠、痴、无惭、无愧、不信、放逸等,就是不净的不善了。从见於行事的对他影响来说,那末如有利於他的,是善,如有损於他的,是不善。前是说明白利,后是说明利他。在社会里,人与人(众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助共济的合作,遵行自他共处的和乐原则。如所作为是有害於他,那即使有利於已,也是不善而不可为的。如有利於他,即使有损於已,也是善的而应该做的。  由此得出,损已利他,是善的,损他利已,是不善的。如此我们应以止恶行善利他为准则,做到尽善尽美,使人类社会大同化。

  三、佛教道德的具体内容

  大师认为佛教道德的具体内容,即严持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的身心,广行四摄、六度以利益人群。 

  五戒是做人的根本准则,故大师教导人们应积极地去执持。五戒;即不杀、不杀害一切有情;不盗、不偷盗他人的东西;不邪淫、不做男女不道德的事;不妄语、不说谎话、不欺骗他人;不饮酒、不喝任何酒类,因吃酒会使人神经错乱。因此五种禁戒都有损害他人的利益,故做人应持五戒。

  十善:l、不杀生:以充养恻隐人物不忍残害之仁慈,2、不偷窃:以充养人物生活,咸遂情性之义利;  3、不淫乱:以充养人物细温调畅生化之礼乐;4、不妄语:  5、不两舌:  6、不恶口:7、不绮语:以充养心言一致彼此通诚之信赖;8、不悭贪: 9、不瞠嫉:10、不痴:以充养了达事实符顺真相之智慧。此十善法,是人生之真道,亦大乘之始基,故曰:“端心虚,趣菩提者, 唯人道为能!而今世之所急需者,亦唯在此。”(见《全集》46册152页)

  既知此十善法是人生之真道,大乘之始基,那么我们怎样信业果报修十善法呢?业:即善不善所遗留在赖耶中之习气种子,而能为后时生起快乐或痛苦的总报、别报之差别功能。由善的业可招致快乐的果报,由不善的业可招致痛苦的果报,即是信业果报。於是孜孜不倦地治伏不善的身心动作,而调和善的身心动作,名修十善法。所以说持五戒行十善,是人人份内之事,并非要他人强迫所做,我们应该无条件的去做。然就佛教业报轮回来讲,吾人只有持五戒行十善,才可来生得人身或生天的。

  但如要进一步得到极善之果,即菩提果,必行菩萨四摄、六度才能得之。这也即是要求我们的道德修养,应进一步地建立在菩萨之大悲心上。

  四摄法:1、布施摄:有财施、  法施、无畏施。即在经济上、学识上、精神上帮助他人,叫做布施。你要摄化他人,必须将你的财力、学力、体力帮助他人。对方受了你的恩惠,对你自然发生好感,相信你所说的话,听从你的指挥。就是不大符合情理的话,他都会迁就,何况你说的是符合情理的正法?人是感情的动物,幇助他人是最能联络感情的,有了感情,做事就顺利。举办义务教育,以及福利社会的慈善事业,都是属于布施摄的菩萨{亍为。

  2、爱语摄:就是用极和蔼的话与人谈论,使之听之入神,引之入胜。和蔼的话包括三种:①慰喻语,要是有人生病或受到灾难,受到恐怖,不该幸灾乐祸,须要用慈蔼和悦的面容和话语等劝勉他,使他得到精神上的慰藉。虽然没有多大的力量帮助他,但这温柔的言语, 同情的态度,也可以使他感激你,对你发生好的感情。②庆悦语: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坏人也有好的地方。凡有好的地方,我们都应该赞叹他,鼓励他,激发他, 使之欢喜,即是助成他向好的方向发展。就是坏的人,也会因此走上好的途径。  ③胜益语:是使人听了你的话可以辗转增胜增益,由此体现出菩萨慈悲精神。

  3、利行摄:自己所做的事情,能使他人得到好处,便是有利于行。像老师教导学生,处处为学生的利益着想,也必能得到学生的尊敬,又像做官的能顾全部下的利益,自然会得到部下的拥戴;菩萨能随顺众生,为众生的利益做诸善事,就会得到众生的尊敬,而来服从他的化导。

  4、同事摄:即和社会各阶层的人去共同做事,共同担任工作,共同生活,共同甘苦。譬如说;你没有经历过商人生活,你说的话商人未必都懂,都接受;你没有过农民生活,你说的话,农民也未必都懂,都信受。所以菩萨为了方便度人,要与各阶层的人物共同生活,共同任享,潜移默化,得到成功。观音大:七三十二应身,地藏人士和弥勒大士的化身千百亿,都是菩萨示现和众生同事的榜样。

