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其它法师:闽南菜姑的起源和地位(法清)


   日期:2021/8/11 21:3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闽南菜姑的起源和地位
法清
闽南佛学

  佛教的信徒在世尊时代则有在家二众与出家五众,总称七众弟子。在家是优婆塞(居士男)、优婆夷(居士女),他们皈依三宝摄持五戒。住在家裹同常人一样经商,务农、婚嫁。出家五众是比丘(受二百五十条戒)、比丘尼(受五百戒)、式叉摩那(将进入比丘尼的学法女)。沙弥(受十戒)、沙弥尼(受十戒)。这五众都必须剃发、单身、住寺。此事从古至今在中国皆是如此。然而在近代闽南佛教史上,添了一种---“菜姑”。菜姑则带着头发住於寺庙中过着同出家者的生活、长素食、单身。她们在社会上同是被人们尊为出家人,受到百姓的尊重。但是这对於外地的佛教徒则难解其义。因在佛教信徒史上从未见过有菜姑之名。时下闽南这种莱姑本应该会引起外界佛教研究的热门题,但遗憾的是至今甚少有人问津,就是编地方志者都惜墨如金。笔者做为一个初学的青年教徒对此抱着极大的好奇。佛教常道:世间万事万物的产生必有其因缘法,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自然形成。所以菜姑产生一定有其因缘,我走访了泉州,厦门、南安等地,企图是要通过一些老菜姑和老居士给我提供资料,但结局是尽兴而去扫兴而归,唯一是她们口口相传的回忆录。现在我只能根据她们的口述和一些有关此事的资料整理於下,希望能做为抛引玉,让大德法师们对此问题的注意,免得後人对此深感遗憾。


