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師開示
仁煥法師:道業與事業
廣東雷州高山寺2011年農歷三月念佛七法會 仁煥法師開示 (三月二十上午) 道業與事業 道業是成就事業,事業是證明道業。有多大的道業就會有多大的事業,沒有事業就證明沒有道業。經典裡面說到諸位菩薩在佛前發心:“末法眾生有三分發心,我等菩薩有七分擁護。”說明我們有三分的道業就成功七分的事業。如果我們一分道業都沒有了,那麼道業和事業都是零了。 我們生死凡夫是追求事業,不追求道業。追求道業的人,縱是一件小事也能做大。沒有道業的人,大事業交給他管,最後也垮了。 那麼道業的概念是什麼呢?道業是以人為本。意思說,做事業目的是要造福人類,那就叫做道業。如果做事業為了自己的享受,連員工的工資都不願意發,發財了用錢去賭博,去隨便浪費,那不是道業。所以有的人很快的成功,又很快失敗了,那種人以享受立事業,不是以道業立事業。以道業立事業的人自然以人為本,做事業造福人類,這樣事業才越做越大。 道業與道德。道就是人的修養,有一分修養就會有事業的一分成功,有十分修養就會有事業的十分成功。何為德?德就是為天下想,為人類想;德就是為平安而努力,為平安而付出,為造福人類而付出,不是為享受而付出,這就是德。沒有德的人就是得多少就浪費多少,寧可浪費就是不願造福人類。 道場:道就是道德,場就是場所,道德場所簡稱道場。我們佛教叫做寺廟,很多人沒有理解這個“寺”字。“寺”,如果再加一個單人旁(侍),就是服務一切。 所以道場本身的作用是什麼呢?道場,是十方信仰的地方,不是某幾個人信仰的地方。如果是某幾個人信仰的地方那就叫做家廟,如果是十方信仰的場所就叫做十方寺廟。信仰什麼呢?有一分修養就有一分成功,有十分修養就有十分成功,就是這樣的信仰。如果只是某個人的信仰場所,大家也不要進去,為什麼不要進去呢?影響人家嘛。如果是十方信仰的地方,十方都有權力和條件進來接受信仰,學習修行的道路,然後回家完善修行之道。來寺廟就是來學習修行的道理,來落實修行的方案,然後回家實踐完善修行的道路。 到寺廟來學什麼?來接受佛陀慈悲的教育,來接受佛陀覺悟的教育,來接受佛陀智慧的教育。人有覺悟了就成功了,人有智慧了就沒有障礙了,人有慈悲了就能走遍天下了。我們走不出去,原因是沒有慈悲;做事不成功,是因為沒有覺悟;方方面有障礙,原因是沒有智慧。現在大家知道來寺廟的作用了嗎? 佛陀說:“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那說明我們每一個生命都具備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