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心律法师:盂兰盆节话佛家的孝慈


   日期:2020/9/15 7:2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盂兰盆节话佛家的孝慈

农历七月十五日,包容的节俗比较复杂:民间的鬼节,道家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僧道俗三流合一。

民间相传, 在七月十五这一天里,地狱之门大开,所有的鬼魂都可以到世上来走走,享受人间血食。据说,如果亲人死去不足一年,他的家人在这一天把两片绿叶放在眼睛上,就有可能看到自己已故的亲人。

在中国古代习俗中,人死后升天为神,下地为鬼。但天神和地鬼不是绝对对立的,是可以根据当事人的功德作为转换的,即地狱中的鬼如果有功德,也可以脱胎换骨上天成神。而如果他在人世间的亲人有所作为,也可以用善行改变先人的境遇。所以很多人为了祭祀逝去的亲人,为他们积累功德,会在七月十五这天做很多的祭祀活动。甚至还准备一些菜肴、酒、饭、金银衣纸之类到路口去祭祀鬼神。

在佛教故事中,关于“盂兰盆”节是这样讲述的: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收了十位徒儿,其中有一位名叫目连的修行者,他得道前父母皆已去世。其母在世时虽然年轻漂亮,却无嘉言懿行,爱财小气,尤其仇视僧人,死后被打入恶鬼行列。目连很挂念死去的母亲,用天眼通察看母亲在地府的情况,看到她已变成饿鬼,境况堪怜。目连悲哀,用钵盛饭给母亲。母亲拿饭来吃,还没入口,即化为烈焰,还是吃不上。目连悲号痛哭,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训示他说,其母在世时种下的罪孽不是他一人能够化解的,必须集合众人的力量。

于是目连联同一众高僧,举行大型的祭拜仪式,以超渡一众的亡魂。佛祖被目连的孝心感动,授予其盂兰盆经。按照指示,目连于农历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挨饿的母亲终于吃到了食物。目连又准备百味五果,各种用具,装入盆中,供养十方僧众,其母才脱离恶鬼界,升入西方极乐世界。佛祖有鉴于此,推而广之,要求佛门弟子尽心行孝,每年的七月十五,做盂兰盆,施佛及僧,报答父母恩情。

在这个传说中,佛家盂兰盆会的意义与儒家的孝道合拍,所以逐渐形成一种民间习俗,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人们都会宰鸡杀鸭,焚香烧衣,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化解其怨气,不致于遗害人间,久而久之,这一天也就成为民间祭祀已逝父母及先人的鬼节。

其实,“盂兰盆”作为佛教特有的一种仪式,本来是为了回报哺乳之恩,解救历生父母的“倒悬”之苦,故在七月十五日启建“供佛斋僧”法会,以此功德回施法界有情众生离苦得乐,由是有七月十五盂兰盆节的流传。

但由于流传日久,再加上受到民间习俗的影响, “盂兰盆会”的真相被世人误解,有损于佛教的慈孝之道。

盂兰盆会和《佛说盂兰盆经》大有渊源。《佛说盂兰盆经》和《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同被称作是佛教的“孝经”,《佛说盂兰盆经》是宣扬佛教孝慈思想的经典之一。它主要体现了“上报四恩,下济三途”的佛教孝慈精神,向人们昭示“为人子女者,当念念不忘父母的哺育之恩,心存知恩图报”的观念。这种孝慈观念不同于一般世俗所谓的孝道,而是应观世间“一切男子为我父,一切女子为我母”,应由一人之父母推及人人之父母,把行孝视为做人的一种本能,人人皆应尽心行孝,把世俗之孝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和儒家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观念异曲同工。

而在七月十五举办盂兰盆会,更是是冥阳两利的盛举。之所以累生父母堕恶道受无量苦,就是因为生前悭贪不舍,诸多恶业。盂兰盆会中,通过诵《盂兰经》,上盂兰盆供,不分僧俗随力随愿供佛斋僧,不但以此功德使累生父母脱离恶道,而且也转自己的悭贪心为布施心,可使自己将来不会再次堕落恶道。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