  一、来源
  “菜姑”是闽南的俗语,她的原名是“斋姑”。为何称斋姑?这有许多含义,“斋”在中国古汉语中亦有整洁之意。佛教中有“斋戒”,即是整洁身心。出家吃素叫“吃斋”。以此便知斋姑就是品行端正常素食的姑娘。所谓姑娘即单身的女子。由於她们长素食,而“素”与“菜”有关,後人就把她们称为“菜姑”。“菜”。在闽南语中比“斋姑”的语音更为顺口,故此就取代了斋姑。
  菜姑的来源基本上可分为三个方面:
  1.先天教演化而来
  我访问了泉州、南安的一些老菜姑,她们都是说:闽南最早有菜姑住庙是南安五塔岩珠姑首创。但珠姑是何时因何事而住五塔岩成为菜姑?她们都未知其事。不过最後到泉州莫西寺与—位老菜姑的交谈总算有些头绪。老姑今年已经九十六岁,她十二岁到五塔岩出家,当时珠姑已经四十多岁(老姑无法回忆她确切岁数),珠姑是三十多岁到五塔岩。那麽老姑的九十六减去出家前的十二岁即等於等於八十四岁,再加上珠姑比她先出家十多年就等於珠姑出家到现在(1992)是壹佰左右年。也正是清朝宣统年间。老姑又说:她未到五塔岩前,就是贞女,和父亲相依为命。她经常去听“老莱母”讲说道理。後来五塔岩。性明和尚往生,岩裹无人,经乡亲介绍她就去住五塔岩。以此便知珠姑住岩的原因除岩裹无人外更主要一点是受。“老菜母”的影响方有离俗之念。老菜母是先天教的传教士。凡信仰者必须要拜菜母,做她的干女儿。菜母称信徒为“嗓子”。珠姑是由先天教而转入佛教,她的皈依师何人无法知晓。在五塔岩唯—能看到与她有关的文字记载是祖堂一个牌位:“重兴五塔岩贞女士法名西意字珠姑许氏长生禄位”。在此牌的两边分别是第二代的帖姑和第三代水姑。帖姑姓陈,法名方德;水姑姓苏,法名本根,皈依会泉老法师。泉州南安又有许多老居士及老姑都认为菜姑大都是从先天教演化而来。在此或许有人要间厦门的菜姑又是如何产生呢?我所调查到的厦门的菜姑亦多数是由先天、龙华、金童等三教而来。
  先天教在清末民初,分虽从福州、莆田传入厦门。在各地建立组织。许多庵堂都由先天所建.如熟肉巷庆福堂,由先天建堂高珊瑚住持。抗日时高珊瑚迁往江头广福寺住。时由其女陈少华住持庆福堂。建国後少华姑明了自己所奉并非正教,於是弃邪归正。但还是存在不见男人的邪见(此是根据柳正松居士编写的《厦门佛教志》)。
  先天教与佛教有许多相似处,如单身、素食。她们所拜的是老母娘娘。在民间对老母娘娘的信仰与观音是无别。所以在群众的信仰上即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这也似晋朝时佛教舆道教的合并都是因有相似处使俗人难以辨清。於是乎先天教在人们的心目中不折不扣的就成为佛教。
  先天有许多规矩,其老母殿是极为神圣的地方。一般人是无资格踏人,只有在她们所规定下持诵几万遍《心经》(是佛教的经典),方可在老母殿前领一个道。若有领道者才能到殿前搞卫生或是烧香、磕头。她们平素不与外人来往,尤其是男人。不见男人是先天教的最大特色。这一思想的产生是因为中国封建社会由於长期受儒家思想控制,人们存在“男尊女卑真”。儒家认为“妇女不嫁二夫”。丈夫若死就要:“喷泉路上为夫伴”。如此便是尽“忠”、“尽”“孝”。如若改嫁则大逆不道,将会受到社会的歧视。然而男人不但妻死可以重娶,而且在同时可以三妻六妾,有钱有势者又何止此敷。儒家甚至将妇女看成则与小人同等,如孔子说:“唯小人与女子最为难养。妇女长期受到政治歧视和经济压迫,苦难重重,其中不少妇女悲观厌世,走投无路。