  此四种方法,实是摄受人、化导人的最好方法。就是世间人,也不能违反这四种原则,我们能以此来宏扬佛法,摄化众生,一定很容易见效。自己虽然修行佛法,或教化人,而说的话不能感动别人,不能使更多的人信受,原因何在呢?一定是自己没有学到这四种方法,或虽学而没有做得好,也即是道德修养还不够好。

  六度:第一、布施:如金钱,生命全部可供献国家、人类乃至宇宙一切众生。人生的意义,在於奉献,而不是索取。

  第二、持戒:就是应守的律仪,这不但恶的消极不做,而尤在善的方面积极去做,故有集聚一切善法戒,不应做的事不去做,应做的事要多做。这是圣贤行为,与普通豪杰行为不同,因为豪杰所作的事业,未必尽是善的,而圣贤所做的无往而不是利他之善事,所谓叫亍一不义,杀一无辜,虽得天下不可为也。”

  第三、忍辱;这并不是含冤受辱,而是一种宽容大度,从大觉大悟的胸怀中,见到普通人很多易犯幼稚病。譬如我们为大众谋利益,或有人不了解时,应以精诚感服,而自己仍孜孜不息的行善,丝毫不改初衷,由此而使其心悦诚服。

  第四、精进;精是精纯无杂,进是进行不息。认定真理即孜孜不倦,为正义和大众利益去不疲倦地奋斗,无论遇到怎样大的困难,都能克服而不为所阻。古来禹王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又如墨子为普利天下,摩顶放踵,这就是菩萨的精进{亍。

  第五、禅定:大学中所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能得。”我人常由物欲的引诱,精神不能集中。颜回三月不违仁,这都是定的修养。有这样的定力方可担当大事,作济世利人的津梁。

  第六、智慧:对事理要有头绪,并有丰富的经验,然后才能少犯错误。有此大智大慧,就成为人哲,像孔子,孟子,都是有超人的智慧,方能作出不朽的事业。

  以上阐述了吾人利他所应具备的条件,表明了吾人只有以身作则,加上聪明才智,才能化导众生,利益有情。所以佛教平常所说的学菩萨行,与其他的宗教不同,因为其他的宗教,只信仰万能的神,而学佛是以佛的觉悟与高尚道德为标准,由人或众生依菩萨行去渐渐达到佛的最高觉悟。因此菩萨四摄、六度行也即是吾人最高的道德要求。有了崇高的道德,就能发出无量大悲的救世精神。

  四、佛教道德的救世精神

  大师就佛教道德的救世精神,主要谈了菩萨之大悲心,即菩萨行,但要从持五戒,行十善法的基础作起,要求我们人人都要发菩提心,即大悲心。然大悲心从行为上表现出来,即是高尚的道德,其主要体现在利他救世方面。此种精神唯有从菩萨上求下化,利济有情,才能表现出大悲心的意义。如修四无量心,菩萨报四恩即可总括此义。   

  四无量心:即慈、悲、喜、舍。

  一、慈无量心:慈即是给予他人的快乐。世间人多只知自己求快乐,忘掉别人的痛苦。但修习慈无量心的人就不同,他不但祈求自己的亲人得到快乐,乃至十方世界一切众生,都要得到快乐,还要脚踏实地,去帮助他们得到快乐。即是无量的‘慈’,能给无量的众生得乐之菩萨精神。

  二、悲无量心:悲是一种悲怜他人受苦的同情心。平常人只知自求解除痛苦,不顾别人的痛苦,但这悲无量心则相反,只知救拔别人的痛苦,却忘记自己的痛苦,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即是悲心似海的宏愿,为的是拔人之苦,即是无量的‘悲’,能拔无量众生苦的菩萨精神。

  三、喜无量心:喜是欢喜,眼看别人能够离苦得乐,而生起一种无限喜悦的心情。世人只为自己得到快乐的事情,或其亲人得到升官发财,而生欢喜心,很少见别人乐事而生起欢喜心的。而有一部份人,还存着幸灾乐祸的心理,见人快乐,心里则闷闷不乐,见人受难,心里则暗暗欢喜。这与喜无量心显然不同。不但见人得乐而生欢喜,就是冤家敌人,能有善的事,也同样无量欢喜。

  四、舍无量心:舍是舍掉一种分别执著的观念。对恶的行为,故应舍弃,又无论做任何善事,也要把为善的怡然自得的心理舍掉。则心量广阔,慈悲济度无量众生,心不执著,正似秋水如镜,  月穿无痕,故称舍无量心之菩萨精神。

