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宽运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十一)


   日期:2020/11/14 19:5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十一)

由于《心经》是以「观照般若」为宗旨,「实相般若」为归趣,所以应以「三观」再略作说明。

凡夫不知缘起性空之理,处处执着,事事沉迷,故用「空观」照之,令能了达诸法当体皆空,故说「色不异空」。这是「摄用归体」的道理。

二乘人虽能了达诸法皆空之理,可是我执已破,而空执未除,一味耽空滞寂,观三界如牢狱,视众生如冤家,不肯出来救度众生,成为自了汉,只是独善其身,由于发不起进取上乘,求无上道的大心,所以常被佛呵斥说:「焦芽败种,永无成佛之机。」今用「假观」照之,了知真空理体并非离一切诸相之外而别有,何妨即诸相而见真空,故说「空不异色」。这是「从体起用」的道理。

权教菩萨,虽能入空证道,出假度生,唯其入空时,认为有理可证,这是证道的执着;尤于出假时,认为有生可度,这是度生的执着;根本仍是空法未忘,不能圆融中道。今以「中观」照之,于入空证道时,则能不着于空,同时亦能出假度生;于出假度生时,则能不住于相,同时亦能入空证道。能够入无入相,出无出相,空既不空,假亦非假,色空平等,二边不着,当体即空——色不异空,即假——空不异色,即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自然而然地虽念念度生,而不见有生可度,心心求佛而不见有佛可求。于是则无证亦无度,虽无证无度,而终日如是度,如是证;空假圆融,色空无碍,故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体用和融」,「色空不二」的道理。

要知道,若色异于空,则失诸妙体,空异于色者,则失其妙用;若色空不相即,则体用隔碍,不能圆融。当在色时能够随缘不变,处空时能够不变随缘;虽用色而能忘色,证空而能忘空,自无「离色觅空」与「执空废色」之毛病的发生。如是自能与实相般若相应。因此详明上述三种观法。

总之,历无法时则名为空,历有法时则名为假,历二边(空假)不住时则名为中。正如《始终心要》说:「真谛者泯一切法(空观),俗谛者立一切法(假观),中谛者统一切法(中观)。」(就性德之理而言,谓之「三谛」;就修德之智而言,谓之「三观」。)若无空观则何显法身之本体,怎能脱俗入道?若无假观则何显法身之妙用,怎能入世度生?若无中观则何显法身的体用不二,焉能去二边相,而证圆满的中道?由此可见,三观之不可思议妙用。

以上初说「色不异空」,是破凡夫着有之「我执」,当修「空观」。次说「空不异色」,是破二乘着空之「法执」,当修「假观」。然既说色空不离不异之道后,尤恐其不能圆融相即,故又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中道妙理,以破权教菩萨的空假二边之执,令其修「中观」。这色不异空等的道理相当深奥,比较不容易明白。现以波、水之喻以为说明。

波喻色,水喻空。波浪依水而成,当体即水,则波不异水;水为波之体,全相是水,则水不异波。如是波即是水,水即是波。既知波浪即水,则不必拨波觅水;水即是波,则不致昧水逐波。一旦风息波平全体是水,就是未平时亦莫不当体即水。若能明白这种道理,则色空融和,相即相合而不妨碍──水遇风则起浪,心应缘即生色,波浪是幻相起灭无常;水是本体乃湛然不动。波浪虽幻而当体即水。色心的道理由此而可推知。

以是之故,众生迷真执妄,昧水逐波,所以随业轮回流转于六道而不息;诸佛菩萨了妄即真,知波是水,所以应缘示生于十界而无碍。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前是约观身方面说,现在是约观心方面说。

五蕴中先举「色」蕴为例,其余的四蕴亦莫不一一皆如色蕴之虚妄不实,当体即空。不过色蕴是物质的现象,行等四蕴是心理的现象;虽然性质不同,其缘起性空却是无有差别。因为行等四蕴,亦须藉众缘——六根、六尘和合而成,本无自体,一一皆不异空,皆即是空;故曰「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详细地说,即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三蕴类此可知。至于观法亦如破色蕴时相同。

全句的意思即是说:啊!舍利弗!依空幻起的物质现象(色)是不异空的,而以物质现象作为本体的空是不异色的;因此,物质的本体就是空,空的现象就是物质。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上文指示色、空不二的道理是为破执,现更进一步直显诸法性体;所以又再呼唤舍利子告诉他说:「是诸法空相。」「是」作「此」字解,乃指法词。「诸法」即前五蕴,及后之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等。「空相」就是真空实相;意谓此色、受、想、行、识的五蕴等诸法,皆是真如缘起的现象,当体即是真空实相;故曰「是诸法空相」。

实相理体真常不变,非以作之令其生,坏之使其灭;又非由般若照见然后始有谓之生(本来不生故),亦非般若未照见前则无谓之灭(本来不灭故);故云「不生不灭」。实相理体本自空寂——非可以染之使其垢,涤之使其净;又虽被恶缘所染而性本不垢,虽为善缘所熏而性本自净;故云「不垢不净」。实相理体本自圆满——非可以加之使其增,损之使其减;又非修般若时豁破无明实相显现谓之增(实相本自不增故),亦非未修般若时被无明所障蔽迷而不觉谓之减(实相本不减故),故云「不增不减」。换句话说:实相之理体,因不变故——色现时,身生不随之而生;色灭时,身死不随之而灭。因空寂故——凡夫染于有漏恶法,不随之而垢,圣人熏于无漏善法,不因之而净。因圆满故——众生迷之并不见其减,诸佛证之亦不见其增。如是微妙实相,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如;生佛一体,凡圣无别。所谓象现非生(不生),缘尽非灭(不灭);随流不染(不垢),出障非净(不净);惑断不减,德满不增。这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道理。 

(未完待续)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