常言道:“什么地方有压迫,什么地方就有反抗。”所以先天教不见男人的思想也可说是封建社会妇人对男人的—种反抗。她们根据民间的观音信仰而塑造起老母娘娘。其实老母娘娘也是观音的替身,她们有意从佛教中区分开来。虽然借用佛教的菩萨(观音),经典(心经),形式(素食、单身),却接受不了佛教出家者的身份”圆领方袍。“所以她们的伦落人民间多数与中国传统封建迷信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先天教的门槛往往是巫婆出入的埸所。能进入先天教的亦有许多是由巫婆的卜卦牵引来的。一些父母生下女孩就深感不吉利,请巫婆为孩子算过去的命运是否舆家裹有克星。十个让巫婆看前世及卜卦算。“生辰八字”的,九个是要夭折或克死父母。没有知识的父母信以为真,不惜—切代价请求巫婆为孩子“通运”。最後巫婆便成为命运的裁判者,把这“克星”送到庵堂。有些父母问巫婆如何才能得到男孩,巫婆便会为她分忧,把女儿送给“圣母”做女儿。圣母若高兴便能得到男孩。曾记得有—家连生三个女孩,当第三女儿出生不久,她母亲就去请巫婆间“家运”,巫婆很细心的算了—番,最後告诉她:你的命中注定第三个是红花(巫婆将男孩叫红花,女孩叫白花)但是由於红花要来时到半途遇到狐狸精,被她夺去当儿子,送她的女儿来投生.所以你现在的三女儿是狐狸精的女儿。等她十六岁时先吃父亲,十八岁便吃母亲,二十岁即吃你的第一,二女儿。到二十二岁狐狸精就将她收回。这个母亲听这番话毛骨悚然,声泪俱下,泣跪在巫婆脚下,请求开恩,为她一家人“改运”。於是巫婆为好出主意,将小狐狸精烧死,但她狠心不足,只将她投入河裹。被好心人救起送到庵堂去。
  先天教盛行的时期也正是处於封建王朝瓦解之际。到民国十五年以後,先天教逐步归顺於佛教。这项不可思议的事迹,会泉老法师有最大的功绩。会公於民国十年就开始在闽南各县的庵堂寺岩倡导禅净双修,农禅并重。当时泉州南安的庆莲寺、五塔岩,观音阁、朵莲寺等等都是在他鼓励下而立此芳规。厦门信先天教的庵堂由会公教化而皈依佛门者比比皆是,如功德寺、三实佛、净莲堂等等。   
  民国年间闽南许多小寺岩多是信先天教等,现就厦门例一些供参考。
  (1)信先天教的:
  佛顶寺一厦禾路後江埭706号
  进明寺一曾厝安溪头下村-
  海印寺一草埔尾16号後迁至佑福路32号
  广福寺一禾山江头镇
  功德寺——溪岸街2号
  莲远寺一--公园东路114号
  印月堂一原李仔山仙园路十二号之一,後迁到溪岸路162号
  习德堂一原打索埕後迁顶井巷19号二楼
  福和堂一—束澳顶澳仔巷4号
  (2)信龙华教的:   
  修德堂——美仁前社95号
  修德古堂——佑福路40号心德堂——鍾楼脚出米岩35号
  源德堂——盬街7号龙华新堂——妙释北路4号
  先天教等三种邪教是从福州和莆田传来。但至於他们是如何产生舆佛教究竟有何关系,目前笔者还很难确切的说明,有待探究。
  2、与斋教有关