  四无量心是菩萨最初发菩提心所应具备救世之悲心;同时也具备了报四恩的行为。

  四恩:一、报父母恩,二、报国土恩,三、报众生恩,四、报三宝恩。大师认为四种恩中,最重要的是报众生恩和报三宝恩,以能够报众生恩,即包括报父母恩。因为四生六道一切众生,通通都是我们过去的父母,人未有见父母受苦而不救者。从此发大悲心,是发最深切的悲愍心,视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所以能够度众生就能报父母的恩了。如《地藏本愿功德经》说地藏菩萨所发的大愿,在往昔劫中行孝本事,发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此以大悲心救度众生,就是报父母恩一例。又如目莲尊者,以天眼观生身慈母在生前作诸恶业,死后堕地狱受苦,乃求释尊开示救母的法要,发起盂兰盆胜会,以众人的方量,生母得救升天,并度一切众生碍苦,这是以报父母恩而报众生恩一例。即一切众生都是我们过去的父母,现今都落在六道轮回中,於是发心救度一切众生,众生不尽,誓不成佛。那末,报众生恩就是报父母恩。依此大悲心去学习,去修行,就;是学菩萨道,修菩萨行。菩萨见一切众生都是过去生身的父母,故发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行菩萨道,利益众生。若不如此发心,所修学的也不能直达无上菩提。《楞严经》说:  “因地不真,  果招迂曲。”

  既发此大悲心,还要有救度的方法,否则入井救人,自陷其身。度生的方法,须向三宝中去求,惟三宝中有这种方法,可以救度一切。从佛法僧来讲,佛是大觉能仁,早巳发明了救脱生死苦恼的办法,证到了无上正等正觉的果,位,又能愍一切沉论受苦的众生,教一切众生依此方法而达到与已同样的无上菩提。佛所觉悟的一切法,就是众生本来具足的,但众生被三惑烦恼所迷昧,故自己不知,佛不过开示指导,使众生本来具足的一切功德,照佛法去行,得完全开显而已。从凡夫的地位发心乃至达到部分心觉悟一切,就能真实承佛家业,而能代佛宣化,故既发大悲心救一切众生,而报世世父母之恩。其救度的方法,除三宝外是得不到究竟办法,纵有别种相似的方法,也不能真正离苦得乐,结果仍在轮回而已,故惟三宝能救一切(世间)众生出轮回而达到究竟离苦得乐的地位。这种办法,凡是要救度众生报父母恩的大心众生,都要修学。报三宝的恩,就是报国土的恩,因为国家政治,亦以佛法中的人乘正法,以五戒十善等来化导人民,使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将来亦可获得人天殊圣的果报。而十善法亦就是佛教信徒修学无上菩提的基础,是世出世间之善法(即基本道德修持法)。若修此善法,三宝恩固可以报,国土的思就包括在三宝恩之中。故四恩只要能报众生恩和三宝恩,则父母国土思无不报答。求学佛法,所有的正闻熏习,都是直接间接为菩提心的增上缘,故发报三宝恩的心,也可说明发菩提心,若能由发大悲心自度度他,而归敬三宝修学佛法,即能应病施药,就是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虚大师即依此菩萨救世精神,而发救国救世之大悲心,宣说佛陀救世之精神,救国救世之道,而广度一切有情,使佛法如明月照世间,普化世间一切有情。

  前面总述了大师的佛教道德观,他把佛教道德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阐明了唯有佛法才是救人救世的根本,而吾人只有持五戒、行十善法,发大心、修菩萨四摄,六度等,才能修养成最完美最高尚的道德,亲证佛的果位。所以只有佛法的原理,才能净化人类思想,阐明一切事物,皆赖众多交互的因缘,共同成立、共同维持。若损害其他赖以互相资助而成立的条件,以求发展自己孤零的个体以单独生存,那一定是缘木求鱼,煮沙成饭。故我们生存在一个社会中,应谋社会以至整个国家民族利益以利他,处处以社会及国家民族为前提。因此,人的存在,是须众缘的结合,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和睦相处,需要人人有慈悲心,有好的道德修养,我们这个世界,才能趋入理想的社会,  即大同世界。这是大师的心愿,也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愿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其它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其它法师)  

 其它法师:佛学与美学 

 其它法师:太虚大师与闽南佛学院 

 其它法师:论信行禅师及三阶教 

 其它法师:略论《楞严经》的修与证(方兴) 

 其它法师:十番显见蠡测(愿成) 

 其它法师:试论七处徴心(国芹) 

 其它法师:《成实论》概观(亦如) 

 其它法师:从龙树性空学探究轮回主体(普进) 

 其它法师:论竺道生的佛学思想(法慧) 

 其它法师:略述有部“三世实有”(传清) 

 其它法师:略论玄奘在中国翻译史上的贡献(常闻) 

 其它法师:略述僧肇的佛学思想(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