  根据中国社会史丛书《中国秘密社会》一书载:斋教从源流上说,系白莲教的一支。是以奉吃斋诵经而得名。斋教在福建古田活动,据说是由一个叫刘祥兴的江西人传人。组织了菜会,刘祥兴通过鼓吹素食,在世时广修善因泛积阴德,死後就可以脱离世间进人天国。天国没有压迫也没有苦难,在天国享受无穷无尽的欢乐。一切都是美妙无比。利用这种教义吸收大量的信徒。菜会禁止杀害生灵;不许吃肉喝酒,吸烟和抽鸦片。他们有秘密的暗语和人会仪式。菜会的信徒大多是下层的贫苦民众,信教的目的有的纯出於信仰,有的則是为了现实原因,如戒抽鸦片等。菜会和其他秘密结社—样。也是个体现互助精神的民间秘密团体。他们在古田以社十五公裹山上的广善寺建立主要集合会点。1895年菜会在古田举行一次有历史意义的反基督教会事件。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政治格局中,它的发展从侧面折射出教会势力的不断扩大,据统计到1895年古田地区有三四千人信奉基督教,同时教会势力的发展又舆清地方统治的削弱密切联系。在古田事件发生之前,菜会一教会———地方官府之间的矛盾冲突已展开,菜会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壮大的。教士的报告表明,1895年初,古田舆毗邻屏南县至少有三千个斋教徒。
  1895年7月,由於古田形势的发展,清方调遣军队开进古田,准备镇压斋教徒。7月31日,菜会各地约三百名信徒集会,决定焚烧、抢劫和杀死所有外国人,劫来的财物归公共所有,打出的旗帜“—定要战胜洋人的上帝”乘夜色由刘祥兴率领,向古田花山教会进发。次日晨,菜会冲进花山的传教士住宅,杀死11名英国人。
  菜会的反基督教活动仅仅是8月1日的事件,此外,各地并没有反基督教会活动发生。时对该事件的审判结论:菜会与基督教会的冲突,古田屠杀事件发生後,帝国主义的炮舰开入福州,在英美领事的压力下,清地方官对参与该事件的斋教徒二十六人处於死刑,六十六人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
  菜会为了维护民族的尊严反帝国主义的教会,遭到清政府的镇压。然而宗教不会因统治者的镇压而消失,它同样能从不同的面目或角度进行它的活动,所以我們推论闽南的菜姑与此菜会一定会有关系。此事有待後日研究。
  3、由居士转化而来
  由於居士住家清修而演成菜姑。清修与贞修闽南菜姑至目前对此问题还分不清。所谓清修是有经家庭後,立誓修持佛法。贞修:即没有出嫁,立誓修持佛法。有结过婚的叫清修,没结遇婚叫贞修.厦门普愿堂原是向勤姑(当今主持)的母亲在家裹清修,她自幼随母持素奉佛,自誓为贞修,慢慢地形成,佛教活动场所——“愿莲堂”。
  民国年间厦门有一些寺庙。本是住僧人,後来僧人离去由其女徒管理,如紫云岩本是僧静通住持,静通离去由其女徒管理。碧山岩自明代(1368)年间建至抗日战争前皆是由僧人住持,从抗日战争时住持传载迁住南普陀,由清智女徒黄淑珍管理。寺庙无僧只有女居士,这居士就自然而然成为庙主,做为庙主理当是出家人,所以她们无形当中成为菜姑了。姑的来源大体是以上三种,从这我们不难看出,菜姑的形成不是单纯的。而是带有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天教、斋教是社会的秘密组织,他们为了反抗异族的统治和抵制帝囯主义教会的侵入,他们当时虽是失败,但却给後人留下了典范。由居士而演化为菜姑却是教内因素,当时許多大德法师不赞成女子出家剃发。憎人主持寺庙由于没有足够的出家人为助手,寺庙诸事往往须仗皈依信徒办理,久而久之,居士在庙中就有一定的地位,当家的又把居士当为亲信,已是司空见惯。特殊的环境,独特的地位,就会产生特别的“教人员”。
  菜姑无论是如何的产生,时下我们所见到的她们除服装头发舆出家人不同外,一切的生活起居,思想动态,皆与僧人无别。  


  二、地位
  “菜姑”佛陀时代所制定的七众弟子中任何一种都不像,若说在家二众中的优婆夷,她却超越优婆夷的范围,长住於寺庙裹遇着僧尼般的生活.若说她是出家众,却不符合“发染衣”典范.不过有一些对戒律略有所知,而又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佛教徒,把莱姑归为“学法女”法女是七众中的式叉摩那。式叉摩那将要进入比丘尼的阶段是在沙弥尼之上,她必须是剃发。姑是带发,凭何而说是学法女?事我请教了当代律学巨匠圆拙老法师。圆老说:菜姑应称为:“家优婆夷”从戒律上虽没有此名,但处於闽南这风俗习惯也只有如此的称呼。佛陀制戒常人不得以改,然而在特殊的情况还是会因地制宜,并非墨守成规。
  出家优婆夷舆在家优婆夷有何區別,一般人都会这样问。可以从戒律来區別,在家优婆夷受的是《优婆塞戒》;这是由於善生长者的求佛问法而由佛陀亲口说出的。共有七卷二十八品。这是为投合在家人乃至当时外道的根器而说的。这是一部很好的经典,从一个初信佛的俗人直至成佛的历程都有详细的指引。但从受戒得戒因缘上说,这是最最难受难得的一种大乘戒(见圣严法师《戒律学网要》)。出家优婆夷受的是《梵网菩萨戒》。分为在家与出家戒其标志淫戒,优婆塞戒邪淫,因为俗家人是很难以断淫.所谓戒邪淫即俗家居士受此戒後除夫妻外不得舆他人行淫。圣严法师对此有段话:。根据菩萨成的精神而言,凡是菩萨都该断除淫欲,虽或方便脏而可有其淫欲的行为,但却不得存有淫念。小乘重在戒行,菩萨重在戒心。圣位的在家菩萨是为悲心度生而不妨行淫、绝不同於凡夫是贪恋淫乐而行淫。所以菩萨戒的根本精神是断淫的,既然断淫,在家出家的分别,也仅是化现的形相不同而已。但在六种菩萨成本之中,由於各別所对机宜不同,故有在家出家及偏轻偏重的分別”。
  六种菩萨的分别:《璎珞戒》一十重(没有轻戒)
  《梵网戒》——十重四十八軽
  《瑜伽菩萨成》一四重四十三轻
  《菩萨地持经》 一四重四十三轻       
  《菩萨善戒经戒》一八重四十六轻
  《菩萨优婆塞经戒》——六重二十八輕
  这六种菩萨戒本来是出家舆在家都可以受,但是在家优婆夷若受出家菩萨戒在於现实生活中有诸多的不方便,故此佛陀开设方便大门为在家居士说优婆塞戒。家优婆夷住寺岩庵堂遇单身的生活从形体上看不像出家,从性质上即与出家无二,所以她们必受出家菩萨戒。
  一位佛教徒的身份地位往往是能在於衣着而显示,如比丘舆沙弥的分别是前者着三衣(大衣,七衣、三衣),後者着缦衣(没有条)。那麽出家优婆夷(菜姑)应该着何种衣。三衣是佛陀为比丘尼而制定的三种衣,每一种都有分格是表示此类人能令众生种大福田。就连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都是没有资格披此衣。然而时下却有些受优婆塞戒的居士披起五衣,这岂不使人贻笑大方。若是戒律规定受优婆塞戒的居士是不能够披衣,只有受梵网菩萨戒方可披缦衣。受优婆塞戒的优婆夷若长期住於寺庙也是不能称为“姑”亦不能披缦衣,只能说是住寺的近事(优婆夷的华意)。目前有一部分在家信徒到中年或晚年时因家庭不和或为追求寺庙的清净生活,或是为何因由来到寺庙。由於住家时,或住庙以後受过优婆塞戒,便自称是菜姑,披起五衣,对於青年菜姑即有“老之威”此实为可悲也。菜姑在闽南佛教上是一大特色,其产生有着特殊的情况,但被尊为菜姑者亦要有许多条件,最主要的是必须是贞女,受梵网菩萨戒。若受优婆塞戒或是结遇婚只能称为近事女,不得有菜姑的尊号。菜姑在闽南的人們心目中是以和尚、尼姑—样的神圣。非随便的阿婆住在庙裹就可称菜姑.
  闽南菜姑的形成是得到教内许多大德法师的认可。如名闻遐迩的弘一律师初至阖地见到闽教女子带发修行赞叹不已,说道:如此更为如法。(此是采访圆拙老法师的绿音)弘老为何要说“如此更为如法。呢?圆老接着说:在明清比丘尼还俗者甚多。比丘尼还俗,从佛教戒律上是允许,无罪,若自己觉得守不住戒律,向大僧说明即舍弃归俗。此乃世尊许可。但是一个尼姑的还俗会引起众多的俗人对佛法的讥嫌,给佛教带来不良的影响。再者佛经常言:说僧过者当堕阿鼻地狱,永无出期。一个比丘尼还俗本是无罪,但给佛教造成不良影响。使众生造口业,这岂非无过耶:所以过去老一辈的师父是非常赞叹女子出家,带发,她们如果觉得不能单身生活即回家,不会引起俗人的讥嫌。若过惯单身带发住寺也是一样的修行。
  圆老又说:菜姑受《梵网菩萨戒》,若想还俗即舍去淫戒,改持不邪淫即不犯戒,没有任何罪报,回家当优婆夷同样可以修行。弘老所说“更爲如法”也就以上说的比丘尼还俗使世人讥嫌,再加上比丘尼戒—般女子都是无法持严,戒律不严,住於比丘尼位,这不及带发修持更有功德.
  菜姑在闽南被尊是出家人,圣严法师却不同意,他在《戒律学纲要》关於式叉摩尼的問题上说:有人以为在寺中従小带发修行的女子便是式叉摩尼(那的异译)。其实双是不对的,未落发也未改装的女子,仅是居士女的一种,居士爲在家舆在寺的男女四种;在家的男女居士,称为近事男与近事女,在寺的男女居士称为近住男与近住女。所以,住於寺中带发修行的贞女,乃属近住女的一种,她们是居士的四众之一,尚未进入出家五众身份的阶段。中国现有许多女子,住於寺院而仍带发俗装者,自以为是出家人,那是她们不懂佛教制所致,实则她们还是俗人的身份。。当然菜姑若在佛陀制戒时代是不能称为出家人,但是佛陀制戒是在二千多年前的印度,是根据当时的情况而定下的制度。佛戒虽不能更改,但也不能墨守成规,生搬硬套,有一些戒律在中国根本就没有用。比如《比丘戒》中的。不得手把散饭食应当学”。印度的习惯,吃饭用手把饭搏成一团,然後送到嘴裏。佛制比丘不能吃散开的饭。此中国人拾是相反,我国吃饭(漠族地方)都是用筷把散饭送到嘴裹。如果我国僧原原本本—点不漏的按佛陀所制的戒去行持,也同样用於搏饭丸而食,那人们能够接受吗?又如:“立大小便除病应当学,”印度人不穿内裤,比丘只是穿着外裙,凡是大小便必须蹲着。但在中国一个正常男人如果蹲着小便,人们会以为是断根人。所以从戒律上虽没有记载菜姑为出家人,然在现实生活中由於民间习俗而产生的菜姑。人们公认为是出家人,而我们僧人为何不能容忍呢?佛陀没有制定的我们都不能做吗?若是如此佛陀当时并没有规定寺庙放功德箱。收门票,给信徒讲价钱超度祖先,而中国和尚为何又违背佛陀呢:由此看来中国和尚并非食古不化,都懂根据中国的情况而制定—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治教方针.故此佛教制七众弟子在我们今天的中国应该是八衆,分别是:(1)比丘、(2)比丘尼、(3)沙弥、(4)式叉摩尼、(5)沙弥尼、(6)出家优婆夷、(7)优婆塞、(8)在家优婆夷.为菜姑立牌应为:“家优婆夷XX莲位”。


  三、价值   
  菜姑能在闽地生存这么长的时间,又是有着庞大的队伍(凡女子出家者百分之九十五是带发的),一定有她的价值,否则面对着现代文明必会被淘汰.那麽菜姑究竟有什么价值呢?逭首先我们得从现代人间佛教的发扬谈起。人间佛教首倡是太虚大师,他说:叫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想要成佛就先要做好人,自己的人格品德能够高尚即是去佛不远。把以往被视为深不可测的佛法变成生活化,使人容易接受。大师当时的“人生佛教”想没有引起佛教同仁的重视,直到中国佛教协会四届二次会议,赵样初会长才大力提出:提倡人间佛教思想是解决当今中国佛教向何处去的基本途径。这一思想对当前的佛教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理论意义。人间佛教的内容是奉行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的思想、广修四摄、六度以利益群众。普渡众生利益有情向来是佛徒作为准绳的前提。僧人的职责是以。弘法为家务,利生是事業”,但是面对着不同的时代,就必须改变不同的方式,车子《理或論》说:“不必孔丘之言,药不必扁鹊之方,合义者从,愈病者良”。不论任何思想它的生存价值是决定在对世人是否有益,人們是否能接受它。所以一个理论系统要随着时代的更迁又能让人接受它,就有必要不断地修改。故此推广人间佛教也是为了适应这个时代的机宜。那麽又将如何有效地推广人间佛教呢?我们不妨可以说组织菜姑是最有效的方法。为何要这样说?当今佛教在中国似乎是最为盛行的一种宗教,全国各地大兴土木,庙宇林立,真所谓“天下名山僧占多”。香信徒之数是他教无可比拟。但若问其人,则多为不知教理,不知佛是何名、僧是何物,就连自身为何要到寺庙来礼佛都不甚了了。然而基督教则不同,它的传教对象多是机关、单位、学校的人,基督教能使许许多多的知识分子信仰,并不是他的教理见长而是他的宣传方式方便,他们利用以常人同样的身份进入到各个单位进行传教,他们的方式使人感到亲切,不会有任何隔阂.在传教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阻碍,例如一个牧师和一个和尚同时进入—个单位传教,仅管和尚的理论胜过牧师几百倍。但最後牧师成功而和尚失败。原因很简单,是和尚的装束让人—见就意识到他是代表着佛教。还没有讲话时人们已经在提防广“这是佛教徒要小心”有的甚至会敬而远之,避免麻烦。否则被领导发现—定倒楣不是扣工资。就是加强思想教育。人们为了生活都会明哲保身。多一事不如少—事。所以在和尚还未发言前,他们都已经抱有成见,那和尚的传教能成功吗?再者和尚进入机关、单位主管人员就开始监视着,若有所举动即加以阻止,深怕宗教思想的渗透.基督徒的身份与常人無別,他可以同他们—起工作,使人对他们没有戒备之心。那他的传教当然是能够彻酬的进行。所以要推广人间佛教,闽南地带佛协会应积极的组织菜姑队伍,把她们规范化的进行管理、配合僧尼为她们举办专门培训班,使他们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提高。培养成就後让她们到各机关单位去工作,以她们的身份容易接近民众,从中为他们讲授佛理。但这并不是进行一些不利於国家的封建理论渗透,而是通过这个桥梁向民众解释,真正的佛法不是人们意识中的“迷信”,佛教同样的要破除封建迷信。佛教的宗旨是要劝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要人必须热爱自己的国家,拥护政府领导,做个安分守已的公民。若是要捣亂社会,反对领导的都不是佛教的思想。佛教在中国长期蒙受着不白之冤,佛法的生存是为了要利益社会,为人类做贡献,维护世界和平,人民安乐,却被人视为社会的寄生虫,有损人民思想健康的封建思想。此事释迦若知定会珠泪沾襟,悲叹末运的众生与真理无缘。
  利益人类是佛教的要领。在当今社会人们非常着重於眼前的事物。那如何让人承认佛教确实是在利益群众呢?只有通过福利事业,如幼儿院、孤儿院、施诊所、医院、义务导游等等.然而做这些工作僧尼都是极其不便,如果能组织舆培养好菜姑队伍。这些事情由她们来承担是恰到好处。菜姑做这些事比起居士可说胜过百倍。因为菜姑没有家庭的负担。能够专心的投入佛教事业。佛教这几年虽办了不少福利事业。但是缺乏专业人才,没有完善组织机构,所做的一切令人感到不算很成功,若果能组织培养好—批既是出家人又是在家身份的菜姑队伍,我想人间佛教的旗帜将是树遍社会各个角落。那时人间就会减少许多为非作歹的人,可以为国家省下一大批养警察,建造监狱的资金。这岂不造福人类,安定社会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其它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其它法师)  

 其它法师:笑看诸子出火宅 大白牛车喜开怀(超敏) 

 其它法师:著垢除粪二十年 招回穷子继家业(普信) 

 其它法师:化城暂息齐加油 宝所佛乘在眼前(道光) 

 其它法师:一地所生一雨润 三草二木各得所(本愿) 

 其它法师:龙女成佛座谈纪要(果清) 

 其它法师:三衣的缘起、用途和功德(跃志) 

 其它法师:宗密大师的佛学思想概述(高明) 

 其它法师:试析《楞严经》的三种相续(果利) 

 其它法师:我所认识的密教(智德) 

 其它法师:柳宗元的佛学思想(持念) 

 其它法师:杨岐方会思想略述(本峰) 

 其它法师:略析《魏书·释老志》——简论北魏时期的佛教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